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 5 月 第 29 卷第 5 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y 2010 Vol 29 No 5 清 代 桐 城 进 士 数 量 考 方 旭 玲 铜陵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 关于清代桐城进士的确切人数 历来文献记载不一 综合光绪5重修安徽通志6 道光5续修桐城县志6 5明 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6 5桐城耆旧传6 桐城部分家谱等资料 清代桐城地区文进士人数共有 152 名 比安庆府其他五县 进士总和还多 科举成绩斐然 关键词 清代 桐城 进士 数量 中图分类号 K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4730 2010 05 0017 04 桐城 唐至德二年 757 年 始得名 五代属南 唐舒州 宋属德庆郡 南宋属安庆府 明先属江宁 府 后属安庆府 清先属江南省安庆府 后属安徽 省安庆府 明代以前 桐城一直是个无名小县 明 清开始声名鹊起 究其缘由 一是它为清代闻名 全国的 桐城派0的发祥地 二是这一时期桐城地 区教育发达 科举繁盛 名人辈出 科举是隋唐以后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手 段 读书人更是将金榜题名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 目标 明清时期 进士科愈来愈受重视 逐渐成为 衡量一个地区教育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桐城在清 代隶属安庆府 其教育水平稳居安庆府六县之首 进士人数多达百数十人 清代桐城进士的确切数目 文献记载不一 笔者在考证桐城进士数量时 主要查阅光绪5重修 安徽通志6 道光5续修桐城县志6 5明清进士题名 碑录索引6 5桐城耆旧传6 桐城部分家谱等文献 资料 由于各类文献收录的标准不同 桐城进士 的统计数目有着细微的差异 5明清进士题名碑 录索引6中记载 清代桐城进士共 137 名 1 5桐城 耆旧传6中为 153 名 道光5续修桐城县志6记载 顺治三年至嘉庆二十五年 桐城共考取进士 109 名 2 光绪5重修安徽通志 选举志6记载 至同治 朝 清代桐城共取进士 141 名 3 5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6主要是以户籍所在 地为准 寄籍进士未列入其中 另外5索引6中还 存在着一些失误 如左周为清乾隆三十四年进士 本为桐城人 而文中却将其录为江南桐县 又如雍 正二年桐城进士周大璋被误录为江南桐乡 5桐 城耆旧传6关于桐城进士数量的记载甚为简略 仅 有如下记录 入我朝 太常首以一甲二名及第 至今二百六十年 又一百五十三人 0 4 此数据出 自何处 已无从查考 道光5续修桐城县志6 光绪 5重修安徽通志6统计的数字比5索引6记载的要 多 主要是因为它们将寄籍 明通榜 中会试但无 殿试之人皆计入 如列入寄籍的有 何采 上元 籍 方式济 上元籍 方浩 滦州籍 王沧 苍梧 籍 王瀚 苍梧籍 赵玉 大兴籍 张万年 大兴 籍 叶毓桐 四川籍 叶恩荣 四川籍 共 9 人 明通榜是指朝廷在会试卷内选文理明通的举人于 正榜外续出一榜 如张若本 乾隆七年 被录为明 通榜 另外方苞与左德修二人均是通过会试 但 因种种原因未参加殿试 笔者在考证 统计桐城进士数量时主要以5进 士题名碑录索引6中所附的5进士题名录6为依据 并参照地方志和桐城家谱中的人物传 将各书中 的出入之处一一核对 最后的统计结果是 清代 桐城地区文进士人数共有 152 名 其中包括寄籍 但方苞和左德修没有计入 因为清朝规定 三年 大比 试诸生于直省 曰乡试 中式者为举人 次 收稿日期 2010 03 18 作者简介 方旭玲 女 安徽枞阳人 铜陵学院教师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年试举人于京师 曰会试 中式者为贡士 0 5 只有 通过殿试才能称为进士 会试中式只能算是贡士 另外中明通榜的张若本也未纳入 现将清代桐城 进士列表如下 表 1 清代桐城进士一览表 朝 代科 年姓 名甲第名次 顺 治 18名 顺治四年方亨咸367 顺治四年方若珽212 顺治四年王大礽24 顺治四年吴道凝3215 顺治四年程芳朝12 顺治六年方孝标24 顺治六年彭 爌357 顺治六年吴道观3200 顺治六年潘士璜393 顺治六年何采 寄籍 215 顺治八年江 皋261 顺治九年吴弘安3297 顺治九年陈 焯22 顺治十二年孙中麟3281 顺治十二年吴子云3110 顺治十二年徐绍芳341 顺治十六年姚文燮236 顺治十八年姚文燕370 康 熙 16名 康熙六年张 英24 康熙六年姚文熊26 康熙六年杨臣隣355 康熙十八年张廷瓒22 康熙十八年马教思28 康熙二十四年江广誉399 康熙二十七年姚士藟211 康熙二十七年钱 旆236 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3152 康熙三十九年江为龙220 康熙四十五年齐方起250 康熙四十五年许 进3123 康熙四十八年戴名世12 康熙四十八年 方式济 上元籍 245 康熙五十一年何遇隆318 康熙五十七年张廷璐12 雍 正 15名 雍正元年张廷珩21 雍正元年张廷瑑215 雍正元年张若涵346 雍正二年周大璋331 雍正二年光成采3108 雍正二年陈暠鉴273 雍正八年张若溎275 雍正八年方浩 滦州籍 3169 雍正八年胡宗绪254 朝 代科 年姓 名甲第名次 雍 正 15名 雍正八年胡承泽323 雍正十一年姚孔鋠223 雍正十一年王 洛210 雍正十一年张若霭21 