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空间读后感.docx_第1页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docx_第2页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正如书名所表达的一样,本书所阐述的是户外空间规划设计对人的各种户外活动(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的影响。书中指出,户外空间中的生活是应精心考虑的一种建筑学要素。以人为本是本书从一而终所强调的观点。从仅仅满足遮风避雨到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到形式主义再到功能主义以及现在的各种综合性空间的设计无一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我们评价一个空间设计的好与坏很多时候的标准都是是否有较多的人使用,但书中也有提到:是否有生机勃勃的人的活动是空间好坏的唯一标准?本书时刻提醒我们,建筑不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特殊要求,也要考虑到人们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要求。作为设计师的扬盖尔,并没有遵从传统的规划理论和思路,而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由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诉求出发,最终落实到各种公共空间的具体设施对人的活动或是交往的影响(如座椅、灯光等。人们的每一个行为,无论是善行或是罪行,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道路的尺度是否能促进交往;路灯的亮度是否能照亮每一个可能隐藏犯罪的阴暗角落;联排式住宅前院的进深是否能刚刚好让站在门口的家庭主妇和走在院子外面的邻居寒暄几句;小区中的路宽和植被能否减缓汽车的行速以及更好的鼓励人们步行;是否有安全的供孩子玩耍的区域)现在的规划都提倡人性化设计,而大多数规划只是 “墙上挂挂、纸上画画”,有些时候,规划的实施恰恰不亚于一场灾难。不同的是,扬盖尔的设计思想是把设计原点设定在人的感受和行为上。按照他的理论发展设计,先要对场地活动组成有比较充分的考虑,其设计结果能在功能上保证人的活动质量,设计出宜人的活动空间。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发现,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交流与互动。物质环境自身可以设计成阻碍乃至扼杀所要求的接触形式。相反,物质环境也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物质环境的一些小小的改观,往往能显著地改善城市空间的使用状况。“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P13必要性活动包括那些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如日常生活中的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等,也就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活动。一般地说,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属于这一类型。在各种活动之中,这一类型的活动大多与步行有关。因为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公共空间中依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五花八门的活动产生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人们在同一空间中徘徊、流连,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这就意味着改善空间中的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就会间接地促进社会性活动。在居住区中人们与邻居交谈、打招呼、带小孩,神情是悠闲的,放松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公共距离明显减少,个人距离显著加强,表现出一种归属感与家园氛围。自发性活动是一种与上面两种全然不同的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这些活动只有在物质环境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在小区的入口处、康体活动广场、太阳光线强的墙根下极易促成人们的自发性活动。如何创造出适宜社会性活动(交往)的空间,是这本书主要关注的内容。而我脑中闪现一个疑问:为什么要促进交往?作者没说。大概在他的概念里这是一件无需解释的事情。这也许和他的生活环境有关,北欧地广人稀,寒冬漫漫,人与人渴望接近是很自然的。或者出于西方人开放的个性。但在中国,无论是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民俗上,交往都一件值得推敲的事情。经济要发展,道路要拓宽,楼层要拔高,区域划分要功能细化。飞速前进之中没人顾得上轧死了几根花花草草。政治上,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过促进交往的历史,”聚众滋事“”乌合之众“这些词汇无不暗示了民众一旦聚集起来会有如何可怕的后果。民之口,防还来不及,怎会主动促进他们活跃传播。而地肥水美的中土,祖祖辈辈的人定居在这里,不用在荒漠上迁徙,不用在林莽中狩猎,他们要操心的事大多来自于人,于是形成了细腻而保守的人际关系。 以上是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书中提到的”街道监视(守望)“从实用性来说,还是值得考虑的。