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常见问题.doc_第1页
给排水常见问题.doc_第2页
给排水常见问题.doc_第3页
给排水常见问题.doc_第4页
给排水常见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小结 随着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的更新及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自喷规范)的出台,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全国各省、市都先后开始实施建筑工程图审查制度,其审查的主要依据为2000年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所规定的各项条款是设计当中必须遵循的硬性要求。因此,本文就笔者近一、二年来所参与的高层消防给排水设计,以及在设计复核、审查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小结,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1、在高层建筑内应控制使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代替两组单阀消火栓。 高规规定“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在某些条形高层建筑中,其端部是否可以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从而省去1组单阀消火栓的设置呢?虽然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中提出“在每层楼的端部可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但是高规中明确规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的塔式住宅,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且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予以规定。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应该力求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2、 正确计算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合理布置消火栓。 高规规定“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0m;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3m。”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水枪最小流量5L/s,水枪喷嘴口径19mm,查有关设计手册得出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为11.3m;对于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我们可以调整水枪流量以达到满足规范所需要水枪充实水柱长度。 而在实际中,高层建筑标准楼层净高考虑经济因素一般控制在4.0m以下,如果根据公式Sk(H1-H2)/SIN计算水枪充实水柱,当层高取4m,水枪上倾角取45时,计算Sk为4.24m,远远达不到规范要求,即层高限制了充实水柱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调整水枪上倾角来达到提高充实水柱长度的目的,因为规范及有关手册提出水枪上倾角不应大于60,并未规定其下限角度值。笔者通过计算,当层高仍旧取4m,充实水柱取11.3m时,水枪上倾角为14.87。况且高规有关条文说明解释道,口径19mm水枪的充实水柱小于10m时,由于火场烟雾大,辐射热高,扑救火灾有一定困难,所以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首先应该计算,同时又要满足高规规定各种高层建筑水枪的充实水柱下限值。按照水枪充实水柱长度,我们可以确定消火栓保护半径,但是在设计中我们不能简单的用保护半径画圆来布置消火栓。因为高层建筑平面中隔墙、内走道、门的布置会影响消火栓的使用,设计中应该用水龙带长度、充实水柱的水平投影去校核消火栓保护半径最远点。 3、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间前室必须设消火栓。 高规规定“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间前室必须设消火栓”,那么设于前室的消火栓可否保护相邻部位呢?高规的条文说明对此并没有具体说明,但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的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消防电梯前室内消火栓是为便于消防队员使用消火栓并开辟通路,不能计入总消火栓数内。