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管理制度及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用户管理制度及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用户管理制度及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用户管理制度及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用户管理制度及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扶梯用户管理制度与应急救援预案电梯(自动扶梯)管理制度目录1、 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22、 电梯日常检查与维修保养制度43、 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64、 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75、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职责86、 电梯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97、 电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08、 乘客须知:客梯11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129、 救援方法:客梯:有机房13无机房14 液压式升降电梯手动紧急操作方法16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1710、 应急救援预案1811、 电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26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电梯是特种设备,因其使用中危险性较大涉及生命安全,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管理。维护特种设备安全,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的共同责任。为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构建电梯设备安全责任体系,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并且严格执行:1 电梯使用单位必须熟悉,掌握并严格执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有关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电梯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规则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安全使用负责。2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制度,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电梯使用、停用、迁移、报废管理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司机、检修作业、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3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4 实施规范的使用管理,始终保持在使用电梯良好的安全技术状况: 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安全检验合格、乘客需告、警示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电梯显著位置;对在用电梯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及时办理;申报注册登记、停/启用、迁移过户、报废等手续;建立电梯日常检查制度、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的日常使用状况;与具有电梯安装、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签订电梯的安装、修理、维护合同,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修理和维护工作;对在用电梯实施规范的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建立电梯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对医院、车站、机场、影剧院、观光景点等重要场所使用的电梯,由持证司机操作使用并实施监控,悬挂监控牌予以警示;电梯发生故障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专业人员实施救援。5 对电梯司机,巡视检查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熟悉、掌握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 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均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作业人员证书,持证上岗从事相关的作业或安全管理工作。6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用电梯在检验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违法使用。7 在用电梯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或修理,消除电梯故障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出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的,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办理注销手续。8 制定电梯故障困人或事故伤人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如发生电梯伤人事故,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开展自救,尽快组织抢救伤员,判定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措施,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应立即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及相关部门,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电梯日常检查与维修保养制度为了规范电梯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细则,制定本制度。