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果类害虫五.doc_第1页
蛀果类害虫五.doc_第2页
蛀果类害虫五.doc_第3页
蛀果类害虫五.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昆虫学蛀果类害虫大田作物:小麦吸浆虫、棉铃虫、棉红铃虫、桃蛀螟、大豆食心虫蔬菜:豆野螟 、豆荚螟、烟青虫、棉铃虫果树: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蛀螟、柿蒂虫、核桃举肢蛾、栗实蛾、梨实蜂、李实蜂、杏仁蜂、梨虎、杏虎;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红吸浆虫的发生区主要在黄淮海流域。黄吸浆虫的主发区一般在高山地区和高山地带,如青、甘等高山区。寄主:小麦、大麦、青棵、燕麦、黑麦、雀麦等。为害特点:均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出现瘪粒,严重时造成绝收,是毁灭性害虫。麦红吸浆虫1年生1代或多年完成一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或越冬。越冬吸浆虫“破茧活动,上升土表,化蛹羽化”的时间土温上升到8.710.9(小麦拔节时),幼虫开始破茧上升;土温上升到12以上(小麦开始孕穗),幼虫上升到土表化蛹;土温达15以上(小麦开始露脸抽穗),蛹开始羽化为成虫。土温达到20时(小麦进入抽穗盛期),吸浆虫进入成虫盛发期。成虫习性:麦红吸浆虫开始羽化出土(与小麦进入抽穗期一致),当天交配后把卵产在未扬花的麦穗上; 等处)成虫畏光,中午多潜伏在麦株下部丛间,多在早、晚活动;卵产在未扬花的麦穗上(在护颖与外颖、穗轴与小穗柄小麦吸浆虫严重危害的原因:隔年羽化、多年休眠,个体小,危害隐蔽,地面活动时间短,防治困难在黄淮中下游非灌区,4月下旬的降雨量是当年吸浆虫发生的关键: 4月上旬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上,吸浆虫发生适时而量大。由于吸浆虫对水湿的严格要求,其发生的环境多是阴湿的地带。调查方法幼虫调查淘土查虫:一般在秋播整地前或小麦拔节期进行剥麦穗查幼虫:自小麦扬花后10天至幼虫脱出麦穗以前调查方法成虫调查网捕调查:在小麦抽穗初期进行,每天下午6-8点吸浆虫综合防治 1.是大力选育和推广抗虫丰产优质品种 期施药防治 2.是在加强监测和掌握有利防治时期的基础上,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主治吸浆虫化蛹始盛期、成虫羽化盛药剂防治: 推行“主攻蛹期,成虫期扫残”的防治策略当前药剂防治幼虫都不理想,以蛹盛期(小麦孕穗期)施药防治为最好,可以直接杀死蛹和上升到土表的幼虫,也能抑制成虫。以粉剂或乳剂制成毒土(或毒沙)撒施,施药方便。 施用方法:均匀撒入麦田。一般施用毒土或直接喷粉后,需用竹竿或绳将麦叶上药粉抖落地面。小麦抽穗开花期防治成虫小麦抽穗时成虫羽化或飞到穗上产卵,结合防治麦蚜,喷撤甲敌粉或乙敌粉,必要时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4000倍液。水源不方便的地区或坡地,667m2用80敌敌畏乳油100ml,对水12kg,喷拌在20kg细土上制成毒土撒施在麦田中也有较好防效。小麦吸浆虫成虫惧怕强光、高温和大风,早晨和傍晚活动最盛,建议打药时选择无风天气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进行,效果更好。桃小食心虫桃蛀果蛾,鳞翅目蛀果蛾科 寄主:苹果、梨、海棠、花红、槟子、榅桲、木瓜和枣、桃、李、杏、山楂以及酸枣等。为害特点: 猴头果、“豆沙馅 多深入果心,食害种籽。入果:入果孔在果实胴部或底部,针眼大小,流出果胶“淌眼泪”白色蜡质片小黑点表现“青疔”症状,蛀果孔周围略凹陷,绿色疤痕;果实膨大期:其在皮下潜食随果是生长果面上出现凹陷的潜痕“猴头果”;果实近成熟期:随虫龄增大,食量大增,果内窜食,虫道内充满虫粪“豆沙馅”。在枣果被害后尤为明显。脱果:脱果孔圆形,绿豆粒大小,入土化蛹。世代:北方1年1-2代 ,河北多1年2代 越冬虫态及场所:以老熟幼虫结扁圆形丝茧在土层中越冬。6月下7月第1代幼虫危害高峰 8月中9月上第2代幼虫危害高峰越冬幼虫出土高峰期是地面防治适期 幼虫孵化始盛期是树上防治适期主要习性:越冬茧主要分布在树干1米范围内,入土深度在36 cm。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力不强。对灯光和糖醋液无趋性。成虫大部分卵产在萼洼和梗洼处。在枣树上多产在叶背的叶脉基部和果实梗凹处。初孵幼虫在果面上爬行选择适当部位咬破果皮,但不吞食果皮,故胃毒剂防治无效。幼虫老熟时呈桃红色,咬一个脱果孔脱果落地。越冬幼虫出土期测报:盖瓦片法、埋茧法(笼罩法) 成虫测报 :性诱剂诱测法 田间调查卵果率在北方果区,一般7月25日之前脱果的,全部不滞育。