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的田径课教学实例.ppt_第1页
小学体育的田径课教学实例.ppt_第2页
小学体育的田径课教学实例.ppt_第3页
小学体育的田径课教学实例.ppt_第4页
小学体育的田径课教学实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体育的田径课教学实例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将小学的学习划分为一 二 三级水平 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 水平一至水平三分别相当于1 2年级 3 4级 5 6年级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一 小学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1 小学1 2年级的目标 1 融简单的规则于运动和游戏中 使学生在乐于运动的同时 发展体能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及健康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 2 小学3 4年级的目标 1 精心安排活动 促使学生愉快地从事运动 掌握多种技能 提高体能水平 2 培养学生合作 公正的态度 在注意健康和安全的基础上 形成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3 使学生懂得健康生活和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知识 提高具有健康 安全的生活方式的素质 3 小学5 6年级的目标 1 使学生明确各项运动所要完成的任务 在感受运动乐趣的同时 掌握不同运动项目的特别技能 提高体能水平 改善健康状况 2 使学生具有合作 公正的态度 重视健康和安全 培养在运动中努力完成任务的品质 3 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损伤和疾病 保持心理健康 提高健康和安全的生活方式的素质 1 小学1 2年级主要从事基本运动 指跑跳 力量等 和各种游戏活动 2 小学3 4年级主要从事基本运动 跑 跳 投掷等 游戏以及学习保健的有关知识 3 小学5 6年级主要从事身体练习 放松运动和增强体能的运动等 田径运动 短跑 接力跑 跨栏跑 跳高和跳远等 二 各学段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 小学课时安排的特点 田径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中仍占首位 在充分发挥田径教材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的同时 又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 教材 注重所选教材的特点 突出自己的特色 尤其是在 发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基本技能素质练习的教材 游戏类教材 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 可不拘一格 敢于取材 大胆创新 方案一 起跑游戏 教学目标 了解起跑游戏的意义 学习起跑的动作 能快乐地与同伴学习 教学过程 1 小袋鼠蹦蹦跳 你跑我追 两脚并立蹦跳前进 一 奔跑 2 俯撑起跑 身体俯撑于起跑线后 听口令做起跑游戏 3 脱缰野马 2人前后蹲立 后面的人轻轻抱住前面的人 前面的人听到信号后 即往前冲出起跑线 4 坐姿起跑游戏 双脚并拢 正面或背向起跑线坐好 听口令做起跑游戏 5 仰卧起跑游戏 仰卧于起跑线后 头在前或脚在前二种方式 听口令做起跑游戏 教学指导 1 起跑游戏主要发展学生的反应 敏捷性及协调性 2 低年级起跑练习距离不宜太长 口令宜清楚 3 俯撑时两手与肩同宽 眼睛注视前方约1米处 教学评价 1 是否了解并学会起跑游戏的动作要领 2 能否担任起跑的发令任务 3 能否和同伴一起练习起跑 方案二 绕物跑游戏 教学目标 1 了解绕物跑游戏的意义 2 学习绕物跑的动作 3 发展快乐 活泼 勇敢的精神 教学过程 1 走迷宫 利用桌椅 球具 呼啦圈 纸箱等作为障碍物 学生绕障碍物走步或前进 2 勇闯迷宫 如上器材 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绕上述器材的跑 走步 3 超越障碍 6 10人一组一路纵队 2人之间距离约两肩宽 