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及运输技术规范.ppt_第1页
采样及运输技术规范.ppt_第2页
采样及运输技术规范.ppt_第3页
采样及运输技术规范.ppt_第4页
采样及运输技术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主要内容 概述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 重要作用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 流程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 典型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 质量控制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 注意事项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 一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概述 环境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污染减排 总量控制 还是流域治理 水源保护 无论是松花江的污染事件 还是汶川地震后的应急监测 环境监测工作都是首当其冲 环境监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程度 关系到环保工作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管的能力水平 一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概述 环境监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间断或不间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 观察 分析 评价其变化趋势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及时 准确 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为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 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的几大特点 1环境监测的生产性 2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 4环境监测的持续性 5监测工作的艰苦性 一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概述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对环境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水环境监测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点位布设越来越多 2 采样频率逐年增高 3 监测因子逐年增加 4 监测污染物的浓度越来越低 5 质量管理贯穿各个方面 对样品分析的准确性 代表性 精密性 可比性 完整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概述 主要参考依据和文献 1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3 HJ T91 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3 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研究 4 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 第二版5 GB T5750 1 5750 13 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6 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 上 下册 7 GB12997 19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8 GB12998 19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9 GB12999 1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10 饮用水有机污染物监测作业指导书 二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重要性 水质环境监测是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 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 测定 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实际上环境监测过程是测取数据 解释数据 运用数据的完整过程 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 水文要素和污染源 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 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 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 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 又要切实可行 二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重要性 样品的采集 采样过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 虽然在原则上对质量保证基础工作有一定要求 但在涉及到具体的采样活动时 仍必须针对实际情况而具体对待 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都将引入误差 采样过程也不例外 实验表明 