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 东 药 学 院教 学 大 纲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研室2011年8月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重要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主要生理意义、调节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基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等知识。为学生学习其他基础课、专业课乃至毕业后的继续教育、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30%,超大纲内容不超5%。本大纲的参考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普通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七版)(查锡良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大体分为四个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到第九章为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为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代谢调节;第十章到第十四章为第三部分,主要内容为分子生物学中遗传信息的流向及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第十五章到第二十一章为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机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内容。本课程99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27学时。大纲中的图示说明:下划线“ ”为掌握的内容;下划线“ ”为熟悉的内容;没有划线的为了解的内容。绪论(1学时)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叙述生物化学阶段,动态生物化学阶段,分子生物学时期。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四、生物化学与医学、药学的关系。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5学时)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元素组成特点: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二、蛋白质组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三字符号,一字符号,等电点;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三、氨基酸的连接:肽键;肽;多肽链;N末端和C末端;多肽链的方向性;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四、重要的活性多肽:谷胱甘肽:结构与功能;多肽类激素和神经肽:结构与功能。五、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定义;稳定力。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定义;肽单元;二级结构的主要类型及结构特点;超二级结构,模体。七、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定义;稳定力;结构域;分子伴侣。八、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定义;稳定力。九、蛋白质的分类。 十、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十一、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十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复性的概念及应用;蛋白质变性、沉淀、凝固的相互关系;蛋白质的紫外吸收;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十三、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5学时)一、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碱基、核糖、脱氧核糖、核苷、脱氧核苷、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结构。二、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连接:3, 5-磷酸二酯键;核酸链的方向性;核酸一级结构的定义;一级结构的书写方式。三、DNA的二级结构:B型DNA的结构特点;DNA的多链螺旋结构。四、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五、DNA的功能:基因、基因组、DNA的功能。六、RNA的种类及主要的存在方式。七、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八、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九、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十、其他小分子RNA及RNA组学。十一、核酸的理化性质:一般的理化性质;核酸的紫外吸收。十二、DNA的变性,复性,分子杂交;解离曲线,增色效应,减色效应,融解温度。十三、核酸酶的概念、分类、功能。第三章 酶(6学时)一、酶的定义;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结合酶的概念;全酶、酶蛋白、辅助因子的概念;金属离子的功能;辅酶或辅基的概念及功能;B族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二、酶的活性中心:定义;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化学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的概念和功能。三、同工酶:概念,生理意义。四、酶促反应的特点:高效性,特异性,可调节性。五、酶促反应的机制:能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六、酶催化反应的化学原理:酶与底物结合有利于底物形成过渡态;酶的催化机制呈现多元催化作用。七、酶促反应动力学:1.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米氏方程式、Km与Vm的意义;2. 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3.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4. 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5. 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不可逆性抑制作用、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概念。可逆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的定义、对Km和Vm的影响;非竞争性抑制的定义、对Km和Vm的影响;反竞争性抑制的定义、对Km和Vm的影响;酶竞争性抑制在医学上的应用: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6. 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八、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九、酶活性的调节:1. 变构调节和变构酶:概念,作用机理。2. 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概念,作用机理。3. 酶原与酶原的激活:概念,生理意义。十、酶含量的调节。十一、酶的命名与分类。十二、酶与疾病的关系;酶在医学上的其他应用。第四章 糖代谢(6学时)一、糖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糖代谢的概况。二、糖酵解的反应过程:糖酵解的定义;糖酵解反应的基本过程;糖酵解反应过程中ATP的生成和关键酶。糖酵解的调节。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三、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定义;糖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关键酶;三羧酸循环的详细过程、关键酶、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和生理意义;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有氧氧化生成的ATP。有氧氧化的调节。巴斯德效应。四、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定义;基本过程;关键酶。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五、糖原的合成代谢:定义;基本过程:关键酶;糖原合成的调节。