第一人开始穿越前面的人 接着第2人 第3人依次做至终点 4 绕行校园 6 10人一组 绕行校园内的树 建筑物或游戏器材 教学指导 绕物跑主要是发展协调性 速度及竞争力绕物跑活动可在室内实施 配合雨天教学 活动进行时要注意障碍物 以避免碰撞 教学评价 是否了解并学会绕物跑游戏动作要领 是否能迅速绕过障碍物 安全跑回起跑点 方案三 跑跳游戏 教学目标 了解跑跳游戏的方法 学会跑跳的动作 养成愉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1 跑跑跳跳真有趣 一脚踏地 一脚跳 双手随着脚的动作规律摆动 2 2人4足跑跳步 2人一组手牵手作跑跳步动作 注意2人手与脚的协调性 3 飞天取宝 由起点出发至跳箱处 跨越跳箱摘取宝物 4 过关斩将 利用松紧带 球 纸箱 第一棒由起点跑将棒给第二棒 跨越松紧带 由箱中取出球夹跳至置球点 跨越松紧带 将棒给第三棒 教学指导 跑跳游戏是发展肌力及爆发力的活动 跑跳步是边跑边跳的跑跳动作 跑跳游戏进行时必须注意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评价 是否能了解并学会跑跳游戏的动作要领 能否协调 流畅地做出跑跳步 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并愉快地参加活动 方案四 侧跑游戏 教学目标 1 了解侧跑游戏的意义 2 学会侧跑的动作 3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学习 教学过程 1 螃蟹走路 横向走步 滑步 2 横行霸道 侧步跑 2 Z字特攻队 沿Z字跑步前进 将球放入终点 3 过街老鼠 6 10人一组 每次两组同时进行 游戏开始两组面对面站立 距离约5米 一队手拿软球 或其他较轻软的物品 另一组由起点以侧面闪躲前进至终点 其他学生在一旁协助拣球 教学指导 1 侧跑游戏主要是发展儿童敏捷性 协调性与平衡机能 2 侧跑步行进时要保持侧向姿势 3 做侧步跑时脸部朝后看 双手前后有用力摆开 教学评价 1 是否了解并学会侧跑游戏的动作要领 2 能否正确地完成跑步动作 3 能否与同伴互相观摩学习 方案五 猜测跑游戏 教学目标 了解猜测跑游戏的意义 学会猜测跑的动作 发展判断 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猜 猜 猜 2人面对面猜拳 赢的人出拳 输的人猜手指数答对者向前进 错的往后退 最先到达对方堡垒者获胜 2 听天由命 由起点跑至约5米处 拿起卡片 依据卡片上的说明做 3 如影随形 2人一组 背对背站立 猜拳输的人必须跟着赢的人做动作 发口令 1 2 3 后 2人同时向左向右转身 与赢的人相同方者获胜 教学指导 猜测跑游戏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操作过程以跑步方式向前或向后跑 禁止走步完成 教学评价 是否了解并学会猜测游戏的动作要领 评价向前跑距离的长短 能否与同伴愉快地学习 方案六 大步跑游戏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步跑游戏的意义 2 学会大步跑的动作 3 养成快乐活泼的学习精神 教学过程 1 跨步走路 双手插腰 高抬腿往前跨步前进 2 超越障碍 地上设置4 8道障碍 以跨步通过障碍物 3 飞象过河 设置4 8道障碍 高20 30厘米 由起点出发依序大步跨越障碍 4 太空漫步 由起点出发 按口令 数字 跨步前进 教学指导 大步跑游戏主要是发展协调性 肌力的活动 大步跑为两脚跨开的跑步 跑步时尽量将脚跨开 大步跑时膝盖部位不宜太弯曲 双臂前后用力摆振 教学评价 是否了解并学会大步跑游戏的动作要领 是否能够流畅地完成大步动作 是否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并快乐地活动 方案七 小步跑游戏 教学目标 了解小步跑游戏的意义 学会小步跑的动作 养成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 教学过程 1 步步为营 地面铺设纸片 距离尽量缩短 以最快速踏纸片前进 2 爆破专家 每人手持一个气球 跑步前进至对面 然后将气球置在椅子上 以屁股压破气球方式进行接力赛 3 畅通无阻 利用排球场 过线即折返 4 蝗虫过境 6 10人一组 每次两组同时进行 第一组由起点出发将小球搬至终点 另一组则跟在后面追赶 再把小球搬回起点 时间终了 数数看起点及终点的小球 较多一边获胜 教学指导 小步跑游戏主要是发展协调性 速度的活动 小步跑为两脚微开的跑步 活动进行时尽量将脚收紧跑步 小步跑时膝盖部位不宜太弯曲 两臂前后摆动 教学评价 是否了解并学会小步跑游戏的动作要领 是否能流畅地完成小步跑动作 是否能遵守规则并愉快地学会 二 跳跃 方案一 跳格子 教学目标 