采样误差往往是最大而且是最重要的误差 一个正确的分析结果带来的误差不超过10 而由于采样带来的误差可能达到100 甚至产生颠覆性的结论 二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重要性 样品的保存 各种水质的水样 从采集到分析这段时间内 由于物理的 化学的 生物的作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些变化使得进行分析时的样品已不再是采样时的样品 为了使这种变化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必须在采样时对样品加以保护 二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重要性 水样变化的原因生物作用 细菌 藻类及其他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会消耗水样中的某些组分 产生一些新的组分 改变一些组分的性质 生物作用会对样品中待测的一些项目如溶解氧 二氧化碳 含氮化合物 磷及硅等的含量及浓度产生影响 化学作用 水样及水样各组分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改变了某些组分的含量与性质 例如溶解氧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改变 空气中的氧能使二价铁 硫化物等氧化 聚合物解聚 单体化合物聚合等 物理作用 光照 温度 静置或震动 敞露或密封等保存条件及容器材质都会影响水样的性质 如温度升高或强震动会使得一些物质如氧 氰化物及汞等挥发 长期静置会使Al OH 3 CaCO3 Mg3 PO4 2等沉淀 某些容器的内壁能不可逆地吸附或吸收一些有机物或金属化合物等 二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重要性 水样在贮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水的类型及水样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也取决于保存条件 容器材质 运输及气候变化等因素 这些变化往往是非常快 样品常在很短的时间里明显地发生变化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并尽快地进行分析 保护措施在降低变化的程度或缓慢变化的速度方面是有作用的 但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保护措施还不能完全抑制这些变化 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水 产生的保护效果也不同 饮用水很易贮存 因其对生物或化学的作用很不敏感 一般的保护措施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可有效的贮存 但对废水则不同 废水性质或废水采样地点不同 其保存的效果也就不同 分析项目决定样品的保存时间 有的分析项目要求单独取样 有的分析项目要求在现场分析 有些项目的样品能保存较长时间 布样 采样 样品保存与运输 分析 数据处理和统计 综合分析 监测报告 采样点的设置 采样频率和监测项目确定 环境参数测量 采样方法和采样设备确定 样品保存方法的确定 样品的运输和管理 实验室内 间质量控制 精密度 准确度 平行双样 加标回收率 空白试验值 插入标准样品分析 原始数据整理复核 空间代表性 可比性 时间代表性 可比性 完整性 代表性 准确性 精密性 准确性 科学性 完整性 法律性 权威性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 确定采样负责人 制定采样计划 现场采样现场测定与添加保存剂 样品运输 样品交接与保存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1 确定采样负责人主要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2 制定采样计划采样负责人在制定计划前要充分了解该项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 应对要采样的监测断面周围情况了解清楚 并熟悉采样方法 水样容器的洗涤 样品的保存技术 在有现场测定项目和任务时 还应了解有关现场测定技术 采样计划应包括 确定的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 测定项目和数量 采样质量保证措施 采样时间和路线 采样人员和分工 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3 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3 1采样设备 所采集样品的体积应满足分析和重复分析的需要 采集的体积过小会使样品没有代表性 另外 小体积的样品也会因比表面积大而使其吸附严重 符合要求的采样设备应 1 减少水样和水样容器的接触时间 2 所使用的材料不会污染水样 3 设计简单且易于清洗 表面要光滑 接头和阀门越少越好 4 设备的设计要考虑与取样水系的特点相适应 如化学性 生物性或微生物性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3 2采样容器的选择容器材质对于水样在贮存期间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容器材质与水样的相互作用有三个方面 1 容器材质可溶入水样中 如从塑料容器中溶解下来的有机质 填料以及从玻璃容器溶解下来的钠 硅和硼等 2 容器材质可吸附水样中的某些组分 如玻璃吸附痕量金属 塑料吸附有机质和痕量金属 3 水样与容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 如水样中的氟化物与玻璃容器间的反应等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选择采集和存放样品的容器 尤其是分析微量组分 应该遵循下述准则 1 容器材质的化学稳定性好 保证水样的各组成成分在贮存期间不发生变化 2 抗极端温度性能好 抗震性能好 其大小 形状和重量适宜 3 能严密封口 且易于开启 4 材料易得 成本较低 5 容易清洗 并可反复使用 近几年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 材质的稳定性顺序为 聚四氟乙烯 聚乙烯 透明石英 硼硅玻璃 通常情况下 大多数含无机物的样品 多采用由聚乙烯 氟塑料和碳酸脂制成的容器 常用的高密度聚乙烯 适合于水中的二氧化硅钠 总碱度 氯化物 