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doc_第1页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doc_第2页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doc_第3页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doc_第4页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定标定的主要作用是:1)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2)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3)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一起或系统的正确度。在科学测量中,标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直接标定【直接标定】是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溶于水后用待标定的溶液滴定,至完全反应。根据所消耗待标定溶液的体积和基准物的质量,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的滴定方法。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置与标定【配置】取氢氧化钠液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28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标定】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在105摄氏度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等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取在105摄氏度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3g,照上法标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等于102.1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取在105摄氏度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g,照上法标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等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银量法-银量法虽然可定量进行的沉淀反应很多,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指示剂,而应用于沉淀满定的反应并不多,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银量法。因此本人将银量法用两种表达方式集合一起给大家参考,希望能让大家都掌握这个方法。银量法:根据其确定终点指示剂的方法不同常分为三种。一.莫尔法K2CrO4指示剂(一)原理:以AgNO3标准溶液测定Cl-为例终点前:Ag+Cl-=AgCl(白色)Ksp=1.81010终点时:2Ag+CrO42-=Ag2CrO4(砖红色)Ksp=2.01012沉淀的溶解度S:SAgCl1.3410-5mol/L二甲基二碘荧光黄Br-曙红Cl-荧光黄或二氯荧光黄计量点附近终点出现的早晚与溶液中CrO42-有关:CrO42-过大-终点提前-结果偏低(-TE%)CrO42-过小-终点推迟-结果偏高(+TE%)(二)指示剂用量(CrO42-浓度)理论计算:在计量点时,溶液中Ag+物质的量应等于Cl-物质的量(1)(2)(3)(2)、(3)代入(1)得(4)若计量点时溶液的体积为100ml,实验证明,在100ml溶液中,当能觉察到明显的砖红色Ag2CrO4出现时,需用去AgNO3物质的量为2.510-6mol,即:实际滴定中:因为K2CrO4本身呈黄色,按CrO42-=5.910-2mol/L加入,则黄颜色太深而影响终点观察,实验中,采用K2CrO4浓度为2.610-3mol/L5.610-3mol/L范围比较理想。(计算可知此时引起的误差TEBr-曙红Cl-荧光黄或二氯荧光黄银量法-沉淀滴定法银量法一、定义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的一种容量分析法。二、原理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生成沉淀的物质,根据消耗滴定液的浓度和毫升数,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反应式:Ag+X-AgXX-表示Cl-、Br-、I-、CN-、SCN-等离子。三、指示终点的方法(一)铬酸钾指示剂法1.