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原理试题库.doc_第1页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doc_第2页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doc_第3页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doc_第4页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学原理试题库一、填空题:1、“培养分析”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而是包括在“文化指标研究”之中的。具体说,“文化指标研究”包括( )、( )和培养分析三个方面。2、根据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理论,流言(rumor)的流通量取决于( )和( )两个方面。3、美国传播学家哈特认为,传播媒介可以分为( )、( )和( )。4、拉斯韦尔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 )和( )。5、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的是(米德);提出“自我互动”理论的是( );“镜中我”理论是由( )提出的。(填写人名)6、( )的出现是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7、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称作( )。8、传统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拉斯韦尔、霍夫兰、( )和( )。9、“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填写人名)提出来的。10、IPP指数的意思是( )。11、首次提出“媒介接近权”的学者是( )。12、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形成受众需求的基本条件是( )和( )。13、提出“自信心”假说的是( )(填写人名)。14、“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 )(填写人名)于1974年提出的,其理论特点主要表现为( )和( )。15、“上限效果”假说是在( )理论中提出的。16、传媒的所有制大致可以分为国有媒介、( )和( )。17、使原来意向不明确、态度不确定的信息接受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大众传播的效果称作( )效果。18、最早提出信息沟理论的人是( )(填写人名)。19、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 )这个中间环节。20、参考下面给出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图,写出字母A、B分别代表什么。(A) 媒介接触 满足类型媒介印象 需求 个人特性 其他满足手段 (B) 21、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知晓权、( )和( )。22、英文“hypothesis of selective exposure”的中文意思是( )。23、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 )支配”的社会,这种支配会转化为“心理暴力”,因为在它的制作和提供过程中存在着两条“抽象的原理”,即( )原理和( )原理。24、大众概念的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三个,即( )、( )和( )。25、最早提出“把关人”这一概念的是( ),1950年,传播学者( )把这一概念引入新闻领域。26、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主要通过( )活动或( )活动得以实现。27、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广电事业的所有制大致可以分为( )和( )两种形式。28、英文“pseudo-environment”的中文意思是( )。29、认为大众传播必然会给人类带来民主和自由的观点,我们称之为“( )”思想。30、( )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31、所谓“双重偶然性”,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 )。32、传播者的可信性取决于他的( )和( )。33、“休眠效果”说明,说服的短期效果与( )高度相关,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34、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提供了两个重要概念的最初因子,这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是 “( )”和 “( )”。35、提出“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观点的人是( )(填写人名)。36、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 )(填写国名)的女社会学家( )(填写人名)于1974年最早提出的。37、提出“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观点的是( )(填写人名)。38、请写出两项与霍夫兰的说服性效果研究相关的贡献的名称,( )、( )。39、请写出两个与传播技巧相关的概念,( )、( )。40、对议程设置理论的通俗描述,以“在许多场合,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地成功。”最为知名,请问这句话是谁说的?( )(填写人名)。41、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可以分为( )和( )两种。42、休眠效果是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 )(填写人名)最先提出的。43、如果把传播效果分为无效果、小变化、强化、结晶和改变五种,一般来说,其中最主要的传播效果是( ),效果最差的是( )。44、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 )。45、在日本传播学者清水几太郎提出的“拷贝支配的社会”理论中,他认为在“拷贝”(信息)在制作和提供过程中存在着两条“抽象的原理”,这两条原理分别是( )和( )。46、拉扎斯菲尔德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 )和( )。47、提出“两级传播理论”的是( )(填写人名)。48、传统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拉斯韦尔、霍夫兰、( )和( )。49、( )的出现是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50、美国传播学家哈特认为,传播媒介可以分为( )、( )和( )。51、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称作( )。52、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的是( );提出“自我互动”理论的是( );“镜中我”理论是由( )提出的。(填写人名)53、根据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理论,流言(rumor)的流通量取决于( )和( )两个方面。54、拉斯韦尔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 )和( )。55、传媒的所有制大致可以分为国有媒介、( )和( )。56、“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填写人名)提出来的。57、IPP指数的意思是(“ ”)。