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SSAT2019年3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1页
THUSSAT2019年3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2页
THUSSAT2019年3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3页
THUSSAT2019年3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4页
THUSSAT2019年3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第 2 页 共 16 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19 年年 3 月测试月测试 理科综合试卷 理科综合试卷 二二卷 卷 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300 分 考试时间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Na 23 S 32 Cl 35 5 Cu 64 一 选择题 本题共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水稻可通过根毛细胞的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子 B 胰岛素在胰岛 B 细胞中的运输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C 肽键的形成是在核糖体中完成 需要模板和能量 D 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不具有流动性 2 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 细胞核中 DNA 分子相同 但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B 基因的遗传信息最终通过指导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得以表达 C 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 DNA 分子不变 转录成的 mRNA 分子增多 D 对于人体 能进行 DNA 复制的细胞数目大于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数目 3 为探究 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的假设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中不 考虑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检测参数 水分 Ca2 光照 Z1 Z2 黑暗 Z3 Z4 A 实验中检测参数可能是 一定时间内物质的吸收量 B 为证明假设 还需增加 Mg2 等多组矿质元素的实验 C 比较 Z1 Z3 和 Z2 Z4 的两个差值可初步检验假设 D 此实验通过是否光照控制叶片的蒸腾作用强度进而改变根系对水的吸收量 4 染色体数目不稳定是肿瘤标志性特征之一 为探究 KLF14 基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 科学家检测了正 常小鼠和KLF14基因敲除小鼠体内不同染色体数的 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的比例 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 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显著 代表相互之间差异 极显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体细胞小鼠染色体的数目是 40 条 B KLF14 基因对肿瘤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促进作用 C KLF14 基因缺失可能会引起染色体不均等进入子细胞 D KLF14 基因表达蛋白可能参与检测和纠正细胞中 DNA 损伤 5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 其中 X Y Z 表示生物 a b c d 表示能量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A a 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总能量 B X Y Z 表示不同的消费者 C Y 捕食 X 即得到 a b 的能量值 D d 表示来自活着的生物体的能量 6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产生 CO2速率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B 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可反映叶绿体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 C 性状分离模拟实验中代表雌 雄配子的 2 个小桶中彩球总数可以不同 D 搭建 6 个碱基对的 DNA 双螺旋结构 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物 24 个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 消毒以及漂白纸浆 B 酒精和食盐水杀菌 消毒的原理相同 C 明矾净水时发生了物理及化学变化 明矾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时对人体有害的原因是氯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 8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 1mol L 的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目小于 0 2 NA B 4 6gNa 与足量 O2充分反应 生成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小于 0 1NA C 1L0 1mol L 的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 0 1 NA D 28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所含共价单键的数目大于 4NA 9 五种短周期元素 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和 C 同族 B 和 D 同族 C 的简单离子和 B 的简 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 和 B D E 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A 和 B C 分别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均 呈碱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 A C B A B E 