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跟化学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验对化学科学来说不可缺少,对化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美国学者查尔斯西尔伯曼在一部震动世界的书教室的危机中提到“在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由于只知道背诵和记忆孔子语言,忽视了分析性、创造性教育,所以才导致了一个世界最伟大、最具有创新的文明衰败,如果我们不记住这一教训,还会重蹈覆辙。”因此,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提高实验的可观察性,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探索性,体现实验的现实性、社会性,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增强实验的趣味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三学生刚学化学时,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渴望知道为什么。因此,我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出发不失时机地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三第一堂化学课中,我先做了几个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如“自制牛奶”、 “空瓶生烟”、“清水变色”、“玻璃棒点火”、“一封密信”等趣味实验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并提出一个个为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二、增强实验的探究性“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探究性实验提供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最佳条件。在现行的实验中,许多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去观察,始终处在观众的位置上,只是实验的旁观者,结果的接受者,学生的思维被牢牢的束缚,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营造强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让学生主动地设疑、猜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释放潜能,大胆质疑,发散思维,最终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体会成功快乐的同时完成潜能的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按教材上的方法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即反应容器里水的体积达不到1/5,为什么?学生回答:“可能是氧气没消耗完”。怎么办?学生回答:“要想办法把容器里的氧气消耗完”。经过讨论后,师生共同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1、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白磷,用滤纸擦干水,立即放入准备的试管里,塞上带乳胶管和弹簧夹的橡胶塞密封,试管在酒精灯上稍作烘烤,白磷就燃烧起来,振荡试管,防止白磷粘在试管壁上。 2、1min左右试管内不再产生白烟,擦洗试管4-5次,试管温度迅速降到室温。 3、 把试管倒插入水里,打开弹簧夹,水立即沿乳胶管进入试管,捏住乳胶管,把试管从水中取出,正立试管观察,液面高度大约是试管空间高度的1/5。三、提高实验的可观察性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90%以上。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演示实验要求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前要做充分准备,掌握实验的关键。为使演示实验现象更为明显,可对演示实验进行改革。如,把浓硫酸与水混容会放出大量的热,触摸烧杯外壁,烫手,课堂上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来摸一下。用普通温度计测量,可见度太小。我们可以自制一个放大的温度计:取一只小试管,加入3-5mL染了红色的煤油(煤油的比热小),试管上配一只单孔橡胶塞,插一根玻璃导管,导管下端直达试管底部,放大的温度计就做好了。然后,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地倒入水里,手持放大的温度计试管上端不断搅拌混合液,随着溶液的温度快速升高,试管里的空气、煤油的体积都膨胀,红色煤油沿导管快速上升,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又如,演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可用排水法先收集一集气瓶一氧化碳气,取下集气瓶口上的玻璃片,瓶口向下点燃一氧化碳,迅速把集气瓶正立放在掌心高高举起,可看到蓝色火焰在集气瓶里飘动,能维持较长时间,火焰熄灭后立即把澄清石灰水倒进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四、提高实验的创新性化学试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通过认真的思考,大胆的创新,积极地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简化复杂的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观性,或设计一些教材所没有的又易于完成的课堂实验,设计悬念,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奋,积极探索、研究问题,通过不可预测的实验现象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智力的发展。如,用盐酸除铁钉上的铁锈实验上有两个问题令人不满意:一是反应太慢,大约2-3min才能把铁锈除净;二是除锈后的铁钉是灰色的,看不到闪亮的金属光泽。我们可以这样改进:找一条铁皮,将其浸入稀硝酸里除去表面氧化层,洗净后用砂纸擦磨表面,现出闪亮的金属光泽,再将其浸入稀硝酸里几秒钟,用镊子取出,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铁皮表面生成了均匀致密的红色氧化铁。反应方程式:4Fe(NO3)3= 2Fe2O3 + 12NO2 + 3O2 然后,将布满铁锈的铁皮擦入稀盐酸里,1-2秒钟后取出,可看到接触稀盐酸的铁皮现出闪亮的金属光泽。如,学生学习了钠与水反应后,就有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盐溶液中,现象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分类讨论:1、放入NaCl等溶液。2、放入CuSO4等溶液,再分组实验,讨论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把钠放入盐溶液中,反应的实质与将钠放入水中一样,均是先与水反应,而在与CuSO4溶液反应时,不是发生置换反应将Cu置换出来,而是生成的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又如,在“燃烧条件的研究”的实验中,完成教材中的教学任务后,引导学生设疑猜想“怎样让白磷在水中燃烧?”,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演示:将氧气通入盛有白磷的热水中,伴随这氧气的通入,白磷开始在水下剧烈燃烧,黄色的火团在水中上下翻滚,缕缕白烟在水面上四处飘荡。学生完全沉浸在美妙的实验现象之中。这时及时的启发和引导、归纳,将观察到现象的喜悦之情转化为探索未知知识的动力,强化了学习的动机,增强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创新意识。学生在上述过程中,既要动脑,又要动手,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五、注重实验在生活中的延伸化学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化学知识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贴近生活,探究生活,创设生活化学实验新模式也是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设想之一。“到实验室外做实验,在生活中学化学”,注重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延伸和拓展,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学实验,家庭小实验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独立创新,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如,在完成“酸碱指示剂”教学之后,让学生利用花瓣、树叶、水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既可体会到知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讲解
- 民法学课件内容
- 并条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 安全小故事合集讲解
- 新质生产力的“四新”核心要素
- 民族课件内容
- 民族节日课件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4章 概率分布
- 幼儿园的工作方案汇报
- 2025年环保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附答案)
- TCTBA 001-2019 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
- 《挠曲电理论及应用》笔记
- 薄弱科目的攻克策略
- 2024年山东省国家安全主题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 小学生倾听课件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物业服务标准》
- 初级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法律法规》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