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作业参考答案收藏 | 分类: | 查看: 218 | 评论(3) 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与偶犯的是(A:)2. 将“兼爱”用在政体和行政上,就是墨家所说的(B )3. 反对身份等级严格界限,或反对身份尊卑不同而同罪异罚的是(A)4. 刘颂重新解释了“看人设教”“随时之宜”等观念,将其定义为(A)5. 儒家思想真正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独尊地位是(D )6. 黄宗羲认为立法的最高原则是(D )7.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家是(B )8. “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是(A)9. 西周时“终”与“非终”是指(C )10. 下列说法是老子提出的(B )11. 提出“变法乃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C )12. 经张斐确认,刑名置于律首的体例再未改变,这种体例始于(C )13.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B )14. 第一个提出立法应该“以天下为主”,保证人民在政治上和官吏平等的思想家是(D )15. “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是(B)名词解释16. 权能分治说权能分治,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权分治”的核心内容。把“政权”和“治权”分开,选举权,免职权,创造权,复决权等四项“政权”权力由国民控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五项“治权”由政府执行。“治权”相对“政权”称作“能”,所以称作权能分治。17. 学校议政这是黄宗羲提出是思想。说学校不仅仅是“养士”(即培养官吏)的地方,也是反映民意,参与决策,监督行政限制皇权、官权。在他看来,不是皇帝,而是“学校”形成的舆论才是天下是非的标准,身为天子的皇帝也要以其是非为是非,这是了不起的贡献。18. 以德配天这是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意思是说周公的权利是”天“授予的,这是天命,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能承受天命,失德着就会失去天命。在商代达到顶峰的神权法思想,被西周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并发生重大变化。以周公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提出”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天或上帝不是那族独有的神,而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19. “三不足”理论这是王安石变法时提出的,内容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惧。意思是说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这是对古代改革和变法思想的总结和升华。简答题20. 简评淮南子的进步意义它以道家思想为主,杂采众家之长,融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形成了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帝国提供了全面的治理方案。成书之时,正处于黄老盛行的文化气氛中,因此对道家学派特别看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集黄老思想之大成的著作。1无为而治,法宽刑缓。淮南子认为宇宙万物是“道”所派生的,“达于道者反于清静;究于物者,终于无为”,只有无为才合乎道的要求;君主要治理天下,应做到法宽刑缓,不要累施刑罚。2法随时变,礼与俗化。认为礼仪法度不过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应当适应形势的变化。3兼采儒法,重在法治。法治是治国的工具;要赏罚分明,以势术治天下仁义为本,法为末。4贤人执法,待贤而治。要治理国家实施法治,还必须要有善于执法之人。21.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特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法律思想较之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其最大的特点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法律思想是以移植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以中国固有的思想中的部分内容为补充综合而成的。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没有简单的复制,而是批判性的移植,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2他们除了接受西方新发展的旨在消除这些弊端的资本主义改良思想外,还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提出了独立见解的批评,并试图吸收中国固有思想中他们认为有益的内容,来预防将来在中国出现的弊端。3并不是他们所保留的所有中国固有思想都是有益的,有些甚至是非常有害的。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法律思想的传播激发了近代中国民众的民主革命意识,导致了清朝专制政府的灭亡,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进程也由此被大大推进了。22. 简述沈家本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1实行资产阶级法治。