因此在设计中我们通常将其视为消防电梯间前室专用,而不保护其余部位。而目前如上海等部分地方消防设计规定,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前室也需设消火栓。 4、正确设置消防水池及保证高层建筑两路供水。 通常在高层建筑中,在市政供水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或市政为单路进水时,规范都要求设置消防水池。计算消防水池容积时,应将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各消防用水量之和减去市政进水管的补水量。补水时间可按最长的火灾延续时间计。如果要考虑室外消防用水量或是设置生活、消防共用水池,则还需要补充相应的用水量。当设置生活、消防共用水池时,不能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做水池池壁以及池底,以防止生活水质污染。对此,强制性条文中已经明令禁止。 同理,如果高层建筑屋顶设有生活、消防共用水箱,也应满足该要求。从消防水池接入水泵间的引入管应该保证不少于2根,如果在接入泵房前就将引入管汇合为一,对消防水池而言,仅为单路供水,存在供水的安全隐患。同时,从消防水泵接入各消防管网的供水管也应保证两路。 5、 消防水泵出口处的放水阀和稳压回流措施。 高规规定“消防水泵的供水管上应设置DN65的放水阀门”,目的是便于水泵检查试验时排水。排水量小时,可直接排至泵房集水池;排水量大时,可排回消防水池。同时,消防水泵出口还需要考虑一定的稳压回流措施。因为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消防水量小于水泵选定流量值的情况,此时水泵扬程远大于设计值,在无任何回流措施保护下,消防管网压力过大,容易造成事故。简单的做法是在供水管上装设安全稳压阀,在管网超压时,可以通过回流管泄压,将回流水排至消防水池;在二、高层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1、走道喷头的布置。 在高层建筑中,为了美观往往设有吊顶,隐藏结构梁及各专业管道。而走道通常是各种管道最为集中的地方,特别是设置集中空调的高层建筑,结构梁、空调风管以及分层布置的给排水、电力管线等使设有吊顶的走道净空降低,若其吊顶形式为闷顶,则其闷顶的净空高度极有可能大于800mm。而自喷规范规定:“净空高度大于800m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应设置喷头。” 是我们在设计中容易忽视的地方。由于走道内管道众多,设计中往往会出现直接在自喷配水管上、下接喷头的错误做法。首先这种接法不符合配水支管允许设置喷头数量(8个)的规定,其次走道内的自喷配水管往往管径较大,它缺少接小管径喷头的管件,在安装上也有弊病。所以,走道内的喷头应该从配水支管上接出为宜,在管线的布置上应与暖通、电力专业密切配合。2、高层建筑部分层自喷配水管入口应按要求减压。 新自喷规范规定:“管道直径应经水力计算确定。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衡。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各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不宜大于0.4MPa。”而老自喷规范对此并无具体要求。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险等级一般为中危险级,自喷水泵是根据最高层最不利喷头工作压力经过计算而选择。笔者在近几次设计中计算的最不利层配水管入口处所需压力均不大于0.3MPa(最不利喷头工作压力按0.05MPa计),由于自喷水泵的扬程还需考虑建筑高度、水力损失等因素,故必使高层建筑的底部几层配水管入口处压力大于0.4MPa。因而在设计时,在自喷水泵扬程的确定上不能一味放大了事,应该在自喷平面布置完毕后通过水力计算校核水泵扬程,并在此基础上校核底部几层配水管入口处压力。3、正确设置自喷末端试水装置,解决末端试水装置排水问题。 自喷规范要求“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末端试水装置的出水,应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在设计中,我们通常不会忘记末端试水装置中试水阀、压力表的设置,但是往往忽视试水接头的设置,特别是试水接头出水口的口径没有交代。其实目前市场许多消防设备生产厂家,如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可以生产成套的末端试水装置(ZSPP末端试水装置,含试水阀、压力表、试水接头),我们只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按照试水接头出水口的流量系数选择定型产品即可。此外,试水接头不能与管道或软管直接连接,影响孔口出流的效果;自喷排水管也应设计成间接排放,以免下水道气体通过排水漏斗散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品质。4、报警阀的进出口均应设置信号阀。 新自喷规范要求“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宜采用信号阀。”