了解跳的动作及方法 能做不同方向的跳跃 表现遵守运动规则的精神 教学过程 1 心心相印 学生分成两组 对角站立 排在第一位的两同学相互猜拳 胜者喊 跳 随即两人同时往任何一格子跳 如果所跳入的格子同在一直线上 则喊者获胜 胜者继续 败的一方则换下一人出赛 2 闻声而动 第一位学生预备动作 第二位同学随意念出3个号码 由1 9 第一个学生依所念出的数字顺序 逐一跳入该格内 完成后依次换人操作 3 天涯海角 用跳跃的方式从格子的一侧出发 跳到格子的另一侧 然后换下一人 教学指导 闻声而动 的游戏活动中 如果格相隔太远 无法一次完成 可用单脚踏入适当的方格后 再跳入目的方格 学生可用单 双 脚 采取站立或蹲姿跳方式 向前 左 右等方向来跳格子 方格边长大约在厘米左右 教师可用纸箱 报纸 硬纸板或呼拉圈等 隔些间隔摆置在地面 让学生操作各种跳跃的动作 教学评价 尝试能否准确地跳跃到目的方格内 看是否能养成遵守运动规则的习惯 方案二 跳绳 教学目标 知道跳绳的动作及方法 能运用单双脚做跳的动作 培养学生自我挑战的精神 教学过程 1 双 单 脚跳2 双脚互换跳3 向后抢绳跳4 走跑跳 教学指导 学生除了可以自己挥舞绳子跳以外 也可绕在脚踝上来跳 或是由他人沿地面挥绕绳子 或用手腕力抖动绳子成波浪形 使其有大小 纵 横等变化 然后让学生随其形状做跳的动作 活动可单人 双人或多人练习 教学评价 看看能否运用各种方式跳舞 连续能跳多少下 方案三 跳越河沟 教学目标 1 了解跳越的动作及方法 2 能做出跳越的动作 3 培养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双脚跳越2 单脚跳越3 助跑后跳越 教学指导 教师可用宽窄不一的硬纸板排列在地上 让学生跳越 跳越时可采取前后左右方向进行 教学评价 能用几种方法跳越 能跳越多宽的距离 方案四 跳橡皮筋 教学目标 1 了解跳越橡皮筋的动作及方法 2 能做出跳越的动作 3 培养学生自我挑战的精神 教学过程 1 花鹿过河 设置6 8道橡皮筋 每道橡皮筋大约间隔60 80厘米 橡皮筋约长1 5 2米 学生单 双 脚交互跳越橡皮筋 2 飞越小河 学生变换脚跳越橡皮筋 3 青蛙过河 学生用蹲跳的方式 跳越橡皮筋 半蹲姿 往前跳 着地时前脚掌先着地 膝微弯 4 羚羊飞跃 助跑一段距离后 跳越橡皮筋 单脚起跳 双脚着地 教学指导 1 教师可改变橡皮筋的高度和间距 2 活动从单 双人的练习到团体竞赛 3 橡皮筋除了平行排列外 亦可交叉 垂直或成井字形排列 教学评价 1 能否做出各种跳越的动作 2 自己能跳多高 三 垒球 教学目标 清楚持球及各种投掷游戏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学会持球及各种投掷游戏动作 对投掷游戏产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持球动作拇指与小指紧撑着球 不可把球贴于掌心 手腕放松握球 2 低手投掷 1 向前投掷 2 向后投掷以惯用手利用前后摆振的力量将垒 棒 球向前 后投出 左右手轮流投掷 3 向右投掷 4 向左投掷3 肩上投掷 1 向上投掷 2 向前投掷 4 投掷游戏 1 穿越掷准 2 目标掷准 教学指导 1 指导正确握球方法 2 在掷准练习中注意安全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投掷垒球是否产生了兴趣 2 组织比赛看谁掷的准 方案二 助跑投掷 教学目标 1 明了助跑投掷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助跑投掷动作 3 对助跑投掷产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辅助练习 1 辅助者轻拉练习者手指 2 练习者的动作顺序 左手屈肘 转身扭腰 各施力点 一起用力右臂向前做肩上投掷 辅助者轻放 2 空手练投 1 练习垫步 2 以空手做投掷的动作 3 练习时全部的动作放慢速度 只是扭腰的速度不变 以免受伤 3 助跑投掷 1 助跑3 5步做垒球投掷动作 2 练习若干次后可用手持手帕练习 3 练习须注意助跑速度 由慢而快 投掷物品由轻到重 教学指导 1 助跑完成后 以垫步方式协助投掷 2 投掷时 为全身力量一起使用 尤其注意扭腰的力量 不只靠臂力 3 大约向55度方向处投掷 投出后眼睛要注视球的飞行方向 4 出手的位置要在界线前一大步 以免投掷后踩线 5 投掷前 先将垒球沾石灰 以便于落地后的丈量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助跑投掷练习是否有积极性 2 是否掌握了助跑投掷技术 方案三 投掷实心球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肢体动作的操作概念 2 培养学生投掷的基本能力 