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全面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探索的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全面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探索的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全面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探索的文献综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学院教育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语文全面对话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文献综述姓名: 林彦达 学 号:070404402054专业班级: 07级教本2 指导教师:涂显镜笔者在网上浏览了各种教学模式,也查阅了有关教学模式的各种期刊报纸,并研读了十余本有关对话课堂教学的著作。总体概括起来,我国的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教师中心论”的对话课堂、“学生中心论”的对话课堂和“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说”的对话课堂。(1)传统的对话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的对话课堂。“教师中心论”的对话课堂,一般是指在课堂中通过问答形式(老师进行提问,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这种形式也可以称为简单机械问答式),从而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学生是该活动中的客体。教师主要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无条件接受老师的指令,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中心,是整个课堂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提问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问题的回答者。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课堂活动都是围着教师转的”1何克抗、李克东等.“主导一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J,2000,2:3-9.1。(2)现代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的对话课堂。“学生中心论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取代教师的中心地位,学生参与并决定课堂活动和设计,课堂以学生的交际活动为主”2吴雪红.明确教师中心论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南方论刊J,2005,12(8):2425.2,另外,“它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了就等于学习了”3吴雪红.明确教师中心论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南方论刊J,2005,12(8):2425.3。“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针锋相对,它否定教师权威,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反对用盲目灌输的方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道德发展规律”4吴岳军.主体间性.建构现代德育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教育学术月J,2010,18(10):1617.4。的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沉闷后气氛,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之间一直以来比较紧张的关系也达到改善”5曹惠亚.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中国教学背景下的误区研究E/B.中国知网(),2009-11-20.5。但是,“事实上,一切围绕学生转,一切学生说了算的学生中心论,只是从一个极端(教师中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6冯静,胡新云.从“隐性课程”理论谈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N.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02-25(7).6。(3)优势互补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说”的对话课堂。 “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说”的对话课堂,“即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课堂对话的主体,向学生传授知识,作用于作为客体的学生,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技能,此时,教师则为客体。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表面上看是避免了单方面重视教师或学生的作用,但是仔细分析却发现它生硬地割裂了教与学的过程,从根本上仍没有走出主客体二元论 思维” 7彭梅.主体间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新论 .上海教育科研J,2009,20(4):1416.7。综观以上三种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它们都没能脱离笛卡儿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因为根据主客二元相关规律推定,在同一境域中,一方是主体,另一方必然是客体,主体是活动的发出者,客体是主体加工的对象,二者具有鲜明的等级对立关系。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对话课堂只能被理解成是知识对话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以真正实现全面的对话课堂也是不可能的。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及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等影响下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使人们逐渐打开思路,走出主客二元导论的困境。认识到“他人不是客体”,在对话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当共同卷入并融合到对话情景之中,二者形成不可分割的主体间区域。本研究正是以此为背景,大胆地提出了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的全面对话课堂。笔者还大胆的提出,只有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对话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对话课堂。这是因为主体间性下的师生主体间关系才是平等的,而在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