一般在水流指示器及报警阀进口设置信号阀已经是常规设计,很少遗漏。但规范要求在报警阀出口也要设信号阀或带锁具的阀门,目的是防止误操作。5、消防增压泵的设置问题。 为保证高规或自喷规范要求的最高层消火栓或喷头的静压力值,在高位水箱的水位差不够的情况下,设计中我们一般在高位水箱处设置消防增压泵。首先,增压泵的流量要满足1股水柱或1个喷头的水量;其次,增压泵的扬程不宜过大。由于高位水箱消防水位与顶层消火栓或喷头已有一定的位差,规范要求的静压力值减去这个水位差就是增压泵的最小扬程,所以增压泵的扬程一般只需要几米足以满足要求。如果增压泵扬程选的过大,将导致下层管网承压过高,消火栓出口压力或是各层自喷配水干管入口处压力增大,均需采取减压措施,使消防系统复杂化。但是仅靠增压泵来满足消防静压要求也不合适,因为增压泵的运行由压力传感信号控制向消防系统不断打水以维持压力,水泵需要常年频繁启停,机件容易损坏。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建筑协商适当抬高水箱位置,利用高位水箱稳压最为稳妥;建筑条件实在不允许时,设计选择带气压水罐的增压设施亦可。如果增压泵扬程选的过大,将导致下层管网承压过高,消火栓出口压力或是各层自喷配水干管入口处压力增大,均需采取减压措施,使消防系统复杂化。但是仅靠增压泵来满足消防静压要求也不合适,因为增压泵的运行由压力传感信号控制向消防系统不断打水以维持压力,水泵需要常年频繁启停,机件容易损坏。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建筑协商适当抬高水箱位置,利用高位水箱稳压最为稳妥;建筑条件实在不允许时,设计选择带气压水罐的增压设施亦可。6、自喷供水应先通过报警阀。 在自喷系统中,自喷水泵是通过报警阀上压力开关动作给出信号来启动,水流指示器显示火灾位置,因此自喷供水均应通过报警阀接向管网。特别是从高位水箱或增压设施接出的自喷供水管,不能像消火栓系统那样直接接在消防管网上,而必须从报警阀入口接入消防管网中。同理,自喷系统的水泵接合器的引入管也必须通过报警阀接向管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的几个问题1 水泵接合器的安装位置不当一些设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将水泵接合器设在玻璃幕墙下的实体墙上,在火灾状态下,下落的玻璃将会威胁水泵接合器使用的安全。从使用安全角度考虑,设置在墙体上的水泵接合器应避开玻璃幕墙。2末端试水装置设置的随意性较大(1)末端试水装置不是按规范要求设置在最不利点,例如为了照顾排水而将末端试水装置设在并不在末端的厕所内;(2)一些末端试水装置处的排水设施排水量小于试验阀的泄水阀的泄水量或者干脆不设排水设施,试验阀开启后便会造成“水灾”,为消防设施的定期保养、维护埋下隐患,以至于无法进行防水试验;(3) 将末端试水装置安放在走廊、房间或厕所的吊顶内,试水极不方便;(4)不使用规定的末端试水装置,而用DN25的球阀代替,其通径是25mm,比一只公称通径为15mm(实际孔径约为11mm)的喷头要大得多,其开启后的水流量远远大于一只标准喷头的排水量,显然这样的试水装置不能代表一只喷头开启的效果,末端试水装置开启水流量必须相当于该防火分区内的1只喷头的流量,其试验结果才能符合试验目的。3 施工中不注意对喷头的保护 (1)闭式喷头施工安装后没有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以致水泥砂浆、涂料、油漆等附着在闭式喷头的感温元件上,造成闭式喷头不能正确感温,延长灭火动作时间;(2) 装修吊顶因施工质量查差,吊顶下塌,致使喷头缩入吊顶内,影响喷头工况。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泵房工作环境恶劣(1)地下泵房潮湿不堪对水泵和同处一室的水泵控制柜造成极大损害,如广元地税大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投入运行不到两年时间,控制柜内的部分设备多次发生电压击穿事故,后不得不在泵房内增设除湿干燥设备,并将落地安装的控制柜离地面70cm重新安装。潮湿还使水泵电机多次发生故障。(2)地下泵房排水不畅极易造成水淹泵房,如广元利州百货大厦地下泵房内蓄水池的容积小,排水泵流量小,一次试泵中通过放水管放出的水差点将泵房淹没,造成事故。5 屋顶水箱不经过报警阀直接接入系统给水管网屋顶水箱提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前十分钟的消防用水,从屋顶水箱下来的水流如不经过系统的报警阀,报警阀后所设的压力开关、水力警铃不能发出警报,自动喷水灭火泵不能及时启动,甚至在发生火灾时将屋顶水箱的水用光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无水可用,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灭火效能。正确的联接方式应是将屋顶水箱下的竖管联接到报警阀前部,即屋顶水箱里的水必须先进入报警阀后再通过喷头洒水。 6 稳压泵流量过大造成自动喷水灭火泵误启动根据规范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稳压泵补水量不应超过1L/s,但一些建筑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选用稳压泵的流量远高于此标准。湿式报警阀的阀瓣在小角度范围(不超过30。)