雍正十一年王沧 苍梧籍 290 雍正十一年王瀚 苍梧籍 3219 乾 隆 29名 乾隆元年张 瑚3192 乾隆元年张 尹242 乾隆元年张若潭361 乾隆二年张若需28 乾隆四年方世俊239 乾隆四年叶 酉249 乾隆七年潘 恂315 乾隆七年姚 范211 乾隆十年张若澄216 乾隆十年周芬佩344 乾隆十三年方玉麟361 乾隆十三年张裕荦210 乾隆十六年张曾敞354 乾隆十七年左 衢331 乾隆二十六年张元泰236 乾隆二十六年姚 棻26 乾隆二十六年周卜政3109 乾隆二十六年孙 颜336 乾隆二十八年孙良慧26 乾隆二十八年姚 鼐235 乾隆三十七年何 循222 乾隆三十七年吴贻清233 乾隆三十七年左 周367 乾隆四十六年方维甸224 乾隆四十六年张曾垿218 乾隆五十二年方建钟215 乾隆五十八年叶 杓347 乾隆五十八年吴贻咏327 乾隆六十年许鲤跃349 嘉 庆 29名 嘉庆四年吴赓枚23 嘉庆四年赵玉 大兴籍 271 嘉庆六年孙起垣315 嘉庆六年马宗琏3113 嘉庆七年张元宰250 嘉庆七年孙世昌318 嘉庆十年张聪贤24 嘉庆十年姚元之27 嘉庆十年姚原绂271 嘉庆十年马瑞辰218 嘉庆十三年方保升25 嘉庆十三年姚 莹310 嘉庆十三年叶 璟281 嘉庆十四年方德润394 18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年 朝 代科 年姓 名甲第名次 嘉 庆 29名 嘉庆十四年徐 镛28 嘉庆十四年光聪谐243 嘉庆十六年吴庭辉314 嘉庆十六年姚乔龄312 嘉庆十六年姚维藩254 嘉庆十六年胡方朔247 嘉庆十九年龙汝言11 嘉庆十九年徐 璈265 嘉庆二十二年马伯乐249 嘉庆二十四年方传穆271 嘉庆二十四年方长庚238 嘉庆二十四年孙起端21 嘉庆二十五年龙鲤门334 嘉庆二十五年马维璜266 嘉庆二十五年 张万年 大兴籍 319 道 光 20名 道光二年疏 茛337 道光二年张 寅214 道光二年姚柬之253 道光三年吴诩昌354 道光三年叶 沅211 道光六年方宝庆258 道光六年许丽京245 道光六年光朝魁272 道光十五年吴逢甲31 道光十五年叶 琚28 道光二十年方奎炯249 道光二十年张同登272 道光二十年叶 球223 道光二十一年吴调元367 道光二十四年汪 铮383 道光二十四年刘宅俊377 道光二十四年左元烺299 道光二十七年汪先烺261 道光三十年方葆珊363 道光三十年何元辅22 咸 丰 3 名 咸丰九年光 熙24 咸丰九年刘秉衡233 咸丰九年叶毓桐 四川籍 230 同 治 8 名 同治元年吴文钊223 同治二年方朝觐253 同治二年马腾骏396 同治二年光 炘26 同治四年吴汝纶31 同治四年叶毓荣 四川籍 322 同治七年孙慧基27 同治十三年张绍华311 光 绪 14名 光绪二年杨澄鉴245 光绪九年倪廷庆382 光绪九年方 铸265 朝 代科 年姓 名甲第名次 光 绪 14名 光绪十五年叶祥麟211 光绪十五年王同谦312 光绪十六年叶南金3137 光绪二十年江庆瑞316 光绪二十年杨寅揆336 光绪二十年郑辅东245 光绪二十四年方 雷320 光绪二十四年方 象2129 光绪二十四年马振仪3165 光绪二十九年方履中2112 光绪二十九年方君实373 资料来源 光绪5重修安徽通志6 道光5续修桐城县 志6 5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6 5桐城耆旧传6 5桐城桂 林方氏家谱6 5桐城青山何氏宗谱6 5皖志列传稿6等 清代安庆府共辖六县 怀宁 桐城 潜山 望江 太湖 宿松 怀宁为安庆府治所在 是其政治 中心 但文化中心却在桐城 桐城不仅是桐城派 的故乡 更是盛产人才之地 科举成绩也在全府独 占鳌头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清代桐城的科举成 就 特置表 2 从表 2 可看出 虽然光绪5重修安徽通志6所 载与笔者考证略有出入 但它所反映的情况与当 时的形势是一致的 安庆六县教育发展极不均 衡 顺治至同治年间 桐城共培养进士 141 名 而 作为安庆府政治中心的怀宁仅有进士 45 名 其他 四县更是无法比拟 清代桐城进士数比安庆府其 他五县进士总和还多 科举成绩斐然 桐城进士数量不仅在安庆府名列前茅 在安徽 省所占比例也位居前列 安徽省共管辖八个府 五 个直隶州 四个散州 五十一个县 根据光绪5重修 安徽通志6记载 安徽省从顺治至同治朝共考取进 士1 106名 桐城进士竟占全省的12 74 3 人们历来以江南进士数量为全国之最 范金民 先生在5明清江南进士数量 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 析6一文中也认为江南进士的数量和科试名次极为 显赫 并对其现状和原因作了透彻的分析 范金民 先生根据朱保炯 谢沛霖所编5明清进士题名碑录 索引6统计出清代江南各地区进士数量 并为其作 了排名 江南地区共分为八府 一州 六十三县 排 在前十名的依次是 仁和 379 名 钱塘 339 名 武进 208名 吴县 203 名 归安 153名 长洲147 名 无锡 130名 丹徒 118 名 海宁州 117名 乌程 108 名 6 笔者将桐城进士数与江南各县相比较 按5索引6统 计的数量 桐城 137名 如果放在江南地区 应排在 19 第 5 期 方旭玲 清代桐城进士数量考 第七位 成绩也相当可观 表 2 光绪5重修安徽通志6所载清代安庆府六县与安徽省进士数量一览表 顺 治康 熙雍 正乾 隆嘉 庆道 光咸 丰同 治总 计 桐 城18191330302038141 怀 宁79014353445 潜 山010220106 望 江0303231214 太 湖01028101628 宿 松0200440111 安徽省1521754424818017944841 106 有清一代 桐城在科举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 