58、首次提出“媒介接近权”的学者是( )。59、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形成受众需求的基本条件是( )和( )。60、提出“自信心”假说的是( )(填写人名)。61、“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 )(填写人名)于1974年提出的,其理论特点主要表现为( )和( )。62、“上限效果”假说是在( )理论中提出的。63、“培养分析”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而是包括在“文化指标研究”之中的。具体说,“文化指标研究”包括( )、( )和培养分析三个方面。64、使原来意向不明确、态度不确定的信息接受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大众传播的效果称作( )效果。65、信息是指能消除事物( )的东西。二、选择题:(正确答案只限一个)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论观是( )。A、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舆论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C、舆论是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 D、舆论是社会控制的机制;2、培养分析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A、媒体提供的观点被当作主流意见;B、媒体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C、媒体能使受众变成媒体所希望看到的那种人;D、社会要发展下去,就必须通过媒体培养“共识”;3、议程设置效果的“知觉模式”又叫( )效果。A、0/1; B、0/1/2;C、0/1/2N; D、优先顺序;4、与IPP指数相关的受众观是( )。A、受众是社会群体的成员; B、受众是市场;C、受众是权利主体; D、受众是原子式的个人;5、以下对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监测社会; B、地位稳固;C、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D、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6、以下论断不是麦克卢汉提出的是( )。A、媒介可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B、媒介即人的延伸;C、电视容易使人成为“容器人”;D、媒介即讯息;7、( )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首要职能。A、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B、坚持党性原则;C、媒介的经济功能;D、报道新闻、传递信息;8、关于媒介规范理论,以下选择正确的是( )。A、目前,社会责任理论已成为欧美国家媒介规范理论的主潮;B、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至今仍然是欧美国家媒介规范理论的基石;C、极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中的自由主义的因素成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滥觞;D、民主参与理论否定了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9、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重要贡献是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 )功能。A、经济; B、政治监督;C、赋予社会地位; D、提供娱乐;10、以下效果理论,涉及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是( )。A、议程设置效果理论;B、沉默的螺旋理论;C、培养理论;D、知沟理论;11、不属于“有限效果”论者的是( )。A、拉扎斯菲尔德; B、罗杰斯;C、霍夫兰; D、施拉姆;12、对大众传媒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A、一定不具备功利性;B、肯定不是强制性组织;C、以宣传目标为主;D、以公共性和公益性目标为上;13、关于社会责任媒介规范理论的出台的背景因素,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需要改良;B、社会责任媒介规范理论在现实中更适应时代的需要;C、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已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D、传媒垄断程度的日愈提高;14、以下不属于媒介的政治控制的是( )。A、规定传媒的所有制形式;B、对传媒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C、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制约媒介活动;D、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15、对传播的理解,以下正确的是( )。A、传播一定能达至信息共享;B、非大众传播一定存在即时、大量的互动;C、没有意义的共通空间,传播绝对不可能进行;D、信息是客观的,因此传播也一定能客观反映现实;16、提出“两级传播理论”的是(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 D.卢因17、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属于( )。A.自然信息 B.人工信息C.制作信息 D.虚拟信息18、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信息沟通活动叫( )。A.群体传播 B.组织传播C.人际传播 D.大众传播19、社会早期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是( )。A.面面的人际传播 B.点点的人际传播C.点面人际传播 D.点面大众传播20、取信息、加工制作、编报传递过程中的选择叫做( )。A.宏观选择 B.中观选择C.微观选择 D.政策选择21、认为,传播理论得到整理和系统化是在( )。A.20世纪1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22、德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A.解放社会矛盾 B.人民的选择C.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 D.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23、特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什么概念?( )A.大众传播 B.社会传播 C.把关人 D.二级传播24、选项中不属于拉斯韦尔模式五环节的是( )。A.传者 B.媒介 C.效果 D.技巧25、传播的四功能说是下列哪项的具体表现( )。A.同功异构 B.一构多功 C.同功同构 D.多功多构26、哪项传播功能不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 )A.重申社会准则 B.授予地位C.协调社会 D.麻醉精神27、来说,“控制研究”研究的是传播五W中的哪一项?( )A.谁 B.说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说28、研究中的“施控”主要指的是( )。A.外界因素对传播者的控制 B.传播者对传播过程施以控制C.传播者对被采访者的控制 D.传播机构对传播者的控制29、认为,传播学中的信息指的是( )。A.情报资料 B.消除或减少讯息不确定性的量C.表现特质特征精神属性的东西 D.语言传播的内容30、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 )。A.某个专家的研究认定的 B.辞典的编写确定的C.