原理用AgNO3滴定液滴定氯化物、溴化物时采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的滴定方法。滴定反应为:终点前Ag+Cl-AgCl终点时2Ag+CrO42-Ag2CrO4(砖红色)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溶度积(Ksp)小的先沉淀,溶度积大的后沉淀。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当Ag+进入浓度较大的Cl-溶液中时,AgCl将首先生成沉淀,而Ag+2CrO42-Ksp,Ag2CrO4不能形成沉淀;随着滴定的进行,Cl-浓度不断降低,Ag+浓度不断增大,在等当点后发生突变,Ag+2CrO42-Ksp,于是出现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2.滴定条件(1)终点到达的迟早与溶液中指示剂的浓度有关。为达到终点恰好与等当点一致的目的,必须控制溶液中CrO42-的浓度。每50100ml滴定溶液中加入5%(W/V)K2CrO4溶液1ml就可以了。(2)用K2CrO4作指示剂,滴定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因指示剂K2CrO4是弱酸盐,在酸性溶液中CrO42-依下列反应与H+离子结合,使CrO42-浓度降低过多,在等当点不能形成Ag2CrO4沉淀。2CrO42-2H+2HCrO4-Cr2O72-H2O也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为Ag+将形成Ag2O沉淀:Ag+OH-AgOH2AgOHAg2OH2O因此,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滴定只能在近中性或弱碱性溶液(pH6.510.5)中进行。如果溶液的酸性较强可用硼砂、NaHCO3或CaCO3中和,或改用硫酸铁铵指示剂法。滴定不能在氨性溶液中进行,因AgCl和Ag2CrO4皆可生成Ag(NH3)2+而溶解。3.主要应用本法多用于Cl-、Br-的测定。(二)硫酸铁铵指示剂法1.原理在酸性溶液中,用NH4SCN(或KSCN)为滴定液滴定Ag+,以Fe3+为指示剂的滴定方法。滴定反应为:终点前Ag+SCN-AgSCN终点时Fe3+SCN-Fe(SCN)2+(淡棕红色)卤化物的测定可用回滴法,需向检品溶液中先加入定量过量的AgNO3滴定液,以为Fe3+指示剂,用NH4SCN滴定液回滴剩余的AgNO3,滴定反应为:终点前Ag+(过量)X-AgXAg+(剩余量)SCN-AgSCN终点时Fe3+SCN-Fe(SCN)2+(淡棕红色)这里需指出,当滴定Cl-到达等当点时,溶液中同时有AgCl和AgSCN两种难溶性银盐存在,若用力振摇,将使已生成的Fe(SCN)2+络离子的红色消失。因AgSCN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当剩余的Ag+被滴定完后,SCN-就会将AgCl沉淀中的Ag+转化为AgSCN沉淀而使重新释出。AgClAg+Cl-Ag+SCN-AgSCN这样,在等当点之后又消耗较多的NH4SCN滴定液,造成较大的滴定误差。2.滴定条件及注意事项(1)为了避免上述转化反应的进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a 将生成的AgCl沉淀滤出,再用NH4SCN滴定液滴定滤液,但这一方法需要过滤、洗涤等操作,手续较繁。b 在用NH4SCN滴定液回滴之前,向待测Cl-溶液中加入13ml硝基苯,并强烈振摇,使硝基苯包在AgCl的表面上,减少AgCl与SCN-的接触,防止转化。此法操作简便易行。c 利用高浓度的Fe3+作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使浓度达到0.2mol/L),实验结果证明终点误差可减少到0.1%。(2)此外,用本法时,应注意下列事项:a 为防止Fe3+的水解,应在酸性(HNO3)溶液中进行滴定,在酸性溶液中,Al3+、Zn2+、Ba2+及CO32-等离子的存在也不干扰。与铬酸钾指示剂法相比,这是本法的最大优点。b 为避免由于沉淀吸附Ag+过早到达终点,在用硝基苯包裹AgCl沉淀时,临近终点应轻轻旋摇,以免沉淀转化,直到溶液出现稳定的淡棕红色为止。c 本法测定I-和Br-时,由于AgI和AgBr的溶解度都小于AgCl的溶解度,不存在沉淀转化问题,不需加入有机溶剂或滤去沉淀,滴定终点明显确切。d 滴定不宜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否则红色络合物褪色。(三)吸附指示剂法1.原理用AgNO3液为滴定液,以吸附指示剂指示终点,测定卤化物的滴定方法。吸附指示剂是一些有机染料,它们的阴离子在溶液中很容易被带正电荷的胶态沉淀所吸附,而不被带负电荷的胶态沉淀所吸附,并且在吸附后结构变形发生颜色改变。若以Fl-代表荧光黄指示剂的阴离子,则变化情况为:终点前Cl-过量(AgCl)Cl-M+终点时Ag+过量(AgCl)Ag+X-(AgCl)Ag+吸附Fl-(AgCl)Ag+Fl-(黄绿色)(微红色)2.滴定条件为了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应用吸附指示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吸附指示剂不是使溶液发生颜色变化,而是使沉淀的表面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尽可能使卤化银沉淀呈胶体状态,具有较大的表面。