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这方沃土催生德育之花(3).doc_第1页
用语文这方沃土催生德育之花(3).doc_第2页
用语文这方沃土催生德育之花(3).doc_第3页
用语文这方沃土催生德育之花(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语文这方沃土催生德育之花秭归县泄滩中学 郭琼英【论文摘要】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而且是一门人文学科,丰富的文本素材,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环节,决定了它具备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把德育工作自然渗透于语文教学,就一定会欣然看到更多的德育之花绽放于语文这方沃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见,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而且是一门人文学科,丰富的文本素材,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环节,决定了它具备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说学校的思想品德和专题教育是实施德育的直接途径,那么,语文学科则是实施德育的更加经常性的、范围更加广泛的、更具活力的有效的间接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把德育工作自然渗透于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又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日积月累,你定会欣然看到更多的德育之花绽放于语文这方沃土。一、利用文本优势渗透德育。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钱理群先生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确实,中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它们是美文,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又蕴涵许多做人的道理,而这正是德育教育所不可或缺的。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是一组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或讲述从沉迷于孩童游戏到读书识理的成长过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或讲述在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成长的生活故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或以童话的形式勉励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安徒生丑小鸭);或帮助我们解读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困惑,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挫折和选择,给我们一生活的告诫和启示(诗两首);或讲述由神童变为常人的故事,告诉人们后天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王安石伤仲永)。综合性学习也紧扣单元主题来安排,让学生在了解他人成长足迹的过程中,正确对待自己成长中的一切,正确对待生活的挑战。总之,该单元课文借助不同的体裁和丰富的内容,在如何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上给我们已警示、鞭策和激励。作为语文教师,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用心体会课文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二、利用写作优势渗透德育。写作课是语文教学的特色课,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色途径。俗话常说“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文如其人”,“ 文为心声”,这些话都是对作文与做人的关系的很好的阐述。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初中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把作文和育人结合起来,是现代语文教师的责任之一。1、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流露思想的写作机会。或充分利用文本以读导写,如学完王安石的伤仲永让学生写写读后感,读了流沙河的我的理想叫学生写写自己的理想,学了朱自清的背影鼓励学生写写自己的父亲等;或利用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钓鱼岛事件”等社会时事让学生写点感受;或结合身边同学“乱丢乱扔”、家乡“麻将成风”等不良现象发表看法;或抓住重要节日提醒学生表情达意,如清明节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母亲节记下为母亲过节的感受,重阳节为远在他乡打工的父亲写封信等 ;或拟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又易于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作文题目让其写作,如我好想、那一天,我等 。另外要鼓励学生自觉养成写周记的习惯。这样便可从身边的人事着笔,讲真话、诉真情,歌颂美德,揭露丑恶,于点滴中了解生活态度和情感倾向。2、注重作文评讲的导向性和鼓励性。作文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作文当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教师则可通过评改学生的习作,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导向,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增信心,好上进,以不断提高其思想素质。譬如有的学生作业字迹潦草,我批上:“写字大都是写给别人看的,你把字写得工整、清晰,让人好辨认,使人看了赏心悦目,那是为了给他人提供阅读的方便和欣赏的美趣,愿你成为美的使者”。再譬如学生针对“钓鱼岛事件”写周记时出现了这样几句话:“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我决定好好学习语文,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将来去跟日本人谈判;我决定好好学习数学,去赚日本人更多的钱 ;我决定好好学习英语,能顺利与美国人交涉,请求他们援助;我决定好好学习历史,为“钓鱼岛是中国的”找出更多依据”虽然这几句话显得稚嫩,但学生那种爱国的精神却又那么弥足珍贵。因此,作文评讲课上,我当着全班同学念了这段话,并大力表扬了他。三、利用语文活动优势渗透德育。就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每个单元有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每册就有了六次语文活动,如果教师坚持每次活动都开展的话,初中三年下来学生就要参与36次活动。而每一次综合活动都不可缺少着德育教育。就拿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活动为例,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世界充满爱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懂得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是一种幸福,学会爱,尤其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说不尽的桥要引导学生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走上辩论台要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莲文化的魅力通过理解莲在文化情感上被赋予的含义来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爱好。怎样搜集资料加强学生对搜集资料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这样算起来,初中毕业时,学生头脑中就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德育素材库。再加上平常教师根据教学实情开展的诸如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会、举行的“健康成长 ”征文及演讲赛等活动,不仅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施展提供了大舞台,又可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还增强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优化了学生思想。四、利用语文教学方法优势渗透德育。常说“教无定法”,同样,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相比其他学科,方法显得更加灵活多样,只不过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而巳。教学丑小鸭时,在学生了解了丑小鸭屡遭排斥历经艰难最后成为一只白天鹅的故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由丑小鸭的经历所想到的”为主题,在课堂上发言,谈感受。通过主题谈论,使学生深入认识到“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的道理。黄河颂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执教时我下载了黄河颂的歌和朗读文件,让它们带动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感情,这种氛围的创设让学生有了充沛的感情,再加上歌的熏陶感染,学生产生了要用心读,要读好的强烈愿望。我又顺势采用范读、齐读、个别读、男女生二重读等朗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