人类约定俗成的 D.语法和逻辑的规则形成的31、“热媒介冷媒介”区分的是( )。A.威尔伯施拉姆 B.哈罗德英尼斯C.戈夫曼 D.马歇尔麦克鲁汉32、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媒介印象”指的是( )。A.媒介给人的总体感觉 B.对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C.对媒介的不同特点的认识 D.对媒介的内容是否优秀的评价33、各项关于舆论权威的说法错误的是( )。A.舆论权威一般指的是职业传播者中的一员B.舆论权威具有较大知名度,对公众有影响力C.舆论权威一般是在长期的大众传播活动中形成的D.“舆论权威”其实就是“意见领袖”34、传播学“控制”研究中的“控制”一词的含义理解错误的是( )。A.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B.传播者既受到外界制度等的制约,又受到自身文化等的主观制约C.指传播学研究中都对现象用控制实验法进行研究D.传播者一方面施控于传播过程,一方面又受控于外界各因素35、知沟理论假说起源于20世纪( )的美国。A.30年代 B.40年代 C.50年代 D.60年代 36、传播学诞生于(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7、( )给群体中的成员以感情上的依据。 a.群体规范 b.群体认同感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归属感 38、传播学中最常见的模式是( )。 a.图像模式 b.文字模式 c.数学模式 d.图表模式 39、影响仅次于拉斯韦尔模式的线性模式是( )。 a.6w模式 b.7w模式 c.申农-韦弗模式 d.丹斯模式 40、申农是哪种理论的创始人( )。 a.控制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机械论41、对传播功能的研究源自西方社会学的哪一学派( )。 a.结构功能学派 b.社会心理学派 c.社会政治学派 d.社会经济学派 4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自言自语这种传播的个人功能是( )。 a.社交性功能 b.自我中心性功能 c.自娱自乐功能 d.自我发泄功能 43、解释性、评论性新闻报道发挥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社会文化功能 b.社会协调功能 c.娱乐功能 d.环境监测功能 44、1948年,拉斯韦尔和默顿在发表的哪篇文章中提出了富有新意的传播功能分析( )。 a.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b.大众传播学概论 c.大众传播学 d.人民的选择 45、对一位记者来说,最直接最明显的控制因素来自( )。 a.他所在地的政府 b.他所服务的受众 c.他所属的媒介组织 d.他自身 46、政府吹风会、记者招待会属哪种控制方式( )。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 c.受众控制 d.自我控制47、内容分析研究和探讨的是“5w”模式中的第几个因素( )。 a.一 b.四 c.三 d.二 48、麦克姆斯和肖在1968年和1972年两次调查中发现哪种媒介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 )。 a.电视 b.报纸 c. 广播 d.杂志 49、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谁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 a.卡茨 b.罗杰斯 c.蒂奇诺 d.诺依曼 50、关于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的假说是( )。 a.“沉默的螺旋”假说 b.“知识沟”假说 c.“培养分析”假说 d.“议程设置功能”假说51、卢因最早提出下列哪个概念( )。 a.把关人 b.地球村 c.沉默的螺旋 d.培养分析 52、1947年,美国传播学者(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 )。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霍夫兰 D.卢因 53、经验学派以( )为中心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西欧 54、( )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 A.人际传播 B.组织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55、( )是群体给予个人以知识类的信息。 A.群体认同感 B.群体规范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归属感 56、各地举办的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属于哪个层次的传播( )。 A.人际传播 B.组织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57、广播中的教学类节目所发挥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社会文化功能 B.社会协调功能 C.娱乐功能 D.环境监测功能 58、传播学领域第一篇开天辟地的钢领性文献是( )。 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B.大众传播学概论 C.大众传播学D.人民的选择 59、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60、媒介中的广告对媒介而言属哪种控制形式( )。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 C.文化控制 D.受众控制 61、控制研究是对“5W”模式中第几个因素的研究和探讨( )。 A.一 B.二 C.三 D.四 62、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发表了著名论文( ),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信息论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通讯系统的模式。 A.传播模式论 B.通讯的数学理论 C.大众传播学诸论 D.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63、谁首先提出媒介可分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 )。A.英尼斯 B.麦克卢汉 C.施拉姆 D.阿特休尔 64、麦库姆斯和肖在1968年和1972年两次调查中发现报纸的主要影响是提供( )。 A.“个人议题” B.谈话议题 C.社会议题 D.公共议题 65、谁得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 )。 A.英尼斯 B.麦克卢汉 C.拉扎斯菲尔德 D.梅罗维茨 66、个人差异论以哪种心理学模式为基础( )。 A.刺激-反应论 B.刺激-中介-反应论 C.格式塔 D.刺激-中介论 67、“上限效果”理论是哪一理论的反命题( )。 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B.沉默的螺旋理论 C.培养分析理论 D.知识沟理论68、一般来说,“控制研究”研究的是传播五W中的哪一项?( )A.谁 B.说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说69、对传播效果的理解,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是适度的;B、传播效果不包括说服性效果;C、培养理论、二级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传播效果是潜在的、长期的;D、议程设置理论和创新与普及理论都属于有限效果理论。7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拉斯韦尔模式五环节的是( )。A.传者 B.媒介 C.效果 D.技巧71、以下不属于麦克鲁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A、时间性媒介和空间性媒介;B.