在苹果上,以金帅受害最重,其次是红元帅。国光和祝光比较轻。防治方法:结合预测预报工作,抓住越冬幼虫出土盛期和幼虫孵化始盛期关键时期,以地面防治为主,结合树上防治桃小为害。地面防治 :时间在越冬幼虫出土盛期或性诱剂诱到第1头雄蛾时,用50%辛硫磷或48%乐斯本乳油,0.5Kg/亩,稀释200-300倍地面喷施,或稀释后与25 Kg 细土混匀地面撒施。 均应结合浇水或浅锄树上防治:要抓住卵孵化盛期和幼虫蛀入果实2-3天这一关键时期,常用药剂有20%灭扫利2500倍,2.5%溴氰菊酯2000倍,25%杀灭菊酯2000倍。对于桃小发生严重的果园,应在卵盛期和孵化盛期各用药一次。摘除虫果:从6月下旬开始,在成虫出现高峰10天后,摘除树上虫果和地面落果,并集中处理,每半月进行一次,可以减少大量虫源。果实套袋: 1果1袋,13厘米20厘米,6月20日以前完成。采收期前15天撕袋。 梨小食心虫鳞翅目,小卷蛾科寄主:以梨、桃受害最中,特别是在桃、梨混栽果园发生尤重危害症状:第一、危害果: 幼虫多从果实的萼洼或两果接触处蛀入,一般一果一虫。 为害苹果时入果孔很小且愈合,不易发现;早期为害梨果时入果孔较大,外有虫粪排出,蛀孔周围变黑腐烂,稍凹陷,并逐渐变大“黑膏药”; 后期为害梨果时入果孔较小,蛀孔周围青绿色,果面不凹陷。脱果孔稍大似米粒大小。为害特点是直达果心,在果心周围食害种籽和果肉。第二、危害梢: 早春幼虫为害新梢,以桃受害最重,多自顶端第2-3片叶叶柄基部蛀入,向下蛀食髓部,将新梢蛀成空心,蛀孔外流出胶液并粘有虫粪,受害梢叶片萎蔫后枯萎下垂(所以称其为折梢虫),当幼虫蛀到硬化部位,从中爬出,转移到其它新梢继续危害,每个幼虫可转移为害3-4个新梢。世代:河北1年3-4代 主要以老熟幼虫结灰白色丝茧,在主干、主枝基部翘皮、裂缝内越冬 越冬代主要选择桃树,第三代成虫则主要选择梨孵化的幼虫即蛀梢危害,可转移危害,一生可为害个嫩梢(高峰为5月上中)。 2代幼虫主为害桃、杏梢或少部分幼果(6月上中)。 到月中下旬才有大量幼虫蛀果(梨)为害,少部分仍可害梢。在8月下、9月上为4代幼虫蛀果高峰,所以晚熟品种果实常受害较重。【梨小食心虫春季发生的1代幼虫以为害桃梢为主,夏季2、3代幼虫一部分危害新梢,一部分危害果实,秋季第4世代主要危害梨果。全年1-4代幼虫危害转移的过程,一是由危害嫩梢逐渐转移到危害果实;二是由危害桃树上逐渐转移到危害梨树。所以在桃、梨混植的果园发生严重】 梨大食心虫鳞翅目、螟蛾科 寄主主要为害梨,为害芽、花芽、幼果。多为害花芽,从芽基部蛀入为害芽的心髓部分,在蛀入处用碎屑和虫粪在蛀入孔处堆积成半圆形小丘,用丝缠绕将孔口封死,虫芽干瘦不能萌发。习性:1年2代,在芽中以幼龄幼虫结茧越冬,有转果习性。成虫趋光性不强,产卵多于萼洼处。棉铃虫俗名棉铃实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年发生3-4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第1代主要在麦田危害,第2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4、5代幼虫除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习性:成虫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棉株上部。幼虫5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多数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幼虫有转株危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这时施药易接触到虫体,防治效果最好。4龄以后是暴食阶段。】防治策略: 强化农业防治措施,压低越冬基数 坚持系统调查和监测,控制一代发生量;保护利用天敌,科学合理用药,控制二、三代密度。农业技术措施秋耕冬灌,压低越冬虫口基数,破坏越冬场所,提高越冬死亡率,减少第一代发生量。优化作物布局,避免邻作棉铃虫的迁移和繁殖。 在棉田田边、渠埂点种玉米诱集带,选用早熟玉米品种。利用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栖息和产卵的习性,每天清晨抽打心叶,消灭成虫,减少虫源。加强田间管理 适当控制棉田后期灌水,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棉花徒长,可降低棉铃虫危害。适时打顶整枝,并将枝叶带出田外销毁,可将棉铃虫卵和幼虫消灭,压低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量。诱杀棉铃虫 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叶挥发物具有趋性和白天在杨枝把内隐藏的特点,在成虫羽化、产卵时,在棉田摆放杨枝把诱蛾,日出前捉蛾捏死。 