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以清热除湿苦楝皮爽康体外涂抹。对照组以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 g;加息斯敏3 mg,每日1次,维生素C o2 g,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皮损体征、瘙痒症状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除湿苦楝皮爽康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可避免口服西药产生的毒副作用。 脂溢性皮炎是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患,多发于面部,以皮肤红斑上覆油腻或干燥鳞屑、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病。笔者采用自拟清热除湿苦楝皮爽康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所有病例均来自2010年6月一2011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皮肤科门诊,征求患者意见后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1861岁,病程112周。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1855岁,发病112周。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中西医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证候辨证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l】和刘辅仁、张志礼主编实用皮肤病学【2】拟定,所有患者符合湿热内盛型:皮肤潮红、微作者单位:102600,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肿、皮损渗出、脂垢厚积,甚则渗液结痂,舌质红、苔黄腻,并按文献【1蛀状积分标准分为I、级,分别计1、2、3、4分。病例排除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2)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3)内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停药不足2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内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停药不足1周者。(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治疗组:以清热除湿苦楝皮爽康体外涂抹,组成方:苦楝10 g,蛇床子lOg,茯苓209,白术109,厚朴109,泽泻lOg,白鲜皮10 g,生薏仁30 g,丹皮10 g,知母10 g,地骨皮10 g,大黄10 g,每天涂抹五到六次。对照组: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 g;加息斯敏3 mg,每日1次;维生素C02 g,每日3次。以上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方法2组患者均每周复诊1次,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详细记录皮损部位、大小、颜色、渗出、脱屑、瘙痒情况、舌脉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SAS统计分析系统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并做方差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 2检验。 结果易感因素分析,对湿热内盛型病例进行易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