、地球村;C.、热媒介和冷媒介;D.、媒介是人的延伸。72、对(人类)传播的理解,以下正确的是( )。A、传播一定能达成信息共享;B、只有传受双方的意义空间完全相同,传播才能顺利进行;C、双重偶然性是由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不确定性共同造成的;D、传播不一定存在传播隔阂或传播障碍的现象。73、大众传媒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有( )。A、除新闻传媒外,其他的大众传媒可以不受公益性的制约;B、所有的大众传媒都以赢利为主要经营目标;C、大众传媒不是规范性组织;D、大众传媒从事经营活动是实现其其他目标的前提;74、下列属于宏观效果理论的是( )。A.两级传播说B.知识沟假说C.N级传播理论D使用与满足说75、资本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基石是( )。A、民主规范理论 B、自由主义规范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 D、发展中社会规范理论76、对信息的共享性特点理解正确的有( )。A.信息交换双方,即传者和受者都有可以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B.信息一旦出现,一定是被传者和受者同时拥有的;C. 信息只有共同拥有才有价值;D.信息传给了一个人,其他人的信息因之而减少;77、与罗杰斯提出的创新与普及理论相关的概念有( )。A、传播流;B、两级传播;C、影响流;D、N级传播;78、谁首先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 a.麦克卢汉 b.卢因 c.英尼斯 d.罗杰斯三、名词解释: 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学、传播过程、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控制论模式、反馈、“传播单位”、编码和译码(或解码)、初级群众、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报刊的四种理论、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受众的个人差异论、受众的社会分类论、受众的社会关系论、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可获得性(易得性)理论、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传播流、政治既有倾向、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两级传播、说服性效果研究、人民的选择、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警钟效果、拟态环境、把关人(库尔特卢因)、传播效果的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两级传播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电视人”、“容器人”、“媒介依存症”、“电子乌托邦”、传播媒介、“把关人”、媒介技术决定论、媒介功能融合、受众、符号、意见领袖、传播、传播制度。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责任媒介规范理论。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和大体内容。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4、简介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5、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失调主要有哪些具体表现?6、简述信息科学对传播的影响。7、简述信息匮乏的后果。8、简述传播媒介的基本含义? 9、什么是传播效果?它的基本含义什么?10、简述传播媒介的基本含义? 11、什么是传播效果?它的基本含义什么?12、简述报刊的四种理论。1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4、信息有什么特征? 15、拉扎斯菲尔德通过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调查,写出了人民的选择,其中提出一系列理论的假说。这些假说都是什么? 16、批判学派与经济学派有什么区别? 17、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18、新闻传播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19、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20、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五w”理论。 21、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22、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23、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24、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25、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26、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27、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28、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 29、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30、“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系? 31、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32、互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33、为什么说施拉姆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34、什么是传播学经验学派?基本特点是什么?35、什么是传播学批判学派?基本特点是什么?36、简述大众传播学的学科体系。37、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区别和联系38、简述传播过程所包含的要素。39、什么是传播模式?其功能、特点以及评价标准是什么?40、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41、简述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42、简述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43、简评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44、简评德弗勒循环模式。45、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46、简述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47、什么是控制研究?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8、把关的概念最早是谁提出的?它的含义是什么?49、怀特把关研究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巴斯的“双重行动”指的是什么?50、报刊的四种理论对传播研究的意义何在?试述社会责任论的长处与不足?51、主要的控制形态有哪些?它们与传播媒介的关系是怎样的?52、媒介规范主要有哪些理论?