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公共安全管理概述.ppt_第1页
第二讲公共安全管理概述.ppt_第2页
第二讲公共安全管理概述.ppt_第3页
第二讲公共安全管理概述.ppt_第4页
第二讲公共安全管理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安全 专业选修课之一 与应急管理 第二讲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第一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人类的安全需求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第二讲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说文解字 安 安 立争 静 亭安也 亭者 民所安定也 亭安民则安宁 小篆 安 从女在宀下 宀音为绵音 其像有如四面有墙 而上有覆盖之屋舍形 女子适人曰妇 处子曰女 而妇女在应事接物本较从容娴雅 故以女子居于屋中 更含有自在而无虞之意 第一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纯玉曰全 纯 丝无杂 粹 米无杂 说文解字 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划分的人的欲求五个阶段 第一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自然状态中的人类安全 霍布斯 霍布斯 1588 1679 首先 从 自然状态 理解人类和人类社会 那时 是一种 一切人反对一切人 的战争状态 其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 狼与狼 的关系 所有人都易于暴死于同类之手 他说 人类生活的自然状况就是 孤独 贫困 污秽 残忍和短命 其次 自我保存的自然需要是人们生活于政治共同体内唯一真正原因 第三 我们应该 在别人也愿意这样做的条件下 当他为了和平与自卫的目的认为必要时 会自愿放弃这种对一切事物的权利 第四 由于政治社会是为了自我保存而存在的 所以每个人永远不能放弃自卫的权利 第一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自然状态中的安全问题 洛克 洛克假设的自然状态乃是一种 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也是一个平等的状态 更非 战争 状态 洛克认为 在这种自然状态中 人们处置自身及其财产的权利不受限制 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 自由和财产 在自然状态下 每个人可以保卫他自己以及为他所有的东西 凡流人血的 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 是自然法的一部分 自然状态有个重大缺陷 人要保卫他的权利必须依赖自己 对这个弊害 政治正是救治手段 但它不是自然的手段 据洛克说 人脱离自然状态 是靠一个创立政府的契约 在洛克的政治哲学中 人类结合成国家 把自己置于政治之下 其伟大的主要目的是保全他们的财产 第一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安全欲求 靠政府满足 安全欲求 包括对人身安全 生活环境安全 生活资料安全 财产安全 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 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第一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政府的安全需求 第一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政府对人民安全需求的满足 政府的安全管理责任 第一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公共安全管理 谁的责任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人们放弃自然权利 成立国家的目标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守夜人政府 安全是个人问题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的学说 挽救资本主义政府立法 明确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责任 第一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公共安全管理与灾害管理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公共安全管理 着眼于安全 注重灾害的预防 消除脆弱灾害管理 着眼于灾害的处理 从预防 准备到应对 1 历代政府的灾害管理内容 在研究我国灾害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灾害理学 灾害工学以及灾害律学 所谓灾害理学 是古人对灾害成因的理解与解释 所谓灾害工学 是指中国古人的抗灾工程 灾害律学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灾害管理之上律朝纲 中律吏政 下律民风 积累了灾害成因 防灾 减灾 律法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古代的灾害管理内容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灾害理学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关于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和机理的理论 代表每个时代的科学和认识水平 古代的看法 龙王 水旱雷公电母风婆火神天对人的行为的示警地震 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 西周 伯阳父大夫 灾害工学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对抗自然灾害而兴建工程设施的技术和技能 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水平 人民的智慧 大禹治水 黄河堤防 都江堰 鸿沟 郑国渠 大运河 灾害律学 政府管理灾害的政策 方针和法规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上律朝纲 将各种灾难看作是对历代君主的告诫和警示 