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坡道构成(论文)——周天邑.pdf_第1页
连续坡道构成(论文)——周天邑.pdf_第2页
连续坡道构成(论文)——周天邑.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2 华中建筑 H U A Z H O N G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1 2009 第2 7 卷 周天邑 zhou Tianyi 作 者 邮 编 电子信箱 收稿日期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2 1 0 0 9 3 z h o u t i a n y i 1 9 8 3 g ma i l c o m 2 0 0 8 0 9 2 6 中图分类号 T U 0 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7 3 9 X 2 0 0 9 0 1 0 0 8 2 0 3 摘 要 该文通过对连续坡道建筑的形式及空间运动的研究 探讨了这 类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并挖掘其深层内涵 关键词 连续坡道 螺旋 空间序列 空间运动 Abstract Through studying the form and space movement of architecture with continuous ramp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pace form of this kind architecture and explores its inner connotation Key Words Continuous ramp Helix Space sequence Space movement 建筑设计研究 综述 R e s e a r c h o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连续坡道构成 随着科技的进步 建筑空间的操作建立在空间类型或功能基 础之上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库哈斯的朱苏图书馆 用 社会魔毯 的比喻来形容建筑连续的楼板 倾斜的楼板既与 下层也与上层一致 形成连续的路径 这种楼板的变异使得建 筑功能与空间融合 并对传统方体建筑空间提出挑战 追寻坡道建筑的历史渊源 柯布西耶首先提出了漫步建筑的 构想 楼板从多米诺体系转为在空间中折叠展开的带状 折返 迂回 从萨伏伊别墅开始探讨空间在高度维度上的连续性 坡 道试图模糊水平以及分层的概念 打破了传统观念中水平 垂 直之间的关系 当每个楼层都彼此接触 所有平面被一个轨迹 所串连 演变为倾斜的楼面 坡道不是作为一个通道的概念 而是强调作为人活动的场所 实现和支持了一种平滑表面的空 间现象 流线无缝连接 本文主要研究连续坡道所产生的空间 序列 以及人的身体运动和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 1 空间序列 空间运动的序列性关注的是空间主体的运动逻辑 不是抽 象的几何空间 而是连接不同空间的结构 空间序列反映了运 动 空间之间的抽象关系 关注人在空间中运动的方向性和序 列性问题 空间的流线组织在空间运动序列的展开过程中承担 着重要的地位 1 图1 柯布世界博物馆方案 资料来源 W 博奥席耶 O 斯通诺霍 编著 牛燕芳 程超译 勒 柯布西耶全集第一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 通过线性的绳结来讨论 初等变化可以得出两种基本的原 型 一种是开放两端的 有起点和终点 一种是封闭围合的 即任一点皆是起点或终点 2 1 1 开放式 螺旋结构 类似于弹簧 整体非封闭性 路径为单向的 连 续的 路径在串连建筑空间的同时 融合到所穿越的空间中去 柯布在1 9 2 9 年世界博物馆方案中的构想是具备 无限生长 的方螺旋图形 且具有 倾斜而连续的地面 图1 参观者从 顶部进入博物馆 3 条甬道并列沿同一螺旋线展开 配合螺旋空 间从顶部到底端展品的历时顺序的同步变化 设定了单一方向 的路径 3 一条没有歧路 没有停滞 没有中断的坡道 空间序 列清晰地对应展览的时间顺序 虽然在随后2 0 世纪博物馆中 柯布将层层高起的螺旋体 压缩成更宜实施的平扁方螺旋体 但连续坡道的提出将一个新 Form of Continuous Ramp 83 第2 7 卷 1 2009 H U A Z H O N G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华中建筑 图2 U N S t u d i o 设计的新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单层平面示意 资料来源 UN Stuio UNfold Nai Publishers 2002 图4 C e c i l B a l mo n d 设计的巴特西发电站改 造地下车库 资料来源 A U 中文版 C e c i l B a l m o n d 特刊 中国电力出版社 起来 空间是环绕 围合的 单线螺旋坡道进而发展成两条螺旋 坡道交错上升 形成双螺旋结构 UN S t u d i o 设计的新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 每一层的平面都含有两个螺旋桨式的形 体 二者在每个连续层以1 2 0 夹角平 行布置 平行置于同一层的两部分楼板 彼此之间又在垂直方向有1 m的高差 类 似三叶草螺旋的结构 其中心形成中庭 图2 各楼层的旋转和竖向偏移造成 了一个复杂的空间结构 沿着外墙内侧 的坡道连接彼此不同的高度 并组织空 间虚实与路径的相互交替 建立参观者 