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考试重点.doc_第1页
微生物考试重点.doc_第2页
微生物考试重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1. 微生物的分类:(1)真核类:真菌(2)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 (3)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2. 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构造简单、人眼不能看见、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外形的微小生物。3. 细菌分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4. 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特殊结构:鞭毛、芽孢、菌毛、荚膜5. 芽孢:细菌在不利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形成的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体。6. 荚膜: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7. 细菌毒力:是指细菌致病能力的强弱。构成毒力的主要因素是侵袭力(细菌的酶、荚膜、其他表面结构物质)和毒素。8. 细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侵入途径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9. 外毒素类型:溶血毒素、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10. 菌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进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繁殖,只是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11.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12.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13 毒血症:病原菌侵入宿主体,仅在局部生长繁殖而不入血,但其产生的外毒素人血,引起特殊的临床中毒症状。14. 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入血所致,常发生内毒素血症。15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6. 放线菌:是一类菌落呈放射状的原核细胞微生物,有分枝状无膈的菌丝体和包子组成。17. 包涵体:有些病毒在细胞内增值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见胞浆或胞核内有大小和数量不等的不规则小体称包涵体。18.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19.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而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钩状螺旋体是唯一能在体外人工培养的致病螺旋体)20.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1. 衣原体:是一类特殊发育周期、专性细胞类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殊发育周期:原体细胞外感染期、始体细胞类繁殖期)22. 立克次体:是一类专性细胞类寄生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节肢动物传播。23. 真菌:具有典型细胞核和完整细胞器,无根、茎、叶异氧的真核细胞性微生物。24. 病毒:是一类含单一核酸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25. 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变圆、坏死、病变、溶解、脱落、有的细胞堆聚成多核的合胞体。26. 质粒:染色体外遗传物质,游离于细胞质中,闭环状双链DNA,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编码特定遗传信息。(F质粒:编码细菌性菌毛。R质粒:有耐药基因。Col质粒:编码大肠菌素。Ti质粒:编码肠道细菌毒力)27. 最小抑菌浓度(MIC):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28. 培养基种类:(1)营养琼脂培养基(2)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3)改良马丁培养基29. 入血的病原微生物:志贺菌属、弧菌、白色念珠菌、麻疹病毒(人是唯一宿主)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病毒、30.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和酶:血浆凝固酶、溶血毒素、肠毒素、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31. 通过溶源性转化产毒素:白喉、金葡、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芽孢杆菌属、棒杆菌属32. 垂直传播的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33. 通过胎盘传播的病原微生物: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爱滋病毒34.药品生产指标:(1)用于局部和受伤皮肤及供耳、鼻、喉的制剂不得含有肠杆科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 大题1. 病毒的特点:体积微小、非细胞结构、核酸类型单一、严格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抵抗力特殊2. 病毒的结构组成及其作用: 基本结构:核心:病毒复制、决定病毒的特性、具有感染。衣壳:保护病毒核酸、参与感染过程、具有抗原性。 辅助结构:包膜: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具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的性能、表现病毒种、型抗原的特异性。 刺突:能凝集某些动物红细胞或毒害宿主细胞并辅助病毒的吸附。3. 病毒的增值及其各阶段活动:(1) 吸附: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上的过程。(2)穿入:病毒与易感细胞发生不可逆结合之后,病毒的基因组进人细胞内的过 程。(3)脱壳:病毒脱去蛋白质外壳的过程称为脱壳。(4)生物合成: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低分子物质合成大量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5)装配: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别合成后,在细胞核内组装成核衣壳。(6)破胞释放:病毒装配完成后,宿主细胞破裂而把病毒全部释放到周围环境中。4. 病毒的致病机制:(1)杀细胞效应(2)细胞膜的改编(3)包涵体的形成 (4)整合作用(5)超敏反应(6)免疫缺陷5. 乙型肝炎的抗原组成及其意义: 血 意义 抗体表面抗原(HBsAg) 有 是HBV感染的主要指标 HBsAb核心抗原(HBcAg): 没有 是曾经感染HBV的可靠血清指标 HBcAbe抗原(HBeAg): 有 可作为体内有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HBeAb前S抗原: 有 是传染性指标 前S1抗体、前 S2抗体阳6.大小三阳:6. 类外毒素的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 细胞壁组分,菌裂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30min被破坏 160,2-4h被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 较弱,各菌毒性效应大致相同 抗原性 强,甲醛可脱毒成为类毒素 弱,甲醛不能脱毒成为类毒素7. 细菌生长周期及其特点、意义数量特点细胞特点意义迟缓期(14h)繁殖极少,数量增加缓慢代谢增加,酶活力增强,菌体增大对新环境的适应阶段,为大量繁殖做准备对数生长期(818h)繁殖极快,数量几何级数增长形态染色、生理活动典型,对环境因子作用敏感研究生物学性状的最佳时期稳定期繁殖变慢,细菌增长数等于细菌死亡数出现形态生理变异,分泌性蛋白合成期,芽胞形成收集细胞代谢产物衰亡期死菌数超过活菌数形态显著改变,生理活动趋于停滞可收集芽孢,研究细菌的变异8.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比较:细 胞壁 G+菌 G-菌强 度 较坚韧 较疏松肽聚糖组成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桥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肽聚糖层数 多达50层 12层糖类含量约 45 1520脂类含量 14 1122磷壁酸 外膜 9. 细菌生长环境: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PH(6.8-7.40)、温度(37)、气体、渗透压10. 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有益于宿主健康的菌群。 生理作用: 生物界抗作用、刺激免疫应答、合成维生素、促进代谢、抗癌作用、促进生长发育抗衰老11. 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 + - - - - HBsAg携带者 + - + - - 潜伏期、感染早期或无症状携带者 + - + - + 乙型肝炎,“大三阳”,传染性强 + - - + + 乙型肝炎,“小三阳”,有传染性,慢性多见 - + - + + 乙型肝炎恢复期 - + - - - 感染过HBV或接种过疫苗,出现保护性抗体 - - - - + 既往得过乙肝或感染过HBV + - - - + 急性感染;慢性携带者;抗病毒治疗中;传染性弱 - - - - - 从未感染过HBV 12. 活菌计数:比值=菌落数应在30300之间若比值2,则以两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均值报告菌落数若2比值5则需重新进行试验 三大控制菌检验13. 大肠埃希菌的检验:(1)增菌培养分离培养鉴定试验(染色和生化反应) 在MUG培养基上在紫外线下观察呈现荧光为MUG(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阳性,在靛基质试验中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靛基 质阳性。判断出为大肠埃希菌。 菌落特征: 培养基 菌落形态 曙红亚甲蓝琼脂(EMB) 呈紫黑色或紫红色,圆形,扁平或稍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麦康凯琼脂(MacC) 鲜桃红色或粉红色,圆形,扁平或稍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14. 金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甘露醇发酵阳性、触酶阳性 菌落特点: 培养基 菌落形态 卵黄氯化纳琼脂 金黄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光滑湿润,外周有乳浊圈,菌落直径12m 甘露醇氯化纳琼脂 金黄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光滑湿润,外周有黄色环,菌落直径0.71mm 血琼脂 金黄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光滑湿润,外周有透明溶血环,菌落直径,24mm15. 伤寒沙门菌检查:脲酶试验沙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