1、根据本单位在用电梯安全技术状况和实际使用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行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运行巡视检查作业人员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作,落实责任制,对电梯实施安全使用和进行日常维护保养。2、建立日常检查制度,进行电梯运行的巡视检查,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保持电梯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检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电梯齐全清晰;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2)经常对机房进行清扫、擦拭、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不正常现象。并注意不让雨水、灰尘侵入机房以及机房温度的调节。(3)保持轿厢与厅门口的清洁卫生,特别注意清理地坎槽中的杂物,以免影响厅轿门的正常开合;检查平层准确度有无显著变化;检查底坑是否干燥、清洁,发现有积水应及时排除。3、与具有电梯安装、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签订电梯的安装、维修、保养合同,监督并且配合电梯修理和维保工作;每月至少对电梯实施2次规范的维护保养;每次维修或保养后应检查各种开关、按钮是否工作正常,各种安全装置是否灵活可靠。并对电梯上下运行一次,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4、制定和落实电梯自行检查和定期检验计划,做好“定检”前的维修自检工作以及“定检”申请报告。5、在电梯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修理、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6、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或检查人员有权做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7、接到电梯故障困人事件报警后,应组织本单位持证作业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积极组织自救和通知并配合电梯维修单位的作业人员实施救援。8、电梯发生伤人事故或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当地辖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9、按照电梯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根据本单位条件和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进行救援演练。10、及时整理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修理文件、定期检查记录,年度自检报告,定检申请报告,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定检合格报告等资料、文件、归档保存。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为了强化与电梯使用、维修、保养应急救援中电梯钥匙安全使用管理,特别是严格控制机房钥匙,电梯三角厅门机械钥匙使用中的不安全行为,制订本制度并严格执行。1电梯钥匙的使用人必须是经质量技术监督局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电梯安装、维修、安全管理操作证,并且是从事电梯安装、维修、司机操作、安全管理的人员。2电梯钥匙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启/锁梯钥匙、操纵箱钥匙、三角厅门机械钥匙、机房钥匙、控制柜钥匙等,必须有使用单位的电梯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岗位职责,落实专人领用并妥善保管,安全使用防止被窃遗失。3电梯的机房门必须上锁,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严禁入内!电梯的开启/锁梯钥匙、操纵箱钥匙的违章使用会酿成电梯的使用事故;特别是三角厅门机械钥匙上应附带警示牌,提醒使用此钥匙可能引起坠落危险。 电梯钥匙在落实专人领用或保管时,必须办理领用人或保管人签收备案手续。并接受安全使用方面的教育,明确电梯钥匙不得外借,落实责任制。4特别强化专人妥善保管,安全使用三角厅门机械钥匙,严禁转借防止被窃或遗失。因转借、遗失而酿成违章使用事故,造成后果追究钥匙持有人的责任。5使用三角厅门机械钥匙打开电梯层门时,一定要“一慢二看三操作”,确认电梯在该楼层并已完全停车,方可继续操作。作业结束要检查作业有无过失并确认三角厅门机械钥匙没有遗忘,如果有遗失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6电梯钥匙使用保管责任人离开本岗位时,应将钥匙上缴。违反上述规定造成的一切后果有领用人负责。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 电梯使用单位必须指派专人负责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2、 设立专柜、建立在用电梯的档案目录,单台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袋;3、 电梯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 电梯设备出厂随机技术资料(包括:安装说明书、电控原理图与电路控制图、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梯产品合格证书;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钳、限速器、夹绳器、缓冲器、门锁、控制柜、曳引机等的部件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2) 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3) 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4) 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保存四年、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5) 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6) 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4、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记录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应当长期保存。5、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安全技术档案。