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试验方案制定种类包括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和综合试验 制定要点:1.充分体现试验的目的和任务。力求简单明确。2.在田间试验的全部处理中应包括对照处理。3.必须在所比较的处理间应用唯一差异的原则。二、土壤样品采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处理目的:挑出植物残茬、石块、砖块等,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保存完好。1.用具:土钻 小土铲 米尺 标签 铅笔 土筛 广口瓶 天平等. 2.采样时间:一般在晚秋或早春3.采样方法:以分析目的不同而异,多采用耕层土壤混合样品。(1)选点与布点 选择典型地块。一般小区试验可为有3-5点混合,地块面积小于10亩时可取5点左右,面积1040亩取515点,面积大于40亩取1520点。(2)采土 :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20cm左右。如果采来的土壤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留1公斤装袋标签。4.风干和去杂。将土壤样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又无特殊气体、无灰尘污染的室内风干。风干后,拣出枯枝落叶,植物根、残茬、结核等。 5.磨细、过筛和保存 (1).进行物理分析时,将风干土样碾碎,用18号筛过滤,留在筛上的土块重新碾碎,直到全部通过为止。(2).进行化学分析时,将风干土样碾碎,用18号筛过滤以测定速效性养分和PH值等项目;留在筛上的土块重新碾碎,用60号筛过滤以测定水解性氮、全氮和有机质等项目;剩下的土块重新碾碎,用100号筛全部过滤以测定全磷和全钾等项目。三、小区技术主要包括小区面积、小区形状和方向、重复的设置、保护行和走道的设置。1.小区面积一般根据以下具体情况来确定:a、试验种类;b、作物类别;c、土壤肥力差异的程度与形式;d、试验的任务和阶段。2.小区的形状和方向:有长方形和方形3.重复次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土壤肥力的均匀程度和试验对精确度的要求。一般应设46次重复。4.保护行和走道的设置:整个试验地两边应种植保护行35行,两端种植保护行23m宽,小区与小区之间一般连接种植,不种保护行;为了便于观测记录和田间作业,试验地应设置0.51m宽的走道。四、间比法试验设计重复内各供试处理作顺序排列,每隔4个或9个甚至19个处理设置一个对照区,且每一排的第一个和末尾一个小区必须是对照区。2.每隔几个处理小区设置一个对照区,主要决定于供试材料的多少。3.试验的重复数可根据供试材料的数量和试验要求来确定,通常是24个。4.在设有重复的间比法设计中可采用阶梯式排列或逆向式排列,使同一处理的小区相互错开位置。五、随机区组试验设计1.根据局部控制的原理,将试验地段划分成与重复次数相同的若干区组,每一区组内土壤肥力差异要小,区组间肥力允许有一定的差异。2.同一区组内再根据处理的数目(包括对照处理)划分若干小区。3.全部处理在每个区组内必须分别种植一个小区。4.各区组内随机决定处理的种植次序,要独立进行。六、烟叶缺素症状识别1.缺镁:主要观察叶片有无“沙淹”现象,即观察叶脉和叶脉之间颜色的变化。2.缺硼:主要依据烟株顶部叶颜色、形状和烟株幼芽的变化状况,其次观察烟株根茎是否肿胀,皮层是否容易剥落。3.缺铜:1.观察烟株是否表现为永久性萎蔫;2.叶片颜色从上至下变浅、发白;.观察叶脉两侧是否有透明斑;4.以上症状是否伴有叶片组织坏死。4.缺锌:1.观察是否顶叶簇生;2.叶面是否平展;3.烟株长势和叶片颜色;4.下部是否有枯死斑或组织坏死。5.缺氮:1.确定是否缺水;2.确定叶片症状是否由烟株下部叶开始;3.缺素症状发生部位不明显时,可暂定为缺氮。6.缺磷:1.观察烟株大田长势好坏;2.观察叶片宽度和茎叶角度是否正常;3.观察叶片颜色是否偏深;4.观察下部叶片有无白色斑点。7.缺钾:1.观察叶尖和外缘是否卷曲,叶片是否下垂,有无缺绿斑点或“焦尖”、“焦边”,甚至叶缘穿洞、残破现象。2.先排除根结线虫病后才可判断为烟株缺钾。8.缺钙:1.观察烟株顶部和叶缘是否向下弯曲或者顶芽死亡;2.小叶有失绿现象;3.有无花蕾脱落、花冠坏死情况。9.缺硫:1.观察发生部位,首先是中、上部叶片失绿发黄;2.表现程度,不会出现叶片“灼焦”、叶片脱落现象;3.可局部观察烟株对增氮的反应。10.缺锰:1.主要依据“网状”叶片判定缺锰症状;2.观察烟株下部叶沿主脉有无白色泡点和黄褐色小斑点。11.缺铁:1.主要依据“网状”叶片判定缺铁症状;2.烟株下部叶一般无症状。12.缺氯:烟叶失绿13.缺钼:1.观察烟株的长势;2.观察叶片颜色和形状;3.观察下部叶脉间是否有坏死斑。病虫害1猝倒病症状:从播种到幼苗三叶期之前发生较重。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开始出现水渍状,渐变为黄褐色或暗褐色,茎部像开水烫过一样,呈暗绿色,病斑四周的病健交界并不明显。待病斑扩展至一周后,茎基部缢缩、变细、软腐,呈线状。地上部因缺乏支撑能力而使烟茎逐渐倒折。故称猝倒病。一般从发病到幼苗折倒需10小时以上。如果苗床潮湿,在病苗四周的床土上,可见一层白色絮状物,染病幼苗往往全部死亡,在苗床上形成块状的圆补丁,致使苗床严重缺苗。2立枯病:茎基部受害,病部表面形成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暗褐色椭圆形病斑,并逐渐下陷,边缘明显,扩大后绕茎一周,最后茎部干枯收缩,幼苗死亡,但不倒伏,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蛛网状霉层,并有灰色或淡褐色菌核,形状不规则。