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大(远程教育本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B卷).doc_第1页
北京交大(远程教育本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B卷).doc_第2页
北京交大(远程教育本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B卷).doc_第3页
北京交大(远程教育本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B卷).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 分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A客观性B辩证性C实践性D系统性【 】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A涨潮和退潮B日蚀和月蚀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体育竞赛的程序和规则【 】4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A投身社会实践B认识客观规律C加强主观努力D制订周密计划【 】 5下列说法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A因地制宜,因时制宜B掌握火候,适可而止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7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宿命论观点【 】 8私人购车的增多,带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修车业、洗车业等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A一果多因B一因多果C同因异果D同果异因【 】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 10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1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A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B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融合D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 12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C真象是相对稳定的,假象是活跃易变的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 13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 1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A具有客观性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D具有社会性【 】15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仓储设备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的容器D能源和信息系统【 】16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 17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具有思维能力B具有语言文字C制造使用工具D具有情感意志【 】 18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政治关系B思想关系C生产关系D家庭关系【 】 1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主体是指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觉一知觉一表象 B意识物质一意识C实践认识一实践 D感性认识一理性认识一感性认识【 】22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根本原因,应当到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C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 2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D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 】 24从起源上看,阶级是A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分配关系极端不平等的产物D政治暴力和军事征服的产物【 】 25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A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B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C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26“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A历史宿命论观点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决定论观点D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 】 27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科学家夜以继日的辛勤劳动B科学家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 C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创新D继承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 】 2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自然属性C人的道德品质D人的心理素质【 】 29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社会的政治制度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 】 30从起源上说,国家是A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形成的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C一个民族压迫另一个民族的产物D不同民族进行掠夺战争的结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31简述实践的含义、结构和功能。(6分)32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6分)33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6分)3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以及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7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5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5分) 3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D 2 D A B 6D 7A 8B B 10 A 11D 12D 13A 14C 15 B 16D 17 18C 19D 20 D21C 22D 23B 24A 25 D 26B 27C 28A 29 30 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31简述实践的含义、结构和功能。(6分)(1)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分)(2)实践的结构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过程。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实践手段是实践主体用以改造和探索实践客体时所用的各种工具。(3分)(3)实践的功能包括:实践具有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也具有优化主体的功能。(2分)32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6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和混淆。(2分)(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2分)(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33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6分)(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2分)(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就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2分)(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分)3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以及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7分) (1)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内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4分) (2)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5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5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凝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深刻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3分)(1)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3分)(2)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实践性。(3分)(3)它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统一。(3分)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和生动体现。(3分)3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5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分)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也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要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3分)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