为此,在滴定前应将溶液稀释并加入糊精、淀粉等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以形成保护胶体。同时,应避免大量中性盐存在,因为它能使胶体凝聚。(2)胶体颗粒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力,否则指示剂将在等当点前变色。但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力也不能太小,否则等当点后也不能立即变色。滴定卤化物时,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几种常用的吸附指示剂的吸附力的大小次序如下:I-二甲基二碘荧光黄Br-曙红Cl-荧光黄因此在测定Cl-时不能选用曙红,而应选用荧光黄为指示剂。(3)溶液的pH应适当,常用的吸附指示剂多是有机弱酸,而起指示剂作用的是它们的阴离子。因此,溶液的pH应有利于吸附指示剂阴离子的存在。也就是说,电离常数小的吸附指示剂,溶液的pH就要偏高些;反之,电离常数大的吸附指示剂,溶液的pH就要偏低些。(4)指示剂的离子与加入滴定剂的离子应带有相反的电荷。(5)带有吸附指示剂的卤化银胶体对光线极敏感,遇光易分解析出金属银,在滴定过程中应避免强光照射。四、形成不溶性银盐的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巴比妥类化合物,在其结构中的亚胺基受两个羰基影响,上面的H很活泼,能被Ag+置换生成可溶性银盐,而它的二银盐不溶于水,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测定。五、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一)硝酸银滴定液1.配制间接法配制2.标定用基准氯化钠标定,以荧光黄指示液指示终点。3.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闭保存。(二)硫氰酸铵滴定液1.配制间接法配制2.标定用硝酸银滴定液标定,以硫酸铁铵指示液指示终点。六、注意事项1.用铬酸钾指示剂法,必须在近中性或弱碱性溶液(pH6.510.5)中进行滴定。因铬酸钾是弱酸盐,在酸性溶液中,CrO42-与H+结合,降低CrO42-浓度,在等当点时不能立即生成铬酸银沉淀;此法也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银离子氢氧根离子生成氧化银沉淀。2.应防止氨的存在,氨与银离子生成可溶性Ag(NH3)2+络合物,干扰氯化银沉淀生成。3.硫酸铁铵指示剂法应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因铁离子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能形成氢氧化铁沉淀。4.为防止沉淀转化(AgClSCN-AgSCNCl-),硫酸铁铵指示剂法加硝酸银滴定液沉淀后,应加入5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13ml硝基苯,并强力振摇后再加入指示液,用硫氰酸铵滴定液滴定。5.滴定应在室温进行,温度高,红色络合物易褪色。6.滴定时需用力振摇,避免沉淀吸附银离子,过早到达终点。但滴定接近终点时,要轻轻振摇,减少氯化银与SCN-接触,以免沉淀转化。7.吸附指示剂法,滴定前加入糊精、淀粉,形成保护胶体,防止沉淀凝聚使吸附指示剂在沉淀的表面发生颜色变化,易于观察终点。滴定溶液的pH值应有利于吸附指示剂的电离,随指示剂不同而异。8.吸附指示剂法选用指示剂应略小于被测离子的吸附力,吸附力大小次序为I-二甲基二碘荧光黄Br-曙红Cl-荧光黄。9.滴定时避免阳光直射,因卤化银遇光易分解,使沉淀变为灰黑色。10.有机卤化物的测定,由于有机卤化物中卤素结合方式不同,多数不能直接采用银量法,必须经过适当处理,使有机卤素转变成卤离子后再用银量法测定。七、适用范围1.铬酸钾指示剂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氯化物、溴化物时采用铬酸钾指示剂的滴定方法。2.硫酸铁铵指示剂法:在酸性溶液中,用硫氰酸铵液为滴定液滴定Ag+,采用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的滴定方法。3.吸附指示剂法:用硝酸银液为滴定液,以吸附指示剂指示终点测定卤化物的滴定方法。八、允许差本法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3%。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一、实验内容用Na2CO3为基准物标定HCl标准溶液。二、准备工作1. 准备40只称量瓶,内装干燥的基准试剂Na2CO3 1.5g。2. 0.1甲基橙指示剂:1g甲基橙溶解于1000ml热水中。称量瓶:带有磨口塞的筒形的玻璃瓶,用于差减法称量试样的容器。因有磨口塞,可以防止瓶中的试样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等,适用于称量易吸潮的试样。