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与生活 一 科学家的故事 二 数学故事 三 数学笑话 一 科学家的故事 苏步青 高斯 小欧拉 苏步青的故事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 虽然家境清贫 可他父母省吃俭用 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 他在读初中时 对数学并不感兴趣 觉得数学太简单 一学就懂 可量 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 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 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 而是讲故事 他说 当今世界 弱肉强食 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 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 振兴科学 发展实业 救亡图存 在此一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 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 为了救亡图存 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 为了发展科学 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 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 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 读书 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 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 读书 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 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 当天晚上 苏步青辗转反侧 彻夜难眠 在杨老师的影响下 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 并从此立下了 读书不忘救国 救国不忘读书 的座右铭 一迷上数学 不管是酷暑隆冬 霜晨雪夜 苏步青只知道读书 思考 解题 演算 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现在温州一中 即当时省立十中 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 用毛笔书写 工工整整 中学毕业时 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 苏步青赴日留学 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 在完成学业的同时 写了30多篇论文 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之前 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 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 苏步青却决定回国 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 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 生活十分艰苦 面对困境 苏步青的回答是 吃苦算得了什么 我甘心情愿 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高斯的故事 1785年 8岁的高斯在德国农村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 学校的老师是城里来的 他有一个偏见 总觉得农村的孩子不如城市的孩子聪明伶俐 不过 他对孩子们的学习 还是严格要求的 他最讨厌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 爱做小动作的学生 常常用鞭子敲打他们 孩子们到爱听他的课 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有一天 他出了一道算术题 他说 你们算一算 1加2加3 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 谁算不出来 就不准回家吃饭 说完 他就坐在椅子上 用目光巡视着趴在桌上演算的学生 不到一分钟的工夫 小高斯站了起来 手里举着小石板 说 老师 我算出来了 没等小高斯说完 老师就不耐烦的说 不对 重新再算 小高斯很快的检查了一遍 高声说 老师 没错 说着走下座位 把小石板伸到老师面前 老师低头一看 只见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 5050 不禁大吃一惊 他简直不敢相信 这样复杂的数学题 一个8岁的孩子 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正确的得数 要知道 他自己算了一个多小时 算了三遍才把这道题算对的 他怀疑以前别人让小高斯算过这道题 就问小高斯 你是怎么算的 小高斯回答说 我不是按照1 2 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加的 老师 你看 一头一尾的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 1加100时101 2加99时101 3加98也是101 一前一后的数相加 一共有50个101 101乘50 得到5050 小高斯的回答使老师感到吃惊 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知道这种算法 他惊喜的看着小高斯 好像刚刚才认识这个穿着破烂不堪的 砌转工人的儿子 不久 老师专门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小高斯 鼓励他继续努力 还把小高斯推荐给教育当局 使他得到免费教育的待遇 后来 小高斯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人们为了纪念他 把他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 高斯定理 小欧拉的故事 当时 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 有一次 他向老师提问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 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 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 其实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是无限的 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 这个老师不懂装懂 回答欧拉说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这无关紧要 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 天那么大 那么高 地上没有扶梯 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 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 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 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 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 涨红了脸 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 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使老师下不了台 更主要的是 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 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 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 在老师的心目中 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欧拉的年代 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 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 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 小欧拉没有与教会 与上帝 保持一致 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 但是 在小欧拉心中 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 他想 上帝是个窝囊废 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 他又想 上帝是个独裁者 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 他又想 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 根本就不存在 回家后无事 他就帮助爸爸放羊 成了一个牧童 他一面放羊 一面读书 他读的书中 有不少数学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 达到了100只 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 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 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 长40米 宽15米 他一算 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 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 正打算动工的时候 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 不够用 若要围成长40米 宽15米的羊圈 其周长将是110米 15 15 40 40 110 父亲感到很为难 若要按原计划建造 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 要是缩小面积 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 不用缩小羊圈 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 他有办法 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 听了没有理他 小欧拉急了 大声说 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 父亲听了直摇头 心想 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 但是 小欧拉却坚持说 他一定能两全齐美 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 站起身来 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 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 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 缩短到25米 父亲着急了 说 那怎么成呢 那怎么成呢 这个羊圈太小了 太小了 小欧拉也不回答 跑到另一条边上 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 又增加了10米 变成了25米 经这样一改 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然后 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 现在 篱笆也够了 面积也够了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 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 不多不少 全部用光 面积也足够了 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 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孩子比自己聪明 真会动脑筋 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父亲感到 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可惜了 后来 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 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 1720年 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 这一年 小欧拉13岁 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二 数学故事 动物中的数学 天才 数字卡片 取胜的对策 蜗牛何时爬上井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 名叫 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 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 结果会很不稳定 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 蝴蝶效应 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 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 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 