比电导率 pH和硬度的分析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对特殊监测项目的样品 可选用其他高级化学惰性材料制作的容器 如对光敏物质可使用棕色玻璃瓶 对于温度高 压力大的样品或含痕量有机物的样品 可用不锈钢容器 生物 包括藻类 样品要用不透明的非活性玻璃容器盛装 贮存期间还需要放在阴暗处 测定溶解氧时必须使用专门的溶解氧瓶 容器的封口材料 装贮水样一般要求细口容器 容器的封口材质尽量与容器的材质一致 塑料容器用塑料螺口盖 玻璃容器通常情况下用玻璃磨口塞 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用木塞或者橡皮塞时 必须用金属箔包裹 有机物和某些细菌监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皮塞 碱性的液体样品容器不能用玻璃塞 禁止使用纸团和不稳定的金属做塞子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容器的洗涤 尽可能使用专用容器 如不能使用专用容器 那么最好准备一套容器进行特定污染物的测定 以减少交叉污染 同时应注意防止以前装高浓度分析物的容器污染随后同一低浓度污染物的样品 对于新容器 应用洗涤剂清洗 再用实验室标准用水彻底清洗 用于清洁的清洁剂和溶剂可能引起干扰 例如当分析富营养物质时 含磷酸盐的清洁剂的残渣污染 如果使用 应确保洗涤剂和溶剂的质量 所用的洗涤剂类型和选用的容器材质要随待测组分来确定 测磷酸盐不能使用含磷洗涤剂 测硫酸盐或铬则不能用铬酸 硫酸洗液 测重金属的玻璃容器及聚乙烯容器通常用盐酸或硝酸 c 1mol L 洗净并浸泡一至两天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样品的冷藏 冷冻在大多数情况下 从采集样品后到运输到实验室期间 在1 5 冷藏并暗处保存 对保存样品就足够了 冷藏并不适用长期保存 对废水的保存时间更短 零下20 的冷冻温度一般能延长贮存期 分析挥发性物质不适用冷冻程序 如果样品包含细胞 细菌或微藻类 在冷冻过程中 会破裂 损失细胞组分 同样不适用冷冻 冷冻需要掌握冷冻和融化技术 以使样品在融化时能迅速地 均匀地恢复其原始状态 用干冰快速冷冻是令人满意的方法 一般选用塑料容器 强烈推荐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等塑料容器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添加保护剂 控制溶液pH值 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硝酸酸化至pH1 2 既可以防止重金属的水解沉淀 又可以防止金属在器壁表面上的吸附 同时在pH1 2的酸性介质中还能抑制生物的活动 用此法保存 大多数金属可稳定数周或数月 测定氰化物的水样需加氢氧化钠调至pH12 测定六价铬的水样应加氢氧化钠调至pH8 因在酸性介质中 六价铬的氧化电位高 易被还原 保存总铬的水样 则应加硝酸或硫酸至pH1 2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加入抑制剂 为了抑制生物作用 可在样品中加入抑制剂 如在测氨氮 硝酸盐氮的水样中 加氯化汞或加入三氯甲烷 甲苯作防护剂以抑制生物对亚硝酸盐 硝酸盐 铵盐的氧化还原作用 在测含酚水样时用磷酸调溶液的pH值 加入硫酸铜以控制苯酚分解菌的活动 加入氧化剂 水样中痕量汞易被还原 引起汞的挥发性损失 加入硝酸 重铬酸钾溶液可使汞维持在高氧化态 汞的稳定性大为改善 加入还原剂 测定硫化物的水样 加入抗坏血酸对保存有利 含余氯水样 能氧化氰离子 可使酚类 烃类 苯系物氯化生成相应的衍生物 为此在采样时加入适当的硫代硫酸钠予以还原 除去余氯干扰 样品保存剂如酸 碱或其他试剂在采样前应进行空白试验 其纯度和等级必须达到分析的要求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加入一些化学试剂可固定水样中的某些待测组分 保护剂可事先加入空瓶中 亦可在采样后立即加入水样中 所加入的保护剂不能干扰待测成分的测定 如有疑义应先做必要的实验 当加入保护剂的样品 经过稀释后 在分析计算结果时要充分考虑 但如果加入足够浓的保护剂 因加入体积很小 可以忽略其稀释影响 固体保护剂 因会引起局部过热 相反地影响样品 应该避免使用 所加入的保护剂有可能改变水中组分的化学或物理性质 因此选用保护剂时一定要考虑到对测定项目的影响 如待测项目是溶解态物质 酸化会引起胶体组分和固体的溶解 则必须在过滤后酸化保存 必须要做固定剂空白试验 特别对微量元素的检测 要充分考虑加入固定剂所引起待测元素数量的变化 例如 酸类会增加砷 铅 汞的含量 因此 样品中加入固定剂后 应保留做空白实验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样品的运输水样采集后必须立即送回实验室 根据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每个项目分析前最长可保存时间 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 在现场工作开始之前 就要安排好水样的运输工作 以防延误 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 内 盖盖紧 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 以防破损 同一采样点的样品应装在同一包装箱内 如需分装在两个或几个箱子中时 则需在每个箱内放入相同的现场采样记录表 运输前应检查现场记录上的所有水样是否全部装箱 要用红色在包装箱顶部和侧面标上 切勿倒置 的标记 每个水样瓶均需贴上标签 内容有采样点位编号 采样日期和时间 测定项目 保存方法 并写明用何种保护剂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装有水样的容器必须加以妥善的保护和密封 并装在包装箱内固定 以防在运输途中破损 保护方法见表2 4 除了防震 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温运输外 还要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容器和沾污瓶口使水样变质 在水样运送过程中 应有押运人员 每个水样都要附有一张管理程序登记卡 在转交水样时 转交人和接受人都必须清点和检查水样并在登记卡上签字 注明日期和时间 管理程序登记卡是水样在运输过程中的文件 应防止差错并妥善保管以备查 尤其是通过第三者把水样从采样地点转移到实验室分析人员手中时 这张管理程序登记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运输途中如果水样超过了保质期 