内开启时报警阀的报警通道尚未开启,不会引起自动喷水灭火泵的启动。如稳压泵的补水流量过大,会使报警阀的阀瓣大角度开启,造成压力开关、水力警铃动作,启动自动喷水灭火泵。所以应选择小流量的稳压泵。7喷头原有布局被随意调整,出现保护盲区一些大空间建筑因二次装修或使用功能变化而被分隔成许多小间,原本按大空间设计的喷头却没有因空间分隔进行调整,一些分隔区域内没有喷头,或者有喷头却位置不当,如本应居中布置却成了靠隔墙布置,从而出现了喷头保护的盲区,如广元温州商城。该隐患目前已由广元市建设局组织整改。8利用景观水池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源,其水质无法保证一些建筑物利用栽种水生植物、甚至养鱼虾的景观水池作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源,但水泵吸水口处无相应的滤水、净水设施,极易吸入带杂质的水,堵塞湿式报警阀阀瓣或座圈环槽中水力警铃的管孔,影响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动作,产生误报或不报警,或堵塞喷水灭火喷头,致使系统失效。9供水系统无防超压、泄压技术措施(1)不安装安全泄压阀和放水管。如2004年5月对广元电业局办公楼进行施工检查时发现已完工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既未安装安全阀,也未安装放水阀,试泵时自动喷水灭火泵向密闭状态下的湿式自动喷水系统管道加压,因其扬程过高、压力过大极易导致闭式喷头出现漏水、爆裂现象,系统无法进行调试,安全无保证。后要求施工单位在报警阀后重做安全阀和放水管,因为报警阀阀瓣具有止回功能,一旦水压过高,即使安全阀动作放水,仍不能使报警阀后管道系统泄压。(2)不恰当地选用自动喷水灭火泵致使系统超压严重。如广元国税大厦将原设计的1用1备的自动喷水灭火泵改为1台大功率高扬程大流量泵,大楼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的最高处为46m,但所选用泵的扬程却高达120m,每次试泵时低楼层的喷头均要承受超过标定值的压力,极易造成喷头爆裂。目前该单位已着手对水泵系统进行改造,将原有泵改为扬程稍低、性能曲线较为平缓的泵,增设备用泵,加设安全泄压阀。10自动喷水灭火泵电路装设过载保护切断器一些建筑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维护保养跟不上,如不能坚持定期启泵运行会致使泵生锈,启动困难。一旦启泵,装设的过载保护切断器就工作,致使自动喷水灭火泵无法正常启动。自动喷水灭火泵是灭火救援的重要设备,在消防灭火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8.6.3.5条、第10.2.2.4条(3)规定:“对于突然停电会导致比因过负荷而造成损失更大的配电线路,不应装设切断电路的过负荷保护电器(如消防水泵的供电线路),但应装设过负荷报警电器”。照此规定,自动喷水灭火泵不应装设过载保护切断装置,如果装设漏电保护器,应选用只报警不脱扣的漏电保护器。这主要是考虑到火灾发生时,应全力保证消防用水的需要,因为由于水泵过载可能造成的线路、设备损失与火灾损失相比微不足道。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高层建筑投资规模大,建筑使用功能复杂,使得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防火安全的设计。我国社会经济还不发达,因此,我们在设计当中既要考虑到控火及灭火的安全性,又要考虑到投资的合理性。下面就笔者在设计当中的几点体会,愿与大家交流。 一、室外消火栓数量的确定 高规第736规定:“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15l/s“,但是高规的条文说明是这样解释:“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保证供应建筑物需要的灭火用水量,其中包括室内、室外两部分“,笔者认为条文说明的解释超越了高规的规定。室外消火栓是室外消防用水取水口,理应按室外管网来考虑。可以想象得到,室外管网供水流量一旦确定,即使设置再多的室外消火栓,其室外消火栓所能取到的水量的总和也就是室外管供水总量。当设计把室消防用水储存在室内消防水池时,室外管网一般就按室外消防用水量来确定,因此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防用水量经计算来确定,但是高规第7453规定“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米“。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水泵接合器的1540米范围内在一般情况下要设置室外消火栓。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在布置水泵接合器时,要考虑其相对集中,以利于与经计算的室外消火栓数量对应,一旦设计中有较多的室内消防系统需要较多水尖接合器,且分散布置时,则需要适当增设“额外“的室外消火栓。 二、水泵接合器数量的确定众所周知,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当室内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遇大火室内消防用水不足时,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将水送到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灭火使用。