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常识----地震灾发时的紧急自救方法.doc_第1页
救灾常识----地震灾发时的紧急自救方法.doc_第2页
救灾常识----地震灾发时的紧急自救方法.doc_第3页
救灾常识----地震灾发时的紧急自救方法.doc_第4页
救灾常识----地震灾发时的紧急自救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震后被压埋困陷的自救方法一次大震发生后,到处是残垣断壁、危楼及倒房构成的瓦砾堆。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时间就是生命,从历次大地震的经验得知,地震发生后,当天内扒出的人,救活率可达80%,第二天为30%40%,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地震对人体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地震中被埋压在废墟下时,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求救。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有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在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被砸死的,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保全性命的。自驾车行驶中的避险自救措施如果没有经历过地震,我们在开车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发生地震时车子会是什么状态。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当地震真实地发生了,我们也真实地坐在车子里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很多处在震中的驾驶员,就在这样的无助状态下失去了生命。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救:(1)立刻靠边停车不要贸然前进如果我们处于城市道路上或周围没有宽阔地可以临时躲避,那么我们应立即减速停车,将车停靠在路边,打开双闪应急灯,等地震过后再上路行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2)停车场里躲在两车之间如果在停车场遇到地震,而这个停车场周围又是高楼林立的话,那么就赶紧下车,在两车之间的位置抱头蹲下,这样当建筑物倒塌的时候,两辆车之间的空隙可以成为你救命的空间。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3)远离桥梁、隧道和堤坝地震时不要驾车进入桥梁、堤坝、隧道,因为这些地区比普通公路的危险更大,一旦发生变形、垮塌,后果严重。(4)巧妙地停车,防止车被倒塌物砸坏地震过后尽量不要在树木、围栏、墙壁、平房、电线杆附近停车,防止其倒下时砸坏你的车。(5)震后行车多留意路面变化地震结束后有些地方的地面会出现裂纹或鼓包,因此在驾车时要更加留意路况,不要开快车。(6)关键时候弃车求生如果你的车被陷在地震造成的坑洞时应该立即离开车辆,寻找附近安全的地方临时避难,汽车再宝贵也比不上你的一条命。(7)别穿高跟鞋开车地震时,如果你穿高跟鞋,那么对避难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车上备一双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作为应急之用。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8)正确处理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地震发生时,道路、桥梁都会被毁坏。比如这次大地震,四川汶川一带都是山区,山体滑坡现象十分严重。这就给行进中的驾驶员带来了更大的考验。车轮悬空、车辆侧翻、车辆相撞以及车辆入水等紧急情况肯定比较多发。在遇到这些紧急情况时,司机应当保持冷静,要小心地避险自救在公共场所如何紧急避险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个路口快速疏散。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避震。专家提示:学校师生的避震方法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专家提示:公共场所的避震措施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在工作岗位上如何应对震魔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地震时,在办公楼里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到办公桌下面,震后迅速从楼梯撤离,千万不要跳楼。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在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绝不要慌张乱跑。井下作业工人,地震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不要急于往外跑,地面下一般较地面上安全。避开巷道或竖井等危险地区,选择有支撑的巷道避震。地震过后,有组织、有秩序地向地面转移。一些生命线工程中的在岗人员,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规范,立即采取措施避震。如化工厂在地震时,要紧急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和液体外溢,立即关停各种闸门和电源,关闭运转设备,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如果地震发生时,你身在室外,则是你的大幸,不过,也不要掉以轻心,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开危险。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此外,也要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要地震时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被碎片掉下来砸伤。如果在山坡上时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警惕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专家提示:户外场合要保护好头部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因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掌握地震中快速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1)营救前的准备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被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用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的情况,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科学地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2)注重营救过程中的安全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被埋压人员的安全。 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被埋压人员。 不要破坏了被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被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应尽快与被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入,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被埋压者窒息。 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被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3)施救的科学方法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呼吸畅通。 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墟。 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清除压埋物及进行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4)对伤员的护理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其眼睛,避免强光刺 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进行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专家提示:科学救护长时间被埋压的幸存者注意护理方法,使其逐步适应获救后的环境。不适当的护理对获救者会造成伤害。 将获救者的眼睛蒙住,避免强烈光线刺激。 不要使其突然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 不要让其一次进食大量的水和食物。 不要让其过于情绪激动。 若获救者受伤,应在应急处理后,立刻将其送往医疗点。发扬“救人于危难之中”的美德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唐山和汶川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