管理员应对水样进行检查 如果决定仍然进行分析 那么在出报告时 应明确标出采样和分析时间 三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流程 5样品的接收水样送至实验室时 首先要检查水样是否冷藏 冷藏温度是否保持1 5 其次要验明标签 清点样品数量 确切无误时签字验收 如果不能立即进行分析 应尽快采取保存措施 防止水样被污染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我国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规定了109个项目 基本项目24项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 特定项目80项 包括68项有机污染物 10项金属及微囊藻毒素和黄磷 将109个项目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分别归纳如下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水质监测中有三条规定 1 本标准规定的项目标准值 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min 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2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 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3 本标准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用标准规定的方法 也可采用ISO方法体系等其他等效分析方法 但须进行使用性检验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1 水温 GB13195 91 现场测定在水中放置时间超过5分钟 从水温计离开水面至读数完毕应不超过20秒 四版必要时重新测定一次 当环境温度高于35 或者低于 30 时 停留时间更要加长 达到温度平衡 冬季西北地区读数要在3秒之内完成 2 pH GB6920 86 样品保存 最好现场测定 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 4 并在采样后6h之内进行测定 四版 采样技术规定 地表水技术规范都是12h 为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溶入或水样中二氧化碳逸失 测定前不宜提前打开水样瓶塞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3 溶解氧 GB7489 87 水样采集到溶解氧瓶中 注意不要使水样曝气或者有气泡残存在采样瓶中 可用水样冲洗溶解氧瓶后 沿瓶壁直接注水样或用虹吸法将细管插入溶解氧底部 注入水样至溢流出瓶容积的1 3 1 2 取样之后 最好在现场立即向盛有样品的细口瓶中加入二价硫酸锰和碱性KI叠氮化钠溶液 避光保存 可保存24h 4 高锰酸盐指数 GB11892 89 样品保存 采样后加入硫酸 使样品的pH值1 2并尽快分析 抑制微生物活动 如保存时间超过6h 则需要置暗处 0 5 下保存 不得超过2天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5 化学需氧量 GB11914 89 水样采集于玻璃瓶中 应尽快分析 如不能立即分析时 应加入硫酸至pH值小于2 置4 下保存 不得超过5天 采样体积不得少于100ml 技术规范 四版2天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GB7488 87 样品需充满并密封于瓶中 置于2 5 保存到进行分析时 一般应在采样后6h之内进行检验 若需远距离转运 在任何情况下贮存皆不得超过24 技术规范 四版12h 7 氨氮 GB7479 87 水样采集于聚乙烯瓶或玻璃瓶中 应尽快分析 如不能立即分析时 应加入硫酸至pH值小于2 置2 5 下保存 酸化的样品会吸收空气中的氨而被污染 注意防止 技术规范 四版24h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8 总磷 GB11893 89 采取500ml水样后加入硫酸 至pH值小于1 或不加任何试剂于冷处保存 含磷较少的水样 不要用塑料瓶采样 因磷酸盐易吸附在塑料瓶壁上 四版规定24h内测定 技术规范上HCL H2SO4 pH 224h内测定 9 总氮 GB11894 89 4 下保存 不超过24h 或者加入硫酸 至pH值小于2 四版规定24h内测定 技术规范上24h内测定 GB12999 1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7天 10 铜 GB7475 87 GB7474 87 GB7473 87 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样品 采样瓶先用洗涤剂洗净 再在硝酸溶液中浸泡 使用前用水冲干净 加入硝酸至pH值1 2 也可以用HCL 保存时间技术规范 GB12999 199114天 11 锌 GB7475 87 同铜12 氟化物 GB7483 87 GB7484 87 Hj T84 2001 应用聚乙烯瓶收集和贮存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13 硒 GB11902 89 GB15505 1995 水样采集时必须使用经硝酸浸泡4小时以上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 工业废水不能加酸保存 四版规定加HCL 1L水样中加浓HCL2ml保存14天 14 砷 GB7485 87 4 下保存 不超过24h 或者加入硫酸 至pH值小于2 四版规定24h内测定 技术规范上24h内测定 GB12999 1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7天 15 汞 GB7468 87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采用硼硅玻璃瓶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瓶 样品尽量充满容器 以减少器壁吸附 采样后立刻加入浓硫酸 检查pH值小于1 然后加入0 5克重铬酸钾 若橙色消失 应补加 保存1个月 四版书 采样时 每采集1L水样应立即加入10ml硫酸或者硝酸 pH值小于1 若不能立即进行测定 加入5 高锰酸钾溶液4ml 呈现持久的淡紫色 