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2、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3、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其齐全清晰;4、妥善保管电梯的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5、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6、接到电梯故障困人事故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7、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修记录签字确认;8、负责监管电梯的正常使用与轿内及厅门口的良好卫生状况。电梯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一、 必须按规定接受“三级安全教育”或“复工、变换工种”安全教育。熟悉并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相关规定要求。二、 从事电梯操作人员应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能上岗操作。三、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四、 严禁违反安全规程。对于违反规定、规程的行为,操作者有权、有义务及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反映。五、 禁止将电梯交给无证人员操作。六、 建立电梯工作日志,实行交接班纪录。七、机房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在维修人员离开时,即行锁门。八、电梯出现异常,电梯操作人员应及时通知主管部门或电梯维修人员。电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 在开启电梯厅门进入轿厢之前,必须先确认轿厢是否停在该层。二、 每日开始工作前,必须将电梯上、下行驶数次,检查有无异常现象。检查清理厅、轿门地坎有无异物。三、 轿厢运载的物品不得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装运时,须经保安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四、 电梯出现故障,应停止运行,并及时通知电梯维修人员进行修理。五、 运载的物品应尽可能稳妥地放在轿厢中间,避免在运行中倾倒。禁止采用开启轿厢顶部安全窗,轿厢安全门的方法装运超长物件。六、 电梯操作人员应劝告他人勿乘载货电梯。七、 当电梯使用完毕后,电梯操作工应将轿厢停于基层,并将操作盘上开关全部断开,关闭厅轿门。八、 电梯检修时,应在厅门外挂“电梯检修,停止运行”警示牌。九、 打扫机房设备卫生时,必须切断电梯主电源后方可进行。打扫底坑卫生时,必须在专人监护下进行。十、 不得将电梯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客梯乘梯须知1. 为保证电梯正常运行,请爱护设备,文明乘梯。2. 请先下后上,不得滞留在电梯门口嬉戏打闹。发现超重时,请后进入的人员主动退出。3. 请轻按操纵盘按钮,严禁敲打或用尖硬物品顶压按钮,人或物品不得倚靠电梯轿门。4. 如遇火灾,地震灾害,请勿乘坐电梯。5. 严禁携带对他人有恐吓、污染、危及安全的物品乘坐电梯。6. 不得在电梯轿厢内乱涂乱画,蹦跳打闹。7. 运送重量较大的物品时,请轻拿轻放,均匀放置,运载沙石、垃圾、液体物品必须严密包装,防止泄漏抛洒。8. 如遇电梯运行故障,请勿扒、撬电梯轿门或敲打操纵盘,请按紧急呼叫按钮或拨打下方电话,耐心等待专业人员进行处理。9. 不拆除、不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10. 老、幼及行动不便者由其监护人或陪同人员陪同下使用电梯。 故障救援电话:座机: 手机: 有机房曳引式电梯紧急操作方法适用范围:有机房曳引电梯的紧急操作注意事项:A 本附录仅供参考,请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法;B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持有特种设备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C 救援人员2人以上;D 应急救援设备、工具:盘车轮、抱闸搬手、电梯层门钥匙、常用五金工具、撬杠、警示牌等。E 在救援的同时要保证自身安全。0、 通则(无)1、 操作程序1.1 切断电梯主电源;1.2 检查确认电梯机械传动系统(钢丝绳、传动轮)正常;1.3 检查限速器。如限速器已经动作,应先复位限速器;1.4 确认电梯层/轿门处于关闭状态;1.5 确认电梯轿厢、对重所在的位置,选择电梯准备停靠的层站;1.6参考电梯生产厂家的盘车说明,一名维修人员用抱闸板手打开机械抱闸;同时,另一名维修人员双手抓住电梯盘车轮,根据机房内确定轿厢位置的标志(如:钢丝绳层站标示)和盘车力矩,盘动电梯盘车轮,将电梯停靠在准备停靠的层站;1.7维修人员释放抱闸扳手,关闭抱闸装置,防止电梯轿厢移动;1.8维修人员应到电梯轿厢停靠层站确认电梯平层后, 用电梯层门钥匙打开电梯层门/轿门;1.9如层门钥匙无法打开层门,维修人员可到上一层站打开层门,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上到轿顶,手动盘开层门/轿门;25无机房无齿轮曳引式电梯紧急操作方法适用范围:无机房无齿轮曳引电梯的紧急操作注意事项:A 本附录仅供参考,请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法;B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持有特种设备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C 救援人员2人以上;D 应急救援设备、工具:电梯层门钥匙、常用五金工具、曳引钢丝绳夹板、手动葫芦、钢丝绳套及钢丝绳卡子、搬手、铁锤、撬杠等。E 在救援的同时要保证自身安全。0、 通则0.1切断电梯主电源;0.2确认电梯轿厢门处于关闭状态;0.3检查确认电梯机械传动系统(钢丝绳、传动轮)正常;0.4准备好松开抱闸的机械或电气装置;0.5确认电梯轿厢、对重所在的位置,选择电梯准备停靠的层站;0.6电梯故障状态及手动操作电梯运行方法:4.6.1当电梯轿厢上行安全钳楔块动作或对重安全钳楔块动作,救援方法参照1;4.6.2当电梯轿厢下行安全钳楔块动作,救援方法参照2;4.6.3安全钳楔块没有闸车,救援方法参照3。1、 当电梯轿厢上行安全钳楔块动作或对重安全钳楔块动作1.1 两名维修人员可根据电梯轿厢的位置,选择进入电梯井道底坑或电梯轿顶;1.2 将钢丝绳夹板夹在对重侧钢丝绳上,用电梯生产厂家配带的轿厢提升装置(或用钢丝绳套和钢丝绳卡子将手动葫芦挂在对重侧导轨上,将手动葫芦吊钩与钢丝绳夹板挂牢);1.3 维修人员拉动手动葫芦拉链,使对重上移;维修人员打开抱闸,轿厢向下移动,安全钳释放并复位,此时继续拉动手动葫芦拉链,轿厢向就近楼层移动,确认平层后停止拉动手动葫芦拉链,关闭抱闸装置,通知层门外的维修人员开启电梯层门/轿门;1.4 电梯层门外的维修人员在确认平层后,在轿厢停靠的楼层,用电梯层门钥匙开启电梯层门/轿门;1.5 如层门钥匙无法打开层门,维修人员可到上一层站打开层门,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上到轿顶,手动打开层门/轿门。