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我的印刷要求与得到标样之过程.doc_第1页
路漫漫其修远--我的印刷要求与得到标样之过程.doc_第2页
路漫漫其修远--我的印刷要求与得到标样之过程.doc_第3页
路漫漫其修远--我的印刷要求与得到标样之过程.doc_第4页
路漫漫其修远--我的印刷要求与得到标样之过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漫漫其修远-我的印刷要求与得到标样之过程从注册到现在已经有数月了,在坛子里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非常感谢中文印刷社区,它让我在这里找到了好多朋友!在阅览文章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在介绍单个软件或是某个版块,综合性的比较少,这无可厚非。因此兄弟酝酿了一段时间,也征求了坛子中的几位朋友的意见,决定写这篇文章,供各位朋友参考,多提建议、多多讨论!本文将分析我们公司印刷要求是如何建立的以及标样是如何获得的,错误或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兄弟一定虚心接受并立即修改!斑竹呀,这篇文章我不知道该发在哪个区,请你自己定夺!或者你将它来个总置顶。哈哈!这篇文章中,建议大家结合“数码打样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谈谈印刷机特性文件的正确印制和生成”中的讲解xiaogu兄写的太精辟了,呵呵,没打招呼就“借用”,别见怪!第一章:分析策划一个好的项目,应该有一个完善的策划过程与详尽的实施方案!因为我要得到的东西是确立我们公司自己的印刷标准,并围绕她做成一个公司自身的流程,要一帮人来协作。所以我与总经理分析策划了很久,并明确通知到几个主管,告诉他们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1、 参照国标,确立公司的印刷标准2、 找准CTF晒版的线性,确立晒版的要求3、 找准CTP的线性,作好与CTF晒版的匹配4、 确立印刷机的各类参数,以书面形式做记录5、 得到公司自己的标样,围绕此标样进行数码打样的线性校正与参数设置,并得到印刷机的ICC6、 正确设置工作流中的色彩参数匹配,尽可能实现“所见即所得”7、 CIP3数据的建立生成与正确的调用8、 发掘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上面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考虑到我们不是一台印刷车,也考虑到存在的各种情况,因此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按部就班的实施!顺便提一句:如果你是决策者之一,可以只提要求,只要结果;如果你没有这个权力,方案是必备的!第二篇:设备、材料、人员准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印刷中,也同样适用!我们的准备是:1、 准备好仪器、控制条、菲林。a、测量晒版机的暴光量、抽气时间与冲版机的转速、药水浓度、PS版的解像力,需要一些测控条,所以我准备了三根:Ugra一条、KPG一条、FUJI一条,我将用到其中的两条;光量仪我没有,晒版机自带了一个,所以不做过多要求了。b、高倍放大镜几只、CTP15ST一台、528分光光度计一台、MonacoOPTIX一个、DTP70一台以及一些印刷辅助仪器(测药水PH值与电导率、纸张厚薄、压力等)c、我自己制作了一个文件,包含一些测控条(测密度、反差、灰平衡、网点扩大、渐变、最大墨量、鬼影、叠印率、灰梯、ECI2002R图表等)有点变态,另加一些ISO图片,直接分好色!d、用我做的文件出一付菲林,另出一张50%的平网(含灰梯)!2、 晒版机的维护、冲版机的维护,一个简单的要求:都要能正常工作,和平时一样!3、 辅料的选用:选定我们常用的纸张与油墨、润版液、异丙醇等(必须都要是我们常用的)、洗车水!4、 印刷设备与车间的准备:各类参数的确立记录:压力数据的记录、药水的电导与PH值记录(和实际工作时相同,符合国家标准)、橡皮布的选用(半新的,提前晾置)、温湿的记录、印刷色序的确立等!5、 CTP的网点线性校正,也就是标准线性的确立,各种当量的调整,检查与正常的出版数据是否一致!冲版机的调整正确,保证冲出的热敏版质量!6、 版材的准备:用我们常用的版材(传统与热敏两种)!7、 打印机的初始校正,我们用的是7600,调整到最佳打印状态!8、 数码打样纸的选定、七色墨的选定(其实这两种我也没有做选择,就用Epson墨与泛太克190g的纸)9、 其他的一些准备(国标参数、同行的一些参数)之所以做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准备充分,不至于自乱阵脚!