沈家本沿袭先秦法家的说法来阐释法的概念,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是衡量天下万物的一种客观标准;法随时变,法律会随着古今形势的不同,而为之损益,不能简单袭用;法需统一、平等;教化为先,以刑辅之。2”平恕“为审判之本,沈家本十分重视用法“平恕”,执法“得中”。3“有其法者,尤其有其人”,有了好的执法之人,才能推行法治。4沈家本的法律思想主流是民主的,科学的,具有一定人民性的特别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法学与法律进步思想的性质。论述题23. 试论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的法律思想比较广泛,如仁学与仁政说,维护君权说,主要内容是礼治论、德治论和人治论。1”仁义“与”孝悌“的价值观。2法自君出的立法观。正名,法先王,反对公布成文法。3贵族政体与贤人政治。君主的地位,臣的作用,等级爵禄制度,举贤才。4省刑慎罚的刑罚观。视不仁不义为最严重的犯罪,重德轻罚,恤刑慎杀。5富而教之的预防犯罪论君子有三戒,四勿,慎交友6父子相隐的诉讼制度。7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律实践论。8轻徭薄赋的经济法律主张。作业二单项选择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礼和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是( )参考答案:C2. 下列主张是由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提出的( )参考答案:C3. 试图将儒家礼治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并力求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人是( )参考答案:C4. 第一个明确阐述儒家、法、道三家学说混杂使用,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是( )参考答案:C5. 金世宗为控制外戚势力发展,在法律上主张( )参考答案:B6. 洪秀全认为造成“农工作苦,岁受其殃”等社会弊端的根源是( )参考答案:C7. 沈家本确立的修律的原则是( )参考答案:C8. “有法以法行,无法以类举”思想的提出者是( )参考答案:B9. 将法、术、势结合起来,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是( )参考答案:C10.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的论断出自( )参考答案:C11. 礼法结合达到十分完备程度,标志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接近完成的法典是( )参考答案:D12. 范仲淹“庆历新政”改革官制的措施包括( )参考答案:A13. 洪仁旰认为治国的首要措施是( )参考答案:D14. 中华法系的瓦解开始于( )参考答案:C15. “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是( )参考答案:A名词解释16. “理直刑正”所谓“理直”就是法律要明确体现纲常名教,“礼乐从与上”。所谓“刑正”,就是法律适用应准确、适中、罪行相符。17. “理大罪,赦小过”所谓“理大罪”主要是针对藩镇和长吏来说的,所谓“赦小过”主要是针对小官吏来说的,他极力主张法网宽疏有别,对于藩镇、长吏的大罪决不放过,而对于小吏的小过小错舍而不问。18.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19. “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里指出,“公羊三世”里的“太平世”及大同世界,是人类发展的“至善至美”的理想社会。在那里,人们摆脱了“乱世”中存在的各种“苦道”。社会上致人犯罪的政治经济根源消失了,人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社会可以达到“治至刑措”,实现“太平之世不立刑”。简答题20. 简述“礼治”思想的发展过程。答:“礼治”的发展过程是 1、周公提出“礼治”思想 2、孔子以“仁”补充“礼”并使“扎下庶人” 3、孟子使“礼治”与“仁政”结合,突出其政治内容 4、苟况引法入礼,真正使“礼法”成为国家制度和政策,形成完整学说。21. 简述韩愈“性三品”学说。韩愈认为统治者生来具有上品的“善性”,劳动人民具有下品的“恶性”,中间阶层的性则是中品,可以“导而上下”即可上可下,这种性三品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论,为统治阶级的严峻刑罚提供了理论依据。22. 简述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法律思想答;在刑罚宽严问题上,朱熹力主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他认为“今人说宽政,多是事事不管,某谓坏了这“宽”字,”他分析原因时说:执法者或为祸福报应之说所迷惑,“多喜出人罪以求福报”,或者为“饮恤之悦”所迷惑,“以为当宽其罪而出其死,”凡与罪当杀者,总为之开脱,以待上奏之后裁决,或为“罪疑从轻”这说所迷惑,以为“凡皆罪可以从轻”他要求纠正这种有利于罪犯,有害于被害者的做法 以“以严为本”为原则,朱熹还要求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审理案件须先分清尊卑,上下、长幼、亲疏的区别,然后才判断其是非曲直,可见,朱熹的“以严为本”最终是以维护纲纪伦常为根本原则的,为了维护纲纪伦常,他不惜抛弃“直”与“不直”的是非界限,混淆罪与非罪的区分。论述题23. 论述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答;“法”指法令,“势”指君主的权势,“术”指君主驾驭臣下的权术,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思想,主张“以法为”,使法、势、术结合起来,以实现阶级的统治。1、以法为本,法家认为法、势、术都是君主不可离开的工具,没有权势,就无法推行法、术,没有术,虽有政权和法令,也制服不了奸臣而没有法,并无从进行督查和裁判。