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潮州市潮安县登塘镇中盛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1、证明生物不能自然发生的相关实验有:雷迪的“ ”和巴斯德的 “ ”实验。实验结果使人们相信:“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这观点被称为“生生论”。2、原始大气的成分: 、 、 、 。原始大气没有游离的 。原始生命诞生于 。3、美国科学家 设计了一个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的实验装置。米勒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的物质,而不能说明有生物的存在。 4、生物进化是指 与 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5、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化石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 、遗物 和遗迹 。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6、生物进化的趋势:从 到 ,从 到 ,从 到 。7、地质年代分为 、 , 、 、和 。8、前寒武纪时期:有原核单细胞到真核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有水生向陆生发展,低等植物和两栖动物形成。寒武纪也称为“三叶虫时代”。 两栖类的四肢是由鱼的胸鳍和腹鳍演化来的。 中生代: 和 (特别是恐龙和翼龙)盛行。后来恐龙和其他许多物种灭绝。 新生代: 和 成为占优势的陆地动物, 成为占优势的陆地植物。 9、1859年,达尔文发表 提出了以 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在进化过程中,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 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 :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 :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生 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 容易被淘汰。 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10、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 , 人类祖先与猿 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1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最近(亲缘关系),其中黑猩猩与人类很相似12、人类进化的历程: 南方古猿: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 能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直立人:会用火和使用先进的工具。 智人:唯一现存的人种。13、 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1、不同等级的分类,拥有的共同特征有所不同,把生物分成七个等级,从大到小依是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不同类群的生物,所处共同的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2、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双名法:属名+种名3、植物的主要类群有: 、 、 、和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为水生动物提供氧气,也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常见藻类植物有:水绵、海带、紫菜等等 藻类的经济意义: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 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可作为水域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赤潮现象),褐藻和红藻不仅含有叶绿素,而且含有较多的藻黄素和藻红素,因而呈现褐色和红色。、苔藓植物的特征: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主要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叶含有叶绿体,既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 ,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并且植株很矮小。生活环境:阴湿的地面或背阴的墙壁上。常见的苔藓植物有:地钱、小墙藓、葫芦藓等等苔藓植物的应用: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保持水土,涵养水分。 、蕨类植物特征: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其内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 株比较高大。受精过程仍离不开水,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有些可食用;有些可供药(贯众);有些可供观赏(肾 蕨);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满江红);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 的年代,变成了煤。、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陆地,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我国被称为“裸 子植物故乡”。其中银杉有“植物中的熊猫”的美称。、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受精过程不需要水。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第3节动物的主要类群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脊椎骨的 ;一类是有脊椎骨的 。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 ( )、 ( ) ( ) ( )、 ( ) ( ) ( )、 ( )(按照发生的顺序在横线上写主要类群,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例子)动物类群适应环境体表特征呼吸器官生殖方式代表动物其他鱼类水中身体呈流线型、两侧大多有侧线、被覆鳞片鳃体外受精卵生鲫鱼、鲸鲨、虾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潮湿近水的陆地裸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辅助呼吸体外受精卵生青蛙、蟾蜍、大鲵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类群,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爬行类陆地一般覆盖有鳞片或甲肺体内受精卵生蜥蜴、壁虎、玳瑁真正生活在陆地的生物鸟类适于空中飞翔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被覆羽毛肺体内受精卵生鹦鹉哺乳类各种环境一般有体毛肺体内受精胎生哺乳象、海牛、蝙蝠生物界最高等的类群第四节 细菌、真菌和病毒微生物类群观察结构营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代表生物病毒须通过电子显微镜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的内核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有利:寄生细菌体内(噬菌体),有害:引起人或动物疾病噬菌体、SARS病毒细菌高倍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寄生、腐生有利:发酵产生人所需的物质、大地的清洁工;有害:使人患病乳酸菌、枯草杆菌真菌少数个体微小,绝大多数个体较大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寄生、腐生有利:作为食物或发酵产生人类所需的物质;有害:使人患病酵母菌、霉菌、灵芝、鬼笔鹅膏、1、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2、真菌 、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有温度适宜、氧气、养料充足的条件下,能进行出芽生殖。可用来制酒,还可以制做面 包和糕饼等。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进行孢子生殖 酵母菌有两种呼吸方式:在氧气充足的条件情况下,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情况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霉菌:由菌丝组成,其中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寄生,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蘑菇:由菌丝组成,包括菌盖和菌柄菌盖下的菌褶能产生孢子,并用孢子繁殖后代,营养方式腐生。 应用:1。有些可食用,如木耳,2。可作药材,3。腐生的真菌可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4。还会使人和动植物患病。3、比较细菌和真菌项目有无细胞核有无叶绿体生殖方式细胞举例细菌无无分裂生殖单个乳酸菌真菌有无孢子繁殖单个或多个酵母菌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4、病毒 根据他们宿主的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 , 。 繁殖方式: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在其遗传物质指导下生成新的病毒。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及其生活的 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 能量注: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 3、微生物中,像硫细菌根瘤菌那样能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像肺炎双球 菌那样的寄生性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4、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 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5、食物网;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就称为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 养关系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愈稳定。 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8、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 的现象。富集作用常常随着食物链而发生。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活活动的能量来源) 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 者) 流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吸收的部分 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愈少,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数量与能量的关系。有毒的物质积累得愈多。)10、 物质循环(碳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O2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在生物中的传递食物链; 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为CO2的过程呼吸作用、燃烧 物质循环特点:循环流动 11、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 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3、为什么有些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 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 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1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 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 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15、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等 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第24章人与环境 1、 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粮食、淡水、土地、能源问题。当前世界面临的危 机也是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不合理的开发资源。2、污染主要是指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噪声污染等。3、随着人口增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口激增会加速消耗能源物质,使有限的 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耗尽。4、 实施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实行计 划生育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控制人口的增长,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 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 优生。6、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是:厨房,装修第25章生物技术1、生物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 务的技术。2、发酵:是指某些细菌或真菌(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二氧化碳 或乳酸等的过程。现代泛指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某些产品的 生产过程。3、 乳酸发酵: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把牛奶产生出乳酸,制作泡菜、酸奶、奶酪 等食品。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里创造无氧环境的方法是密封泡菜坛4、 酒精发酵:利用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微生物,首先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无氧的情况 下,酵母菌再转化为酒精。5、 制酱的过程要加入适量的食盐水,一方面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另一方面使产品咸味适 口 6、沼气发酵:利用厌氧微生物(甲烷菌)7、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燃烧,但不污染环境 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把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叫做沼气发酵 发酵产品: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还有维生素,动物激素。8、1935年,沃森,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培训活动总结
- 2023山西省永济市北师大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法律硕士考前冲刺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3年度体育职业技能鉴定高频难、易错点题含答案详解【新】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与替代治疗
- 医疗机构传染病隔离区域设置与管理要求
- 虫媒传播传染病预防与护理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多方计算在智能工厂生产设备性能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云南省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答案不全无听力音频及听力原文)
-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部分解析)
- (2024年)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水域救援知识课件
- GB 31604.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 新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课件-陈岳-109503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
- XX医院DRG绩效分配方案
- 《研究生英语》(第二版)练习答案及译文
- 加油船租赁油船租赁合同
- 《茶叶审评技术》课程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智能高速铁路概论-课件-第一章-世界智能铁路发展-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