2、 当电梯轿厢下行安全钳动作2.1 两名维修人员可根据电梯轿厢的位置,进入电梯轿顶;2.2 将钢丝绳夹板夹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用电梯生产厂家配带的轿厢提升装置(或用钢丝绳套和钢丝绳卡子将手动葫芦挂在轿厢侧导轨上,将手动葫芦吊钩与钢丝绳夹板挂牢);2.3 维修人员拉动手动葫芦拉链,维修人员打开抱闸,轿厢向上移动,安全钳释放并复位,此时继续拉动手动葫芦拉链,轿厢向就近楼层移动,确认平层后停止拉动手动葫芦拉链,关闭抱闸装置,通知层门外的维修人员开启电梯层门/轿门;2.4 电梯层门外的维修人员在确认平层后,在轿厢停靠的楼层,用电梯层门钥匙开启电梯层门/轿门;2.5 如层门钥匙无法打开层门,维修人员可到上一层站打开层门,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上到轿顶,手动盘开层门/轿门。3、 安全钳楔块没有动作3.1 维修人员采用“点动”方式反复松开抱闸装置,利用轿厢重量与对重的不平衡,使电梯轿厢缓慢滑行,直至电梯轿厢停在平层位置,关闭抱闸装置,;3.2 电梯层门外的维修人员在确认平层后,在轿厢停靠的楼层,用电梯层门钥匙开启电梯层门/轿门;3.3 如层门钥匙无法打开层门,维修人员可到上一层站打开层门,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上到轿顶,手动打开层门/轿门。使用单位电梯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电梯设备事故的危险,最大限度减少或降低电梯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规范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实施,建立健全电梯乘客事故应急体系,规范本单位对伤人和困人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要求,特制定本预案。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电梯发生运行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工作。适用于本单位范围内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第二章: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职责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 2组长职责 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对电梯事故全权组织进行应急救援。 接报电梯应急事件或事故,发生电梯伤亡事故后,启动单位预案、组织应急救援的同时,根据救援现场情况逐级向主管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电梯事故调查处理。3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对电梯事故组织进行应急救援。 负责确定合理的技术处理方案、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组长不在现场或不便履行职责时,行使组长职责。4应急领导小组其他成员职责 配合组长和副组长,实施应急救援工作。5应急领导小组职责5.1负责电梯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改和电梯应急准备工作的组织和检查。5.2发生电梯伤人和困人事故后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有关情况,及时启动应急救援工作,实施应急救援方案,救援受伤和被困人员。5.3负责现场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应急救灾、伤员救治及转送行动。5.4救援现场的防护。5.5负责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第三章:电梯的应急管理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电梯管理人员,落实每台电梯的责任人,配置必备的专业救助工具及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设备。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演练。2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定维修保养合同,明确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责任。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作为专项作业救助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应能确保接到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助。3电梯发生异常情况,电梯使用管理部门应当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向电梯救援中心报告(已设立的),同时由本单位专业管理人员先行实施力所能及的处理。并及时配合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电梯救援中心迅速赶到现场的专业人员进行救助。4电梯轿厢内应配备紧急报警装置,该装置应能与有人值守的建筑物管理机构联通。5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各种电梯紧急情况应对常识的宣传。对已签约保养的重点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电梯应急预案的演练,并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张贴宣传品和标明注意事项等方式,宣传电梯安全使用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常识。第四章:确定危险源可能发生事件或事故,以及定级1曳引电梯和液压电梯可能发生事件或事故 电梯轿厢困人(例如停电,电梯冲顶,蹲底,安全钳意外动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装置意外动作,曳引机制动器失效等时造成困人);人员受伤;人员死亡;门区剪切;大面积停电;自然灾害(地震、雷击、暴风雨/雪等);电梯井道进水、火灾;其它突发性事件。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可能发生的事件或事故 裙板和梯级之间夹持,扶手带夹持,梯级链条断裂,制动器失效,扶手带断裂,梯级下陷,梳齿板夹持等。3使用单位可根据以上事件或事故情况,按照定性或定量的具体指标,划分出事件的等级体系(预警等级和事件等级)。在突发事件或事故救援活动中,根据预警等级需要及时启动请求(社会)电梯救援中心或友邻救援单位参与紧急救援活动。第五章:应急装备、物资、通讯保障 保障措施要完善。应急救援装备要配备到位,并应定期检查装备完好情况,安排专人保管,并明确只能用做救援及演练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公司的座机电话、主要负责人及维保人员的手机电话要求: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使用单位应在维保现场储备数量充足的电梯易损件及电子元器件,以便电梯元件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排除故障。