双螺旋线的轨迹 对应两种不同的展览 类型 图3 倾斜的坡道流线与水平的 展览面相结合 使得在功能上比古根海 姆博物馆更为合理 1 2 围合式 这种绳结又存在两种基本的绳结操作 原型 一是圆环 一是套环 单根绳子分 解开的部分交错穿插后达到分解后的相互 联结关系 产生不同的拓扑形式 1 圆环 即封闭围合的 任一点皆是起点或终 点 物体自我扭转弯曲再首尾连接 方向 感消失 物体处在一种没有开头结尾的状 态 仿佛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 循环结 构 运动路径单一 无交叉 且呈现出明 显的回路 C e c i l B a l mo n d 设计的巴特西发电站 图3 新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双螺旋结构 资料来源 同图2 的概念带入到建筑空间的形式 赖特在 1 9 5 9 年古根海姆博物馆中的圆形螺旋坡 道 将盘旋上升的折叠倾斜楼面与整个建 筑的特有使用方式结合起来 地面以3 的坡度缓慢上升 参观流线也是先乘电梯 到达巨型坡道的顶部 再顺坡道缓缓而 下 空间形式及空间都同结构体密切联系 84 华中建筑 H U A Z H O N G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1 2009 第2 7 卷 3 个可以独立使用的展示空间 一个报告 厅以及一个餐厅 由于有多个入口 不同 的使用者会有不同的流线 在建筑里面就 有多条流线共存 交叠或者交叉使用 形 成一个立体的流线网络 可以把建筑的流 线理解为3 个圆环相扣的形式 图6 通 过整合 将坡道与各功能平面 平滑 融 合 消解分层的分裂状态 形成连续的多 维路径 使空间呈现一种整体化的趋势 交通组织更多的是使用串联 而不是通常 的并联 所以 被使用的空间时刻发生着 穿越 而被穿越的空间时刻发生着功能 可以这样理解 它没有一个纯粹的交通空 间 或者说 整个建筑就是一个不纯粹的 交通空间 图7 2 空间运动 空间运动旨在探讨运动中的人与空间 的关系 涉及到空间与时间的连接即时空 观的问题 流线所反映的是运动 空间之 间的抽象关系 基本上无法表现人的运动 经验即运动中的人对不同性质空间感知 空间如何改变人的运动方向是我们所关注 的重点 5 连续坡道的介入在建筑中已不仅是一 个视觉上的形式 而且是人的行为内容上 的连续构成方式 人的行走流线是三维 的 方向 高度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运 动经验与整个空间结构联系在一起 运动 的时间性被人为拉长的流线以及由此所贯 穿的连续差异空间予以强调 螺旋结构通 过测量空间围合的内表面周长来实现对空 间的体验 人的行进路线绕建筑内圈 并 且逐渐上升 更在三维上测量空间 螺旋 结构大都有明显的中庭 通高的中庭空间 使得在行走的过程中视线是通透的 在任 一点均可看到整个螺旋体 感受到自己所 处的位置 存在后续流线的暗示 在触觉 和视觉的双重引导之下 沿着既定的流线 行进 当螺旋坡道发生变形 即坡道上升的 路径发生拓扑变形时 人的流线也变得更 富有趣味 仍以康索中心为例 连续坡道 位于建筑中部 与两边的建筑功能紧密相 连 流线穿过功能而得以继续 形成的连 续表面使人在各功能之间平滑游走 没有 中庭空间的存在 在行进过程中 人们感 受到的不是明确的螺旋上升 虽也是周长 空间的触觉体验 但流线的方向不是单向 的 既没有规定路径 也没有空间等级 不同的运动方向同时并存 是一种发散的 游移关系 在空间中发生的运动并不由空 间结构惟一决定 在到达空间方向多向的 选择时 空间的层次得以增加 随着流线 进入不同的建筑功能 截面尺度不断地发 生变化 前后相继的空间经验呈现出叙事 的特点 从而形成空间的运动感 6 连续坡道建筑是一种形式 更是一种 概念 其线性流线决定了建筑功能的连续 性 大多以展览建筑为主 把对这种形式 的研究作为一种手段 在考察空间运动的 同时 认识对于空间的动态性创造 并由 此引发在功能以及形式上的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1 滕露莹 论当代建筑空间的动态性 上海 同 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0 0 7 2 高天 当代建筑中折叠的发生与发展 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0 0 7 3 W 博奥席耶 O 斯通诺霍 编著 勒 柯 布西耶全集 第一卷 牛燕芳 程超 译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0 5 4 A U中文版C e c i l B a l mo n d 特刊 北京 中国 电力出版社 5 胡铮 两种空间运动观 从柯布西耶到库哈 斯 建筑师 2 0 0 4 5 7 2 7 8 6 付已榕 折叠空间 多维复合空间的形式与 策略研究 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 院 2 0 0 6 图7 鹿特丹康索艺术中心流线拓扑图解 图5 坎波 贝艾萨设计的奔驰博物馆螺旋路径 示意 图6 库哈斯设计的鹿特丹康索艺术中心流线 改造中的南部公园 旋转从地下车库开 始 一块大板转化成螺旋形 并以4 的 坡度攀升 内侧另有一个螺旋体与这个 停车的搜索路径相对应 一个坡度更陡 的快速疏散坡道位于内侧螺旋体上 两 个螺旋坡道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相互交 织 图4 4 两条坡道每层都有联结 就两个联结间的片断来分析 两条路径成 为一个整体 尽管这只是作为车库的通 道 但这种形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研究的 坎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