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育智慧来之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和思考一个善于思考,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老师,其身上一定闪动着智慧的灵光.智慧的灵光来自于教师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之中.秘密约定这个案例讲了一个学生上课频频举手,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一般老师可能会冷落,甚至讥讽他.可肖东萍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后却认定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学生的一些看似缺点的表象一下子成了优点,老师的视角变了,想法也就变了,可见老师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老师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了解是解决的前提,思考就是研究!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所以王老师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一般思路是:1,尽可能周全的了解情况,占有材料.2,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3,再根据反馈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步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了解情况是要习惯于了解学生的成长史和考察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利于搞清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智慧的保障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教师是这样想事情的,刚说过不能怎么样,学生就公然违反,顶风作案是明摆着与老师对着干.于是火冒三丈,处理起来简单,粗暴,一顿训责,学生在高压之下似乎也立竿见影.可以说这是教师在使用权力压制学生拼力气,学生是否真的服气很难说.也可以说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制造敌人.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师能否化敌为友的能力上,要做到化敌为友,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王老师说;人有研究的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想,人的宽容度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心中容得下他人的人,才可以冷静的面对意外情况,举重若轻,把麻烦酿成快乐.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摘要: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作者王晓春老师对每一个案例的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人情人理,发人深思,无不闪现出其深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读完全书。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需要爱,爱更需要智慧。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笔记 谭凤荷2012年2月读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最初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情读,但是,读完前言部分,很快就把读此书变为一种自觉行动。 开头就讲米老师的啊Q案例可休矣一文,读来觉得确实是针砭时弊之作,可谓一针见血。再读读王老师对此文的点评,他说:“阿Q案例把复杂的教育事业简单化,把艰巨的教育工作轻松化,把多样的教育方法简单化,把崇高的教育精神庸俗化”。这几句话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批注:是的,教育事业是艰巨的,哪来这么容易?老师的辛酸你们自己是知道的呀,为什么就不敢说真话呢?王老师接着谈自己写此书的目的。当我读到“我不是卖灵丹妙药,只是在探索:遇到问题可以怎样去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希望,我不兜售教育秘方,我在学习教育智慧”这句话时,我很快感受到王晓春老师是一个务实的教育专家。 更令我喜欢的是王老师做案例点评所遵循的七条原则,其中有一条更是深深吸引我:要出招。他说:“个案点评虽然重在梳理思路,但在梳理思路之后,最好还是给老师出点主意,提点可操作的具体建议。否则不解渴。你否定了人家的理论假设,就要拿出自己的新假设,你否定了人家的做法,就要拿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这个原则,更让我感受到王老师是为教育事业做实事的人,他是敢于说真话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干家。我很快认定了这本书的可读性。读此书的自觉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尽管本人已经有二十四年的教育实践认识,但是,老革命新问题,实践中时常遇到很多困惑,有时更是让我彻夜难眠。我希望能通过读此书,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希望能借王老师的妙招,去解决实践中的困惑。假期很繁忙,搞卫生,办年货,母亲大人长期躺在家庭病床,如今,只能请佣人代劳了。其他的工作可以有阶段性,但照顾她的工作却是没有阶段性的。但无论怎样忙,我都得抽空读书。 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地读,读到有感受的地方就圈圈点点,甚至动笔写上或短或长的批注(见我的读本)。所以,在这里,我就不长篇大论谈感受了,我只摘录其中一些我感受比较深的话语: 真心可以换得真心,不一定。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来的很可能不就是真心,而是寒心。现在令老师心寒的事情多极了,该是清醒的时候了。批评,最多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的障碍。模仿是最低级的学习。靠模仿永远也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所以要搞好教育,前提是老师自己心理要健康,经验告诉我们:人有研究心态,他不会向研究的对象发脾气。老师素质不同,理念不同,思路不同,人生哲学不同,教育效果就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干涉式教育,通常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这种方式不可用,是笨方法。遇到问题能不能提出几种假说,这是检验一个老师是不是科研型教师的重要标准。老师的教育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起作用的。不改变孩子上游(家庭)的教育,在下游(学校)堵孩子的毛病是堵不住的,你在这里堵七分,那里又给你制造十分,你只能穷于应付,手忙脚乱。 由此可见要花时间引导家庭教育,要重视家家校沟通。(我的批注)为什么现在许多老师的教育方法都惊人的简单。病结就是在这里,他们看见问题就是管,缺乏中间最重要的环节:具体研究。王老师,我们可以用于研究的时间太少了,哎,几乎没有了(我的批注) 其实副科的课堂纪律主要应该由该科的任教老师负责,班主任只是帮忙的,但是现在好像都弄到班主任头上来了。这很难办,因为副科的课堂纪律好坏,主要决定于副科老师本人的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不是班主任。 如果不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却幻想学生个个顺老师的心,如此老师,还怎么能教下去? 许多老师工作表面辛辛苦苦,甚至轰轰烈烈,其实含金量不高,等你体力不支的时候,当然换你没商量。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当追求完美会导致孩子整体状态恶化的时候,与其费力地和他的缺点搏斗,还不如以更主要的精力去发现他的长处并发扬之。那样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他个人,都更有利。 回顾自己的教子经历,我曾经也是一个总想让孩子变完美的人,但是,我的要求越多,孩子离我就越远,教育孩子就越来越困难了。这个教训要汲取啊!(我的批注)感受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能一一摘录了。读任何书都要有自己的思想,我在读本书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例如:在本书的71页讲到火狐老师改变了一个孩子的称霸心态。就这样经过几天的谈话,孩子就真的变了吗?有这么容易吗?值得思考。再如75页,晨倩老师认为:“爱是复杂的带有严肃性的词语,这是成人的思维,而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心灵单纯得毫无瑕疵,而此刻,我非要去向他解释和区别爱和不爱的关系,重重的分析爱的深度,我以为不妥。”我原来是同意这种看法,而王老师却大加否定,而且把这种观点看得很严重:不是个别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弊端之一。问题有这么严重啊?