巨大的灾难和异变会影响统治地位 乃至朝代兴衰 注重灾害管理 祭天祈祷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接受大臣疏谏 下 罪己诏 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 逢商连年大旱 五谷不收 负责宗教祭祀的大臣说 要用人为牺牲 向上帝祈祷求雨 于是 汤 剪发断爪 身为牺牲 祷于桑林 以六事自责 曰 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 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无以一人之不敬 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于是 民大悦 雨亦大至 罪己次数最多的是清世祖顺治皇帝 这位少年天子亲政后 自然灾害很多 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 不德 上干天咎 所以 不断自我反省 屡屡下诏罪己 临终之际 又留下了一道罪己遗诏 淋漓尽致地为自己列举了十四条罪状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中律吏政 制定一系列关于灾情报告 灾情评估 赈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灾害 要求各级官吏严格执行 报灾 勘灾 定灾 赈灾 恤灾 秦国的 田律 报灾的项目有旱 涝 风 虫 报灾的时间限为秋中 漏 误 迟报予以惩罚 武陟县嘉应观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下律民风 对老百姓做灾害宣传 培养灾害准备和灾害应对的意识和方法 技能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天命主义禳弭思想 救灾思想 预防思想 一 二 三 2 历代的救灾思想与救灾政策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天命主义禳弭思想 自然界即上天也有最高统治者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类的错误导致天帝的惩罚 祭祀请求天帝原谅和宽宥 专职的祭司和巫师的产生 河神娶亲的故事 西门豹 对应的措施 祭祀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1 救灾思想 赈济思想 调粟思想 养恤思想 除害思想 安辑思想 蠲缓思想 放贷思想 节约思想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灾后政府以粮食 钱款和实物救济灾民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赈济思想政策 赈济之事 自周以来已有定型 赈谷 赈银是施赈于灾民的一种直接救灾方式 工赈则是一种间接的救济方式 工赈即现在的以工代赈的雏形 它是选择灾情最重的地方 开工施赈 著有 救荒全法 的宋代董渭说 赈济者 用义仓米施及老 幼 残疾 孤 贫等人 米不足 或散钱与之 即用库银籴豆麦菽粟之类 亦可 向灾区调运粮食 向存粮区迁移灾民 调整粮食价格等等措施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调粟思想与政策 中国历史有移粟救民 移民就粟 平粟三种调粟方式 周礼 说 移民避灾就贱 其有守不可移者 则输之谷 孟子 梁惠王上 中论述说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这些诶都是指移粟就民 移民就粟的调粟方法 平粟则是把官仓中的米粟低价出卖给灾民 使得灾民能够解决饥饿问题 对灾民进行供养 临时收容照顾等等救灾措施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养恤思想与政策 归纳中国历史上的养恤思想 可分为 施粥 居家 赎子 施粥是灾后实行的一种紧急救助措施 居家是对灾民进行的临时收容养护 赎子是指由政府出资为饥民赎回被迫卖掉的子女 通过治理灾害发生根源或治理灾害本身 消除灾害的措施 如治蝗虫 防疫病 除害思想与政策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历史上的除害方法有消灭蝗虫 蝻虫 防止疫病流行等方法 除蝗的方法最早在 诗经 中就有所记载 我国最早的治蝗倡议者为前秦符坚时的刘兰 后世一些朝代有的专设除蝗的职官 治蝗最力者是唐代的姚崇 唐书 姚崇传 说 讨蝗纵不能尽 不愈于养以遗患乎 防治疫病的放大起源于巫术 东汉以后 逐渐注意医治疾病和共防疫 到清代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防治灾民外流采取的安抚和稳定措施 如减免税负 给田 遣返灾民等等 安辑思想与政策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历史上的安辑方法有 给复 给田 赍送 给复就是指通过减赋或返赋 诱导流民返乡耕种 最早在汉代实施 给田是指把闲田分发给流民并免除租赋 使流民不再流徙 给田方法的实施最早也是在汉代 宋 清时期应用较多 赍送是通过官府的力量将外流的灾民遣送回原籍 蠲 juan 缓就是免除 指灾后减免赋税 停征地租等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其目的是为了缓解灾民的生存状况 使得阶级矛盾不至于过度激化 蠲缓思想早在西周就已经有了 周礼 大司徒 中有 薄征 弛力 缓刑 的记载 中国古代税收几乎完全依赖土地租赋 受灾之后 土地颗粒无收 人民颠沛流离 如果还要强收租赋 势必官逼民反 而减免徭赋 使民休养生息 对国对民均有好处 因此蠲缓徭赋几乎成为历代灾荒之年的定制 蠲缓思想与政策 放贷思想与政策 灾后为灾民提供贷款 实物帮助恢复生产 稳定生活 如种子 耕牛等等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放贷的形式多为贷种子 耕牛 农具等 也有贷现金的 此举最早出现于西周 宋 清时期使用较多 放贷相当于现在农村农业信贷的部分内容 如果贷以种子 则可助其恢复生产 管子 揆度篇 说 无食者予以陈 无种者贷之新 是历史上最早阐述放贷思想的言论 宋史 王岩叟传 载王岩叟疏说 不限灾伤之分数 并荣借贷 不拘民户之等弟 均令免息 庶几圣泽无间 感人心于至和 节约思想与政策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节约度荒的思想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 历代王朝为争取民心 凡遇灾荒 朝廷都采取节约措施 率行垂范 古代一直提倡节约物力 财力以度灾荒 常发出 民饥年艰食 国家若不节俭 生灵何以昭苏 的呼吁 每遇灾荒 节约思想必随之而起 孔子家语 说 夫人君遇灾 尚务抑损 况庶民乎 即民气稍苏 宜常念艰苦之时 