高规7451规定:“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l/s计算:“这里指明水泵接合器的数量是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笔者认为这一点不好照搬,我们从水泵接合器用途不难知道,水泵接合器是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来增补室内消防用水不足的接口。如果室外消防用水量远远小于室内消防用水量时,那水泵接合器设那么多是没有意义的,笔者最近做一个工程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按一类高层建筑设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但其室内大水滴喷淋系统设计用水量为133l/s,室内水幕喷淋系统设计用水量为167l/s,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用水量为30l/s,这些用水量按火灾延续时间计算均储存在地下水池中。按规范7451规定,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分别设10个,12个和2个。12个水泵接合器要12辆消防车从12个室外消火栓中取水供给,而室外的供水条件上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即使考虑到由消防车距离运水,那也不可保证大水滴淋系统和水幕喷淋系统的正常工作。因这两个系统要正常工作时的用水量很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那么多消防车远距离运水来达到同时供水,如时间过长,那这两个系统也失去作用,最后时间一长就靠消火栓来灭火,因此笔者认为应对一些灭火系统可以适当减少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可以分别设35个就足够了;而对消火栓系统应重点保证,故水泵接合器的数量按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的同时应考虑室外供水能力综合确定,达到既节省投资的目的,同时又保证消防的安全可靠性。 三、消防水池容积的确定 消防水池是储存消防灭火用水的构筑物,容积的确定关系着灭火的安全性。高规732规定:“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二类居住建筑除外),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均应设置消防水池。“高规733对水池的容积作了规定:“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时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以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一些地方针对这两条规定,却有不同的设计方法。 在福州地区,室内及室外消防用水量均储存了消防水池中,原因是市自来水公司无法保证市政供水的安全性,这显然会增大消防水池的容积。如每一幢高层建筑均要把室内及室外消防用水量储存在消防水池,那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 厦门地区是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时,消防水池只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一般做法为:从市政引两根进水管构成室外环状供水,以保证室外供水的安全性,消防水池设在地下室,只考虑室内消防用水量,但不允许考虑火灾时水池的补水量(规范没有作明确规定)。故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这样导致一幢高层公共建筑地下室一般都储存了四、五百吨的消防用水,一般占地均有二百多平方米。像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地下室储存了2600吨的消防用水,水池占地890平方米,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很不经济,仅工程造价就增上百万元;同时又增大管理的难度,如要清洗,定期换水等,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果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合建水池,那必然会造成生活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所以笔者认为既要保证消防安全,又要降低工程造价及管理方便,首先要加强自来水公司的责任度,保证城市环状供水的安全可靠性,然后适当加大高层建筑的进水管,使得进水管在保证高层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的同时能够在火灾时补充消防水池的水量。