3环斑病毒病:一般在大田初期发生,病情轻重不一,症状比较独特。最初在幼叶上出现黄褐色坏死线纹,坏死线纹沿叶脉发展,呈不规则状,叶片上常常看到黄褐色坏死组织的同心线纹形成的浅穴(叶脉间形成轮纹,叶脉上产生条纹状病斑)。4曲叶病毒病:发病早的病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烟茎弯曲,畸形,不能继续生长,大田病株最明显的症状是叶片皱缩,叶面凹凸不平,叶色深绿,叶缘向背卷曲,叶片僵硬变脆,叶背的叶脉加厚,变粗,常呈弯曲状,严重时,卷叶、畸形,枝叶丛生,蒴果、萼片皱缩,种子干瘪不实等,如大田后期感病,仅顶部叶片卷曲,但下部叶片的质量和产量均有损失。5甜菜曲顶病毒病:发病初期,新生叶片出现明脉,之后叶尖、叶缘向外反卷,节间缩短,腋芽丛生,叶片浓绿,质地变脆,中上部叶片皱褶,叶脉生长受阻,叶肉凹凸不平呈泡状,整个叶片反卷成钩状,下部叶片往往正常。病株严重矮化,比健株矮1/22/3。严重病株顶芽呈僵顶状,并逐渐枯死,烟草生长后期发病,仅顶叶卷曲,呈菊花顶,下部叶片仍可采收。6坏死病毒病:幼小植株受害后常枯死,较大植株受侵染时,仅在下部老叶上出现坏死斑,并逐渐干枯,而上部叶片则无症状。在发病叶片的叶尖附近,沿叶脉密生不规则形或圆形深褐色病斑,直径13mm,发病后期,病斑常遇合形成较大的枯死斑。7复合病毒病:复合侵染的病毒病症状十分复杂,田间常见的典型有:1、花叶,上部叶片颜色深浅不均,2、泡斑,顶叶皱缩,产生许多大小不一深绿色的泡斑,3、畸形,上部叶片或顶叶皱缩,或狭窄或叶柄拉长,或叶缘内卷、外卷,或变成鼠尾状;4、坏死,有多种情况,其一是中下部叶片常沿叶脉形成条斑或闪电状坏死,其二是小叶脉或中脉变褐坏死,其三是叶片表面散布环形或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5、小叶脉绿,上部叶沿小叶脉变深绿似水渍状;6、矮化,早期侵染的病株,个体严重矮化。8剑叶病:1、烟株症状,烟株矮化,节间缩短。大田前期发病,病株中上部及其叶片仍可逐渐恢复正常,而下部叶片则保持原有危害状。大田后期发病,病株下部叶片表现正常,只有上部叶片受害,病株根部症状不明显。2、叶部症状,叶片受害后,早期叶片边缘黄化,逐渐向中脉扩展,最后整个叶脉都变为黄色,支脉则保持暗绿色呈网状;叶片发育时,只有中脉伸长,因而形成狭长的剑状叶片。发病植株顶端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矮化,有时产生丛枝症状。9丛枝病:受害病株严重矮化,顶芽不再继续生长,侧枝丛生,产生很多坚硬、细小的枝条,故名丛枝病。叶片变小,密集坚硬,根系发育差,一般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早期发病,全株叶片变细变小,叶片皱缩,无使用价值,后期不开花,不结实;病株的花瓣变成叶状体,颜色变深。感病较晚的烟株,其上部叶片变细变小皱缩,无利用价值,但下部叶片仍可使用。10枯萎病:病菌从根部侵入后,一般到生长后期才表现症状,病株叶片逐渐变黄、萎蔫,以至枯死。有时在茎的一侧发病,病株的顶部向有病的一侧弯曲,叶片小而主脉弯曲。病茎横切,可见木质部变成深褐色,但皮层和薄壁细胞的细嫩组织不腐烂.11破烂叶斑病:该病常常在大田后期的下部叶片上出现,病斑为黄棕色,呈不规则圆形,有灰至褐色中心,边缘明显凸起。直径2.5厘米或更大,常互相遇合,成不规则形。病斑表面有浅黑色圆形小斑点;病斑组织象纸一样薄,易破碎,所以病斑外形破烂,故称破烂叶斑病。有时病斑的深褐边缘区具有轮纹。该病易与赤星病混淆,其区别在于,该病病斑上有许多特异性黑色的圆形子实体(即该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这些分生孢子器用放大镜可以看到。12霜霉病:1、局部侵染,苗床和大田均能发生。苗期感病,病株叶片上出现黄色圆形病斑,直径可达2.5厘米,病菌呈活性时,在病斑背面可产生蓝灰色霜霉层(菌丝和孢子囊梗);叶组织坏死时,斑块变为褐色,该病首先发生在下部叶片上,天气潮湿凉爽,气温低于16度时,病情加重。而且能覆盖叶片表面,并会迅速向上部叶片传播。成株感病时,最初叶片上出现黄色条纹,继而形成黄色圆斑,病斑常互相遇合,形成淡棕黄色或浅褐色坏死区,叶片皱缩,扭曲。当病菌生长时,叶背面呈蓝灰色粉层。2、系统侵染,侵染由支脉开始,烟株矮化,叶片畸形;花和蒴果上也会出现病斑,病株常常萎蔫,叶片变窄变小,有斑驳,叶片采收时,与叶片相连的维管束褪色,这种褪色往往沿茎部向下扩展形成褐色长斑,顶芽可能会死亡,茎顶中心区呈暗褐色。烟草霜霉病与白粉病的区别是,霜霉病的霜状霉层与白粉病的白色粉状霉层极其相似,不仔细观察容易混淆,霜霉病的霜状霉层一般局限于病叶背面,略带蓝色,而白粉病的粉状霉层则在叶片正反两面发生,为粉白色。13空茎病:烟草苗期潮湿时,接触地面的叶片,先被侵染,经叶脉和叶柄传至茎部,造成茎开裂或腐烂,腐烂区通常为黑色。在苗床上,有时发病区直径可达1厘米以上。大田期发病,通常先在打顶和抹杈后出现,细菌能从各种伤口侵入烟茎,但一般多从顶部的破裂处进入。烟株感病后,髓部很快变褐,表现为湿腐。髓部腐烂时,明显有一种腐烂发臭的气味。髓部正在腐烂的一侧,相邻近的叶片萎蔫;这种腐烂可通过主脉扩展到叶片上,使叶片主脉变黑,叶片下垂或脱落,出现空腔,故称空茎病。若受病叶片装入烤房,在烤房内会继续发展危害。空茎病为伤口寄生性病害,开始在细胞间产生果胶酶,分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一般48小时后出现明显腐烂,如果延伸至全茎,则需57天。14低头黑病:茎部发病时,在茎的一侧先形成0.20.3毫米的圆形或椭圆形小黑点,逐渐向上向下扩展,条斑下陷黑色,顶芽随之向有病的一侧弯曲,最后全株变黑枯死。