爱惜物力 凡遇灾荒 朝廷和各级官员采取节俭措施 率先垂范 以度灾荒 2 预防思想 重农思想 仓储思想 治水思想 林垦思想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中国历代发生的灾害以水旱为最多 在经历了灾害打击之后 历代也极为重视防灾工作 兴修水利就是防治水旱灾害的有效措施 仓储思想 即充实谷物进行储蓄以备灾荒 礼记 王制 中说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 无六年之蓄曰急 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强调了仓储的盈亏与否 关系到国家的兴亡衰盛 早在战国时期 商鞅 管仲等都认为农业是国家财富的源泉 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西汉 论贵粟疏 中说 贵粟贱玉 务民于农桑 薄赋敛 广蓄积 以实仓廪 备水旱 的说法都体现了以农为本 积极进行防灾减灾的思想 3 历史上的灾害管理机构 隋唐以前 朝廷兼管救灾事务隋唐以后 形成救灾管理体制 设立了专门的官职 分工明确中华民国时期 1911 1949 初步建立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专职救灾体制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各个朝代的救灾机构 周代 大司徒职责之一是救灾秦汉 户部尚书 主管农桑 负有一定的救灾责任隋唐 救灾是户部的职责之一封建社会临时派员为主 包公陈州放粮中华民国 内务部的民政厅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非典 的分水岭作用 为什么非典在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中具有分水岭作用 为什么改变 时代的要求 价值观念 管理理念的改变 哪种需要 这是什么样的时代 人们具有什么理念 追求什么价值 政府形象 稳定家丑不可外扬手段 封锁消息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 Thepre emergencymanagementstage TheCivilDefensestage Thematurestage theexampleofUSA 前公共安全管理时期 民防时期 成熟时期 美国的例子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西方公共安全管理形成的标志 公共安全管理是以政府设立专门的相关管理机构 或者对原有的政府机构中明确公共安全管理责任为开端 形成标志 政府也存在公共安全管理行为 但都是孤立的 临时性的 形成前时期 成熟期 政府负责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1 前公共安全管理时期 时间段 特点 作用 指具有专门的公共安全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成立之前 或者对原政府机构明确公共安全管理责任之前的时期 逐步形成了政府具有公共安全管理的责任的观念 为后来的公共安全管理奠定了广泛的社会认识基础 政府没有形成针对此后发生的灾难的持久性 普遍性管理责任和义务 一事一管 一事一议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新西兰 1931年 霍克湾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火灾 纳皮尔 Napier 和哈斯丁斯 Hastings 两个城市遭到毁灭性破坏 260人死亡 典型事例 美国 1803 AmericanPortsmouth 朴次茅斯 NewHampshire 新罕布什尔 火灾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Discussion Isitthegovernment sdutytorelievethedisastervictims 自然的 非侵权性的天灾人祸 政府究竟有没有责任介入 资本主义国家 信奉自由主义 自由放任政策 政府的责任 政府如果救济 是作为临时措施 还是永久制度 美国宪法指出政府的目标 为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 树立正义 保障国内安宁 规划共同防务 促进公共福利 讨论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2 民防时期 战争曾被作为国家的主要业务 借助战争的需要 西方国家建立了民防组织 成为公共安全管理的雏形组织 为后来建立正式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开创了先河 英国的开创性作用 新西兰的例子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TheTaskofCivilDefence 1949年的 日内瓦公约 附加议定书 1977 规定中规定 民防 的任务是 1 警告 2 疏散 3 临时收容所的管理 4 灯火管制措施的管理 5 救援 6 医疗服务 包括急救和宗教援助 7 消防 8 危险地区的检测和标识 9 消除放射性污染和类似保护性措施 10 紧急膳食和供给的提供 11 在混乱地区秩序的恢复和保持的紧急援助 12 必不可少的公共事业设施的紧急修理 13 死亡的紧急处置 14 帮助保存生存必不可少的物品 15 完成以上提到的任何任务所必须的补充行动 包括但不限制于计划和组织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1 保护平民对付敌对行动或者灾害的影响 2 援助平民从敌对行动或者灾难的即时影响中恢复 3 为平民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 民防的功能 日内瓦公约 确定的民防比较宽泛 既包括应对战争或武装冲突 也包括应对 灾难 disasters 灾难如果包含战争之外的诸多种类 那么 民防组织实际上就成了现在的公共安全管理组织 除了新西兰外 其它国家显然没有采纳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民防与紧急事态管理 民防使公权制度化地用于人民安全 管理的范畴不同 民防为公共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管理的目的不同 民防唤醒了全民公共安全意识 管理的深度不同 区别 与 作用 分析与比较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3 TheevolvementofUSEM NewDeal新政 开创政府干预公共安全的制度性先例 新政树立了政府可以 而且应该干预公共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