称量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玻璃器皿,一般用于准确称量一定量的固体。又称称瓶。精确称量分析试样所用的小玻璃容器。一般是圆柱形,带有磨口密合的瓶盖。称量瓶的规格以外径高(cm)表示,分为扁形、筒形两种外形。根据材料有普通玻璃称量瓶和石英玻璃称量瓶。称量瓶的盖子是磨口配套的,不得丢失、弄乱。称量瓶使用前应洗净烘干,不用时应洗净,在磨口处垫一小纸,以方便打开盖子。三、提问内容1. 用Na2CO3标定HCl,应采用什么指示剂?为什么?用Na2CO3为基准物标定HCl标准溶液,当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终点)时,溶液PH值为3.89.基橙做指示剂变色范围是室温下PH3.04.4,正好合适。2. Na2CO3应该如何预先处理?为什么?3. 溶解基准物Na2CO3所加蒸馏水的容积是否要准确?为什么?4. 如何计算Na2CO3的称取量?四、讲解要点1. 为什么用Na2CO3标定HCl?(l)Na2CO3作为基准物,具有纯净,不吸湿,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且分子量大,可减小称量误差。(2)由于所标定的HCl标准溶液将用来测定混合碱,即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因此标定与测定条件一致,可减小测定误差。2. 如何计算Na2CO3的称取量?(1)由于滴定管读数误差每次0.01ml,读两次为0.02ml。以20ml计,滴定管读数引起的相对误差 1000.1刚符合定量分析相对误差1的要求。以40ml计,相对误差 1000.05所以,标准溶液以消耗2040ml为宜。相对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比。乘以100所得的数值,以百分数表示。一个近似数与它准确数的差的绝对值叫这个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用a表示近似数,A表示它的精确数,那么近似数a的相对误差就是|a-A|/A。另外,由于测量值的真值是不可知的,因此其相对误差也是无法准确获知的,我们提到相对误差时,指的一般是相对误差限,即相对误差可能取得的最大值(上限)。测量值的测量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测量值的比值。为量纲为一的量,通常用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常用于描述线量的精度。在描述线量(长度或仅与长度有关的物理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的精度时,既要考虑线量的误差的大小,还应顾及线量本身的大小。滴定管分为碱式(橡皮)滴定管和酸式(玻璃)滴定管。前者用于量取对玻璃管有侵蚀作用的液态试剂;后者用于量取对橡皮有侵蚀作用的液体。滴定管容量一般为50mL,刻度的每一大格为1mL,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故每一小格为0.1mL。铁氟龙为材质,而铁氟龙对碱性液有很好的耐受性,故即使滴定碱液也不必再改用前述的橡皮管式活栓。酸式滴定管的颜色一般为红色,下端为一玻璃活塞,开启活塞,液体即自管内滴出。使用前,先取下活塞,洗净后用滤纸将水吸干或吹干,然后在活塞的两头涂一层很薄的凡士林油(切勿堵住塞孔)。装上活塞并转动,使活塞与塞槽接触处呈透明状态,最后装水试验是否漏液。 碱式滴定管的颜色一般为蓝色,的下端用橡皮管连接一支带有尖嘴的小玻璃管。橡皮管内装有一个玻璃圆球。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往一边挤压玻璃球外面的橡皮管,使管内形成一缝隙,液体即从滴管滴出。挤压时,手要放在玻璃球的稍上部。如果放在球的下部,则松手后,会在尖端玻璃管中出现气泡。(2)HCl消耗量以20ml计,Na2CO3的称取量m1为10000.2520所以m10.26gHCl消耗量以40ml计,Na2CO3的称取量m2为10000.2540所以m20.52g 所以Na2CO3称取量以0.260.52g为宜。3.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溶解Na2CO3基准物要注意:a. 称取的Na2CO3分别装于已编号的三个锥形瓶中。b. 溶解Na2CO3时,不能用玻璃棒伸进去搅拌。c. 要等Na2CO3完全溶解后再加甲基橙指示剂。(2)滴定一个样品加一个指示剂,不允许几个锥形瓶一起加指示剂。(3)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4)精密度2。4. HCl浓度的计算CHCl 将所得HCl浓度填写在试剂瓶的标签纸上。五、评分标准:2,及格。2,不及格。绝对偏差=测得值-平均值相对偏差=绝对偏差与平均值之间的比值百分率。若两份平行操作,设A、B为两次测得值,测其相对偏差如下式计算:相对偏差=(A-平均值)平均值100% = (A-B)(A+B)100%平均偏差是指单项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取绝对值)之和,除以测定次数。即平均值多次测定结果之和/测定次数平均偏差(测定结果平均值)/测定次数平均相对偏差平均偏差/平均值100 平均值相加要除2啊,没有除直接相加了。