3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团体互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1 单人游戏 做各种投掷动作 2 分组游戏 接不同形式抛来的球 3 多人游戏 夺闪击物 教学指导 1 练习中注意安全 2 教师参与游戏 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 能做出不同的投掷动作 方案五 投掷实心球 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肢体在空间的运用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肢体控制球的掷准能力 3 让学生在团体游戏中培养投掷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 1 单人游戏 掷准 2 双人游戏 一抛一接 3 多人游戏 投球入圈 4 接球比赛 投沙包 教学指导 1 多人游戏时注意安全 2 教学比赛用投沙包代替实心球 教学评价 1 掷远视投掷器材 调整测验评价的距离 2 对墙掷准次 视学生学习情形调整离墙距离 四 跑跳练习 方案一 跑跳轮胎 教学目标 1 了解跑跳轮胎的正确方法 2 学会滚轮胎的动作 3 能在游戏中遵守秩序完成比赛 教学过程 1 滚轮胎 掌握手的正确位置 2 2人一组近距离互相滚轮胎 3 2人一组与轮胎赛跑 4 2人一组共同滚轮胎 5 个人与轮胎赛跑游戏 6 2人一组 在轮胎上跳跃 7 3人一组 绕轮胎跑 8 分组比赛 全班分为四组 1 以接力方式比赛 先完成的为第1名 2 绕障碍物比赛 每次每组派1位学生参加 最先到达的得分 最后累计分数最多的为团体冠军 教学指导 1 以多人1组进行教学 一方面可以增进学习效果 一方面可以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 2 可以用趣味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评价 1 能否一次将轮胎滚动5 10米以上 2 能否和同学共同完成滚轮胎游戏 3 能否依规则完成比赛 方案二 穿梭接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穿梭接力游戏的意义 2 学会穿梭接力的动作 3 养成互助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1 S形绕人接力 6 10人1组成1路纵队 从第1人开始左 右绕人跑步至终点 依次进行 2 S形绕物接力 设置6 10道障碍 学生依次从起点跑步绕障碍物前进至终点 3 打击魔鬼 分两组进行 由一组先围成圈做各种造型 另一组则以最快速度穿梭完成活动 每一处造型皆提示闯关者必须做的动作 如 跳三下 转个圈等活动 教学指导 1 活动进行时依学生人数适当分组 每位学生均能参与 2 活动进行时须注意安全距离 跑步时可以击掌代替接力棒 教学评价 1 是否了解并学会穿梭接力的动作要领 2 是否在活动进行时能注意自己及同伴的安全 3 以队形完成 最先完成穿梭接力的一组为胜队 方案三 移放接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移放接力游戏的意义 2 学会接力的动作 3 养成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1 愚公移山 10人一组围圈站立 留一空位 空位两边的人牵手跑至任一人面前 把他带回空位坐下 被带走的人的空位两旁的人牵手再跑至一人面前将他带回 依此类推 2 蚂蚁搬家 全体队员分成三组 甲队尽快将乙队的球搬回 乙队尽快将丙队的球搬回 丙队尽快将甲队的球搬回 时间终了数数看各队的球 球数多者获胜 3 偷天换日 6 10人一组 场地上每距离约5米处分别放置篮球 排球等 每组第一棒由起点出发直接跑至折返点 再依序将球放置原来位置 最先完成之队获胜 教学指导 1 移放接力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反应及协调性的活动 2 活动进行时 要注意各组间的安全距离 3 活动进行时应提醒学生 严禁用投掷或丢掷方式置物 教学评价 1 是否了解并学会移放接力的动作要领 2 活动进行时能否遵守规则并与同伴愉快地合作 方案四 立定跳远 教学目标 1 明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立定跳远动作 3 对立定跳远产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兔跳 2 连续兔跳及连续两脚跳3 应用跳箱练习立定跳远在沙坑内适当距离 拉橡皮筋 让学生跳过 4 立定跳远 教学指导 