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导论综述.doc_第1页
学科导论综述.doc_第2页
学科导论综述.doc_第3页
学科导论综述.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导论综述生技102班 学号 5602110063 史晓鹏学院为二年级的我们安排了学科导论这门关于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知道理论课。毋庸置疑从中我学到了好多的知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在各个专业教师的的精心指导下,将我多生物技术的了解延伸到了该领域的前沿,是我对生物技术各分支领域的了解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深深的感到21世纪,生命科学对全人类乃至全球,甚至是整个宇宙世界的不可替代性,而其中的生物技术,其作用与意义可见一斑,它将必然延伸到医药,农林,化工,物理,健康,能源等领域,并将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长期并将永远处于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我对遗传学这一专业领头学科的兴趣。大量事实研究证明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和带头学科。可以肯定,在未来遗传学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人类的一系列疾病定将会在遗传学的帮助下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和重大成果。学完学科导论,学完遗传学,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我感触最深,或者说谈谈我的想法:1、 遗传学的诞生:在遗传学的伟大诞生历程中有许多的杰出的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等学说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学说;过渡到魏斯曼的“种质”学说,便提出了种质自身永世长存,在时代之间连续相传,即种质连续论;孟德尔不逊色,他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于1865年发现了遗传界两大定律,遗憾的是,这么伟大的发现,知道35年后才被弗里斯、柯伦斯和邱歇马克证实。但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还是1905年英国人贝特逊依据希腊文“生殖”(generate)一词给遗传学正式命名为genetics。至此,遗传学正式诞生。2、 遗传学的发展:遗传界三大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与孟德尔第二定律,以及摩尔根第三定律即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破了对遗传学研究的许多障碍,是遗传信息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其作用之大,不可估量。试想,如果没有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发现,那么分子遗传学的出现与发展,基因水平的研究与发展将是如何!一前的我对遗传学的了解仅限于孟德尔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现在我认识到还有第三大定律。遗传学远比想象中的复杂。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孟德尔的两大定律与摩尔根的连锁遗传定律还不够,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如:上位效应(显性与隐性上位效应),互补基因,叠加效应等的补充,使得遗传规律的研究更加完善。既然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它的伟大便远不止于这三大定律;同时在拥有这三大定律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为作出如此之大发现的模式生物的敬重与感激。孟德尔选取的豌豆做实验,发现两大定律,他的选材的对象与实验方法是完美的。摩尔根及其学生选用果蝇做实验对象,更加精妙。但是真正的对分子水平的研究及其成果才能真正地证明以前的理论与假设,如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的研究使人们对于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迈向了成熟的阶段,再加上真核生物遗传分析的研究及其应用更加使得遗传学趋于完善。再到后来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有了数量性状等知识。遗传学发展到今天,使他与众学科有了交叉结合,如:毒理遗传学、医学遗传学、生态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理遗传学、发生遗传学等。概括起来有如下方面:1. 细胞遗传学时期细胞遗传学通过细胞学手段对遗传物质结构、功能和行为进行研究的遗传学分支科学。在这一时期,约翰逊创造出了“基因”这一词,摩尔根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摩尔根第一次把代表某一特定性状的特定基因,与某一特定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联系起来,这样基因就不在是代表某种性状的特定符号,而是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实体。这为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摩尔根提出了第三大遗传定律连锁遗传法则。2.生化和微生物遗传学时期大致是19401960年,从1941年比德尔和塔特姆发表关于脉孢霉属中的研究结果开始,到19601961年法国分子遗传学家雅各布和莫诺发表关于大肠杆菌的操纵子学说为止。 在这一时期中,采用微生物作为材料研究基因的原初作用、精细结构、化学本质、突变机制以及细菌的基因重组、基因调控等,取得了已往在高等动植物研究中难以取得的成果,从而丰富了遗传学的基础理论。19001910年人们只认识到孟德尔定律广泛适用于高等动植物,微生物遗传学时期的工作成就则使人们认识到遗传学的基本规律适用于包括人和噬菌体在内的一切生物。