怎样求活塞压力计在表校时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用量限为6MPa,活塞标称面积为1C 的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来校准一块0.25级、量限为5MPa的精密压力表,在压力值为2MPa时,压力表示值有误差,当在活塞压力计上加放100g砝码时,则精密压力表示值恰好为2MPa。试问:这块压力表在该校准点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为多少?该点是否合格?(重力加速度按9.80665ms-2 计算)。压力表最大允许误差:0.25%*5=0.0125Mpa=12.5KPa压力值为2MPa是的绝对误差:0.1*9.80665*10000=9806.65Pa=9.807KPa相对误差:(100*9.807/5000)/100=0.19640.19640.25该点:合格 活塞压力计为标准器,在压力值为2MPa时,直接读出精密压力表的示值,就可得到该点的(正程或者反程)压力值。该点的绝对误差:P=P精密-P活塞 该点的相对误差:=(P精密-P活塞)/P精密压力表满量程允许误差算得:0.25*5/100该表合格。(1).实验测得的数值与真实数值之间的差数称为“绝对误差”,而“绝对误差”与“真实数据”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 由于真实的数值往往不知道,因而只能用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代替“真值”,这样计算的结果 称为“偏差”。偏差也分“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绝对偏差是一次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异, 相对偏差是指一次测量的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率。(2).数据计算如下: 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绝对偏差相对偏差 0.849 +0.007+0.8% 0.8490.842 +0.007+0.8% 0.827 -0.015-1.8%关于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与相对平均偏差的数值修约:RSD是进位,平均偏差应该是四舍六入无成双修约标准偏差或其他表示不确定度时,修约结果应使准确度的估计值变得更差一些:如果标准偏差S=0.213,取两位有效数字就是0.22,取一位有效数字就是0.3。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 XtN8td5S 本规程系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凡例”和国家标准GB817087数值修约规程制订,适用于药检工作中除生物检定统计法以外的各种测量或计算而得的数值。 k l_2 1 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 4*HH R% 1.1 有效数字系指在检验工作中所能得到有实际意义的数值。其最后一位数字欠准是允许的,这种由可靠数字和最后一位不确定数字组成的数值,即为有效数字。 E(7 1 最后一位数字的欠准程度通常只能是上下差1单位。 5G ! 1:f 1.2 有效数字的定位(数位),是指确定欠准数字的位置。这个位置确定后,其后面的数字均为无效数字。欠准数字的位置可以是十进位的任何数位,用10来表示:n可以是正整数,如n1、10110(十数位),n=2、102100(百数位),;n也可以是负数,如n=-1、10-l=0.1(十分位),n-2、10-20.01(百分位),。 :bZ# 1.3 有效位数 $r*u&i 1.3.1 在没有小数位且以若干个零结尾的数值中,有效位数系指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减去无效零(即仅为定位用的零)的个数。例如35000中若有两个无效零,则为三位有效位数,应写作350102或3.50104;若有三个无效零,则为两位有效数,应写作35103或3.5104。 %|g3r5 1.3.2 在其它十进位数中,有效数字系指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而得到的位数。例如3.2、0.32、0.032和0.0032均为两位有效位数,0.320为三位有效位数、10.00为四位有效位数,12.490为五位有效位数。 7!SsVQ 2.3.1.2 指定修约间隔为l,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个数位。 G :&3=KU 2.3.1.3 指定修约间隔为10n(n为正整数),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10n数位,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十”、“百”、“千”.数位。 CSdT/44 2.3.2 指定将数值修约成n位有效位数(n为正整数)。 