六、糖原的分解代谢:定义;基本过程:关键酶;糖原分解的调节。七、糖异生途径:定义;基本过程:关键酶;糖异生的调节;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乳酸循环:定义;基本过程;生理意义。八、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水平的调节:胰岛素作用的机理。血糖水平异常。第五章 脂类代谢(5学时)一、不饱和脂肪酸的命名及分类;必需脂肪酸。二、脂类的消化和吸收。三、甘油三脂代谢的合成代谢:合成的原料来源;基本过程、关键酶。四、甘油三脂的分解代谢:脂肪的动员;甘油分解代谢的基本过程;脂肪酸分解的基本过程:脂肪酸的激活、肉碱的穿梭作用、-氧化的基本过程;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酮体的生成与利用:酮体的定义;酮体代谢的基本过程;代谢特点;关键酶;生理意义。五、脂肪酸的合成代谢:脂肪酸合成原料及来源;合成的基本过程;脂肪酸碳链的加长;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脂肪酸合成的调节。六、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种类;生理功能。七、磷脂的代谢:1. 甘油磷脂的代谢: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甘油磷脂的合成及降解。2. 鞘磷脂的代谢:鞘磷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鞘磷脂的代谢。八、胆固醇代谢:1. 胆固醇的合成: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的基本过程:关键酶;胆固醇合成的调节。2. 胆固醇的转化。九、血浆脂蛋白代谢:血脂的概念;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载脂蛋白的定义和功能;血浆脂蛋白代谢: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血浆脂蛋白的主要功能;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第六章 生物氧化(3学时)一、生物氧化的概念;生物氧化与普通氧化的异同点。二、呼吸链:呼吸链的概念;呼吸链中各成员的结构与功能;呼吸链的组成:NADH和FADH这两条重要呼吸链的排列顺序。三、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概念;磷氧比值;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ATP合酶的结构与作用机理。四、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常见抑制剂的抑制作用;ADP的调节作用;甲状腺素的调节作用。五、ATP: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常见的高能物质。六、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胞浆中NADH的氧化:a-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的生理意义;腺苷酸转运蛋白;线粒体蛋白质的跨膜转运。七、其他氧化体系: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微粒体中的酶类。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5学时)一、蛋白质功能的重要性。二、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个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价:氮平衡;蛋白质食物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的总量及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三、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作用。四、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 氨基酸代谢的概况。2.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定义,反应通式,维生素B6的作用,生理意义;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定义,反应式,生理意义;联合脱氨基作用:定义,主要方式,基本过程,生理意义;氨基酸的其他脱氨基方式。3. a-酮酸的代谢:主要代谢去路。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氨基酸的概念。四、氨的代谢:1. 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2. 氨的转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3. 尿素的生成:定义;尿素合成的基本过程:场所、关键酶、特点;尿素合成的调节;高血氨症和氨中毒。五、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 氨基酸脱羧基作用:生理活性物质的生成和作用。2. 一碳单位的代谢:概念;载体;一碳单位的来源和互变;生理意义。3. 含硫氨基酸的代谢:甲硫氨酸循环。4. 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5. 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3学时)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从头合成途径的概念;从头合成途径原料的来源;补救途径的概念;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分解的基本过程;分解终产物。三、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从头合成途径的概念;从头合成途径原料的来源;补救途径的概念;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四、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分解的基本过程;分解终产物。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自学)一、物质代谢的特点。二、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各种能量物质的代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糖、脂和蛋白质代谢通过中间代谢物而相互联系。三、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四、物质代谢调节:1.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关键酶的概念;关键酶的变构调节及变构调节的特点;酶的化学修饰调节及其调节特点;酶量的调节。2. 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3. 整体调节。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5学时)一、遗传学的中心学法则。二、复制的基本规律:1. 半保留复制:概念,生物学意义。2. 双向复制:概念;复制起始点、复制叉、复制子的概念。3. 复制的半不连续性:概念;领头链、随从链、冈崎片段的概念;4. DNA的合成方向。三、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1. 复制的化学反应:合成DNA的基本条件。2. DNA聚合酶: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主要类型,结构及功能;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主要类型及功能。3. 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4. 复制中的解链和DNA分子拓扑学变化:解螺旋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引物酶、拓扑异构酶I、拓扑异构酶II的功能。5. DNA连接酶:功能。四、DNA生物合成过程:1. 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基本过程。2. 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基本过程。端粒的概念,组成,作用原理,生物学意义。五、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1. 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酶:逆转录的概念。2. 逆转录研究的意义。3. 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六、DNA损伤(突变)与修复:1. DNA损伤、突变的概念。2. 突变的意义。3. 引发突变的因素。4. 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5. DNA损伤的修复。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3学时)一、转录和复制的异同点。二、转录的模板:不对称转录、结构基因、模板链、编码链的概念;模板链、编码链、转录产物、蛋白质肽链间的关系。三、R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结构及各亚基的功能。