1 每人跳两次并记录成绩 2 安排学生轮流担任裁判工作 教学评价 1 学生是否对立定跳远产生了兴趣 2 记录立定跳远成绩 五 短距离跑 方案一 赛跑游戏 教学目标 1 明了各种赛跑游戏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各种赛跑游戏动作 3 对各种赛跑游戏产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抱球跑抱球跑比赛或抱球跑与徒手跑比赛 2 抢球跑球掷出后 向前跑抢球 注意投掷距离与速度 要配合学生体能状态 3 追逐游戏两组学生各排列于中线的两侧 面相对的两人猜拳 猜赢者追猜输者 跑进安全区以被俘算失败 失败者出场 可轮流换人猜拳 4 变方向跑10 16人为一组 在球场外围上追逐 被追上 拍到 的同学为失败 失败者出场 听到 变 全体学生反方向追逐 可先喊预令 1 2 3 再喊动令 变 5 三组竞赛分成甲 乙 丙三组 甲追乙 乙追丙 丙追甲 被俘者失败 失败者蹲下 比赛3分种后 计算人数 教学指导 1 追逐跑过程中注意安全 2 教师参与游戏 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 1 学生是否对追逐游戏产生兴趣 2 学生在奔跑比赛中是否具有团队精神 方案二 站立式起跑 教学目标 1 明了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2 学会站立式起跑动作 3 对站立式起跑产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起跑游戏 1 正坐屈膝起跑 2 反坐直膝起跑 3 反向仰卧起跑 4 正向俯撑起跑 2 站立式起跑两脚前后开立 身体前倾 后脚快速前抬 前脚用力后蹬 两脚交互蹬地前抬 两臂前后用力摆 教学指导 1 站立于预备线后 自然放松 2 各就位时 身体前倾 重心放在前脚 3 枪响后 1 后脚快速前抬 前脚用力后蹬 2 两臂前后用力摆 教学评价 评价 40米测验 方案三 蹲踞式起跑 教学目标 1 明了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蹲踞式起跑动作 3 对蹲踞式起跑发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各就位身体重心放在两手及前脚间 先取好前脚的位置并固定 再取好后脚的位置并固定 最后固定两手位置 2 预备臀部提起 略高于肩 两手撑直 重心前移 全身放松 集中注意力等待枪响 或跑的信号 3 枪响 或跑的信号 枪响 起跑 后脚迅速前抬 前脚用力后蹬 两臂用力前后摆 加速跑 身体前倾 摆臂抬腿 教学指导 1 立于预备线后时 全身放松 深呼吸 2 各就位时 两手不可触及起跑线 3 预备时 不可抢跑 4 枪响或听到跑的信号后 起跑的前几步 两脚的步幅要小且交换要快 以免身体仰起或摔倒 5 起跑加速时 身体适度前倾 两脚交互蹬地及抬腿 两臂用力前后摆 教学评价 评价 60米测验 方案四 摆臂 教学目标 1 明了摆臂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正确的摆臂动作 3 对摆臂动作产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摆臂游戏 1 两臂贴腿跑 两手掌贴于腿上 2 伸直摆臂跑体会摆臂半径太大与两脚步伐的不协调 3 横向摆臂跑 4 前后摆臂跑体会摆臂与前进方向不同对跑速的影响 体会与前三项跑法的差异 2 正确的摆臂两臂屈肘约90度半握拳 或五指伸直 肩膀放松 两臂前后摆动 后摆时拳心通过腰际 前摆时拳心鼻同高 3 原地摆臂两臂放松前后摆 身体重心微向前倾 逐渐屈肘摆臂 速度由慢到快 4 移动摆臂慢走摆臂 慢跑摆臂 教学指导 1 以手肘当作摆垂 前后画弧 2 前摆拳心与鼻尖同高 后摆时以肘关节触击掌 3 身体微向前倾 两脚开立 可伸缩膝关节 以配合摆臂韵律感 4 辅助者手掌放在摆臂者肩膀后下方处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摆臂练习是否产生了兴趣 2 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摆臂动作 方案五 加速跑 途中跑 冲刺跑 教学目标 1 明了途中全速跑与终点冲刺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途中全速跑及终点冲刺跑动作 3 对途中全速跑及终点冲刺跑产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起跑加速跑后脚迅速抬腿 前脚用力后蹬 踝关节用力后蹬两臂用力前后摆 身体前倾 步幅加大 2 途中全速跑 1 推蹬 搭肩互推 两人互推 由走而跑 抱人跑 