HCl1 如水样为中性 1L水样中加浓HCl10ml 保存14天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16 镉 GB7475 8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螯合萃取法 同铜17 铬 六价 GB7467 87 采用玻璃瓶采集 加入氢氧化钠 调节样品pH值约为8 尽快测定 不超过24h 注意 测定总铬时 要加入硝酸调节pH值小于2 所有玻璃仪器 不能用重铬酸钾洗涤 四版 技术规范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14天内测定 18 铅 GB7475 8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螯合萃取法 同铜19 氰化物 GB7487 87 异烟酸 吡唑啉酮比色法采样时 必须立即加入氢氧化钠固定 每升水样加0 5个g固体化钠 使样品的pH值大于12 若不能立即进行测定 放在冷暗的冰箱内 24小时之内测定 四版书氢氧化钠pH值大于9 12小时之内测定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20 挥发酚 GB7490 87 蒸馏后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氯仿萃取法 采样后及时加磷酸酸化至pH值约4 并加适量硫酸铜 以抑制微生物对酚类的生物氧化作用 5 10 冷藏 24小时之内测定 用H3PO4调至pH 2 用0 01 0 02g抗坏血酸除去残余氯 1 5 避光保存 21 石油类 GB T16488 1996 红外分光光度法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 不允许在实验室再分样 采样时 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样 并在样品瓶上作一标记 用以确定样品的体积 当执测定水中乳化状态和溶解性油类物质时 应避开漂浮在水体表面的油膜层 在水面下20 50cm处去样 样品应在24h之内测定 否则加盐酸酸化至pH值 2 并于2 5 冷藏 加入HCL至pH 2 7天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7494 87 亚甲兰分光光度法使用经甲醇清洗过的洁净的玻璃瓶 冷藏在4 冰箱 24小时内测定 加入40 的甲醛溶液可保存4天 氯仿饱和保存8天 24小时内测定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23 硫化物 GB T16489 1996 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采样时 必须先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乙酸锌 乙酸钠溶液 保存在棕色瓶中 1周 1L水样加NaOH至pH9 加入5 抗坏血酸5ml 饱和EDTA3ml 滴加饱和Zn AC 2至胶体产生 常温蔽光 24小时 24 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 滤膜法采样瓶 通常采用玻璃瓶 洗涤 灭菌 干燥箱160 170 干热灭菌2h 高压蒸汽灭菌121 15min 0 5 过氧乙酸溶液中浸泡10min 环氧乙烷气体进行低温灭菌 两周内未使用 需要重新灭菌 去氯 灭菌前加入0 3ml10 硫代亚硫酸钠 保存 10 冷藏不超过6h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补充项目25 硫酸盐 HJ T84 2001 离子色谱法水样采集后应经0 45微米微孔过滤膜 保存于清洁的玻璃瓶中 否则在4 下存放30天 26 氯化物 HJ T84 2001 离子色谱法水样采集后应经0 45微米微孔过滤膜 保存于清洁的玻璃瓶中 否则在4 下存放48小时 27 硝酸盐 HJ T84 2001 离子色谱法水样采集后应经0 45微米微孔过滤膜 保存于清洁的玻璃瓶中 否则在4 下存放24小时 28 铁 GB11911 89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NO3 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14d29 锰 GB11911 89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同铁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特定项目1 挥发性有机物采集样品时 从水源地水体中采集样品到采样器 倾斜采样器和样品瓶 将样品缓慢地从采样器导入样品瓶中 直至满瓶 应尽量减少由于搅动引起的挥发性化合物逸出 并避免将空气气泡引入采样瓶 注意 所有采样器皿均应在采样准备阶段进行必要的清洗 因此 对于采样瓶 在每次装样品前 不需用所采集的水样荡洗 对于采样器 采集第一个样品时不需用所采集的水样充分荡洗 向每瓶样品中加入约0 3mL10 的硫代硫酸钠拧紧瓶塞 每瓶样品中加入4滴浓盐酸 拧紧瓶塞 每一采样点均应采集VOC平行 给采样瓶贴上标签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用1L烧杯或宽口瓶采样 慢慢倒入40mL样品瓶中如有余氯加25mg抗坏血酸每20mL样品加1滴1 1盐酸使pH 2不留顶空 摇匀1min采平行双样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采完样品放入有冰块的冷藏箱中 箱口密封 样品保持在4 到实验室后放入冰箱中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四 典型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2 半挥发性有机物采集样品时 从水源地水体中采集样品到采样器 倾斜采样器和样品瓶 将样品缓慢地从采样器导入样品瓶中 直至满瓶对于2 5L的样品瓶 加入约2mL10 的硫代硫酸钠作保存剂 用带聚四氟乙烯衬垫的螺旋盖封瓶 当采用非实心的磨口瓶塞时 应用二氯甲烷冲洗过的锡纸包覆瓶塞 并密封 给采样瓶贴上标签 3 钼 钴 铍 硼 锑 镍 钡 钒 钛 铊硝酸 pH 2 14d4 微囊藻毒素甲醛固定0 4 12h 五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校验采样各环节所发生的问题 可在现场采样时加采质量控制样品 以判断误差的来源 即在同一采样点上采样时 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 