6&K 2.3.3 在相对标准偏差(RSD)的求算中,其有效数位应为其1/3值的首位(非零数字),故通常为百分位或千分位。 zga 2.4 进舍规则 ql 2.4.1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 u/ v F 例1 将12.1498修约到一位小数(十分位),得12.1。 N*0-/SMKD 例2 将12.1498修约成两位有效位数,得12。 W9NfHfbb 2.4.2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5,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则进一,即在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140v 例1 将1268修约到百数位,得13102。 Kt)FAM! 例2 将1268修约到三位有效位数,得12710。 yz 0I7 例3 将10.502修约到个数位,得11。 Z B)E 2.4.3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末位数为奇数(1,3,5,7,9)则进一,为偶数(2,4,6,8,0)则舍弃。 QNZ#L=!/ 例1 修约间隔为0.1(101) . 2uC8v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O 1.050 1.0 cT?)?Vg&g 0.350 0.4 ElPGeeT 例2 修约间隔为1000(或103) c7RSj=D.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C0 d-Vu =_ 2500 2103 5mn $Om 3500 4103 ekxeO1m 例3 将下列数字修约成两位有效位 hUg ysg 32500 32103 n6HuPD 2.4.4 在相对标准偏差(RSD)中,采用“只进不舍”的原则,如0.163、0.52宜修约为0.17、0.6。 :Y1Yoc 2.4.5 不许连续修约 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 VZHa2&rd 按前面规则(2.4.12.4.3)连续修约。 7_9gw= 例 修约15.4546,修约间隔为1 O?s,N 正确的做法为:15.454615; . Snz-$H 不正确的做法为:15.454615.45515.4615.516。 S)Tj?. 2.4.6 为便于记忆,上述进舍规则可归纳成下列口诀:四舍六人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全零看五前,五前偶舍奇进一,不论数字多少位,都要一次修约成。但在按英、美、日药典方法修约时,按四舍五人进舍即可。 )P i. 3 运算规则 uGk*Ffa 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对加减法和乘除法中有效数字的处理是不同的: GF-8=1e 3.1 许多数值相加减时,所得和或差的绝对误差必较任何一个数值的绝对误差大,因此相加减时应以诸数值中绝对误差最大(即欠准数字的数位最大)的数值为准,以确定其它数值在运算中保留的数位和决定计算结果的有效数位。 O zr-1tT:! 3.2 许多数值相乘除时,所得积或商的相对误差必较任何一个数值的相对误差大。因此 +s$X&V/D 相乘除时应以诸数值中相对误差最大(即有效位数最少)的数值为准,确定其它数值在运算中保留的数位和决定计算结果的有效数位。 ZxsA+Vs 3.3 在运算过程中,为减少舍人误差,其它数值的修约可以暂时多保留一位,等运算得到结果时,再根据有效位数弃去多余的数字。 (D?9#?Ucb 例1 13.65+0.00823+1.633? l9|C1)#0 本例是数值相加减,在三个数值中13.65的绝对误差最大,其最末一位数为百分位(小数 tUF?- 6 点后二位),因此将其它各数均暂先保留至千分位,即把0.00823修约成0.008,1.633不变,进行运算: mnIZNd0 13.65+0.008+1.63315.291 FQU-%k! 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修约,15.291应只保留至百分位,而修约成15.29。 -t.Xo/#C 例2 14.1310.076540.78? &3 1htU 本例是数值相乘除,在三个数值中,0.78的有效位数最少,仅为两位有效位数,因此各数值均应暂保留三位有效位数进行运算,最后结果再修约为两位有效位数。 u_|guNz%| 14.1310.076540.78 N 14.10.07650.78 !rHK#$ 1.080.78 WN_GTfC 1.38 XhS 1.4 Kn*WI Du 例3 计算氧氟沙星(C18H20FN304)的分子量。 dc W T 在诸元素的乘积中,原子数的有效位数可视作无限多位,因此可根据各原子量的有效位数对乘积进行定位;而在各乘积的相加中,由于中国药典规定分子量的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百分位),因此应将各元素的乘积修约到千分位(小数点后三位)后进行相加;再将计算结果修约到百分位,即得。 T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