四、模板与酶的辨认结合:操纵子、启动子的概念。五、转录过程:1.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基本过程。2. 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分类及功能;转录的基本过程。六、真核生物转录后修饰:1. 真核mRNA的转录后加工:添加“帽子”、“尾巴”结构;断裂基因、内含子、外显子、剪接体的概念;mRNA剪接的基本过程;mRNA编辑:概念,生物学意义。2. rRNA的转录后加工:剪切;与蛋白质装配为核糖体。3. tRNA的转录后加工:添加“氨基酸臂”;核苷酸的修饰;剪切和剪接。七、核酶:概念,结构特点,应用。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4学时)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二、m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密码子的概念;密码子的特点: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摆动性。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开放阅读框的概念。三、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核蛋白体的基本结构。四、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tRNA是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运载工具及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适配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功能及翻译的保真性;起始氨基酰-tRNA:功能。五、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六、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和输送:1. 多肽链折叠为天然功能构象的蛋白质:分子伴侣的功能。2. 一级结构的修饰:肽链N-端和C-端的切除和化学修饰;氨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水解加工生成活性蛋白质或多肽。3. 空间结构的修饰:亚基的聚合;辅基的连接。4. 蛋白质合成后的靶向输送:信号序列的作用。七、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1. 抗生素类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机理。2. 其他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物质的作用机理。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3学时)一、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与原理:1. 基因表达的概念。2. 基因表达的特点。3. 基因表达的方式。3. 管家基因的概念。二、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三、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1. 基因表达调控的多层次和复杂性。2. 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四、原核基因表达调节:1. 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2. 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调节:乳糖操纵子调节机理。3.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调节。五、原核生物翻译水平调节。六、真核基因表达调节:1. 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2.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3. RNA pol I和pol III的转录调节。4. RNA pol II转录起始的调节:顺式作用元件的概念及主要类型。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七、RNA pol II转录终止的调节。八、转录后水平的调节。九、翻译水平的调节。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4学时)一、DNA的重组:基因重组的概念和主要方式:同源重组、接合作用、转化作用、转导作用、位点特异性重组、转座重组等概念。二、重组DNA技术:1. 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相关概念。2. 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及其功能。3.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第十五章 细胞信号转导(4学时)一、细胞通信及信号转导的概念;细胞通讯方式;受体与配体的概念,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点;细胞内信号分子结构、含量和分布变化是信号转导网络的工作基础。二、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分子:1.某些小分子物质参与了细胞内的转导信号:小分子细胞内信使的特点;细胞内主要的小分子信号的结构及其功能:环腺苷酸(cAMP)、脂类、钙离子、NO等。2. 蛋白质亦是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蛋白酪氨酸激酶、MAPK级联激活、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磷酸酶(PTP)、衔接蛋白等的作用。3. G蛋白的GTP/GDP结合状态决定信号通路的开关。4. 蛋白相互作用结构域介导信号通路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5. 衔接蛋白和支架蛋白连接信号通路与网络。三、各种受体介导的基本信号转导通路:1. 细胞内受体多属于转录因子:作用机理。2. 离子通道型膜受体是化学信号与电信号转换器:作用机理。3. 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G蛋白-第二信使-靶分子”发挥作用:作用机理(实例: AC-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PLC-IP3/DG-PKC信号转导途径)。4. 单跨膜受体依赖酶的催化作用传递信号:作用机理(实例:酪氨酸蛋白激酶信息转导途径)。5.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四、细胞信号转导与医学的关系。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3学时)一、血浆蛋白质的分类,性质及功能。二、血液凝固:1. 凝血因子与抗凝血成分。2. 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基本过程。3. 血凝块的溶解。三、血细胞物质代谢特点:1. 红细胞代谢特点。2. 血红蛋白的合成与调节:血红素生物合成的原料及关键酶,基本过程,合成的调节;血红蛋白的合成。四、白细胞的代谢特点。第十七章 肝的生物化学(4学时)一、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二、肝的生物转化:1. 生物转化的概念,生理意义。2. 生物转化的基本过程;第一相反应,第二相反应的概念和作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景点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及游客安全保障协议
- 2025 学校食堂肉类等食材采购合同
- 2025年深圳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
- 2025企业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合同
- 联邦学习数据协作服务合同
- 2025合同管理员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经验分享
- 2025年新会员合同范本范文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范本:合同协议示例
- 2025版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汇编全览
- 围挡承包合同范文2篇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第二批招聘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PEP英语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 2025年秋季学期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买家赎楼签协议签合同
- (2025年标准)整容医师聘用协议书
- 煤矿机电考试试题及答案
- 借名购车协议贷款协议书
- 2025年6月四川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虹膜识别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