叶部发病时,病斑多发生在中脉或近侧脉处,叶片呈扭曲状,并通过中脉扩展到叶基,然后蔓延到茎部,引起顶芽弯曲,有病的半边叶片凋萎。15菌核病:幼苗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斑点,随后变成湿润性软腐,病苗生长缓慢,或使全株凋萎枯死,生长后期 ,茎部病斑呈椭圆形,浅褐色,叶上病斑为褐色,不规则形。在湿度较大时,茎部和叶片上的病斑表面,能产生白色絮状霉层,即菌丝体。发病后期,病株的蒴果和茎杆内部可见由菌丝体形成的黑色鼠粪状的菌核,田间的主要依据,菌核中间灰白色,直径为13毫米。16白绢病:烟株感染该病后,叶子很快变黄凋萎,逐渐死亡,褐色干叶悬挂在不断干枯的茎杆上,烟株死亡前,根系保持健壮。病株通常单株出现或点片发生,该病症状易与黑胫病混淆。茎基部出现褐色凸陷或死亡病斑,其颜色浅于黑胫病病斑。烟草白绢病的特点是坏死区发粘,茎杆外层常有纸一样厚的粘绸层,病斑的表面,病菌产生许多球形小菌核,菌核开始呈白色,随着成熟变为褐色,象芥菜籽一样,(诊断此病与菌核病的主要依据)。温暖潮湿期间,病菌在褪色的病斑处产生一种白羽绒状物,布满根皮之外,故称白绢病。髓部与黑胫病的碟片状类似,但颜色很浅。病株很容易在病斑折断。虫害1斜纹夜蛾:成虫,体长1621毫米,翅展3142毫米,前翅灰褐色,内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有白色条纹,环状纹不明显。内外横线之间有灰白色宽带,自内横线前缘斜伸至外横线近后缘的三分之一处;雌蛾在灰白色宽带中有2条褐色线纹,雄蛾无此褐色纹,外缘部暗褐色,其内侧有淡紫色横带,此带与外横线之间前部为青灰色,具铅色反光,雄蛾的较宽而明显。后翅白色,有紫色反光。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851毫米,体呈圆筒形,前端稍细,体色变化大,大发生时体呈黑褐色,通常为暗褐色、土黄色或淡灰绿色,头部、前胸及末节臀板均黑褐色;在亚背线上缘,每节两侧各有一个半月形黑斑。腹部的第一节的黑斑大,近于菱形,两斑几乎相连,第78腹节的黑斑为新月形,也较大。2潜叶蛾:成虫,灰褐色,体长56毫米,头顶有毛簇。复眼黑褐色。触角丝状,下唇须向上弯曲高过头部,前翅披针形,无斑纹,铜红色、棕褐色或灰棕色,前翅狭长,后翅菜刀形,顶角突出。幼虫,老熟幼虫灰白色,体长1115毫米,头部棕褐色,前胸背板及胸足为黑褐色。3蛀茎蛾:成虫,黄褐色,小型,体长78毫米,翅展1214毫米,头顶有毛簇,复眼褐色,触角丝状,灰色,下唇须弯曲向上高过头部,端节尖锐,前翅披针形,无斑纹,铜红色、棕褐色或灰棕色,前翅有长缘毛,后翅菜刀形,顶角突出,灰褐色,较前翅宽大,翅缘也有长毛,足的胫节以下黑白相间,跗节5节,具2爪。雌蛾腹部较肥硕,腹部末端似有圆形开孔,较雄蛾略圆。幼虫,1龄幼虫灰黄色,老熟幼虫乳白色,体长1013毫米,头部棕褐色,前胸背板及胸足为褐色,腹部体壁多褶皱,腹足趾钩为单序环形,趾钩数14或15个,背板褐色或黄褐色,臀足趾钩单序横带,趾钩数89个。4棉尖象甲:成虫,体长4.15.0毫米,雄虫体瘦小,腹板中间略凸陷,雌虫体较肥大,体及鞘翅黄褐色,两侧及腥面黄绿色,具金属光泽,喙长度为宽的2倍,触角膝状,12节,柄节细长,略短于梗节和鞭节之和。前胸背板略呈梯形,后缘大于前缘,有3条褐色纵纹,鞘翅有明显纵沟,两沟之间有1行灰白色鳞片,每个鞘翅上有4个灰褐色椭圆形斑纹,后足腿节内侧有1刺状突起。卵,椭圆形,长约0.7毫米,淡黄色,具光泽,近孵化时呈淡红色。幼虫,体长46毫米,头部较发达,头及前胸硬皮黄褐色,体黄白色,整个虫体向后端渐细,末端略呈管状突起,围绕肛门后方有5个骨化瓣,瓣间各有1根刺毛以中间两根最长。蛹,裸蛹,体长45毫米,初化蛹时乳白色,翅向两侧伸出,近羽化时头足变黄色,翅变灰色。5烟蚜茧蜂:雌成虫体长22.5毫米,触角1719节,胸部光滑,中胸背板宽而短,盾纵沟仅肩角明显,并胸腹节中室呈窄五边形,前翅痣长为宽的4倍,径脉每一段与第二段相等 ,产卵器鞘较短,长为宽的2倍。体色通常为黑褐色,触角鞭节的第一和第二节基部、足、腹部第一节和第二节基部呈黄色,产卵器鞘褐色。雄蜂体略小,触角1920节,腹部呈椭圆形。体色常随气温升高而变浅,夏秋高温多呈黄褐色,早春与晚秋多为黑褐色。6瓢虫:成虫,体卵圆形,背面光滑并拱起呈半球状,鞘翅和前胸背板上具有红、黄、黑等斑点和花纹,是鉴别各类的重要依据。幼虫,体长形或纺锤形,体表具红色、黑色、白色、黄色条纹或斑块,身体两侧有刺瘤。7草蛉:成虫,中等大小,身体细长,柔软,绿色、黄色或灰白色,复眼有金色闪光,触角长,线状,前后翅的形状与翅脉非常相似。幼虫,体长形,两端尖,胸部和腹部每侧有生毛的疣状突起,在毛上有时带有蚜虫的皮壳,上下腭合成的细管长而尖,伸出在头的前面。8拟澳州赤眼蜂:成虫体长0.51毫米,雄虫,体暗黄,中胸盾片及腹部黑褐色,触角毛长而尖,最长的相当于鞭节最宽处的2.5倍,阳茎与其内突等长。雌虫,在1520度下培育出来的成虫体暗黄色,中胸盾片褐色,腹部全为褐色,25度下的成虫腹部褐色且其中央有间黄色窄横带,3035度下的中胸盾片亦为暗黄色,腹部褐色而中央有较宽的暗黄色横带。9蜘蛛类:草间小黑蛛,雄蛛体长2.53.3毫米,雌蛛体长2.83.9毫米,体赤褐色,略有光泽,雄蛛螯肢前侧面显著隆起,上有许多小疣及毛,内侧中部有一大齿,齿端有一长毛,雌蛛螯肢前后齿各有5齿,前齿堤齿较大,雄蛛触肢膝节末端下方有一三角形突片,腹部为长卵圆形,黑褐色,密生细毛,背面中央有4个红棕色凸斑,背中线的两侧有时可见灰色斑纹。三突花蛛,雌蛛体长4.56.5毫米,雄蛛体长34毫米,体一般为黄绿色,多数有黑色斑纹,8眼皆黑色,排成2列,分别着生在白色眼丘上,胸板心脏形,后端尖,突出于第四对步足基节之间,第(一)二对步足明显长于第三四对步足。八斑球腹蛛,成蛛体长23毫米,体色多变,常见的为淡绿色,雌蛛腹部背面有4对黑斑,纵向排列成2列。