这样经计算可以适当减少消防水池的容积,达到经济合理。同时笔者建议邻近高层建筑共用消防水池,对这一点希望有关市政部门能够牵头,对共用水池进行合理地管理,这也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合理公正的规划控制。 香港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学习,香港的建的消防水池就很小,相当于一个水泵吸水井,容量一般不超过50吨,他们只保证初期火灾的用水量,中、后期火灾的用水量直接靠市政管道的供给,大厦本身只提供提升设备及市政管道的接口,在高层建筑林立的香港就可节约了很多的建筑面积供各种用途使用,我们应向这一方面学习与借鉴。 四、消防给水系统的形式对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形式的选择,首先我们应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其次我们应尽量选用经济合理的供水形式。 按服务范围分: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笔者建议尽量采用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就如上述所讲:邻近高层建筑共用消防水池,但这往往得不到推广。主要原因是各开发商不能协调好,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能够牵头,共同解决管理及费用的问题,使几方面都能够接受。 按高度来分:分区水和不分共给水 当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80mpa时,采用不分区给水形式,当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大于080mpa时,采用分区给水形式。分区供水方式又包括:并联分区供水方式;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减压阀分区供水方式。并联分区供水方式:各个分区互不干扰,自成体系,对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但造价高,维护管理较困难。串联分共供水方式:各区水泵压力相近或相同,不需高压泵,高压管;但水泵分散,管理困难,同样造价高。 减压阀供水方式:系统简单,造价低,管理方便,笔者建议尽量采用此种供水方式。此种方式可以保证经济,安全的要求,维护管理方便,但对减压阀的要求较高,应采用可调式减压阀,设定阀后压力并保持恒定。只要一套水泵,一套水泵接合器,一座水箱,一套电控设备,造价大大降低。对上述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安全可靠是最重要的,但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达到经济合理,尽量节省投资,使得维修管理方便,我们还要在设计当中认真考虑,细心比较,这样才能把工程做的更完善。消防给排水疑难问题解答(07年版江苏省审图中心技术问答)(一)消火栓系统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第8.6.1条五款条文说明对于多层、高层厂房、库房和多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阀门的设置应保证其中一条检修时,其余的竖管仍能供消防用。但对于第一款室内消防管网可布置成枝状的(室内消火栓不超过10个,且室内消防水量不大于15L/S),是否可不执行此条规定?局部枝状管道上是否允许设不超过5个消火栓?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已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8.4.2条对于设置成环状管网和阀们布置都有明确文字规定。旧规范GBJ 16-87已废止。新建规的第8.4.2.1条规定:“室内消火栓超过10个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15 l/s时,其消防给水管道应连成环状”;第8.4.2.2条规定“高层厂房(仓库)应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室内消防竖管应连成环状”;第8.4.2.6条的阀门布置对于单层厂房(仓库)和公共建筑,检修关闭阀门时停止使用栓数不应超过5个,对于多层民用建筑和其他厂房(仓库)应保证关闭的竖管不超过1根,竖管超过3根时,可关闭2根。2、2005年技术问答(二)8条对于有隔断的小店面房可以考虑邻近一间的消火栓计算两股水柱能否到达,是仅对一、二层小店面的放宽办法?其他建筑能不能仿效?如三层店面、办公楼等。答:对于省内工程,原2005年技术问答的(二)8条仍可参照进行审查;三层店面、办公楼不适用;新建规GB 50016-2006第8.3.3条中:“建筑面积大于200m2商业网点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3、苏公消200417号文中的第1条关于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住宅的防火设计是否可理解为高规(2005年版)的不超过二层?