第三章:得到合格的PS版印刷是一个网点还原的过程,油墨是通过网点的转移来实现到纸张上的,网点的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过程!它有几次转移的方式,印刷中的转移这里就不多考虑了!1、初始分色转移从文件点阵化到菲林,经暴光、显影、定影,到成品菲林的出现。这中间我们要了解照排机是否能正确的将网点还原出来、药水冲洗的是否得当、菲林的质量是否过关等。我只提了一个要求:密度:4.2;网点误差控制在1%;菲林灰度不能超过0.04;密度误差不允许超过0.05。满足这些后,我认为我已经得到一付正确的菲林了!2、晒制PS版正确的将菲林复制到PS版上有很多讲究。首先我要照准晒版机的暴光时间。我做了如下的工作:前面说过,我有三条控制条(都是Hard Film Dot的),我选用了其中的两个:Ugra是必备的,因FUJI的测控条能检测药水的浓度,我的冲版机电导率没有,所以FUJI是我第二选择!按照正常的操作次序,我用FUJI大致测出我的暴光时间与药水浓度(8明9显10隐约)。接着就是精确测定了,用Ugra!Ugra的控制条分几个区:测暴光时间区、测印版解像力区、测印版变形区、测印版网点还原区、测网点再现区!第一步是要找准PS版解像力,只有这样我才能了解网点的再现能力是否能符合要求!这个区域是检测解像力的!通过当量暴光(我已经用FUJI测出大致的时间了),检查各微米的阴线与阳线的再现。逐步记录,一直找到阴阳线都能清晰再线!这是一个相对的标准解像力,但是不要认为它就是对的!比如当12微米的阴阳线均清晰再现,可以认为PS版的解像力是12微米,可考虑到PS版的宽容度,应该选择15微米,这才是正确的解像力!(低于15微米的菲林是不能晒出来的呦,我的PS版解像力是15到17微米)!我们检测解像力其实也是一个检测暴光时间的过程请看下表:分辨率坐标左轴是阴阳线的再现轴,阴线与阳线在同一暴光时间段内会有标注的。如在暴光时间为多少秒时,阳线15微米出来,阴线8微米出来;依次类推,交叉点是解像点。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暴光时间段还会有不同的走式,因此我们选择交叉点的上一级为PS版的正确解像点,同样这个点对应的暴光时间也就是我们要找的正确暴光时间(在两个暴光段之内,取中间值,这两个暴光段的值就是上下临界值)!回过头,我们再检查其余区段的信息:a、在13级灰梯中,第三级要白,第四级要出来(三白四显);b、网点再现区查看2%区域与98%区域,2%的网点不能丢失,98%的区域不能糊死;c、查看网点变型区,检测晒版效果是否好;d、测量网点的还原,查看网点的损失数值,做图表看是否是一个光滑的抛物线。在这里,我用到了CTP15ST,记录下各参数,后面还要使用!至此,可以认为已经得到晒制合格的PS版的参数了,用我出的菲林晒制了两套版:一付50%平网版,一付含测控条的图片版!第四章:印制过程前面的准备比较充分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要将我们的要求转化为真实的数据!在印制的过程中,我们分两步走:第一步,在国标状态下检验机器的性能,并确立大致的参数,用的是平网;第二步,用准备好的四色菲林印制我们需要的标样!在第一步中,利用国标参数,检验印刷车的状态,以及在国标状态下,各网点的扩张情况。用到了如下的参数:密度:K:1.70;M:1.50;C:1.40;Y:1.10网点扩张:K:22%;M:20%;C:20%;Y:18%印刷反差:K:40%;M:36%;C:36%;Y:30%叠印率在此测试中没做过多的要求!利用测控条检验印刷车的压力与墨辊等是否均匀,是否在“三小”的最佳状态,并尽可能预先找到最大的密度值(一点一点加上去的),然后评估了各数据,并做了记录!这一步大部分厂家应该是可以忽略的,我们要做通配,所以进行了这一步!接下来我们实施了第二步:印制标样!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已经拥有的数据,省掉了许多摸索,节约了印制标样的烦琐,当然也保持了所有参与者的愉悦心情!印制的过程如下:第一步:找准纸张最大受墨量第二步:找准各色的最大密度第三步:找准最大的反差第四步:查看网点的形变,并找到最大的扩张值第五步:寻求最佳的灰平衡在整个印制过程中,我们明确提出:密度误差在正负0.05!用到的检测控制条有:利用这两付图表找准纸张最大受墨量与最小体现的文字级数、最细线条P数利用这些测控条找准最大密度值、最大印刷反差、网点的扩张值、叠印率、灰平衡等(渐变图我没传上来)利用这些测控标志检查套印是否准确,网点的最现以及网点的形变利用此测控标志结合上面的测控条以及制作的灰条检验灰平衡好,我们的参数基本上已经全部满足要求了,接下来就是检验ECI2002R图表了。ECI2002R图表如下:根据密度的值与各区域的密度误差值评估,结合其余图片的印制质量,我们终于得到自己的标样以及各参数值了!整个过程使用的测量仪器是528!