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 平时 他只需要将温度 湿度 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 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 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 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这一天 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 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 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果 当时 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 在结果出来之前 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 在一小时后 结果出来了 不过令他目瞪口呆 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 初期数据还差不多 越到后期 数据差异就越大了 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 而问题并不出在电脑 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 000127 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 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动物中的数学 天才 动物中的数学 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 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 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 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 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 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 这样既坚固又省料 蜂房的巢壁厚0 073毫米 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 而且排成 人 字形 人 字形的角度是110度 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 人 字形夹角的一半 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 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 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 默契 蜘蛛结的 八卦 形网 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 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 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 这其间也有数学 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 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 天才 是珊瑚虫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 日历 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 刻画 出365条斑纹 显然是一天 画 一条 奇怪的是 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 画 出400幅 水彩画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 当时地球一天仅21 9小时 一年不是365天 而是400天 动物中的数学 天才 数字卡片 有一天 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 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 我们大家伙儿 一起拍几张合影吧 你们觉得怎么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 好啊 8哥哥说 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 我就做一回好人吧 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 好吧 老4说话了 8哥 好是好 就是太麻烦了一点 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 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 它们变忙了起来 终于 号帮它们拍好了 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 冲是冲好了 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 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 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 这是电脑姐姐说 一共5元钱 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 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 就数老六最聪明 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 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唐僧师徒摘桃子一天 唐僧命徒弟悟空 八戒 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 不长时间 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 师父唐僧问 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 师父 我来考考你 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 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 如果3个3个地数 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 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 师父 我也来考考你 我筐里的桃子 如果4个4个地数 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 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 师父 我也来考考你 我筐里的桃子 如果5个5个地数 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 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 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取胜的对策 战国 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 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时期 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 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 上马差无几 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 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 著名军事家 的意见 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 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 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 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下面有一个两人做的游戏 轮流报数 报出的数不能超过8 也不能是0 把两面三刀个人报出的数连加起来 谁报数后使和为88 谁就获胜 如果让你先报数 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才能一定获胜 分析 因为每人每次至少报1 最多报8 所以当某人报数之后 另一人必能找到一个数 使此数与某所报的数之和为9 依照规则 谁报数后使和为88 谁就获胜 于是可推知 谁报数后和为79 88 9 谁就获胜 88 9 9 7 依次类推 谁报数后使和为16 谁就获胜 进一步 谁先报7 谁就获胜 于是得出先报者的取胜对策为 先报7 以后若对方报K 1 K 8 你就报 9 K 这样 当你报第10个数的时候 就会取得胜利 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 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 一只癞蛤蟆爬过来 瓮声瓮气的对蜗牛说 别哭了 小兄弟 哭也没用 这井壁太高了 掉到这里就只能在这生活了 我已经在这里过了多年了 很久没有看到过太阳 就更别提想吃天鹅肉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 心里想 井外的世界多美呀 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 蜗牛对癞蛤蟆说 癞大叔 我不能生活在这里 我一定要爬上去 请问这口井有多深 哈哈哈 真是笑话 这井有10米深 你小小的年纪 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 怎么能爬上去呢 我不怕苦 不怕累 每天爬一段 总能爬出去 第二天 蜗牛吃得饱饱的 喝足了水 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 它不停的爬呀 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 蜗牛特别高兴 心想 照这样的速度 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 想着想着 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早上 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 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 它心里一惊 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 原来 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 蜗牛叹了一口气 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 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 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 爬呀爬 最后坚强地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 小朋友你能猜出来 蜗牛需要用几天 三 数学笑话 1 1 10 1对10说 哥们 你都吃起鸡蛋了 8对3说 哥们 你都开始整容了啊 2对7说 哥们 你怎么能不穿鞋呢 9对6说 哥们 你怎么老练倒立呢 7对2说 哥们 你怎么老了呢 弯着腰 11111对1说 哥们 你怎么没吃的了呢 0对1说 哥们 你怎么光吃油条呢 5对6说 哥们 你能不能不吵了呢 一天 0和8街上相遇 0看了8一眼 说 胖就胖呗 系什么腰带啊 9要外出 临走时碰见了6 说 我要走了 6说 走就走呗 还玩什么倒立 7对2说 别跪了 跪也不会嫁给你 1碰到了3 惊叹到 哎呦 几天不见怎么隆胸了 7对2说 别跪了 跪也不会嫁给你 期末考试 期末考完试 小明回到家中对父母说 妈妈 爸爸 这回我两门老了100分 爸妈听后非常高兴 小明又说 是两门加起来100分 爸爸听后大怒 举手便要打 被妈妈劝道 就算数学40分 语文应该是60分 至少有一门及格吗 这时 小明小声说道 妈 不是那种算法 是语文10分 数学0分 加一起是100分 无理算术 算术老师道 这里有梨10只 吃去了6只 还剩多少 一个贪食的学生答道 我看把剩下的也一起吃掉吧 四舍五入 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 问妈妈 爸爸呢 妈妈看到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播活动策划方案前期
- 都江堰建筑方案设计图集
- 环保内外墙涂料施工方案
- 复合金属板吊顶施工方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单元阅读专项训练题
- 餐饮热度营销方案
- 太阳能路灯施工方案设计
- 基于改进包络谐波噪声比的轴承寿命量化指标分析研究
- 二年级英语单元综合测试卷
- 三甲医院机房规划与建设方案
- 《组织的力量 增长的隐性曲线》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第六章金属合金的塑性变形
- YY/T 0299-2022医用超声耦合剂
- GB/T 20671.5-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5部分:垫片材料蠕变松弛率试验方法
-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题库大全免费答案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浙江省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安装300条)新版
- 七年级(上 )生物实验通知单
- 中国瓷器发展史(课堂PPT)
- 系统部署报告(共6页)
- cvc和picc导管的维护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