粽管巢蛛,雄蛛体长6毫米左右,雌蛛体长79毫米,头胸部黄褐色,螯肢和下唇深褐色,下颚红褐色,胸板及步足黄色,腹部灰褐色,心脏斑红棕色。蚜传病毒病测报:1越冬毒源植物调查 主要调查各种越冬蔬菜,花卉及杂草等,要在春季进行采集、鉴定、分析。2蚜虫与蚜传病毒病的关系研究 可结合黄皿诱集蚜虫调查,进行分析。3田间病情调查 苗期调查,从揭膜通风后一周开始,调查至少20个苗床,每标准苗床取3个点调查发病情况;并取样测定烟苗带毒率,5天调查一次。大田调查 移栽后进行普查,若发现病株定点调查,5点取样,每点50株,5天调查一次,调查发病率、病情指数。烟草赤星病的测报: 1.越冬场所调查 取病烟杆、病叶及其它病残分别放置在室内、田间图表及深埋10cm以下等处,来年4月取出保湿镜检,测定它们的致病力。2.田间空中孢子动态观测 栽烟1个月左右,将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三张,分别放在距地面0.5m、1.0m、1.5m的位值,进行3次重复,每3天取回载玻片,镜检病菌孢子数。 3.田间病情调查 栽烟后3040天五点或平行取样,每点20株共100株,计算发病株率、病叶率及发病指数 4.年度发生情况调查 每年病盛发期每个品种随机抽取5块烟田,每点5株,每田25株,进行定点调查。根结线虫病测报:1越冬基数调查 秋季在病区选取5块来年烟田,每块随机取10点,每点100g,混匀后四分法取250g送检,用漏斗法或筛网法测定每100g土壤中幼虫数和卵数。来年栽烟前,重做上述调查,找出越冬幼虫成活因素及有效越冬基数,预测危害程度。2 .田间调查 采取5点取样,每点50株,每测报点20块烟田,并按发病数量分级记载。3.建立和完善监测圃 以监测种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消长变化情况。烟草青枯病1土壤带菌情况调查。 了解土壤带菌量与青枯病发生流行的关系。2.田间病情调查。在苗床成苗期,在病区选取50个以上苗床进行调查,统计有病苗床数,病株率,移栽后,从团棵期开始调查,以普查为主,发病后,在预测圃内进行定点系统调查3.年度发生情况调查。在烟草青枯病发病盛期末,根据当地的烟草类型,品种和栽培方式等情况,选取2050块有代表性的烟田进行发病情况调查,先目测估计病情,然后每块调查250株,5点取样调查发病率,病害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黑胫病测报1.苗床期发病率调查 在成苗期调查一次,选不同品种的苗床20个,调查发病率。2.大田期调查 一般在移栽后1530天内调查,以普查为主,随机平行线取样调查,只记载发病率,一般采取5点或平行线取样,每点50株,共250株,每5天调查一次,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3.年度发病情况调查 每年在盛发烟草黑胫病期后,对各测报点的烟草黑胫病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普查,随机选取2050块田,先目测估计发病情况,在调查250株,5点取样,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4.建立健全和完善监测圃 目的是监测我国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变化动态。野火病测报1.苗床期病情调查 一般在移栽前10天,选50个以上苗床进行普查,先目测有无发病,然后每标准苗床区3个(0.5m2)进行逐株调查,统计发病株率,发病叶率。2.大田期病情调查 一般在移栽后15天左右开始调查,先以普查为主,主要在生长较好的烟田进行,采取5点取样法。每点20株,5天调查一次,若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次数,直到采收基本结束。3.大田年度发生率调查 在每年野火病的盛发期,选择当地主栽品种,随机抽取5块烟田进行5点取样,每点5株,每田块共25株,进行定点(以叶片为单位)调查。病虫害测报蚜虫测报1. 对越冬寄主进行调查 (1)桃树 选择桃树20株,每株调查10个20厘米枝条,记载有卵指数和每株卵数。(2)越冬蔬菜及杂草 采取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计算有蚜株率和蚜虫数。2.田间种群数量系统调查 每块田采取5点取样或平行取样法,定点定珠,每点6株,共30株,从移栽开始,每5天调查一次,详细记载每株有翅蚜量 ,无翅蚜量及天敌种类、虫态和数量,调查到蚜虫量下降到最低点又开始回升时,改为每3天调查一次,直至烟株打顶。3.有翅蚜调查 一般从苗床揭摸开始在苗床区内设置黄皿诱蚜,每天上午8点收集皿内蚜虫,并记数注名日期保存,以备种类鉴定,移栽后在大田继续进行调查。2.烟青虫测报:1诱集成虫 可采用性诱剂诱集成虫,诱捕器可用直径30cm的瓦盆或塑料盆制成,盆内盛含有少量洗衣粉或洗涤精的清水。水面距诱芯1cm。2田间查卵和幼虫卵从诱蛾量开始下降的第三天开始,每块田100株,记载卵的数量。幼虫调查每块100株,5点取样,每点20株,每5天调查一次。1.干湿球温度计的安装与使用答:安装-干湿球温度计安装在温湿度观察窗对应位置,在烤房底棚,温度计的垂直位置是温度计的下端与底棚烟叶叶尖相平,平面位置与墙内壁距离5060厘米。调制设备2.调制设备建造答:1.基础工作:做地坪、放线、挖墙基、下基石、留灰池口、炉门和地下进风洞口。2.砌墙或夯墙。墙要方正、竖直、牢固、密封。3.留地上进风洞口。一般留814个冷风洞,每面墙底2个,或设有门的一侧墙留2个,其余各墙均设4个,共14个。4.安装门窗。门宜设在背风墙上。5安装挂烟梁6.上房梁、架天窗、盖屋顶7.泥墙8.挖坑道。烧火坑长度一般为1.82米,宽度11.2米,深度0.70.8米。9.砌加热设备。砌筑火炉、垒火管、砌烟囱10.试烧火。3.