(高规术语第2.0.17条关于商业服务网点为不超过二层)。答:关于商业网点的定义以术语第2.0.17条为准。4、按高规第6.3.3.11条,消防电梯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m3,是指有效容积,还是总容积?答:消防电梯排水井容积指有效容积。其最高水位不应超过电梯井底标高。5、GBJ16-87(2001版)第8.6.2条第二款中规定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应由计算决定,对于高大净空场所其充实水柱长度很大(如层高为20m,经计算充实水柱长度为28.2m),要达到此长度,消火栓栓口处所需水压较大,有可能超过0.5MPa,消火栓的出水量也远远超过5L/S,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答:室内消火栓只能扑救一定高度内的火灾,充实水柱不能无限制地提高,栓口处出水压力超过50m水柱时,水枪的反作用力很大,一个人难以操作。此时,超过消火栓保护范围外的部位应采用其它消防设施进行保护。新建规GB 50016-2006第8.5.7条中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有关规定可供借鉴。对于超过消火栓充实水柱保护范围外,又无法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展览厅、体育馆观众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丙类厂房, 可采用固定消防炮等灭火设施。6、“高规”第7.3.5条要求高位消防水箱应设置在屋顶最高处,是否可理解为使用层的最高一层的顶上?答:可以理解为使用层的顶部(该使用层为需要设置消火栓或自喷系统的层次)。7、18层及18层以下的单元式高层住宅,根据高规第7.4.2条, 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此消防立管顶部是否必须与其它消防立管连接成环?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消防竖管可否为枝状?答:非塔式的18层及18层以下的单元式高层住宅当采用一根竖管,每层双阀双出口型栓的设计时,消火栓立管顶部应至少每2个单元互相连接,形成环状管网。根据新建规第8.4.3条,对于九层及九层以下的单元式、塔式住宅,消火栓竖管可为枝状,当设2根消防竖管确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口双阀型消火栓,消火栓可在楼梯休息平台设置。8、一幢多层商住楼建筑按省消防局200417号文,能否理解为商场设消火栓保护而住宅层不设消火栓?答:多层建筑的商住楼,当符合200417号文中的有关规定时,商场部分设消防给水设计(消火栓系统或消火栓、自喷系统),住宅层可不设消防给水。9、商住楼设计中:一、二层商店,有小间隔断,而某设计部门至今在每小间内设置一个消防水喉来代替室内消火栓,是否可行?答:水喉只适用于符合GB 50016-2006第8.3.3条范围的建筑。10、多层厂房电梯井前室要不要布置消火栓?答:是消防电梯需要设消火栓,不是消防电梯可以不设。11、住宅底层汽车库、门开启宽度2.4m以上,小间隔断是否考虑水消防?答:存车大于5辆的汽车库应有消火栓保护。存车小于5辆的汽车库可在每间配置灭火器。1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4.13条要求间歇性使用的给水管网,其管网末端和最高点应设置自动排气阀。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有的设自动排气阀,有的不设,审查如何处理?答:消火栓给水系统立管顶部的自动排气阀可设可不设,不视作违反规范。消防常见的问题一、 水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主备泵切换的问题。虽然水泵控制柜由控制柜厂家提供,但个别厂家由于对消防规范的不了解或订货时没有提出要求,控制柜中没有提供水泵切换功能或切换功能无法实现,而施工人员在公司调试组调试前又没有发现,造成不必要的麻烦。2、消火栓按钮启泵问题。某工程,消火栓按钮接线采用1.5mm2,造成压降过多而不能启动水泵或启泵按钮灯不亮。3、喷淋系统中压力开关应直接起泵,而某工程是由报警控制器联动起泵,目前消防规范是不允许这样起泵的。 4、水泵启动方式。当水泵电机超过11kW时,应采用降压启动方式,不应直接启动。5、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通向室内的门应采用防火门。6、雨淋系统、预作用系统的启泵问题。当雨淋阀、预作用阀采用报警探测器联锁启动时,应是该区域火灾确认或两点报警联动。压力开关应接入水泵控制柜直接启动水泵。7、水流指示器前应安装信号蝶阀,不应采用其他阀门。某工程,水流指示器前安装的是带锁定装置的蝶阀,调试时阀门是关闭的,而报警控制器中无反馈信号。如果发生火灾,该系统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所以水指示器和信号蝶阀的反馈信号应接入报警控制器。8、末端试水装置出口应接入排水管。某工地在施工中,未将末端试水装置出口接入排水管,排出的水将旁边建筑的设施冲走,造成不良影响。9、喷淋头的选择。某些工程中,厨房内的喷淋头采用68喷淋头,而规范要求应采用93喷淋头。