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 C A 和 C 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可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 D E 元素的氢化物对应的水溶液一定显强酸性 生产者X a YZ b c 分解者 dddd 第 3 页 共 16 页 第 4 页 共 16 页 10 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分子式为 C10H12 B a 和 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 b 均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D a 的一氯代物有 5 种 11 工业上用活性炭吸附海带提碘后废水中的 I 制取 I2 其流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废水中加入 NaNO2并调节 pH c NH4 c SO42 c H c OH C c 点溶液中 c OH 的数值最接近 NH3 H2O 的电离常数 D a b c d 四个点中 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d 点 二 选择题 本题共二 选择题 本题共 8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第要求 第 19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分 14 某质点沿直线从 A 点加速运动到 B 点 已知质点通过 A 点时速度是 v0 加速度是 3a0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L 在该过程中 质点的加 速度 a 随位移 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质点到达 B 点的速度为 A 2 00 3va L B 2 00 4va L C 00 3va L D 00 2va L 15 我国将于 2020 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 假设探测卫星沿椭圆 轨道绕火星运动 如图所示 椭圆轨道的 近火点 P 离火星表面的 距离为 R 远火点 Q 离火星表面的距离为 5R 火星可视为半径为 R 的均匀球体 若已知探测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 T 万有引力常量 为 G 则由以上信息可知火星的密度为 A 2 3 GT B 2 48 GT C 2 81 GT D 2 192 GT 第 5 页 共 16 页 第 6 页 共 16 页 16 已知 a b 是某匀强电场中的两点 a b 所在的平面与电场线平行 一带电量为 q 质量为 m 的带正电的粒 子从 a 点以速度 v 射入电场 粒子运动的轨迹经过 b 点 且在 b 点的速度最小 大小为 2 v 不计粒子的重力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q mv Uab 4 2 B 粒子在 a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方向之间的夹角是 30 C 粒子在垂直于电场的方向上做速度大小为 2 v 的匀速直线运动 D 粒子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 电场力可能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17 在光滑水平面中的一条直线上 放着质量分别为 m1和 m2的甲 乙两个物体 从 0 时刻起 它们分别受到如 图 1 所示的水平推力 F1 F2的作用 其中 F1和 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某一时刻甲 乙两物 体发生碰撞后速度均变为 0 关于甲 乙两个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 12 mm 则甲 乙两个物体在 t 2s 时相碰 B 若 12 mm 则甲 乙两个物体在 t 2s 前相碰 C 若 12 mm 则甲 乙两个物体在 2s 3s 内某一时刻相碰 D 甲 乙两个物体一定在 3s 4s 内某一时刻相碰 18 如图所示 在边长为 L 的正三角形区域内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 和平行于 MN 的匀强电场 E 一带电粒子 不计重力 刚好以初速度 v0从三角形的顶点 O 沿角平分线 OP 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只撤去磁场 该粒子仍以初速度 v0从 O 点沿 OP 方向射入 此粒子刚好从 N 点射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电场强度的大小之比为 0 v E B B 粒子带正电 C 若只撤去电场 该粒子仍以初速度 v0从 O 点沿 OP 方向射入 粒子将在磁 场中做半径为 L 的匀速圆周运动 且刚好从 M 点射出 D 粒子在只有电场时通过该区域的时间大于粒子在只有磁场时通过该区域的 时间 19 如图所示 固定斜面上有一光滑小球 分别与轻弹簧 P Q 相连 其中轻弹簧 P 处于竖直方向 轻弹簧 Q 平 行于斜面 小球静止在斜面上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轻弹簧 P 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B 轻弹簧 Q 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C 剪断轻弹簧 P 小球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 剪断轻弹簧 Q 小球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20 如图所示 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地面在 C 点平滑连接 质量为 m 的物块甲固定在圆弧轨道的 A 端 A 端与圆弧轨道的圆心 O 等高 另一个质量也为 m 的物块乙固定在圆弧轨道上的 B 点 B 点与圆心 O 的 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 先释放物块甲 再释放物块乙 结果两物块刚好在 C 点发生碰撞 两物块与 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 圆弧轨道的半径为 R 两个物块均可视为质点 重力加速度为 g 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碰撞后的瞬间乙的速度最小可能为gR 2 12 B 碰撞后的瞬间乙的速度最大可能为gR2 C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内能可能是mgR 4 3 D 碰撞后甲 乙在水平面上发生的水平位移之比可能是 1 2 21 如图所示 A B 两点相距 0 5m 处于同一高度 在 A 点固定一个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 细线的一端系有一 个质量为 M 的小球甲 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固定于 B 点 质量为 m 的小球乙固定在细线上的 C 点 AC 间的细 线长度为 0 3m 用力 F 竖直向下拉住小球乙 