是喜人的 尤其是进士科 及第人数不仅在安庆府 六县中首屈一指 在安徽省也名列前茅 甚至可与 全国科举顶尖的江南府县相抗衡 清代桐城科举的繁盛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 先 地方官的重教兴学起了重要作用 清代桐城的 历任县令大都在科举教育上很有建树 他们采取 各种办法发展桐城教育 如在教育设施建设方面 重修县学 增设考棚 扩展书院 有的甚至亲课士 子 资助考试经费 他们还从精神上勉励桐城学 子 如每次科考后 县官均对科举及第者建题名 碑 大加表彰 赞颂 以扬其名 其次 桐城科举的 繁盛与桐城望族的努力密不可分 他们不仅重视 自己子女的教育 还创建义塾 置办义田 为族中 贫困子弟提供读书场所和科考经费 桐城世家大 族因其族人科举入仕而崛起 而这些家族的仕宦 人物居官之后不仅回报本家 也不忘回馈桑梓 桐城方氏 姚氏等望族都有此传统 再次 很多桐 城士子在科举失利后纷纷投入了家乡的教育事 业 授经里中 热爱教育 重视教育 他们用自己 辛勤的汗水为桐城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并且为 家乡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桐城地 区科举的发展 最后 桐城科举的繁盛离不开桐 城士子们自身的勤奋刻苦 桐城素有 穷不丢书0 的传统 不论贫富皆以读书为要 以科举为念 很 多士子家境贫寒 但他们仍不弃举业 专心钻研学 问 参考文献 1 朱保炯 谢沛霖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M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80 2 道光 续修桐城县志 卷 7 选举表 Z 中国地方志 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 12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3 选举志 进士表 O 光绪 重修安徽通志 卷 157 光 绪四年刊本 4 马其昶 程太常 吴吏部 龙修撰 孙粮道传第六十八 M 桐城耆旧传 卷 7 合肥 黄山书社 1990 242 5 赵尔巽 选举志三 M 清史稿 卷 108 北京 中华书 局 1977 6 范金民 明清江南进士数量 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 J 南京大学学报 1997 2 责任编校 徐希军 A Review of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Tongcheng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FANG Xu ling T ongling College Tongling 244000 China Abstract As to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 ongcheng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records in different literature vary Based on Revised Gazetteer of Anhui province in the years of Guangxu Revised Gazetteer of the T ongcheng County in the years of 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岗前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功能用户付费意愿与用户体验研究报告
- 车工面试题及答案集
- 2025-2030工业软件云化转型趋势与厂商市场定位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视觉检测软件算法优化与细分行业渗透策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工业级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的技术成熟度与标准制定进展
- 2025-2030工业物联网环境下驱动系统远程诊断运维模式创新
- 2025-2030工业物联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难点与解决方案报告
- 坚果产业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果特色餐厅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超市消防安全制度
- 机械点检安全操作规程
- 汽车工程部各岗位职责
- 华与华合同范例
- 秋季流行服饰与衣料的准备-生产计划讲义教材
-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知识清单
- 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方案
- 二十案例示轮回
-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比武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 颅高压危象课件
- 《椎管内肿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