3.分子遗传学时期从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DNA 的双螺旋模型开始,但是50年代只在DNA分子结构和复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而遗传密码、mRNA、tRNA、核糖体的功能等则几乎都是60年代才得以初步阐明。 分子遗传学是在微生物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子遗传学的基础研究工作都以微生物、特别是以大肠杆菌和它的噬菌体作为研究材料完成的;它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基因和蛋白质的线性对应关系、基因调控等也都来自微生物遗传学的研究。分子遗传学在原核生物领域取得上述许多成就后,才逐渐在真核生物方面开展起来。 正像细胞遗传学研究推动了群体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的发展一样,分子遗传学也推动了其他遗传学分支学科的发展。遗传工程是在细菌质粒和噬苗体以及限制性内切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但可以应用于工、农、医各个方面,而且还进一步推进分子遗传学和其他遗传学分支学科的研究。 免疫学在医学上极为重要,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按照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一个生物为什么能产生无数种类的免疫球蛋白,这本身就是一个分子遗传学问题。自从澳大利亚免疫学家伯内特在 1959年提出了克隆选择学说以后,免疫机制便吸引了许多遗传学家的注意。目前免疫遗传学既是遗传学中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分子遗传学的活跃领域之一。 在分子遗传学时代另外两个迅速发展的遗传学分支是人类遗传学和体细胞遗传学。自从采用了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手段后,遗传学研究可以不通过生殖细胞而通过离体培养的体细胞进行,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才得以迅速发展。不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凡是采用组织培养之类方法进行的遗传学研究都属于体细胞遗传学。人类遗传学的研究一方面广泛采用体细胞遗传学方法,另一方面也愈来愈多地应用分子遗传学方法,例如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来建立人的基因文库并从中分离特定基因进行研3、 遗传学的探索与应用:21世纪的医疗保健等行业已是足够发达,人类的科学技术已是十分辉煌。但是,仍然有许多疾病困扰着我们。人类疾病中存在四大难题:恶性肿瘤、心血管病、遗传病和某些病毒感染的病,如艾滋病等。这些疾病都与遗传学紧密相关。恶性肿瘤的本质是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或其表达改变的结果;有些心血管疾病具有家族史;各类遗传病更是直接受控于基因突变;艾滋病虽然不是人类自身基因突变的缘故,但要获得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必须了解这些病毒的结构,功能、复制和表达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如目的基因治疗、反义RNA技术和RNA干扰等治疗方案虽尚未普遍应用于临床,但研究结果已经给人们展示出美好的前景。人们预测RNA干扰技术讲给临床医学带来革命性变化。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将促进医学遗传学的相关学科,如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基因医学等学科的发展,是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入黄金时代;同时人们从中可发掘出5000多种遗传病和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以及其它严重遗传疾病的方法,阻止甚至扭转一些遗传病。这是遗传学与医药业。遗传学与农牧业方面: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与农、牧、林、渔、工业发酵、医疗保健和制药等乃至国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基因育种,杂交、重组等技术的应用为全世界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转基因食品的出现更是解决了诸多问题,比如全世界的温饱问题。取得的成果有我国的“三系”杂交水稻,八倍体小黑麦等。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是世界是第一例由分化的体细胞发育出来的后代,它不仅证明了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而且为无性繁殖家畜奠定了理论基础。此为,超级小鼠的问世,表面哺乳动物之间可进行基因转移,次项成果不仅为哺乳动物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于治疗某些遗传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遗传学与社会和法律: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也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基因工程能够获得能同时分解多种毒素的菌种。超级菌具有极强的劲化环境的能力。人类基因组正在受到日益恶化的环境因素的侵害,特别是一些放射性物质和有毒的化学物质能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的变异,而其中大多数的突变是有害的。目前,各国政府根据这种危害已制定了相应的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了各项保护措施,以保护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当今的遗传学射击面愈来愈广,如DNA指纹分析应用于法律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