新型火炉的使用答一、立式火炉。1.点火,先用炉渣或土坯把炉条的后半部分盖严,在靠近炉门处炉条的1/3部分铺上易点燃的柴草,上压适量的小煤快,然后关闭炉门,从炉条下点燃柴草,待煤块燃着后再适量加些湿煤粉。点燃时如果火门倒烟要检查炉条后端是否盖严或在烟窗的引火口内点燃柴草,接近起点温度时,用湿煤将火盖住,并在煤堆中间扎23个小洞,以有火无苗为宜。2.火力控制。根据干球温度的高低及时准确地调节火力是烧火技术的核心。火力控制主要通过加煤卸渣,调节燃烧面积与燃烧强度来实现。加煤。因煤质不同而异。对粘性强、易结渣的煤,宜烧散火,加煤要撒匀,防止结块;粘性弱的煤,宜烧堆火,呈小堆状交错加煤;加煤应掌握“看、勤、快、薄、匀”的要领。看是注意观察掌握加煤时机。勤是少量多次。快是加煤速度快,关闭炉门要快。薄是加煤要薄 ,匀是加煤要均匀一致。剔火拨渣。操作要领是保持煤层不乱。剔煤只剔炉渣层,剔暗不剔明。烧小火时在炉下栅勾剔,烧大火或炉渣多时平贴炉条自前向后轻推慢顶。火底大小。变黄前期通常烧1/3左右炉栅面积,进行到变黄后期,火底达炉栅面积的2/3或更多。进入定色前期,火底要接近炉栅最大面积。扩大火底的方法是贴近炉条自前向后推出火堆卸渣。扩大火底一次不可过多,防止火力猛增。调节炉门与烟囱火闸。操作时一般应将炉门关严。通过调节烟囱火闸的开闭程度,可以调节烟囱的拔力和烟气排放量,从而影响炉下的通风,起到调节火力并有稳定烤房内温度的作用。热风循环烤房风机的选择该风机的选择主要依据烤房的大小、回风口与回风管道的规格,先选择风机的类型,再选择风机的功率、风量和风压等主要参数,该参数详见下表。值得注意的是,所选择的风机最好有低速、中速和高速三档,至少有两档。热风循环烤房风机的主要技术参数项目小型烤房中型烤房回风口规格(cm)30x5050x60回风道规格(cm)40x4050x50风机类型轴流式轴流式风机功率(VA)150300300500风机风量(m3/h)1500300030005000风机风压mm汞)57热风循环烤房操作技术 1.正常情况下风机操作方法:变黄阶段,关闭全部进排气口,一般在35度左右叶尖变黄后开始开启风机较长时间低速运转,进行空气内循环,通常开34h,停1h左右。4142度以后以及整个定色阶段,风机开启由低档变高档,并视烤房湿球温度高低,由小到大开启天窗和进风门,使空气进行内循环和外循环,直到烟叶完成定色。风机一般开23h,停1h左右。干筋阶段,风机开中速,视烤房湿球温度高低,使得进风门逐渐关小,以外循环为主,风机开2h左右停1h左右。2.特殊条件:天气干旱烟叶水分小时,要严密保湿,甚至在烟叶出汗之后还可以向烤房加水补湿,开启风机进行内循环时间要缩短;烘烤水分大烟叶,从烟叶变黄初始关严地洞天窗,开启风机进行内循环12h左右,风速可开至中档,然后视烟叶水分失去情况转入正常烘烤。调制技术一、烟叶成熟度与烟叶质量 1.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碳水化合物的变化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糊精、双糖、单糖等。淀粉在烟叶成熟过程中在开始成熟时,淀粉积累速度快,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积累速度慢,至生理成熟期时淀粉积累量达最高值.()含氮化合物的变化含氮化合物决定着烟叶的吸食价值。其含量过高是不利的,含量过低又会使香气不够浓重。A 蛋白质叶片中蛋白质在生理成熟前达到高值,生理成熟后下降明显。蛋白质含量1215%,占总氮化合物的4060%. B 叶绿素是重要的基础物质,在生理成熟之前,叶绿素的含量最高,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增加,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减少.c 烟碱 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烟碱含量提高. D 氨基酸 烟叶中的 a-氨基酸含量随成熟度提高而减少,至工艺成熟期到最低点,之后又急剧增加.()致香物质的变化 随着成熟度的提高, 香气物质的总含量随着增大. 2.成熟度与烟叶烤后质量 (1)成熟度与烟叶的化学成分未熟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生理成熟烟叶含糖量增高,总氮、蛋白质和烟碱含量属中偏上,各项比值趋于协调;工艺成熟烟叶糖含量高,总氮及蛋白质在尚熟基础上又有所减少,而且烟碱含量达到最大值,各比值协调适宜;过熟烟叶因养分进一步消耗,内在品质有所下降。()成熟度与烟叶的内在质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烟叶香气质提高,香气量增加,吃味变醇和,刺激性小,劲头加强。到工艺成熟时评吸指标均达到最高。3.成熟度与烟叶的外观质量成熟度与叶片结构不熟的烟叶细胞排列紧密,绒毛稠密,气孔较小,整个组织呈现紧密状态,易形成光滑烟;成熟烟叶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细胞逐渐纵向拉长,横向拉开,气孔张开,整个叶组织呈现出疏松多孔状态。成熟度与烟叶身份烟叶从未熟到成熟身份逐渐变薄,以中等为好,成熟度良好的橘黄烟叶最容易形成中等的身份成熟度与烟叶油分从不熟到成熟,烟叶油分逐渐呈上升趋势,但从成熟完熟过熟,油分逐渐呈下降趋势,完熟的烟叶油分较少,但香气、吃味较好内在质量较佳。成熟度与烟叶色泽成熟度差的烟叶,含青度较高,色泽强度随着含青度增加而减弱,从未熟到成熟随着成熟度的增高色泽呈现加深趋势。越接近工艺成熟的烟叶,越容易形成漂亮的橘黄色,光泽变强,色度变浓,组织结构变疏,且有颗粒感。超过工艺成熟的而发展为过熟的烟叶,烤后容易形成较大面积的褐色,叶片薄,弹性差。即使是黄色,色泽暗,总体质量也变差,而成熟度不够的烟叶则容易形成柠檬黄以及淡黄色。