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读后获益良多,相信,其中的许多看法,都能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感谢学校的推荐。领导们用心良苦啊!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高城山小学 于晓华拜读完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后,我的思绪久久无法平静,静静坐在那里,反思着七年来的点点滴滴是啊,优异的工作成绩要靠我们全身心的投入,靠我们用智慧去滋润,靠我们用爱去浇灌,靠我们用热情去渲染。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受益匪浅。做为一名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给予学生无私的爱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但仅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一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应该赋予“爱”更多的智慧、更多的热情、更多的艺术、更多的理性。我们想一想,家长对孩子的爱是要远超过我们的,但为什么有些家长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栽了根头呢?答案很简单,他们对孩子的爱缺少智慧、热情和理性。在这里,我要提到我曾经的学生孙斌,他的父母外地来连务工,迫于生计,工作越来越忙,有的时候一两个月都不和孩子见面,他们认为孩子只要没病没灾的就行了,对孩子的爱打了不小的折扣,在这种情况下,他在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都与其他同学有很大的差距,还是个逆返心理很强的孩子。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便倾注给他更多的爱,学习上遇到不会的知识,我就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致的照顾,买水杯、送换洗的衣服、生病时买药、水果。在爱的感召下,他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变成了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一味地对他过多关注,就难免会减少对其他同学的关爱。所以,我及时找到他的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他的家长决定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爱”他们的孩子。我们班有一个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一次他犯了错误,我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的出发点,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家长并没有理解我的做法,认为我批评太重,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虽然经过及时的沟通后,家长理解了我的做法,但还是对我触动不小,爱是要讲解策略和方法的,不能一味地蛮干,要学会换位思考,要适时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去想一些问题,可能结果会比想象的要好的多。现在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我常常这样想:如果我是孩子呢?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呢?有了这样的想法,在孩子犯错误时,我便能更好地压住火气,能更好地去理解他们,能更清醒、更理性地去教育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让他们明白如何才能做到最好并为之努力。爱是一种艺术,正如生活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爱使人精神愉悦,焕发生命活力,产生无穷斗志。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尽可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学习是学生生命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他能自始至终“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已上升为爱的技巧、爱的艺术以及爱的智慧。爱的艺术在于方法、在于手段、在于时机、在于角度,更在于心中有爱,一切均是自然流露无为而有为、无声而有声、无招而有招。时下流行的赏识教育就是一种艺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承认孩子的每一个发光点,哪怕是那么的渺小,哪怕是老师有意寻找,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孩子又怎能不进步呢?其实,每一个班级里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所谓的“后进生”,如果我们能主动地去寻找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去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予他们的更多的褒奖而不是批评,他们会更快的进步,因为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被人批评的对象。为什么不试一试呢?教师要保持平常心,王晓春老师说得好,要搞好教育,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还要有科学的精神,有研究的心态。教师的素质不同,理念不同,思路不同,人生哲学不同,教育效果就会不同。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开阔思路,与时俱进,要守得住寂寞,要甘于清贫,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想能做到这些,我们的工作不会干不好。我们要善于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一些问题本质。工作七年来,一直从事低段的教学工作,低段学生的一个最显著问题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我们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素质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一直以来,这个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通过拜读此书,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孩子的注意有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收敛的,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散漫的。现在有不少孩子有意注意水平很低,东张西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他们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并不是“学习者”。而无意注意的规律是:哪里声音大,哪里色彩鲜艳,哪个人动作怪异,什么事情新鲜好玩,他就会往哪里看。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他们生理、心理所处阶段出发,灵活多样的采取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一种方法集中连续实施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使学生感觉厌恶、疲劳,分散注意,从而出现讲话、做小动作的现象。以一种方式为主,伴以其他方式交替进行,降低学生的紧张度。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多以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方协议算劳动合同
- 广西桂林市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98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公司夏季安全协议书
- 中韩公司合作协议书
- 代理优惠费用协议书
- 山西晋城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引进高层次人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危房改造协议合同书
- 安徽铜陵市福彩中心招考临时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村级公路维护协议书
- 危险货物安全协议书
- 智能眼镜方案
-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研发技术
- 华硕a520m-k主板安装教程
-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完整版
- 管径与流量计算表
- 2023年度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财务会计类》考试模拟卷(含答案)
- 分居声明告知书范本
- 呼吸机相关基础及Savina300参数设置
- 创业基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中医基础理论概要课件
- 医学免疫学-适应性免疫应答(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