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doc_第1页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doc_第2页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doc_第3页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网络结构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原因 水保持植物直立的姿态,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降水量大的地方,植被茂密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 吸水成熟区的特点:生有大量根毛,增大根吸水的表面积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途径:木质部的导管水分的运输 方向:自下而上 树皮:韧皮部中有筛管,输导有机物 茎的结构 形成层:细胞能分裂(木本植物有此结构) 木质部:有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练习徒手切片) 表皮(上、下表皮)叶片的结构 叶肉 叶脉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重要结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概念: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蒸腾作用 主要部位:叶片 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意义 促进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促进对水的吸收 绿色植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保持水土 典型例题剖析例1、把发蔫的菠菜泡在清水中,菠菜又重新挺起来,这说明(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水是溶解和运输物质的溶剂C.水能保持植物体固有的姿态 D.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例2、下图所示,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例3、3月12日是我国的全民植树节,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是因为( )A.正值农闲时节 B.土壤松散 C.雨水较多 D.叶没长出,蒸腾作用很弱例4、不属于蒸腾作用应用的是( )A.在阴天傍晚移栽植物 B.移栽后的植物去掉部分枝叶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阴 D.夏天早、晚给植物浇水例5、关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水循环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就无法顺利进行B.绿色植物叶片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C.绿色植物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像海绵一样吸纳雨水使更多雨水渗到地下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量 预测新题演练一、选择题1、草本植物一般不能长得很粗,其原因是( )A.茎内无木质部 B.茎内导管、筛管不发达C.茎内无形成层 D.茎内韧皮部不发达2、深秋,落叶树的叶片大部分落下后,土壤中的水和矿物质向树干上部运输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C.植物细胞渗透压降低 D.大部分导管阻塞3、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 )A.迅速地切割 B.缓慢地切下 C.迅速地来回切割 D.缓慢地来回切割4、某同学将番茄幼苗移栽后,开始几天出现萎蔫现象,主要原因是( ) A.对新环境不适应 B.损伤了幼根或根毛 C.损伤了根冠 D.折断了伸长区5、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6、有人统计过,一平方毫米蓖麻叶子的栅栏组织中,含有叶绿素430000个,而海绵组织中仅含有叶绿素93000个,这个材料能说明( )A.叶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绿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深些B.叶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绿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浅些C.叶子两面的绿色深浅一样 D.叶子的颜色是绿色7、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塑料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O2和C02可以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则该薄膜适用的情况是 ( ) A.连续降雨时 B.秋末落叶后 C.低温环境中 D.炎热夏季的强光下8、下列哪种物质不会从气孔进出?( )A.水蒸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9、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重要区别是( )A.细胞形状不一样 B.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C.保卫细胞中无叶绿体 D.两者都无叶绿体10、下列哪一项不是蒸腾作用的意义( )A.促进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降低叶表面的温度C.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 D.促进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11、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会从断面上渗出无色的液滴,这是从什么地方渗出来的?( )A.木质部的筛管 B.韧皮部的导管 C.木质部的导管 D.韧皮部的筛管12、绿色植物在结果期吸收的水,主要用来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13、右图的天平开始是平衡的,在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变化?( )A.左侧向上移动 B.右侧向上移动C.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D.不能判断14、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15、在小树上拴铁丝,天长日久会形成节瘤,是由于( )被破坏。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表皮二、非选择题16、某同学设计了右面的试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的枝条保留全部叶片,丙装置的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只试管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5环境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分析后回答问题:(1)该实验可分为两组 实验,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 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_ ;另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 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_ 。(2)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_ 。17、一段带叶的枝条,放到滴有几滴红墨水的锥形瓶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当看到叶脉微红时,把这段枝条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请问:(1)茎的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2)在染红的部分中,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可见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_ _ 向 运输的。叶脉也被染红了,说明叶脉也有_的作用。18、下图从左到右是甲、乙、丙、丁四支试管,均放入相同的培养液后各放入一支杨树枝条(它们的叶数、大小相同),并做如下处理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开始时调整它们的重量一致,每3小时记录装置的重量。(水的蒸发忽略不计)A.甲叶片不处理 B. 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C.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 D.丁叶片上、下表皮涂上凡士林4个装置的变化分别是: 重量基本不变的是 ,重量降低最快的是 ,5小时后4支试管的重量由大到小依次是 。此试验证明该植物叶的气孔的分布是 。19、右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右表计算单位:米3/公顷)发育期天数需水总量返青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