4.成熟度与烤后烟叶的物理性状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烤后的物理性状,集中体现在烟叶的弹性、延展性、填充性、拉力和耐破度等。从未熟到成熟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弹性增强;从成熟到过熟,烟叶的弹性逐渐减弱。5.成熟度与烟叶经济性状从烟叶成熟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规律知道,作为构成烟叶 的单叶重,是随着烟叶发育而逐渐增加的,在接近成熟时达到最大值,此时采收产量最高。但是,其他经济性状均随着成熟度的进一步增加而提高,在工艺成熟(适熟)时才达到最高点,之后又下降。二、 烟叶成熟度的判断 过熟:主色调为黄色,叶面呈黄色。下部叶叶尖部和基部发白,尖部和叶缘常腐坏呈褐色;中上部叶尖部和叶缘发白,常枯尖,上部叶叶面有成块的黄斑,且突起。过熟叶叶体变薄,叶色变淡,严重时,全叶焦枯。 完熟 烟叶常出现较多的“老年斑”,某些外观质量性状变差,但内在质量更加完好。完熟叶主色调为黄色。 工艺成熟 下部叶主脉部分发亮,支脉青至1/3变白,叶面以绿色为主,稍有变黄,叶尖明显下垂,绒毛少量脱落;中部叶主脉全白发亮,支脉1/32/3变白,叶面黄色明显,有黄色至黄白色成熟斑块、叶耳微黄至淡黄,绒毛部分脱落;上部叶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皱缩,黄色鲜明、较深而均匀,成熟斑块呈黄白色、叶耳淡黄、绒毛较多脱落。生理成熟 烟叶主色调为绿色或浅绿色,下部叶叶面大部分为绿色,叶尖部和基部呈黄绿色,叶面较平滑;中部叶叶面开始有绿变黄,大部分呈绿色,叶尖部和叶缘呈黄绿色;上部叶叶面呈浅绿色,主侧脉附近呈绿色,叶尖部和叶缘呈黄色,有分散的黄斑,且有突起。 未熟 烟叶达到了最大叶面积,田间外观表现为叶色主色调为绿色,叶面呈现绿色或深绿色,叶面平滑或较皱易破损。 假熟 不属于正常的成熟范畴,烟叶外观呈现黄化状态,未老而先衰。假熟烟主要发生在脚叶。三、特殊烟叶的烘烤 (1)含水量小的烟叶 含水量小的烟叶要低温慢烤. 1)旱地烟和旱天烟 在成熟采收、正常编竿的基础上稠装烟,以利于保温变黄。烘烤要点:低温慢烤,在变黄阶段加强保湿,保持干燥温度3537,干湿球温度差1左右,定色期间湿球温度控制在3941,直至全炕所有叶片都定色后,在转入干筋期,干筋温度控制在68,湿球温度保持在4243。 )旱黄烟是长时间干旱造成的假熟烟。应装满炕,以利保温变黄,但也不宜装烟过稠。烘烤要点:变黄稳温阶段所需温度要稍高,一般控制在3940%,烟叶变黄程度要比正常烟叶略低一些,但干燥程度不能低,转火后的升温要慢中求快,确保烟叶含水还较多时慢变黄。缓慢达到干叶,升温快容易出现回青和挂灰。在干球温度50之前,湿球温度控制在38左右;在干球温度50之后,湿球温度控制在39左右,以利于烟叶排湿定色。(2).含水量大的烟叶)下二棚烟采收装烟:一般叶面呈现绿中泛黄,注意不采取露水烟。编竿和装烟时宜稀不易稠,烘烤要点:装烟后及时点火升温,水分大的烟叶要比下二棚的起点温度再高一点。使房内烟叶变黄至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充分塌架。2)返青烟:烘烤要点:烘烤返青烟的基本技术原则是高温变黄、低温定色。保持干湿球温度差4,特别是要注意烟叶在40左右以前,烟叶的变黄程度不能高、干燥程度不能低,以防烟叶后期脱水定色来不及而烤黑。3)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成熟的烟叶.一是要适时早收.二是要稀编竿、稀装炕,以利于顺利排湿和及时定色.烘烤要点:蒸发和排除烟叶过多的水分是烘烤操作的核心和关键.高温快速排湿、开窗烘烤均有很好的效果。(3)后发烟和嫩黄烟 1)后发烟 变黄阶段干球温度仍以38为宜.定色升温阶段的升温速度宜慢不宜快.湿球温度在正常范围内以适宜略地为宜.2)嫩黄烟变黄温度宜高不宜低,以40左右稳温变黄为宜.防止烟叶失水不足形成水黄和养分消耗过多,转火后的升温速度既不能快也不能慢,过快容易蒸片,过满容易变黑。四、调制过程中烟叶变黄程度的判断1. 膨胀状态 烟叶含水较多,主脉和支脉都容易折断,叶片发硬,不耐拉力,俗称不塌架。2. 凋萎发软 整个烟叶失水2030%。主脉仍成硬脆易断,生产上俗称塌架和叶片发软。3. 主脉变软 整个烟叶失水3045%。叶脉充分发软,叶边开始向正面收拢收身,主脉变软变韧,不宜折断,一般称为充分塌架. 4.勾尖卷边 烟叶失水4050%左右,叶尖和叶缘出现一条干燥带,叶缘明显向正面卷缩。所以多称为软打筒 5.叶片半干(小卷筒)烟叶失水5060%,叶片大部分干燥,有一半以上达到干燥发硬,全叶进一步向里收缩卷曲。6. 叶片全干(大卷筒)烟叶脱水7080%,叶片几乎全干,充分干筋干片和收缩卷曲,仅余中部和基部未干。7.干筋 内部水分基本全部被排除,变得发硬,有刚性无弹性,力折即断,此时烟叶平衡水分为6%左右,其中叶片含水量56%,叶脉含水量78%。五、烤坏烟原因分析(1)挂灰 1)采收烟叶成熟度过高或者烘烤变黄过度,叶内营养不协调。顶叶12片(而不是46片)一次采收烘烤,往往形成挂灰,就在于叶内营养不协调。 2)烟叶变黄期烤房内温度忽低,上下泼动严重,叶尖容易挂灰。定色阶段在48以后烟叶尚有较多水分的情况下,升温过快,或者大幅度、长时间降温,分别形成热挂灰、冷挂灰。定色阶段冷空气窜入烤房,部分受侵袭烟叶也会形成挂灰。3)变黄阶段低温时间过长,尤其烟变黄而未出汗,到定色阶段水分在高温下强行排出,特别容易引起挂灰(2).烤青烟:有死青烟和活烟两种。1)采收烟叶不成熟(采生),或采收烟叶成熟整齐度差,不同成熟度烟叶同竿烘烤。2)烤房低棚过低,或者起点温度过高,或者烟叶变黄期间地洞封闭不严,容易造成低棚烟叶青尖甚至严重烤青。