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其缺点在于只能判断采样和分析全过程的精密度 难以估计采样误差的大小 更无法分清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发生在现场 还是产生于实验室的分析过程之中 五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1 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 切实掌握采样技术 熟知水样固定 保存 运输条件 2 采样断面应有明显的标志物 采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动采样位置 3 用船只采样时 采样船应位于下游方向 逆流采样 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采样人员应在船前部采样 尽量使采样器远离船体 在同一采样点上分层采样时 应自上而下进行 避免不同层次水体混扰 4 采样时 除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油类 DO BOD5 有机物 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 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2 3次 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 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 贴好标签 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4 2 4 2采样断面应有明显的标志物 采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动采样位置 5 每批水样 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 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6 每次分析结束后 除必要的留存样品外 样品瓶应及时清洗 水环境例行监测水样容器和污染源监测水样容器应分架存放 不得混用 各类采样容器应按测定项目与采样点位 分类编号 固定专用 六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注意事项 1 样品的采集 1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2 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 必要时使用定位仪 GPS 定位 3 认真填写 水质采样记录表 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 字迹应端正 清晰 项目完整 4 保证采样按时 准确 安全 5 采样结束前 应核对采样计划 记录与水样 如有错误或遗漏 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6 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 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 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 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六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运输和保存 注意事项 7 测定油类的水样 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状水样 并单独采样 全部用于测定 8 测溶解氧 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时 必须注满容器 不留空间 并用水封口 9 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 如泥沙等 则应分离除去 分离方法为 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桶形玻璃容器 如1 2L量筒 静止30min 将已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物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 测定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10 测定湖库水COD 高锰酸盐指数 叶绿素a 总氮 总磷时的水样 静止30分钟后 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 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mm以下的位置 在加保存剂保存 11 测定油类 BOD5 DO 硫化物 余氯 粪大肠菌群 悬浮物 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常规 光度分析技术 主要内容 直读式 滴定法 分光光度法 其他方法 一 直读式 直读式项目 水温 GB13195 91 pH值 GB6920 86 溶解氧 GB7489 87 GB11913 89 五日生化需氧量 GB7488 87 一 直读式 水温 水温计法和颠倒温度计法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 尤应注意立即读数 避免受气温的影响 当现场气温度高于35 或低于 30 时 水温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要适当延长 以达到温度平衡 一 直读式 PH值 玻璃电极法选用与水样pH值相差不超过2个pH单位的标准溶液进行校准 将水样与标准溶液调到同一温度 记录测定温度 把仪器温度补偿旋钮调至该温度处 甘汞电极的饱和氯化钾液面必须高于汞体 并应有适量氯化钾晶体存在 以保证氯化钾溶液的饱和 使用前必须先拔掉上孔胶塞 注意电极的出厂日期 存放时间过长的电极不宜使用 一 直读式 溶解氧 碘量法膜电极法便携式溶解氧仪法考虑到氧化性物质和有机物的干扰 大部分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必须采用修正的碘量法或膜电极法测定 