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学案.doc_第1页
《论语》导学案.doc_第2页
《论语》导学案.doc_第3页
《论语》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3学习古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原则。【知识补充】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预习问题】1、 走近孔子孔子名_, 字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 家,_ 家,是 _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2、 了解论语论语是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 及其门徒的_,与_,_,_合称“四书”.3、扫清障碍,给加点字注音论()语 不亦说() 乎 愠( ) 三省() 传()不习乎 曾()子 罔() 殆() 诲()女()知之乎 弘()毅( ) 凋() 焉() 哉()【学习过程】一、 导入:论语中的成语,是广为流传的金玉良言,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并通过我们作用于我们的后世,这就是手书口传的文化积累。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吸纳他人的读书收获,希望今天的交流我们都满载而归。二、检查预习1、2、3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导学: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a、把单音字变成双音字;b、古今意思不同,找准差别;c、通假字还原;d、解释重点词语;e、调整语序,连缀成文。2、每一则的学习重点是个别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明确它与学习方法有关,还是与学习态度、修身做人有关系。四、成果展示1、每个小组讲解一则2、你最喜欢那一则,说出理由。五、总结课文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有:六、巩固练习1、 解释词语。不亦乐乎:_。温故而知新:_。见贤思齐:_。任重道远:_。2、用原文句子填空(1)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3)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4)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5)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 _七、布置作业,拓展阅读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注:操,琴曲。蹀躞(dixi),踮着小步。(1)解释下面加点词。伏食如故()不合其耳也()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2)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补充译文】有一天,著名古琴演奏家公明仪对着一头老牛弹琴。他先奏了一首名曲高雅的古琴曲“清角”。尽管公明仪自己觉得弹得十分精彩,但是,老牛就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埋头吃草。公明仪又用古琴模仿蚊虻(mng)嗡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发出的哀鸣声。那头老牛立刻停止吃草,抬起头,竖起耳朵,摇着尾巴,来回踏着小步,注意地听着。理想导学案教师寄语: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法)蒙田【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的主旨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学习重难点:朗读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一、夯实基础1、给加点的字注音。蜕( ) 洗濯( ) 玷污( ) 船舶( ) 脊梁( ) 扒窃( ) 诅咒( ) 庸人( )迸发( ) 碌碌终生( )2、解释下列词语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3、填空。(1)流沙河,原名 , 代诗人。(2)诗歌从表达方式上分为 诗、 诗、 诗,理想属于 诗。 二、理解探究1、 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2、 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3、 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三、合作释疑1、第6节中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 2、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3、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4、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5、语言运用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示例: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四、课堂小结:(背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理想,“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是李白的理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理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理想。如果说人生是海,理想便是照亮航程的灯塔;如果说人生是桥,理想便是默默支撑的桥墩;如果说人生是路,理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