建议大家参看chenxiaogu兄写的“数码打样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谈谈印刷机特性文件的正确印制和生成”文章,里面有详细的解说,兄弟此节没用过多的文字叙述!挑选出几张样张,接下来要用到!第五章:CTP出版与传统晒版以及多机台之间的匹配分析我们的数据记录,用图表画出网点扩张曲线,查看扩张的是否均匀,以及网点扩张的峰值,细网点的再现情况,暗调区的糊死情况。做到吃透标样!我们知道CTP有DOT GAIN的功能,这时候我要用到这个功能了。先不做CTP的DOT GAIN,出印版一块,我用CCCOT对它进行检测,了解热敏版的线性以及CTP的校正是否合格。CTP的校正是个复杂的过程,几个要素是必须要了解的:1、正确的光强;2、转速;3、聚焦;4、网点再现与形变。作好这些可以认为线性化校正已经完成。对出好的版进行检测,分析各区段是否合格,我用到了这根测控条:记录好各区段的数据,比较晒制PS的数据,找出两者之间的重复区域以及损失区域,利用DOT GAIN进行二次线性校正!作出传统晒版与CTP出版的匹配参数!好,初步的匹配已经结束!(我们在印制过程中第一步采用的是测平网,可重复在各机器之间测试,标样文件也可以在各机器之间重复测试,目的是找准各机器之间的结合点,便于做出一条供所有机器使用的相对的共用参数,也为了做出通用的数码标样做准备。) 分析各车的印制数据,取中间匹配值,不用最好的,也不用最差的,用DOT GAIN做一个通用的曲线调整,人为的将网点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用此DOT GAIN做出版曲线,调入标样文件,拟用CTP出版来检测结果!同时也检验匹配适性!第六章:RIP设置我们将调入的文件整理成流程可以接受的格式(它已经分好色了),我习惯整成PDF格式,文件相对小,运行的快!转到流程中,我对流程进行了一些参数设置:设置好我的输入方式,再设好我的TRAP,调如模版!接下来设置Tiff与1_bit tiff以及ppf的参数,到此时我仍然没有自己的ICC所以,我暂时不调它,不进行色彩管理。设置Tiff是为了检查文件,设置1_bit tiff是为了生成出版文件,设置ppf则是为了传输CIP3!(当然我还可以设置直接打数码样,但我没有这样设,我采用的是另外一种方式。)此处我不进行色彩管理,当我的ICC得到后再进行色彩管理!这是我设置的输出参数,选用的是我已经作出的通用DOT GAIN补偿,进行了加网,将调入的文件进行输出。检查输出的印版,好了,CTP出版已经OK了!接下来,重复印制过程,参照标样进行检验!评估差别,微调应该说这一步是多余的:CTP版与传统版应该是一致的!传统版出的标样CTP肯定能跟得准!第七章:做出我的ICC,进行数码打样的调整我用的是GMG的软件,拥有Profile Editor,所以我自己来做ICC,说穿了,只是作出合格的MX5,然后导出文本文件,用别的软件来生成ICC!7600我们已经校正好了,纸张也选用泛太克(我不喜欢随便的更换纸张,正如我一直用1_bit tiff打样呵呵,顽固派呀!)。首先我用Linear.mx3打印Ink coverage.tif与ECI2002R.tif文件,确定我的打印机目前状态下的最大打印色域以及找出纸张的最理想墨量并选择它!其次,我打印GMG_TC3与ECI2002R.tif文件,找出我的标准色域,建立MX3第三,利用测出的标准色域以及ECI2002R.tif,开始建立MX4,选好印制的标样测量,一直循环,直到得到理想的MX4,并用它打印我的标样文件,比较数码标样与印制标样之间的区别,并局部修正。第四,用MX4生成MX5,一直循环进行网点增益并进行网点打样的校正,直到得到理想的MX5。再次数码打样,并修正,确立MX5,导出ECI2002R图表的文本文件,用它来生成ICC!在第三方软件中生成、修正ICC,分色方式一定要选择正确,总墨量根据你的印张过程中的记录填写!OK,此步已经完成了!开始数码打样的设置,制作数码标样的过程也就是数码打样设置的过程了。有几点必须要注意:就是你在模式转换中应注意你的目的,也就是选择相映的转换方式:相对比色与绝对比色!因我要模拟我的印刷机,所以我选择绝对比色,其余的逐步设置即可!另外,数码打样也有它的测控条,因为我走流程时就带有别的测控条,所以这里就不叙述了!还有,选择好你的打样方式,是常规打样还是网点打样大有讲究哦!在上面的过程中,也可以用印制的ECI2002R图表(必须与我做MX系列是一张样)直接用Profilemaker直接做ICC!接下来就是要正确的调用ICC了!我首先对我的屏幕做了校正,得到显示器的ICC,并调用它!然后我在PSAIACROBAT中配置,尽可能的实现“所见即所得”!在PS中的设置:在工作区间,如果说我们能明白文件来源于ECI空间还是SRGB空间,那我们只是匹配即可,如不知道,那只能猜测了!这里我用的是Adobe RGB (1998)做为我的工作空间,CMYK栏我用的是我刚生成的ICC,用的是ACE的引擎。这两付图讲的是如何指定配置文件,以及如何转换配置文件。我为了在屏幕上看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