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二附中几项课外活动的开头》.doc_第1页
《忆二附中几项课外活动的开头》.doc_第2页
《忆二附中几项课外活动的开头》.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忆二附中几项课外活动的开头1952届初三1班1955届高三2班 张承霞黑板报1950年,还是叫北京师大附中二部时,教室在宝钞胡同,宿舍在王佐胡同。校学生会群众文化部部长白天佑让张承安与我负责创建、编辑黑板报。当时只有3块约0.7米见方的小黑板。起报名前进。报头上常画一火车头。挂在进宿舍大门后向右(东)转、迎面的墙上。抄写人员中还记得有我班同学杨国权,他写的字特别好看。当时无抄写工作地点,就在教导主任廖萃川宿舍工作,有时搞得很晚,影响老师睡眠。1951年夏搬到圆明园后,在教室楼东北角并排竖起两大黑板报架,每架可推入两块正常尺寸的大黑板。容量大了,有正规编辑部、两三个出版组,每班有通讯员。工作地点在教室楼底楼最西头的房间。每期出版后,都保存全部稿件,还绘出版面布置图,上面有每篇稿子的位置等。记忆较深的是当时历史老师刘占武应我们之邀写了纪念一二九的文章;还有1953年5月24日周总理视察我校时一开始就专门看了我们的黑板报;以及高三毕业时张承安写的关于李久铭找到他姐姐的非常生动感人的报道文章。民乐队搬到圆明园前,在宝钞胡同、王佐胡同时我们成立了国乐队,我和张承安任队长。当时仅有极少量笛子、二胡。曾参加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的师大附中四个部第一次联合开学典礼上为校歌(马可作曲)伴奏。1951年夏搬到圆明园后稍微扩大了一点:有笛子、约七、八把二胡、秦琴、木鱼等,大胡有否记不清了,叫民乐队。还发现两把联中时同学自制的白坯小提琴。除演出外,还参与一些活动。如郝树强老师结婚时,学校要我们去演奏助兴等。后来我因参加钢琴组及管弦乐队,就退出民乐队了。印象犹深的是高中时张承安任民乐队长,一次(除夕?)在教室楼门前晚会上、他指挥演出大合奏地雷大搬家时的轰动场景。提琴班到圆明园后,可能是1952年,学校添置了3把小提琴。我与张承安等几个同学为学小提琴,请校学生会与距我校最近的燕京大学(位于现在北京大学校址处)学生会联系,请他们教。燕大派音乐系高才生 阮寿宁等人教我们拉郝曼。我们带琴去燕大学了几次,还被邀请去听过几次校办周末音乐会。他们还给我们看和听了1668年的名琴。后因全国院系调整,燕大解散,其音乐系并入中央音乐学院,搬到天津去,我们就只好自学了。钢琴组左作桦老师音乐老师左作桦原是武汉大学的钢琴教授。在二附中同学邀请下开办钢琴组,成员共约十余人。时约1953年我上高一下或高二时。请左老师教授,我任组长。先弹拜尔,每星期回琴两次。拜尔结束后弹快速练习曲。我弹了牧童短笛、森吉德马及一些小曲,还自编钢琴小曲少年湖畔。此时我已高三,被要求全力准备高考,就退出钢琴组。是时还介绍很有才华的刘畅粦等人参加钢琴组。当时有两架钢琴,一自老解放区随学校行军拉来,放食堂西头。老掉牙、音不准。我们曾到西四附近请调音师来调音;一后来新购,原放食堂东头,待音乐教室建成后放音乐教室。 寒暑假亦曾办钢琴学习班,还办过手风琴学习班。2007年9月作者(右)与左老师的合影 管弦乐队体育老师王伯英多才多艺。突然告诉我:学校买来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萨克管、小号、长号、上低音号(巴里东)八件管乐器。就组织人员学习。王伯英老师任指挥,我任队长。最开始为入门曾请某中专乐队来俩人教两次。我学吹萨克管。为适应仅有的这几种乐器演奏,我曾为几首仅知道单声部乐曲编曲(配器),如青年圆舞曲、保家卫国大合唱曲(择其中4曲简单编配)等。在校演出几次,包括开学典礼升国旗时演奏义勇军进行曲。还被邀请到校外演出,如刚成立不久就到民族学院演出过。在1955年5月29日参加海淀区中学文艺会演时,作为第一个节目示范演出,演奏了贺绿汀原作、我们自编配器的森吉德马等。部分队员还为我校也在海淀区会演的吹牛的野鸡小歌剧伴奏,我当时拉大提琴。1955年高三即将毕业时,我们又根据苏联电影走向生活主题歌谱编合奏,首次在毕业典礼上为四个班联合大合唱走向生活组织了毕业班管弦乐队伴奏,声势空前磅礴,感触极深。毕业后的那个暑假后期,乐队中善吹小号的颜景祖同学等人要我把保家卫国大合唱曲编为完整的管弦乐序曲,为此专门油印了许多五线谱空白纸。我写出一张总谱,他们就刻印蜡纸一张。暑假结束时已刻印出约4、5张。我到俄语学院后一段时间才编完,原稿全交颜景祖同学后,未知结果如何。一曲告别恩情长,滴滴热泪流心房1955届高三2班 张承霞1955年(届)就要毕业离开母校了,大家带着深切留恋的心情在最后继续享受这个革命大家庭的和谐和幸福的生活时总想点什么。四个毕业班的有关人员商量结果,一是要送给母校一个喷水池,中间有一仙鹤喷水;一是要在毕业典礼大会上,四个班约一百四十人合唱一首有意义的告别歌,最后选定了苏联电影里的走向生活。其意义是:一方面要同学们不要老是留恋母校,要开辟自己的事业,为国家建功立业;一方面也是向母校的多年谆谆教诲、鞠躬尽瘁,致以最诚挚、亲切的感谢:你的孩子们已长大,请放心地把他们放飞走向生活吧。既然是最后一次的告别演出,那就在准备高考的百忙之中尽可能把它处理得更好:除了四个班同学全部参加,还要把伴奏的乐队组织起来。当时学校仅有8件西洋管乐器(有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萨克管、小号、长号、上低音号,算最小、最不合格的单管制吧),还可以组织几把小提琴,有一把大提琴,打击乐就不提了。但上面所述的乐器是全校的,毕业班同学只掌握了部分乐器。那就赶快能加多少就加多少伴奏人员吧。 走向生活歌谱仅有登在歌曲选上的供唱歌用的简谱,没有供管弦乐队的合奏谱。还得编合奏谱及供每个不同乐器(有C、A、降B、降E等调。)所用的分谱不过练习时大家都很卖力,较快地就会了。尤其是演出时,那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