3)变黄阶段烟叶变黄程度不够,过早转入定色,且升温快,形成叶基部含青或叶背含青。4)定色阶段升温速度过快,尤其在4550期间,升温快,易形成浮青、回青活叶、叶背含青。(3).蒸片 烤后烟叶局部或整叶呈褐色,但尚有一定弹性,也不太容易破碎,称为蒸片或烫片。形成的基本原因就是高温高湿,)烟叶编烟过密,互相挤压,烟竿内局部高温高湿,形成蒸片.)进入定色阶段后,烟叶水分含量过高,排湿不良,升温过猛,湿球温度达到41C以上,使烟叶蒸坏、烫伤.)水分大的下部烟叶由基部开始变黄,当烟叶变黄程度过高时,定色阶段叶基部转变成褐色.)烤房本身天窗、地洞面积小,或顶棚距房顶过近,定色阶段大排湿时烤房中上棚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局部高温高湿.)天窗材料不适宜,如塑料薄膜、油毡作为天窗的围护结构或天窗门时,大量排湿时水蒸气在天窗凝结成水珠,落到已经干燥或正在干燥的叶片上,也会形成局部烫片。(4)糟片烤后的烟叶呈深褐色或黑褐色,叶片轻飘、无光泽、无弹性,极易破碎,称为糟片.基本原因是叶内营养物质消耗过渡。(5).烟叶颜色不鲜亮烘烤方面主要是由于定色阶段湿球温度的掌握和排湿速度的控制不协调。一般规律是:湿球温度高时颜色加深,温度低时颜色浅一些。(6).烤红 烤红是烤后烟叶表面呈现均匀的和不均匀的棕红色或红褐色的斑点或斑块。烤红烟是在叶片干筋期不适当的高温高湿条件下形成的。(7).潮红 烟叶是在烟叶加工回潮过程中水分过量,或回潮时间过长而导致烟叶表面出现暗红色的现象。潮红烟叶面呈现黑褐色或红褐色斑点或斑块。烤烟分级因素与质量的关系答:一、成熟度与质量的关系1、成熟度与烟叶外观质量(1)成熟度与烟叶颜色:随成熟度的增加,烟叶的颜色逐渐加深,成熟度越接近工艺成熟的烟叶,越容易生产出橘黄烟叶;相反,成熟度差的烟叶,则容易出现淡黄色和青黄色。成熟度越差的烟叶,含青程度越大。(2)成熟度与烟叶的身份:随成熟度的增加,烟叶的身份由厚逐渐向薄的方向发展,成熟好的橘黄烟最容易形成中等身份。(3)成熟度与烟叶的叶片结构:随成熟度的增加,叶细胞逐渐纵向伸长,横向拉开,气孔开张,整个叶组织呈现出疏松多孔的结构。(4)成熟度与烟叶油分:从欠熟到成熟,随成熟度的提高,烟叶的油分增多。但过熟叶和假熟叶的油分则大大减少,完熟叶的油分较少。(5)成熟度与烟叶损伤:成熟度越高,烟叶在田间时间长,其损伤呈上升趋势。2、成熟度与烟叶化学成分:成熟烟叶糖、氮、碱含量均适中,且相互间比例协调;尚熟烟叶的糖、氮、碱含量均稍低于成熟烟叶。欠熟烟叶的总糖含量稍高,而总氮和烟碱含量较低。3、成熟度与烟叶物理特性:烟叶的耐破度、延伸率和拉力以成熟叶最好,欠熟叶最差。填充性以成熟叶最强,欠熟叶最差,单位面积重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减小。4、成熟度与吸食质量:随成熟度的提高,烟叶吸食质量明显改善,香气质逐渐变好,香气量增大,吃味变醇和,杂气、刺激性减小,劲头趋于适中,当烟叶成熟时吸食质量最佳。二、油分与质量的关系1、油分与烟叶外观质量:油分多的烟叶,在一定水分条件下,眼看油润、色度强;手摸柔润、滑腻、丰满。油分少的烟叶,眼看枯燥,手摸感到硬脆,不柔软,叶片过薄或过厚。2、油分与烟叶理化特性:油分多的烟叶糖分含量高,相应的碳水化合物也高,总氮、不溶性氮、烟碱含量较低。3、油分与烟叶内在质量:油分多的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少,刺激性小,劲头适中;油分少的烟叶刺激性和杂气较大,香气质差,香气量少。三、叶片结构与烟叶质量的关系1、叶片结构与烟叶理化特性:叶片结构疏松的烟叶,弹性强,填充性和燃烧性均好;糖含量较高,叶片结构由疏松到紧密,蛋白质、烟碱等含氮化合物含量增高。2、叶片结构与烟叶内在质量:叶片结构疏松的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少,刺激性杂气小,吃味纯净,余味舒适;叶片结构紧密的烟叶香气质差,香气量不足,刺激性和杂气大。四、身份与烟叶质量的关系:身份厚的烟叶颜色深,薄的烟叶颜色浅;厚的烟叶单位面积重量大,薄的烟叶单位面积重量小;厚的烟叶较薄的烟叶氮类化合物含量高。过厚的烟叶导致刺激性和杂气大。厚薄适中的叶片具有较好的物理特性、协调的化学成分和理想的内在质量。五、色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色度浓的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少,刺激性小,劲头适中,吸味纯净,余味舒适,吸湿性强,填充力较低。随色度的减弱烟叶质量降低。六、长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一般叶片大的烟叶生长发育良好,可能充分成熟,结构疏松,质量好;叶片小的烟叶生长发育不良,不可能充分成熟,结构紧密,质量不高。七、残伤与烟叶质量的关系:残伤面积愈大,对质量影响愈大。上等烟香气变坏,杂气增加;中下等烟则吃味变淡,劲头降低,杂气显著增加。储存部分:(6分)鉴定要素:仓库温湿度计管理题目:给出一座1000m2的仓库,请正确设置温湿度计。要求:(1)适当设置数量。(2)放置正确位置。(3)温湿度计用水及校正。(4)温湿度观测时间。答案:(1)库房内每200m2悬挂一副温湿度计,共悬挂5副。(2)温湿度计应设在库内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悬挂在库房中部空气比较流通距地面1.5m处,且不与墙壁直接接触,或者悬挂于中央走道的一侧。(3)温度计水盂用水必须是蒸馏水或凉开水,液面保持在1/2以上,湿球用脱脂纱布,每15天换洗一次。干湿球温度计每2个月校正一次。(4)观测要有专人负责,一般每日观测记录两次,即上午8时,下午16时各一次,不应随意变动。