在选择闭式喷头时,喷头的公称动作温度宜高于环境温度30。10、消火栓箱内水带应采用挂钩式,不应采用卷盘式。11、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问题。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设置减压措施。12、在调试中经常发现有些阀门是关闭的,希望各项目部在施工完工后,检查阀门是否开启。13、水泵房内的排水问题。个别工程试验阀的排水口未接到排水沟或室外,造成水房内到处是水。二、 报警系统及气体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探头报警灯的安装方向不规范,探头报警灯的安装应面向主要出入口方向。2、个别工地报警控制器还在使用电源插座和漏电保护器,应直接接入消防电源。3、报警系统的接地不按规范要求安装合格的接地线。4、某些工程,电梯联动迫降未调试好,就要求公司调试,误认为模块到位就可以了,其实消防调试开通是对整个工程而言,不能认为这项工作不是我做的,是否能联动关系不大。消防开通报告是为消防工程整体验收提供数据的,只有工程内所有消防报警联动设备运行状态正常后才能出开通报告,所以要为整体考虑。5、启动正压风机、排烟风机的联动个别工地没有调试好。特别是防火阀、排烟口的联动、复位均不能到位。6、排烟风机机体进风口安装的280防火阀是用作火灾排烟时当大火烧到该防火阀温度超过280时该阀门关闭的同时关闭排烟风机,必须引起重视加以改进。防止将大火引入排烟机烧毁电机的,但许多现场施工管理操作人员只是将该点作为一个报警点而不联动关闭排烟风机来处理,这是错误的。7、警铃、消防广播、声光报警器在安装前对线路的检查不到位。最后出现同一防火区内个别点不能发出正确警示的低级错误。8、许多工地为赶工期,对工程质量只布置不检查,出现探头、警铃、手报安装不牢固,有松动的现象,甚至有些探头一碰就会掉落到地上。三、 气体灭火系统的调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首先是施工队不能提供气体输送管的试压数据,只是口头上告知试过压了,具体是何时试压?试压人员是谁?都无法提供。所以是否试过压只能是个问号。2、申请调试前施工操作人员对产品不作细致的了解。结果调试时出现声光报警不动作,报警点无法打印。要其整改时反而提出用备用电池时是不能打印的论点。咨询了生产厂家后才得到无其之说的结论。3、对气体灭火的性质了解不到位。防护区的门窗只是用一般性的材料和玻璃。在施工中不能提出异议,到调试验收中才发现该问题为时已晚,特别是防护区的门应是能自动关闭的也不清楚,也就太不应该了。4、气体储存室与配电间合用,这是不许可的。储存室的通道、应急照明、门、窗的防火等级、开启方向和储存室的排风装置关系到人身安全应予重视。四、 防排烟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有的工地还不具备调试的条件,就申请调试,比如,个别风口还没有安装,风口还没封堵等。2、有的工地安装的比较好,但风量调节阀没调整好,或者是风口的百叶窗没调整好,导致风量严重不均,离风机近的风口风量太大,而远端的风口风量达不到防排烟的要求。3、有的工地的板式风口的动作执行机构开启、关闭不灵敏,风口开启后,脱扣钢丝或脱落或生锈导致风口不能正常关闭。4、个别工地的风管做得不够严密,或封堵的不够好,导致风口的总风量和风机铭牌上的风量差太多。五、 调试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在某个工程调试过程中,施工人员从一个27层高的建筑单元屋顶上爬到另一个单元,其中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希望各项目部重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施工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中的安全。消防水泵接合器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作者:未知提要:根据消防规范中设计水泵接合器的规定,结合设计的体会,阐述并探讨了水泵接合器在消防系统中的设置方式、与消防水池的距离、与室外消火栓数量的关系等具体设计方式和做法。关键词:消防 , 水泵接合器 ,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当室内消防泵发生故障或遇大火室内消防用水不足时,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将水送到室内消防给水管网用于灭火。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设计经验谈谈关于水泵接合器设置的一些问题。 1.水泵接合器在消防分区上的设置方式 按“高规”的规定,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每个分区均需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以前认为建筑物高度超过50 m的部分无法得到消防车的帮助,可以考虑不设置水泵接合器,但随着消防技术装备的更新发展,很多城市已配备了大功率的消防车,消防供水已远远超过了50m,不应再以50m作为是否设置水泵接合器的界限。 当消防系统竖向分区时,各分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