2、法与势相结合a 韩非把势分为自然之势和人设之势b 韩非提出了法、势相结合,用势来保证法的实施的重要观点3、法与术相结合在他看来,术是君主掌握政权,贯彻法令,防止篡权,从而实现“法治”的一套方法,策略和手段其一,是考察臣下是否忠于职守和遵循法令的方法、手段其二、是指暗中用于控制臣吏的阴谋诡计作业三单项选择题1. 管仲的治国总方针是(c )2. 我国最早的自然法思想的提出者是( B)3. 法家提出以权术加强“法治”的方法,主要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列哪一项不符合(A )4. 韩愈道统论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贯提倡的(C )5. 王安石认为天下能否富强安定关键在于( B)6. 对幕僚专擅司法权这一腐朽现象予以深刻揭露的是(B )7. 谭嗣同对“变法”的主张是(D )8. 为法家“一断于法”思想创造前提条件的是( D)9. 先秦法家诸子中,也主张“无为而治”的是(D )10. 董仲舒提出“更化”论,“更化”的途径是(B )11. 隋文帝的立法思想是(B )12. “熙宁新法”中不包括( D)13. 在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中,开始接触到外国资产阶级法律意识并意识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优于封建君主制度的是( C)14. 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是( C)15. 孙中山认为“五权宪法”的核心是(C )名词解释16. 原心论罪是指在审理案件中,要根据犯罪者的动机来酌定刑罚。只要有动机,不管是否已经做出了行为,都要加以惩罚,如果没有犯罪动机,即使有犯罪行为,也应当从轻发落。实际上是一种动机论,着重行为者的动机而不是效果。17. “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所谓“以礼自治”就是用“礼”来呼吁他的反革命同伙,在所谓“四方多难,纲纪紊乱”之际,谨守封建伦常与法纪,“互相规劝”,加强统治阶级内部的反革命团结。所谓“以礼治人”就是用“礼”来“辟异端”政纲记,强迫人民接受礼的统治。18. 张杜律是张斐、杜预注释泰始律,采汉律家之长,以礼为本,以经注律,使律学成为依据经义原则研究法律的独立学科,他们推动了古代对汉典体例,刑法原则,刑名诠释解研究的发展,他们的注释经晋武帝批准颁布天下,与晋律视为一体,后称“张杜律”19. 劝学篇劝学篇的作者是张之洞,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作了全面的发挥与阐述。他认为“三纲五常”万不可变,以为臣纲排斥西方的民权说,以“父为子纲”排斥西方的平等说,以“夫为妻纲”排斥西方的男女平等说。简答题20. 简述墨家“兼爱”与儒家“爱人”的区别。答:墨家“兼爱”墨家把战国时代一切祸乱的根源都归于人们不相爱,要求“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只要做到人人彼此相爱,强者对弱者,富者对穷者,智者对愚者,都能彼此“兼相爱,交相利”。儒家“爱人”孔子是爱有差等的1、孔子的“爱人”有“亲疏”之分,从“亲亲”开始,由亲及疏,近及远。2、“爱人”有等级之分,等级不同,爱的内容就有差别。3、“爱人”是以不能突破君子与小人的界限的前限的。21. 评黄宗羲“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法治”观。答:黄宗羲认为 ,天下之乱生与非法之中,为了拨乱求治贵在有治法,儒家传统的主张是“有治人,无治法”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于法之存亡”,黄宗羲却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这就是说,必须先有正确的方法,然后才能依照例法来行事,只有有了正直的法律,人们依照法律来办事,就能取得成效,反之,如果法律不合理,即使有“能治之人”也得受其束缚,依照错法行事,受错法的干扰,没有治法是不行的,有了治法而后有治人,没有治法就没有治人,这是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22. 简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答: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先后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否定封建经典,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相师爷,其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与权威性。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康有为借孔子宣传了自己的变法主张,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托古改制”的“圣法”的创立者,他认为,六经统一于春秋,并且是孔子制作的经书,春秋之传在公羊,只有公羊春秋才是阐发孔子的“圣法”的真经。公羊春秋的核心是“公羊三世”说,即社会历史演讲的几个历史阶段,有“据乱世”是“暴主之酷政”的时代,即“君民共治”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就当时的中国而言,“进止升平”要求必须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实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论述题23. 论述封建纲常法律化在唐律疏议中的反映答:唐律疏议的制订,以“三纲”为原则,“一准乎礼”,“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法律条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礼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一:“君为臣纲”在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中,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他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核心所在,犯侵犯皇帝与皇室的犯罪皆为“十恶”,受到法律最严厉的制裁,谋反谋叛及大不敬都被判为死刑或者流放,并且株连九族。