4使用单位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工具如下:、警示牌 2个; 、通话机: 2套;、常用工具: 2套; 、照明器材: 2套;、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带2套以上,安全帽2个以上第六章:预警和预防机制 使用单位要按照不同事件或事故级别的判断要素,建立完整的预警体系。明确预警发布程序,包括审批者、流程、时限和违规责任。单位及主要负责人、电梯管理人员必须保持座机电话与手机电话24小时开通,当接到电梯意外事件或事故紧急救援电话记录后,必须在35分钟内紧急告知本单位的应急救援负责人,绝不允许怠慢延误。否则追究责任,执行责罚。第七章:应急响应(分级启动、响应、处置程序和信息上报程序)1总则 当发生下文叙述的事件或事故时,应按电梯运行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2启动程序 电梯发生突发事件后,接报人员应尽可能详细地初步记录下列信息:事件发生地点、时间,可能的事件严重情况等,并且应立即报告组长启动本预案。2启动预案:电梯一般故障困人事件启动1级应急救援预案:安排管理人员紧急赶赴现场,通知电梯维保单位开展救援工作,排除故障,恢复电梯正常运行使用。 电梯困人伤人事故启动2级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奔赴救援;根据现场情况需要逐级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机关。 突发意外灾害,电梯困人伤人重大事故启动3级应急救援预案:逐级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机关,单位应急救援组所有持证专业人员,立即驰赴灾情现场,做好电梯困人救援工作的同时,服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调配,奋力开展抗灾减灾的各项救援工作。 如果需要采取医疗措施,可拨打电话“120”,联系医疗救助。 发生火灾、建筑物受损,可以拨打电话“119”,联系消防部门救助。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逐级上报,直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需要记录的报警信息一般包括: 报警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 受困人员所在具体位置:地址、电梯编号、层站、被困人数。 受困人员的身体状况,是否需要医疗救助或其他危险因素等情况。报警时间。3应急救援过程的通讯3.1保证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畅通。3.2措施:3.2.1应安排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在现场保持联系。应急救援小组应配备适宜的通讯设备,例如:电话、对讲机、电喇叭等。3.3.2应急救援小组,应编制或携带适宜的应急救援通讯录,包括: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通讯录、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或特种设备主管部门的联络方式、社会救援力量通讯录等。3.3.3 24小时有人值守。第八章:应急救援方案及措施1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护措施:1.1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如电梯轿厢内有病人或其它危急情况,应当告知救援人员。1.2如电梯困人已停止运行夹持于某楼层之间,应该认为相对安全状态,请保持冷静不要扒门并与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等候或听从管理人员指挥。1.3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不得撬砸电梯轿厢门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1.4保持镇静,可做屈膝动作,以减轻对电梯急停的不适应。2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接报电梯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及处置工作:2.1值班人员发现所管理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本单位专业人员(持证)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2.2值班人员应用电梯配置的通讯对讲系统或其他可行方式,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困乘客应注意的事项。2.3值班人员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楼层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因素等情况,如有紧急情况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2.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等待和配合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实施专业救援。3乘客在电梯轿厢被困时的解救程序:3.1到达现场的救援专业人员应当先判别电梯轿厢所处的位置再实施救援。3.2电梯轿厢高于或低于楼面超过0.5米时,应当先执行盘车或其它解救程序,再按照下列程序实施救援:3.2.1.确定电梯轿厢所在位置;3.2.2.关闭电梯总电源;3.2.3.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厅门、轿厢门;3.2.4.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跌伤;3.2.5.重新将电梯厅门、轿厢门关好;3.2.6.在电梯出入口处设置禁用电梯的指示牌。第九章:紧急状态时使用管理单位对电梯的应急处理和配合专业救援1发生火灾时,应当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1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1.2按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消防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当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后,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电梯轿厢厅门、轿门,切断电梯总电源(包括照明电源)。1.3井道内或电梯轿厢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1.4有共用井道的电梯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将其余尚未发生火灾的电梯停于远离火灾蔓延区,或交给消防人员用以灭火使用。1.5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避免因火灾停电造成困人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