鉴定要素:仓库通风方法题目:有一仓库库内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均高于仓库外,仓库外部有3级南风,试问该仓库能否通风,如果能够通风,请论述仓库库内通风的方法。答案:(1)仓库可以通风。(2)用风压进行通风时,先开迎风面下部门窗和通风洞,后开背风面上部窗口和通风洞。(3)3级南风时要注意使迎风面与背风面通风洞位置交错开启,不同方向上通风洞开启数量应分布均匀。(4)温湿度降到安全储存温湿度以下或与外部温湿度一样时,及时关闭通风洞。题目:当库内外温湿度条件符合通风条件时,应如何进行通风?答案:(1)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法温压通风:利用温压进行通风时,若库内温湿度都高于库外时,应先开库房下部通风洞,后开上部窗口和通风洞,使库外低温低湿空气从下部流入,而库内热湿空气从上部排出;若库内湿度高于库外,而库内温度等于或低于库外时,可先开库房上部窗口和通风洞,后开下部门窗和通风洞。不同方向上通风洞开启数量应分布均匀。温压通风时,门窗和通风洞一般可全部开启,其次序是先开迎风面下部门窗和通风洞,后开背风面上部窗口。如要关闭部分门窗和通风洞,可关闭迎风面上部和背风面下部的通风洞和门窗。风压通风:利用风压进行通风时,应关闭迎风面上部通风口,除此以外的门窗和通风口都可开启。其开启次序是先开迎风面下部门窗和通风洞,后开背风面上部窗口和通风洞,最好使不同方向上通风洞左右位置交错开启。最后逐步把门窗、通风洞全部开启,使库内空气得到充分交换。(2)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利用通风机的作用造成的压力差而进行的通风。有条件采用机械通风的仓库,应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法。机械通风的形式按送排气扇安装的位置不同分为上送下排,上送上排、下送上排和局部通风几种。它们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仓库具体情况选用。而局部通风则是仓厍通风口可采用的补充措施。鉴定要素:仓库去湿方法题目:假设一仓库有烟叶10万kg,烟叶含水量超标0.1%,在20时,库内湿度为75%。若将其湿度从75%降到70%,应如何利用吸湿剂去湿?(已知库房容积为1000m3,20时,空气饱和湿度为20.0g/m3)答案:(1)利用生石灰去湿烟叶超标水分含量为:1000000.1%=100kg将其湿度从75%降到70%,需排除的水分量为(75%20.070%20.0)1000=1000g=1 kg该仓库需排除的水分量为:100kg1 kg=101 kg生石灰吸湿率为25%30%,故需要生石灰的量为:101 kg(25%30%)=(404.0336.7)kg使用时要使生石灰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再装入木箱等容器内。每次只装容量的1/21/3,生石灰不能紧靠烟垛。使用时必须做好仓库防漏与安全防火工作。(2)利用氯化钙去湿烟叶超标水分含量为:1000000.1%=100kg将其湿度从75%降到70%,需排除的水分量为(75%20.070%20.0)1000=1000g=1 kg该仓库需排除的水分量为:100kg1 kg=101 kg每公斤无水氯化钙可吸收11.2公斤水分。含水氯化钙每公斤吸湿0.70.8公斤水分,故需要无水氯化钙的量为:101 kg(11.2)=(101.084.2)kg;需要含水氯化钙的量为:101 kg(0.70.8)=(144.3126.25)kg使用时将氧化钙放筛筐内,下面用一耐腐蚀容器(竹木制品或陶器)接纳溶液,溶液熬成固体可复用。题目:口述去湿的方法答案:(1)利用生石灰去湿块石灰吸湿力强,吸湿率为25%30%。57天达到较高的含水量,89天后基本上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0538.1-2025基于XML的电子商务业务数据和过程第1部分:核心构件数据类型目录
- 到期收益率课件
- 农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课件
- 内镜测漏课件
- 兴发车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初入证券市场课件
- 推广方式营销方案模板(3篇)
- 广州小车营销活动方案(3篇)
- 化学检测部门安全培训课件
- 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感悟课件
- 2024年连云港东海县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零模)南昌市2025年高三年级九月测试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报告
-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 虚拟货币挖矿管理办法
- 2025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人民政府选聘本土人才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DB3302T1135-2022新建小区室内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和管理规范
- 2025年装载机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飞行服务站无人机培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