其二:“父为子纲”儒家一贯以孝治天下,由孝而忠,唐律规定凡违反“善事父母”者,均构成不孝罪,子孙别籍异财,违反教令,闻父母丧而不举哀等皆为犯罪,要受制裁。其三:“夫为妻纲”根据礼制的规定,在婚姻家庭上,丈夫对妻子有绝对的统治权,妻子处于从属的地位,唐律也将其作为立法原则之一。“七出”便是歧视妇女的直接表现。总之,“三纲”的原则,思想渗透与整个唐律之中,律文更是以礼为准则的。作业四单项选择题1. 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B )2. 荀子所说的“法教”是( B)3. 先秦思想家中有了初步的君主集权和专制主义法律概念,成为后来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前奏的是(D )4. 标志汉初黄老思想达到顶峰的著作是(B )5. 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学术是(B )6. 我国古代唯物思想的集大成者是(D )7. 曾国藩讲“一秉于礼”主张(c )8.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用罪刑法定原则的刑律是( B)9. 周公为使西周的统治合法化,提出的学说是(C )10. 战国中后期,.与儒家并列为“显学”的著名学派的创始人是(C )11. 对传统的秋冬行刑制度持反对意见的思想家是( B)12. 杜预认为立法的一条根本途径是(C )13. 上承孔孟,博引杨朱,在理学立场上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进行总结和发挥的是(B )14. 不属于金世宗破格选用人才的措施的是(B )15. 张之洞认为法律的作用是(D )名词解释16. “存留养亲”按儒家孝的伦理观念,子孙必须进养老送终的义务,孝文帝特制令格,曲法伸情,对于身犯死罪,父母、祖父陷入绝嗣和无人赡养者,让他们暂留在家养老送终后在执行死刑。17. 谋反就是“谋危”社稷,及阴谋推翻统治王朝统治,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谋反未行,印回真反;谋反已行,而无后果;口头上有欲反的表示,行动上无任何表现。18.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春秋时郑国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邓新提出的主张,邓新不仅坚决反对西周传统制度,而且也反对传统只做改良,不做改革。他以这种态度反对传统的礼治,认为先王的所作所为不能为万事效法,他曾私铸竹刑,突破了秘密法的束缚,批判了改良家。19. 道统论是为了反对佛教,同佛教的宗教法统相抗衡,韩愈杜撰出的一套从尧舜禹汤文武至孔孟的传授谱系,他以儒家的道统继承人自居,弘扬纲常名教,作为与佛道斗争的武器,它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向倡导的仁义道德。简答题20. 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法律思想。答: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代皇帝,主张汉化而又颇有作为,他汉化的核心是“文治”,中心任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他的法律思想表现为:1、“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他适应法律儒家化的趋势,强调礼时法的指导作用,反对重刑重罚,如严惩不孝,存留养亲,废除“裸形”处斩2、“法为治要”慎狱恤刑,他以法律推进改革,又以恤形标榜,如废除“门房之诛”3、“教随时没,政因事故”,他改变了拓跋的劫掠之风,行班禄制,颁职员会,行考绩法等等。21. 简述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法律思想。答:黄宗羲1、以“天下之法”代“一家之法”的主张,对封建君主及其“一家之法”的批判首先,黄宗羲明确反对封建“家天下”的制度其次,黄宗羲猛烈抨击专制君主对人民的剥夺和残害第三,黄宗羲集中地批判君主的独断与专横第四,黄宗羲指责封建法律的“一家之法”“非法之法”王夫之1、“趋时更新”的法律是时变观点首先,王夫之认为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次,王夫之通过对“圣法不可变”的“正统论”的否定,以论证法律的“趋时更新”再次,王夫之揭示出“有定理无定法”的规律,深刻论述了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vi设计教学课件-b 下载
- 2025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入门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 申论政务上云平台课件
- 甲状腺瘤的护理课件
- 各类麻醉术前术后护理5
- 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课件
- 《树的日子》教学课件
- 三维目标教学课件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藤野先生练习题(含答案)
- 学院 军训协议书
- 农村房地产转让合同协议
- 拉链专业工艺讲解
- 快速康复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 (标准)按摩店转让合同协议书
-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培训试题(附答案)
- 护理核心制度2025年
- 膀胱灌注的护理课件
- 桥梁安全保护区管理制度
- 学堂在线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增强型飞行视觉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