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 AC 间的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53 撤去拉力 F 小球乙运动到与 AB 相同的高度时 速度恰好变为 0 然后又向下运动 忽略一切摩擦 重 力加速度为 g sin53 0 8 cos53 0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的大小为Mg 3 5 B M m 7 5 C 小球乙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对小球甲的拉力小于 mg D 小球甲运动到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三 非选择题 共三 非选择题 共 174 分 第分 第 22 32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3 38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 求作答 求作答 第 7 页 共 16 页 第 8 页 共 16 页 一 必考题 共 一 必考题 共 129 分 分 22 5 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长木板的 左端固定了一个挡板 挡板上拴一只轻质弹簧 用一个装有遮光片的小木块压缩弹簧的右端 小木块能在弹力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 小木块恰好处于 O 点 O 点的正上方安装有一个光电门 光电门连接计时器 图中未画出 可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该小组的同学首先根据胡克定律作出 了弹力 F 随弹簧的压缩量x 变化的图象如图 2 所示 利用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S 就能求出弹簧对小木块 所做的功 将小木块向左压缩 1 x 2 x 3 x 后从静止释放 小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弹出 分别记下 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1 t 2 t 3 t 图 1 图 2 1 关于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操作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开始前需要平衡摩擦力 B 实验开始前需要称量小木块的质量 C 实验开始前需要测量遮光片的宽度 D 实验开始前需要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2 该小组的同学希望用图象来直观地体现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他们应该建立的图象是 A tx 图象 B 2 1tx 图象 C 22 tx 图象 D 22 1tx 图象 3 请你为该小组同学提出 2 条合理的建议来减小实验误差 23 10 分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来同时测量电压表 量程为 3V 内阻约为几 k 和毫安表 量程为 30mA 内阻约为 5 的内阻 实验步骤 1 按实验原理连接实验电路 2 实验中 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完成下列问题 闭合 K1 用伏安法测毫安表内阻 为了测量更加准确 定值电阻 R0应 该选择的是 A 10 B 100 C l k D 7 8k 闭合 K 前 为保护电路不受损坏 图中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应置于 端 选填 左 或 右 闭合 K 后 调整滑动变电阻器 R 让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尽可能的大 测得电压表的示数为 U1 微安表的 示数为 I1 定值电阻的值为 R0 则毫安表内阻表达式为 断开 K1 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当电阻箱的读数为 R1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U2 微安表的示数为 I2 则 电压表内阻表达式为 将毫安表的量程扩大为 3A 量程应该 选填 串 或 并 联大小为 的电阻 用 中的 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 24 12 分 如图所示 水平挡板 B 和竖直挡板 A 固定在斜面体 C 上 一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恰好与 A B 挡板和斜面体 C 接触 设挡板 A B 与斜面体 C 对小 球的弹力分别为 A F B F和 C F 现在斜面体和小球从静止开始一起在水平面上 向右做加速度为a逐渐变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斜面体倾角为 重力加速度为 g 试分析挡板 A B 与斜面体 C 对小球的弹力 A F B F和 C F与加速度为a的 关系 并定性作出力与加速度的图象 25 20 分 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 的 N 匝矩形线框 abcd 在拉力 F 的作用下向右运动 线框的右侧有 一个边长为 2L 的正方形磁场区域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 如图所示 线框的电阻 为 R ab 边的长度为 2L bc 边的长度为 L 拉力 F 的功率 P 保持不变 已知线框在进入磁场前速度已经达到 最大 bc 边刚好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时 立即撤去拉力 F 在 bc 边刚好与磁场的右边界重合时 线框的速度 恰好减小为 0 线框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1 线框的 bc 边刚进入磁场时 线框的发热功率 P热 2 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Q 3 若将拉力 F 的功率变为 P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使线框 的 ad 边刚好与磁场的右边界重合时 线框的速度恰好减小为 0 求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t 第 9 页 共 16 页 第 10 页 共 16 页 26 14 分 三氯乙醛 CCl3CHO 是生产农药 医药的重要中间体 实验室制备三氯乙醛的反应装置示意图 加 热装置未画出 和有关数据如下 制备反应原理 C2H5OH 4Cl2 CCl3CHO 5HCl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 C2H5OH CCl3CHO CCl3COOH C2H5Cl 相对分子质量 46 147 5 163 5 64 5 熔点 114 1 57 5 58 138 7 沸点 78 3 97 8 198 12 3 溶解性 与水互溶 可溶于水 乙醇 可溶于水 乙醇 三氯乙醛 微溶于水 可溶于乙醇 1 恒压漏斗中盛放的试剂的名称是 盛放 KMnO4仪器的名称是 2 反应过程中 C2H5OH 和 HCl 可能会生成副产物 C2H5Cl 同时三氯乙醛也能被次氯酸继续氧化生成 CCl3COOH 三氯乙酸 