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绪论_第1页
方剂学绪论_第2页
方剂学绪论_第3页
方剂学绪论_第4页
方剂学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剂学 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方剂学是理 法 方 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 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 法 依据辨证 确立治疗方法 方 依据治法进行处方 药 依据处方调配药物 方剂的组成正确与否 处方的好与坏 对疾病的转归起着决定性作用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与死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方剂的历史悠久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已经发现了药物 最初只是用单味药治病 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 认识到几味药配合治病比单味药治疗效果好 于是便逐渐形成了方剂 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经 13首方 是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医方283首 春秋战国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 52种病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合计载方314首 汉代 张仲景著 载方113首 载方262首 创造性地将理 法 方 药融为一体 肘后备急方 东晋 葛洪著 约2000余首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唐 孙思邈著 载方5000余 载方2900余 外台秘要 唐 王焘著 载方6000余首 太平圣惠方 圣济总录 宋代载方16834首 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写的方书 赵佶载方近20000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载方788首 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 金元四大家 开方论先河 即刘元素 张从正 李杲 朱震亨 伤寒明理论 成无己著 金匮方论衍义 赵以德著 首次以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 普济方 明 朱肃编 载方61739首 清代温病学派 现存古籍最大的一部方书 温病条辨 吴瑭 温热经纬 王孟英 现存古籍最大的一部方书 中医方剂大辞典 南京中医学院 96500余首 方剂的组成 第一节组方原则 臣药 佐药 使药 君药 治疗主证或主病 是方中起决定作用的药物 药力居方中之首 辅助君药治疗主证 病 治疗兼证 病 药力小于君药 辅助君或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治疗次要兼证 病 制约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反佐 当邪盛拒药时加入与君药药性相反的药物使之与病性相投则邪不拒药 药力小于臣药 引经 调和诸药 药力类于佐药 在一首方剂中君药是主要的 起主要作用 是不可少的 臣 佐 使是否都具备 要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 功用 外感风寒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 头痛身疼 无汗而喘 舌苔薄白 脉浮紧 主治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组成及其变化 药味的增减 一般 佐使 药的加减 一般不发生主要配伍变化 不会引起功用的根本改变 例如 小柴胡汤 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 主治不变 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主要 臣 药的加减 改变了君臣配伍关系 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化 例如 三拗汤 即麻黄汤去桂枝 主治风寒束肺的咳喘 麻黄加术汤 即麻黄汤原方加白术12g 治疗痹证初起 药味的增减 药量增减 厚朴三物汤 大黄厚朴枳实 20g君10g佐15g臣 主治阳明腑实证 小承气汤 20g佐40g君25g臣 主治腹胀 用药相同 用量不同 其药力则有大小之别 从而改变了君臣地位及其配伍关系 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化 例如 药味的增减 药量增减 剂型更换 抵当汤 水蛭虻虫大黄桃仁 主治下焦蓄血之重证 身热 少腹鞕满 小便自利 发狂或如狂 抵当丸 三十条三十只三两二十个 同一方剂 用药 用量相同 剂型不同 其作用也有差别 例如 二十条二十只三两二十五个 主治下焦蓄血之轻证 身热 少腹满 不鞕 小便自利 无狂 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