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的名言警句(最新篇).doc_第1页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最新篇).doc_第2页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最新篇).doc_第3页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最新篇).doc_第4页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最新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礼记中的名言警句礼记中的名言警句精选1. 至诚无息。礼记 中庸玉不琢,不成器。礼记3. 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4. 正已而不求于人。礼记5. 其旨远,其辞文。礼记古之建国,教学为先。礼记7. 风俗弊坏,由于无教。礼记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9. 古者为政,爱人为大。礼记10. 择不食之地而葬。礼记礼记中的名言警句1. 其德薄者其志轻。礼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3.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4.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5.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7.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8. 量入以为出。礼记 王制9.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 学记1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 中庸11.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 中庸1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13.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14.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15.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 祭义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 儒行17.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 学记18.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 学记.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 学记20.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 学记21.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杂记下2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 中庸23. 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中庸24.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礼记25. 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礼记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27.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礼记28.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礼记29.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礼记 大学30. 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礼记31.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5.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7.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38. 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39.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附送:第 4 页 共 13 页礼记名言感悟礼记名言感悟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有礼仪。2、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辩矣,不斗辩,则无暴乱之祸矣。【译文】尊让、清洁、恭敬,君子们以此互相交往。君子能够尊让就不会争斗,洁敬就不会怠慢。不怠慢又不争斗,就会远离争执诉讼,不争执诉讼就没有暴乱的灾祸了。3、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 聘义【译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有光泽,这便是仁。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5、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译文】要想治理好国家,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 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却能去管教好别人, 这是没有的事啊。6、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译文】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民众的父母了。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译文】治国的道理是:得到民众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会失去国家。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译文】君子治国有条大道理:必须忠诚守信,才能得到它;骄纵奢侈,便会失去它。10、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译文】聚集财富需遵循一条大道理:生产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礼记名言感悟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6、 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译文】凡是求学的过程,尊敬老师是很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然后他所传授的道理才可能受到尊重;道理受到尊重,然后百姓才知道敬重学业。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16、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22、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3、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26、 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2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译文】身居高位不骄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弃。30、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3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译文】仁是天下行为的表率,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 知恩图报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译文】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35、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译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为宝贵;不希求土地,而以确立道义为土地;不希求多有积蓄,而以多有学问为富有。 36、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译文】身体可以加害,而意志却不可动摇。31、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译文】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从容宽厚为法则。3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译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纯洁。4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译文】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容余裕是仁的体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41、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