写出生成三氯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该设计流程中存在一处缺陷是 导致引起的后果是 装置 D 的作用是 4 反应结束后 有人提出先将 C 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 再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 CCl3COOH 你认为此方案 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原因是 5 测定产品纯度 称取产品 0 36g 配成待测溶液 加入 0 1000mol L 1碘标准溶液 20 00mL 再加入适量 Na2CO3 溶液 反应完全后 加盐酸调节溶液的 pH 立即用 0 02000mol L 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进行三次平行 实验 测得消耗 Na2S2O3溶液 20 00mL 则产品的纯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滴定的反应原理 CCl3CHO OH CHCl3 HCOO HCOO I2 H 2I CO2 I2 2S2O32 2I S4O62 27 15 分 实验室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 主要含有 Cu2Te 少量 Ag Au 提取碲并同时回收金 银 铜的 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TeO2为两性氧化物 微溶于水 Cu2Te 难溶于水 1 加压浸出 生成 TeO2的离子方程式为 加压浸出 时控制 pH 为 4 5 5 0 酸 性不能过强的原因是 防止局部酸度过大的操作方法是 2 盐酸酸浸 后 将SO2通入 浸出液2 即可得到单质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 盐酸酸浸 后 Au 以氯金酸 HAuCl4 存在 通过调节 pH 为 2 3 的条件下被草酸还原为 Au 同时放出二 氧化碳气体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另一种提取碲的方法是碱浸 流程中通过石墨电极电解的方法得到单质碲 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 电解法精炼铜 用 9 65A 的电流电解 30min 若电解效率 通过一定电量时阴极上实际沉积的金属质量 与通过相同电量时理论上应沉积的金属质量之比 为 80 此时可得到铜单质的质量为 保留 1 位小数 法拉第常数为 96500C mol 28 14 分 废气 的综合处理与应用技术是科研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CO SO2等都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气体 处理后的 CO 是制取新型能源二甲醚 CH3OCH3 的原料 1 已知 CO g H2O g CO2 g H2 g H1 41 0kJ mol 1 CO2 g 3H2 g CH3OH g H2O g H2 49 0kJ mol 1 CH3OCH3 g H2O g 2CH3OH g H3 23 5kJ mol 1 则反应 2 CO g 4H2 g CH3OCH3 g H2O g 的 H kJ mol 1 恒压漏斗 回收金 浸出渣 2 回收银 浸出渣浸出渣 3 第 11 页 共 16 页 第 12 页 共 16 页 2 在某压强下 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 不同投料比时 CO 的转化率 如图所示 T1温度下 将 6 mol CO 和 12 mol H2充入 2 L 的密闭容器中 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则 0 5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 CH3OCH3 KA KB K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3 上述合成二甲醚的过程中 提高 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 任写两种 烟气中的 2 SO可以用 亚硫酸铵吸收法 处理 原理是 NH4 2SO3溶液在吸收塔中封闭循环脱硫 发生的反 应为 NH4 2SO3 SO2 H2O 2NH4HSO3 测得 25 时溶液 pH 与各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 b 点时溶液 pH 7 则 n NH4 n HSO3 2 已知常温下 NH3 H2O 的电离平衡常数 5 b 2 10 K 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 2 1 1 5 10 K 7 2 1 02 10 K 在 NH4HSO3溶液中 c NH 4 c HSO 3 填 或 计算反应 NH 4 HSO 3 H2ONH3 H2O H2SO3的平衡常数 K 保留 1 位小数 NH4HSO3溶液中物料守恒表达式为 29 10 分 回答下列问题 1 某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 如果此时遇到轻度污染 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如果遇到严重污染 将导致绝大多数水生植物死亡 使河流内的氧浓度降低 其原因是大多数植物的死 亡 导致植物进行 减少 从而产生氧气的量减少 最终水质恶化 水生动物也大量死亡 2 东亚飞蝗 别名蚂蚱 蝗虫 为迁飞性 杂食性的农业害虫 研究发现 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 卵 如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 可影响其种群的 以降低种群密度 另外 可适当引入与 其有 关系的生物 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 3 东海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是我国近海主要的两个赤潮藻种 几乎每年都会引发大规模的赤潮 对海洋养殖 业构成极大威胁 为了解浮游植物种间竞争在赤潮发生中的作用 研究者设计了东海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的 共培养实验 结果显示 两藻分开培养时 成 S 型成长曲线 两藻共培养时 中肋骨条藻数量正常增长 而东海原甲藻数量下降 可能的原因是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有共同的 也可能是中肋骨 条藻在代谢中产生某些物质 这些物质对东海原甲藻生长有 作用 30 9 分 研究人员测得转 BT 基因的抗虫棉品种甲与非转基因棉品种乙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 CO2浓度日变化分 别为图 1 和图 2 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图 2 棉花叶片胞间 CO2浓度的日变化 1 影响转基因棉花甲和非转基因棉花乙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 据图 1 的数据分析 在 7 00 10 30 之间 棉花品种甲和乙净光合速率差值变化趋势是 尝试推测 BT 基因对棉花净光合速率影响的机理可能是 3 结合图 1 和图 2 在总体趋势上看 非转基因棉品种乙胞间 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是 