高压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蛾具有诱杀棉铃虫量大,对天敌杀伤小的特点,宜在棉铃虫重发区和羽化高峰期使用。化学防治 【当棉田棉铃虫百株虫率一代为510头、二代为1520头、三代25头时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二龄前,施药效果最好。二代卵多在顶部嫩叶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仅喷棉株顶部,三、四代卵较分散,可喷棉株四周。棉铃虫的防治应以生物性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小的农药为主。棉铃虫发生较重地块,在产卵盛期或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前,局部喷洒拉维因、卡死克、赛丹、BT制剂等防治。蛀茎(干)害虫主要种类:大田作物:玉米螟、高梁条螟、粟灰螟、二化螟、麦秆蝇等果树:天牛类: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桃红颈天牛、云斑天牛、葡萄虎天牛、红缘黑天牛吉丁虫类:金缘吉丁虫、苹小吉丁虫大小蠹类:红脂大小蠹木蠹蛾、葡萄透翅蛾、板栗透翅蛾、苹果透翅蛾、梨瘤蛾、梨茎蜂、栗瘿蜂等;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寄主:主要为害桃、杏、李等,其次为害苹果、梨、柿、柳等果树和林木。幼虫在枝干皮层下和木质部钻蛀隧道,造成树干中空,皮层脱离。隧道内充满虫粪。枝干被蛀后树势衰退,常引起死亡。发生规律:在北方果区,23年完成1代,以不同龄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越冬幼虫于4月上、中旬开始为害,6月中旬危害最烈, 6月下旬有些老熟幼虫开始化蛹,并始见成虫。成虫7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89天,7月中旬出现初孵幼虫。成虫产卵部位,在枝干的树皮缝隙内,距地面30厘米(主要是主干上)。幼虫蛀食部位:主要蛀食主干,第一年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第二年蛀入木质部内,虫道长度50-60厘米。成虫:有假死性,啃食幼嫩枝梢的皮层或取食叶片补充营养幼虫:孵化后,先沿枝干向上蛀食10厘米左右,在向下,每隔5-6厘米向外蛀一排粪孔一般是同一方位顺序向下,遇到分叉时转向,随着幼虫长大,排粪孔的距离越来越远,一般可蛀食十几个排粪孔。幼虫位于最后一个排粪孔的下方(这可帮助我们判断幼虫的位置以进行人工防治),幼虫期(近2年的时间内),蛀道可达1.7-2米长有时可直达根茎处,但越冬或化蛹时,位置在其上1-3个排粪孔的虫道内(底潮湿或积水)。综合防治技术 树干涂白:每年成虫产卵之前,在寄主的树干和主枝上涂抹白涂剂,可阻止成虫产卵。生石灰10份:食盐12份,石硫合剂34份,水40份。 人工防治: 人工捕捉成虫 用铁丝钩小幼虫 用刀在幼虫为害部位顺树干纵划几道,消灭幼虫。 药剂防治药杀幼虫:往蛀孔内注射DDV等药液、或放药棉; 注射用药剂: 敌敌畏、辛硫磷、杀螟松、菊酯类用泥土封堵孔口在蛀孔内放置磷化铝药片,或放置毒签。放后用泥土封堵孔口;往蛀孔内插毒杄。生物防治:释放天敌:管氏肿腿蜂 保护和招引鸟类。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减轻为害。玉米螟别名:玉米钻心虫、箭杆虫。鳞翅目、螟蛾科寄主:玉米、棉花、高梁、谷子等。为害特点:幼虫先在叶柄基部蛀入,使叶片凋零下垂或折断。“花叶”“折雄”“折茎”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河北省年发生3代 以老熟幼虫在作物或野生植物茎秆或穗轴内越冬。防治方法 :(1)进行预测预报(2)农业防治 选用抗虫品种;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源基数;因地制宜进行耕作改制;设置早播诱虫田或诱虫带结合农事操作,减少玉米螟为害;在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区,人工去除雄穗,进行烧毁或深埋处理 (3)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4)生物防治 赤眼蜂 白僵菌 苏云金杆菌、青虫菌 7216(5)药剂防治 心叶期的喇叭口内撒施颗粒剂(或药液)是控制夏玉米第二代玉米螟最好的药剂防治方法 穗期防治,在抽丝盛期将颗粒剂撒在玉米的“4叶1顶”,即雌穗着生节的叶腋及其上2叶和下1叶的叶腋、雌穗顶的花丝上。吉丁虫鞘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