水中氧的溶解度与温度 压力和含盐量的关系 在水体富营养状况下 经常出现溶解氧过饱和的现象 一 直读式 溶解氧 碘量法膜电极法便携式溶解氧仪法考虑到氧化性物质和有机物的干扰 大部分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必须采用修正的碘量法或膜电极法测定 水中氧的溶解度与温度 压力和含盐量的关系 在水体富营养状况下 经常出现溶解氧过饱和的现象 一 直读式 五日生化需氧量 稀释接种法若剩余的能溶解氧小于1mg L 甚至为零时 应加大稀释比 溶解氧消耗量小于2mg L 有两种可能 一是稀释倍数过大 另一种可能是微生物菌种不适应 活性差 或含毒物质浓度过大 这时可能出现在几个稀释比中 稀释倍数较大的消耗溶解氧反而较多的现象 需要时 稀释倍数未必要用整数 二 滴定法 滴定法项目 高锰酸盐指数 GB11892 89 化学需氧量 GB11914 89 二 滴定法 高锰酸盐指数 酸性法和碱性法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标 其测定结果与溶液的酸度 高锰酸盐浓度 加热温度和时间有关 在酸性条件下 草酸钠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温度保持在60 80 所以滴定操作必须趁热进行 若溶液温度过低 需适当加热 二 滴定法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法每次实验时 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 温室较高时尤其应注意其浓度的变化 使用0 4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可达40mg 如取用20 00ml水样 即最高可络合2000mg 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 若氯离子浓度较低 亦可少加硫酸汞 保持硫酸汞 氯离子 10 1 若出现少量的氯化汞沉淀 并不影响 用0 025mol 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 50mg L的COD值 但低于10mg L时测量准确度较差 建议修改 三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项目 氨氮 GB T7479 1987 总磷 GB T11893 1989 总氮 GB T11894 1989 六价铬 GB T7467 1987 阴离子洗涤剂 GB T7494 1987 硫化物 GB T16489 1996 甲醛 GB T13197 1991 水合肼 GB T5750 8 2006 丁基黄原酸 GB T5750 8 2006 氰化物 GB T7487 1987 挥发酚 GB T7490 1987 黄磷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 三 分光光度法 氨氮 纳氏试剂光度法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扰物质 影响氨氮的测定 对较清洁的水 可采用絮凝沉淀法 对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 则用蒸馏法消除干扰 纳氏试剂的配置是关键 方法原理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游离态的氨或氨根离子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 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有强烈吸收 通常测定所用的波长在410 425nm范围内 NH4 3OH 2 HgI4 2 NH2HgIO 7I 2H2O 2 显色条件的优化 1 PH值PH在7左右时吸光值较高 因此水样在保存运输的过程中加酸酸化后 在样品显色之前要将其PH调至中和 2 显色时间显色时间应在10 30min之间 一般选择20min为宜 3 温度20 25 之间 3 影响空白值的因素 1 化学试剂及其配制的影响纳氏试剂通常选用KI HgI2 NaOH配制方法 影响纳氏试剂空白值的主要是酒石酸钾纳和碘化汞 酒石酸钾钠溶液最多可放置30天 碘化汞应密封避光保存 2 实验用水的影响选用无氨水 无氨水用毕应密封保存 新鲜蒸馏水和纯水机制备的超纯水亦能满足实验要求 3 滤纸空白的影响实验中对絮凝后的水样进行静置沉淀或离心处理 直接取上清液测定 不仅可能避免繁琐的过滤空白实验 还可避免滤纸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 常见干扰及消除方法常见干扰 样品的浊度和色度 金属离子 Ca2 Mg2 和有机物质 消除干扰方法稀释法絮凝沉淀法蒸馏法 5 水样放置时间在现场采样时 往样品中加入硫酸调至PH小于2 可以延缓水样中氨氮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等几种形态的转变速度 有机废水在采样后应尽可能的测定 无机废水保存数日 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6 水样比色前后的稀释对于已经显色但超出浓度上限范围的水样进行 比色后稀释 再测定 不仅节约了显色试剂 而且节省了分析时间 三 分光光度法 总磷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如试样中色度和浊度影响测量吸光度时 需做补偿校正 三 分光光度法 总氮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国产过硫酸钾含氮过高 导致空白吸光值严重偏高 有两个解决途径 一是购买进口过硫酸钾 但价格比较贵 二是将国产过硫酸钾进行重结晶 一般200g可以回收到80 90g 这样做成本比较低 三 分光光度法 铬 六价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对混浊 色度较深的水样可用锌盐沉淀分离法进行预处理 水样经锌盐沉淀分离预处理后 仍含有机物干扰测定时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破坏有机物后再测定 三 分光光度法 阴离子洗涤剂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实验室用玻璃器皿不能用各类洗涤剂清洗 使用前先用水彻底清洗 然后用 1 9 盐酸 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