即一个交往频繁(活跃)的街区犯罪较少,因为四周居民对街道上社会活动的关注会减少潜在的犯罪行为,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也提到了这个现象。街道是组成城市的基础之一,而一个街区是否活跃,就属于城市规划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在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影响时,不同的行为活动也在影响着空间环境。在居住区中,日常活动最为频繁的是老人和儿童。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户外游戏特征。儿童具有强烈的依赖双亲的行为,因此,他们的活动一般在住宅单元入口附近进行。一方面有利于儿童自身的安全和安静,也有利于家长的照看。在我们研究的中铁一局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中,儿童场所主要集中于宅间绿地、住宅单元入口附近。儿童户外活动场所主要归纳为:住宅单元入口、组团绿地、沿路街角、宅间庭院绿地,还有其他的活动场地等。老年人的物质环境需求表现出与其他年龄层次居民不尽相同之处,对安全感、归属感、邻里感、家庭感、私密感、舒适感有更强烈的要求。在观察老龄人的活动中,由于一些原因,只能是以在户外活动的为主要对象。他们的活动主要是休闲,有的是几个人在一起聊家常,喝喝茶,晒晒太阳,有一些是陪着自己的孙子在玩。他们与一个共同点,都是喜欢在户外宽敞的地方活动,热闹、安全。随着时间推移人数不断变化,冬天有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感觉。即在早上、傍晚少,中午多。一个理想的居住空间应该是既有足够的私人空间,也有良好的可活动的公共空间。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是普遍提高了,但公共空间却几乎没有。回家关上双重防盗门,窗户阳台还有防盗网,基本与外界隔绝。有小区花园的也没有多少可闲坐的地方。比起以前小孩可在街头玩耍,街坊在门前聊天,我们城市离宜居更远了。为什么老城区会让人感觉亲切?因为公共空间尺度合适,不是宏大而单调;空间没有被宽阔的机动车道割裂,联系紧密;空间功能多元化,各种人群各种活动融合在一起更有生机。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逐渐摒弃功能主义,让每个区域的功能趋于综合化,使得空间更有生气和活力,也减少了时间性单向的交通压力。但我们的城市规划还是喜欢搞单一的商务区,高科技园,大学城。通过人的观察与感受,使公共环境中的活动与毗邻的住宅商店车间工厂的各种活动融会贯通,就能从双向扩展和丰富体验的可能性“:这是新的理念,在欧洲就见过不少临街办公室开着大大的玻璃窗并且毫无遮挡,外面对里面的东西和活动一览无遗。在瑞典,私人住宅的阳台和院落大多都是通透的,夏日经常见到有人在阳台上闲坐观望甚至用餐,外面的人也看到他们,大家互为风景。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所谓“人往人处走”,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一种“看客”心理。一般活动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激发一部分人参与,但更多的人更倾向于观看。或许在广场上,在道路旁设置座椅或台阶除开供休息之外也有着提供看台的作用。书中有例子说明,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中,座椅以不同的形式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当座椅不朝向活动时,他们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被人们以一种反常的方式使用。人在步行过程中,在空间上的上升路段是不被大多数人喜欢的,人会愿意走更长距离的平路但是避免登高。实在要改变垂直高度,地下通道也比天桥更受亲睐。由于人们的这种心理,现在的设计业越来越人性化,把私密性、舒适性、惰性、观景效果等多方面都充分考虑以得到能很好满足大众需要的公共设施与空间的建设,或者是上升高度时,采用错落的方式,例如分阶段的台阶,在每段台阶提供不同的景观,缓解爬高带来的焦虑。从此不难看出人的行为对空间设计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了环境是“为人服务”的宗旨。步行者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执着的,如果可以看到目标,他们总是径直走向那里。因此,很多草坪花基是注定要被践踏的,与其竖牌子搭栏杆还不如想想怎样能够方便行人。当去远处目的地的路程一览无遗时,步行就会索然无味;但看得见目的地而又不得不绕行,则更令人扫兴和不悦。蜿蜒富于变化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有趣,因此在老城古镇中闲逛是一种享受,特别是拐过一个弯,一个小广场一座特别建筑或是一个雕塑突然显露眼前时更令人惊喜。“如果没有户外活动,最低程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介于个人活动与群体活动之间的各种形式也就会销声匿迹。孤独与交际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明确。”“置身人群之中,耳闻目睹众人的万端仪态,获得新鲜的感受与激情,比起孑然一身,确实是一种积极有益的体验。”“相聚在同一空间是这些接触的必要前提。”在此之前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反而造成了人与人的疏离,是因为科技为远距离交往提供了可能,却没有为远距离交往提供条件。你可以和任何人联系,前提是你想和他联系。茫茫人海中素昧平生的人们相视一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这种偶然但自然的交集没有了,人与人之间潜在的、若有还无的联系消失了。于是人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