怎样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53、媒介所受到的来自于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包括哪些方面?怎样分析它在控制力量中所处的最主要地位?54、大众传播者或大众传媒具有哪些特点?55、简述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56、简述“社会责任”媒介规范理论。57、简述“民主参与”媒介规范理论。58、简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59、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60、大众传播媒介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有哪些?61、简述社会利益团体对大众传媒的控制。62、传播媒介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发展阶段?63、文字诞生前人类的传播媒介主要有哪些形式?64、古登堡在印刷媒介革命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5、电子媒介主要包括哪些种类?它们在发展历程中的出现顺序如何?66、传播科技发展对信息流通有什么影响?67、大众传播媒介可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68、媒介主要有哪几种形态?各有何特点?69、阐述当前新媒介对大众传播机构的影响。70、对于大众传播的功能,拉斯韦尔、赖特、施拉姆各有何论述?71、麦克卢汉提出了哪些理论观点?72、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73、什么是内容分析?它的研究范围和已有的一般性结论是什么?74、什么是信息?对这一重要概念有哪些不同解释?75、信息有哪些分类方法?76、如何正确控制社会的信息流量?77、什么是符号?如何表述符号的编码与译码过程?78、信息科学对传播学有哪些贡献?79、信息低量和信息超量会造成什么后果?80、什么是语言符号的暧昧性?81、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有何不同?82、非语言符号有哪些分类?83、解释编码、译码、解释者的互动过程。84、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阶段?85、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86、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87、试述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88、简述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89、简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90、廉价报纸的特点是什么?91、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92、电报、电影、广播在大众传播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93、试析电视的媒介特性。94、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95、什么是受众?受众接受媒介讯息的基本动机是什么?96、受众研究中有哪三种主要的理论见解?97、什么是受众的选择性因素以及相关的理论见解?98、大众传播的反馈有哪些特点?99、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00、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与演化。101、简析作为“大众”的受众观。102、简析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103、什么是受众的个人差异论?104、什么是受众的社会分类论?105、什么是受众的社会关系论?106、什么是受众的文化规范论?107、什么是传播效果,它划分为哪几种类型?108、早期的魔弹论(皮下注射论)产生的背景和它的谬误何在?109、什么是传播流研究?110、从传播主体来看,把关人理论、信源的可信度及休眠效果等效果研究各有什么不同之处?111、从传播方法(技巧)来看,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有哪些具体内容?112、从传播对象(受众)来看,意见领袖、群体与受传者个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是什么?113、 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角度有什么特点?114、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哪些含义?115、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116、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之际,应留意哪些环节和要素?117、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118、什么是“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它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大众传播效果观?119、试述“有限效果论”。120、什么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121、什么是关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常识理论、现场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122、“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有哪些特点和不足之处?123、“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的关系是什么?124、“知识沟”假说的模式和内容是什么?125、为什么说“培养分析”研究与大众传播取得潜移默化效果有关?126、简要论述创新扩散理论。127、简述“知沟”与“信息沟”。128、请对“上限效果”假说作简要的评价。129、什么是“议程设置”理论?请作简要分析。130、“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31、简述“培养”理论。在这一理论中,电视为什么得到了特别的重视?132、简述李普曼的“拟态现实”。133、从研究方法来看,传播学研究有哪些主要特点?134、数字媒介有哪些主要的社会功能?135、数字媒介的发展趋势有哪些?136、什么是媒介产业?137、媒介变革给社会传播体制带来了什么变化?138、信息社会具有哪些特征?139、媒介变革在社会信息化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140、拉斯韦尔对传播理论的两大贡献。141、谈谈拉扎斯菲尔德主持的伊里调查的主要内容。14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和大体内容。143、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阶段并各举出至少一个代表性的理论。144、意见领袖的基本特点。145、传播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和大体内容。146、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五、材料题:(每题15分,共45分)1、“在对现实中的暴力犯罪状况、电视中的暴力内容以及人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危险度的主观判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按照当时美国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