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逻辑的基础概念及其应用.doc_第1页
谓词逻辑的基础概念及其应用.doc_第2页
谓词逻辑的基础概念及其应用.doc_第3页
谓词逻辑的基础概念及其应用.doc_第4页
谓词逻辑的基础概念及其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谓词逻辑的基础概念及其应用 王春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摘 要:数学逻辑学是研究数学教育中所需的逻辑知识及如何应用于数学教育和解决数学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本文主要讨论谓词逻辑的基础概念及其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谓词逻辑分很多种,而这里要研究的是狭义谓词逻辑或称一阶谓词逻辑。研究它的三个基础知识及其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关键词:谓词的概念 公式 等价式 应用 数学逻辑学是研究数学教育中所需的逻辑知识及如何应用于数学教育和解决数学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逻辑学与数学教育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属于应用逻辑,其核心内容属于数理统计。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命题逻辑,简单命题的分解与概念,谓词逻辑和归纳逻辑及其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我们为进一步讨论命题和推理需要把简单命题分解为个体词,谓词和量词。谓词逻辑就是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逻辑性质,谓词关系及从中导出的规律。而本文主要讨论谓词逻辑的基础概念及其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谓词逻辑包括命题逻辑,它除了命题变元外,还有个体变元和谓词变元等。如果量词只作用于个体变元,并且谓词都是关于个体的性质和关系 ,而不涉及关系的性质和关系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样限制下的谓词逻辑称为狭义谓词逻辑或一阶谓词逻辑,它是最基础的谓词逻辑。本文即将讨论谓词的概念,公式,谓词逻辑的等价式及其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实例。一 谓词逻辑的预备知识 个体(主词)与谓词的概念简单命题可分解为个体与谓词,其中个体又叫主词。1个体:指能独立存在的事物,它可以是具体的,可以是抽象的。如张三,。由个体组成的集合成为个体域或论域。所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域称为全总个体域。如果变元在某个体域中取值,则称为个体变元。2. 谓词:指个体的性质或若干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一元谓词,后者当个体数为n时为n元谓词。 谓词变元:可以在由谓词变元组成的集合中取值的变元。单独一个谓词是改有意义的。如:。是无理数,。大于。,它们必须与个体结合在一起才能明确意义,像“是无理数”(真),“5大于2”(真),“2大于3”(假)。3谓词用以下符号表示:F,G,R,为明确各是几元谓词,可用谓词后面带有若干个空位表示,如F( ),G( ),R( )等。在谓词后面的空位填以个位就是谓词填式,空位中填以个体变元就是谓词命名式。例如:若用F(x)表示“x是无理数”,R(x,y)表示“x大于y”,个体域为实数集,x,y为个体变元。则F()为谓词填式,R(x,y)为谓词命名式。例如:F()为真,F(3)为假,R(5,2)为真,可见F(),F(3),R(5,2)为命题。4.命题函数:为以个体域(实数集)为定义域,以命题为值的映射(函数)。由于命题在T,F集上取值,因此F(x), R(x,y)为从个体域(实数集)到T,F上的函数,称之为命题函数(或命题函项或逻辑函数),其中F(x)为一元命题函数,R(x,y)为二元命题函数。一般地,从个体域到T,F的函数H()成为n元命题函数。谓词是从个体域到T,F的映射。谓词是一元或多元的命题函数。(二)谓词公式递归定谓词公式如下:(1)命题变元是谓词公式;(2)原子谓词公式是谓词公式;(3)如果是谓词公式,则也是谓词公式;(4)如果和是谓词公式,则, 也是谓词公式;(5)如果是谓词公式,且中不包含和,则, 也是谓词公式; (6)公式仅限于由(1)到(5)所得到的;(三) 谓词逻辑的等价式定义:两个谓词公式,如果对任意指派,他们所得的真值,则这两个谓词公式叫做逻辑等价式,记做或。由上述定义与普遍有效公式的定义,有如下定理:定理1 当且仅当为普遍有效公式。定理2 若,为任一含的谓词公式,则()=()。命题逻辑中逻辑等价式的移入:对命题逻辑中的逻辑等价式:。由于为重言式,当将命题变元带以谓词公式,称为谓词公式。举几个例子:(1)。(2)(3) ;(4) ;二谓词逻辑在数学教育学中的应用谓词逻中应用广泛,下面我举几个例子:例一:设为空集,A为任意集合,求证证明方法一:1)(以与,带入重言式中的与)()2)3) 空集定义4) (3)全称量词消去5) (4),(2)分离6) 即 (5)全称量词引入证明方法二:(用反证法)假设存在集合,使,即据存在量词消去规则,则存在某一元素a使得,由合简规则,这与空集的定义矛盾,从而该命题得证。我们可以利用此方法证明以下题目:求证:利用逻辑语言把一些数学命题表达出来,往往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证明的线索,甚至很容易达到证明的目的。例二:如果,那么至少有一个,使得,且至少有一个,使得。首先用逻辑语言表达该命题。此时,取个体域为个实数集,即为谓词公式为谓词公式,而为原子谓词公式,这里都是谓词。于是该命题可表示为=它等价于(而它又等价于证明:因为,所以因此,同理可证。我们可以利用此方法证明以下题目:求证:若,则至少有一个,使得,且至少有一个,使得。例三:分析下列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1) 经过两个不同的点至多只有一条直线;(2) 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交点)。解:先把这两个命题用逻辑语言表述,再用谓词逻辑的基本知识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该论域(个体域)是所有点和直线构成的集合,表示“是点”,表示“是直线”,表示“在上”,表示“恒等于”。命题(1)可表达为: (1)式这逻辑等价于命题(2)可表达为: = (2)式根据谓词逻辑的等价式,(1)式等价于=由(2)式知两个命题等价。下面讨论对至多及至少的否定。至多有个个体具有性质,简记为。至少有个个体具有性质,简记为。现在将它们进行否定就得到: 结论一:“至多有个个体具有性质”的否定,等价于“至少有个个体具有性质”。同理可得: 结论二:“至少有个个体具有性质”的否定,等价于“至多有个个体具有性质”。例四:把1600份材料分装在100个口袋里,求证不管怎样装,至少有4个口袋里所装的材料份数一样多。证明:用反证法,假设并非“至少有4个口袋里所装的材料份数一样多”,由结论得“至多有3个口袋的材料一样多”。考虑到100=33 3+1,从所需材料份数最少的情况出发,则有:3个口袋各装0份材料;3个口袋各装1份材料;。 。 。3个口袋各装32份材料;3个口袋各装33份材料;显然,这样分装在反设条件下所需的材料最少,共需:3(0+1+2+。+32)+33=1617(份)但现在只有1600份材料。这一矛盾就证明了不管怎样装,至少有4个口袋里所装的材料份数一样多。参考文献:1 王玉文,鲍曼 数学逻辑基础,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2 王宽钧 数理逻辑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3 徐利治 数学方法论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The Basic Concept of Predicate Logic and its ApplicationswangchunxuAbstract: mathematical logic required education in the logical knowledge and how to appl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solve mathematics problems of education subje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basic concept of predicate logic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Predicate logic divides a lot of kinds, and here to study is special predicate logic or says the first-order predicate logic. The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