辅助者抱跑者髋关节两侧 适度给予起跑者阻力 跑一小段距离后放手 2 抬腿拉踝抬腿 原地抬腿 摆臂抬腿走 原地抬腿跑 摆臂抬腿跑 3 触终点线 1 原地压线练习两臂向后摆直 约与肩同高 上身前倾 2 跑步压线练习终点线前2米 做压线姿势 触终点线时宜以最高速度通过终点线 教学指导 1 起跑加速跑 1 前半部加速 步幅小 步数多 2 后半部加速 步幅加大 准备全速跑 2 途中全速跑 两脚要各保持抬腿与后蹬 两臂配合前后摆 去体会跑的韵律感 3 终点冲刺跑 摆臂加大 两腿抬高 4 触终点线 压线时勿用力过猛 以免跌倒 方案六 直弯道跑 教学目标 1 明了直 弯道跑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直 弯道跑动作 3 对直 弯道跑产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直道进入弯道跑法由跑道外缘向跑道内缘切入 以臀部左转来带动身体容易进弯 2 弯道跑法3 弯道进入直道跑法身体微向跑道内缘倾用臀部带动身体向内转方向正斜 右臂摆动加大 以便进入直道 进入直道后要高摆 左臂摆动减小 再加速 步伐尽量放大 低摆 教学指导 1 3 6人一组 在直道上用站立式起跑 2 进入弯道后 以八分力量跑 练习身体向跑道内缘倾斜 摆臂及放大步幅 3 进入直道时 加至中途全速跑的速度 练习以臀部转正身体方向 4 进入直道后 恢复正常摆臂 教学评价 评价 100米直 弯道跑测验 六 长距离跑 方案一 耐久跑 教学目标 1 明了耐力跑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耐力跑动作 3 对耐力跑产生兴趣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50米环绕跑测验在一定时间内所能跑完的距离 2 绕校园跑事先选定路线 测量距离 以均速跑完规定的时间 3 绕跑道耐力跑每50米做一记录 时间终了时 学生在原地踏步 并计算所跑的距离 老师应随时报告时间或播放音乐 让学生知道所跑时间并放松心情 教学指导 1 两手配合两脚前后摆动 做有韵律感的交互跑步 2 配合脚步的频率 以口 鼻一起呼吸 3 身体重心稍降低 抬高膝盖跑 4 身体不适或跑不动时不可勉强 可以跑 走 跑或以走步完成 5 耐力跑的时间 五年级4 5分钟 六年级5 6分钟 七 接力跑 方案一 传接棒技术 教学目标 1 明了传接棒方法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传 接棒动作 3 对传 接棒方法产生兴趣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原地传接棒传棒者以左手传棒 由上而下 轻敲接棒者的右手 接棒者右手后伸反掌接棒 手臂伸直 在腰部上方 接棒后 换左手握棒 传接完后 全体向后转 反方向再练习 接棒动作为 反掌向上 虎口张开 四指并拢 微向内弯 2 慢跑传接棒接棒者略做助跑再接棒 先练习慢跑传接棒 再逐渐加快跑速 3 快跑传接棒 1 接棒者预先做好起跑记号 起跑线前3 4大步 2 身体朝正前方 当传棒者跑至起跑记号 就迅速起跑 3 起跑后 右手后伸等待接棒 熟练后 可待传棒者喊 伸 再伸手 教学指导 1 跑2 伸接棒者屈膝前倾 回头注视跑者 当跑者跑至记号处迅速回头起跑 传棒者当距接棒者一大步时 喊 伸 保持高速前进 注视接棒者的手掌 3 接4 换手握棒向前跑传棒者的传棒动作为 两人手伸直可接到棒时 喊 接 以接力棒前端传给接棒者 接棒者的接棒动作为 右手上提 等持接力棒 左手握住接力棒下方 教学评价 1 学生是否掌握传接棒技术 2 学生练习传接棒时的积极性如何 方案二 直弯道接力 教学目标 1 明了直 弯道接力的动作要领及安全的练习方法 2 学会直 弯道接力动作 3 对直 弯道接力产生兴趣 并认真练习 教学过程 1 直道接力 1 要在全速跑中完成传接动作 但不可以超出接力区 2 传棒者传完后 留在原跑道上 以免阻碍邻道传接棒 2 直道往返接力 1 接棒者要配合传棒者的速度 决定起跑时机 2 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 3 直弯道接力 1 分道接力 传棒者以左手传棒 应跑跑道外侧 接棒者以右手接棒 应跑跑道内侧 弯道进入直道时因有离心力 注意勿被抛出跑道外 2 不分道接力 抢跑道 第1棒起跑后 就可抢跑道 经过旗竿后 领先的一队在跑道内侧接棒 男女混合接力 男生排1 3棒 则女生就排2 4棒 在200米 400米跑道上比赛 每人跑100米 1 2棒在分道上跑 第3棒经过旗竿后开始抢跑道 尽量在直道上超越其他跑者 教学指导 1 反复练习传接棒技术 以保证跑动中交接棒准确无误 2 抢道接力跑时注意安全 教学评价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