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叶片与滤芯组合式分离器.docx_第1页
高效叶片与滤芯组合式分离器.docx_第2页
高效叶片与滤芯组合式分离器.docx_第3页
高效叶片与滤芯组合式分离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叶片与滤芯组合式分离器1.高效叶片式结构高效叶片分离器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同时采用动能碰撞、液滴吸附聚结和重力沉降的原理,以实现更高的气液分离效率、更低的压降以及更宽的弹性操作范围。夹带液滴的气体一旦进入高效分离叶片的通道,将被叶片立即分成多个区域。气体在通过各个区域的过程中将被叶片强制进行多次快速的流向转变。气体在进行多次快速的流向转变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滴将与叶片进行动能碰撞。液滴之间通过吸附聚结效应附着在叶片表面。附着在叶片表面聚结成膜的液体在自身重力、液体表面张力和气体动能的联合作用下进入叶片的夹层,并在夹层中汇流成股,流入到叶片下方的积液槽中进行收集,最终得到经过净化处理的气体。高效分离叶片可被设计成不同的组合结构形式,以满足工艺性能和容器壳体的外形尺寸要求。组合结构通常包含以下四种基本形式:单组叶片、双组叶片、四组叶片、八组叶片。 单叶片 双叶片 四叶片 八叶片1.1设计特点:l 完全固定或可拆的叶片组件;l 焊接或螺栓联接的支撑方式;l 叶片反冲洗系统;l 多级叶片组合系统;l 多种形式的气体优化流动分布;l 灵活多样的叶片类型。1.2 工作原理气液两相入口和进料缓冲装置可以帮助减缓气液两相流体进入分离器的动能,同时移除气体中所夹带的大尺寸液滴。气相夹带着剩余的小尺寸液滴进入上方的高效分离叶片。被高效分离叶片所捕集的液体在叶片的下方进行收集。收集的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被导液管引入分离器的底部,并最终从分离器的底部被排出。设计合适的液封以防止气体串入导液管,造成流动短路。合理的液位控制以保证底部的液体从分离器中被顺利的排出,同时保证导液管的液封。优点:l 更高的液体分离效率;l 更宽的弹性操作范围;l 更小的分离器壳体尺寸;l 适用于中高液气比的场合;l 适用于存在断塞流的场合;l 所有叶片设计基于通过人孔安装,方便对已有的气液分离器进行改造;l 分离器入口到出的压降小于1Kpa2.高效聚结滤芯精分离器2.1 工作原理 高效聚结滤芯采用高密度梯度玻璃纤维制造,具有亲水特性,为减少破损漏失设计成整体单片管结构,滤芯表面经疏水、疏 油处理,可满足各种精度等级要求。油、水和其他液体的液滴,被聚结器内部的超细纤维捕捉,这些微米级纤维对气流形成了曲折的通道,迫使固体颗粒和液体雾滴在惯性碰撞、扩散拦截和直接拦截三种过滤机理的作用下,被超细纤维捕获,液体表面张力使小液滴聚结成较大型液滴,由于重力作用,大型液滴沉降至容器底部。当气体进料中同时含有较多液滴和固体微粒时,可以选择高效离心管束对其进行初级分离。当气体时料中固体微粒含量较小时,可以选择高效叶片对其进行粗分离。在精分离的末端,采用高效滤芯,气体从高效滤芯的内部流到外部,极其微小的液滴和固体微粒在此过程中被捕集,从而实现精分离。液体在聚结滤芯的下方被收集并排出。分离初始压降从入口到出口小于10kpa,润湿压降为2030kpa,推荐更换压降为70100kpa。2.2优点:l 设计灵活,可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要;l 分离性能稳定可靠;l 可以满足国标对压力容器的要求;l 可以满足出中气体中含液量在数个ppm(质量含量)以内;l 筒体法兰设计满足滤芯可拆的要求。高效叶片式分离器可分离的液体量大,分离精度不如高效聚结滤芯高;高效聚结滤芯分离器可处理的液体量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