4 结合图 1 和图 2 图中阴影所示区段 推测影响棉花品种乙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31 8 分 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控制脑部神经元 X 激活的小鼠模型 以考察 X 神经元对体内水分平衡的 作用 经过多次实验 结果发现 当用特定光束刺激神经元 X 时 小鼠的舔水次数明显增加 据此回答下列问 题 1 根据已有知识 神经元 X 应位于 光刺激神经元 X 一段时间后 小鼠尿量增加 其原 因是 小鼠是通过 调节机制维持体内水分的平 衡 2 为了进一步探究光刺激下小鼠的舔水行为 研究人员测定了在 光刺激 或 测量前 48h 限水 情况下 小鼠 15 min 内的舔水次数 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 对照组 实验组 1 实验组 2 测量前 48 h 限水 光刺激 表中 表示不处理 表示处理 比较 3 组小鼠的舔水次数 如果出现实验组 1 实验组 2 对照组 则可以得出结论 投料比 n H2 n CO CO 转化率 第 13 页 共 16 页 第 14 页 共 16 页 32 12 分 某男性遗传病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 生育了 3 个孩子 分别是 1 个正常女儿 1 个患病女儿和 1 个患 病儿子 该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若正常女性携带致病基因 则可判断该病为 显性 隐性 遗传病 已知儿子的致病基因仅 来自母亲 则该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再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2 若正常女性不携带致病基因 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判定的理由 是 患病女儿和患病儿子基因型 有关此遗传病的基因 相同的概 率是 正常女儿和和另一家族正常男性婚配 为避免生育该遗传病的孩子 合 理的建议是 3 经过基因和染色体检测 发现该正常女性不携带致病基因 但是其部分染色体如下图所示 其染色体的结 构发生的变异是 表现型仍然正常的原因是 二 选考题 共 二 选考题 共 45 分 请考生从分 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 道物理题 2 道化学题 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每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每 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 选修 3 3 15 分 1 5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一个得 2 分 选对 2 个得 4 分 选对 3 个得 5 分 每选错一个扣 3 分 最低得分为 0 分 A 自行车打气越打越困难主要是因为胎内气体分子间相互排斥的原因 B 干湿泡湿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小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温度不断升高 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D 密度体积为摩尔质量为的铝所含原子数为 A V N M E 绕地球运行的 天宫二号 内自由漂浮的水滴成球型 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2 10 分 如图所示 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的气缸 底部及活塞 A 是导热的 其侧壁及活塞 B 是绝 热的 活塞将气缸内的理想气体分隔为 两部分 初状态两部分气体长度均为 0 l 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为 0 T不变 设外界大气压强为 0 P保持不变 两活塞横截面积均为 S 质量相同且SPmg 0 2 1 在活塞 A 上 逐渐添加铁砂 当铁砂质量等于m3 两活塞重新处于平衡 问活塞B下降的高度 现对 气体加热 使 活塞A回到最开始的位置上方 0 2 1 l处 此时 气体的温度 34 物理 选修 3 4 15 分 1 5 分 坐标原点处的质点 O 为一简谐波的波源 当 t 0 时 质点 O 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 已知质点 O 的 起振方向向上 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t 0 5s 时 x 轴上的 0 4m 之间第一次出现如图所示的波形 此时质 点 P Q 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一个得 2 分 选 对 2 个得 4 分 选对 3 个得 5 分 每选错一个扣 3 分 最低得分为 0 分 A 该列波的传播速度为 12m s B 波源振动的频率为 2Hz C t 0 5s 时 质点 P 沿 y 轴正方向运动 D t 0 5s 时 质点 P 和 Q 的加速度相同 E t 0 75s 时 质点 P 和 Q 的速度大小相等 2 10 分 某块玻璃砖是由一个长方体从上部切掉一个半径为 R 的半圆柱体形成的 其截面如图所示 AD 为半圆柱体的直径 O 为圆心 2 3 ADAB 一束单色光沿与 BC 边夹角为 30 的方向从 BC 边的中 点 E 射入玻璃砖 经玻璃砖的折射后 从玻璃砖上的某点射出 已知该玻璃砖对单色光的折射率为3 n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c 求单色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t VM 丈夫 妻子 A B a B 第 15 页 共 16 页 第 16 页 共 16 页 35 化学 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过渡金属元素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 Mn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固氮酶有铁蛋白和钒铁蛋白两种 它们不仅能够催化 N2还原成 NH3 还能将环境底物乙炔催化还原成乙 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不定项选择 a C2H2 C2H4都是非极性分子 b 碳负离子 CH3 呈三角锥形 c NO 电子式为 N O d NH 3沸点比 N2高 主要是因为前者是极性分子 3 蓝色物质 KFe III x Fe II CN 6 可缓解重金属中毒 x 该物质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有 A 范德华力 B 离子键 C 键 D 键 E 氢键 4 乙烯铜 CH2 CH O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 可用乙酸在 C2H5O 3P O 存在下加热脱水得到 乙烯铜 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1mol C2H5O 3P O 分子中含有的 键的数目为 NA 判断 CH3COOH 和 HCOOCH3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