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艺术-中国古今园林光影艺术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光影艺术-中国古今园林光影艺术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光影艺术-中国古今园林光影艺术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光影艺术-中国古今园林光影艺术的应用研究」.doc_第4页
「光影艺术-中国古今园林光影艺术的应用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今园林光影艺术的应用研究摘要:光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 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在绘画、摄影、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中,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还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都有运用。如今光影艺术的应用研究无疑对当代景观设计师在空间塑造、融合室内外景观和营造意境等方面有很好的启发意义。本文着重从光影的艺术表现、功能作用及其设计手法三方面来探讨光影在古今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关键词:光影; 景观设计; 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 一直重视借景天象, 即日月星辰、天光云影、阴晴雨雪等自然因素的运动与渲染, 巧妙组织成优美动人的园林景观。天象和季相, 是中国园林作为一种时空艺术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光与影作为园林营造中可利用的主要天象景观要素,在现如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时候的日晷以光影的变化来计时,光和影在艺术上类似印章的阳刻与阴刻,雕塑中的模与型,中国画的白与墨, 虚与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美的精髓。光影作为一种艺术方式, 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在摄影、绘画、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中,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部分研究, 并且在一些私家园林中有很好的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都有所运用,但是还缺少深层次的研究。现如今,光影艺术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内涵的延伸以及意境表达的良好载体, 其应用研究无疑对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空间塑造、融合室内外景观和营造意境等方面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从而引导今后景观设计的潮流趋势。 1 光与影光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人造光是人工照明;自然光指太阳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光,包括日光、月光等。影,一种是因物体挡住光线后, 映在地面或其它物体上的投影。另一种是镜中、水中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倒影。光与影并不是相对的两个概念,而是彼此依存、互补的二元现象。所以光与影是统一的。日光独具阳刚之气的美,如皇家园林多用此比喻皇恩浩荡、如日普照。北京圆明园曾有的“心日斋” 、“朝日辉”和“云日瞻依”等。月光清亮而不艳丽,使人境与心得,理与心合,清空无执,淡寂幽远,清美恬悦。如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是以赏月为主题的景点。苏州网师园中部以池水为中心的景区,明净清澈的池水中不种莲藻,很像一块明镜, 反照出天光山色以及周围的亭、阁、树影等,形成景物与倒影相对称、相呼应的一幅幅画面。这种巧妙的虚实结合的借景手法,增加了层次,丰富了园景。 2 光影的艺术表现 从古代园林营造师对光影的了解探究,到建造庭院时的处处利用以呈现出别具特色的风貌;现代景观设计师对光影的再认识,到如何在现实设计工作实践中艺术性地运用光与影的表现形式,都是在艺术表现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现实问题。人类的向阳性是与生俱来的,乃是源于对光的需求。光如一媒介,联系室内与室外,去区分空间的各种属性,强化某一特殊情境,甚至切割、引导空间的构成。光形成空间则是光在环境中形成亮度上的明与暗的对比差异。古代江南文人园林大多将实体空间与光影形成的虚空间结合,用光影来强化表现实体围合所产生的空间及空间的氛围、意境,或者用虚空间与实体空间的交错来表达其他的艺术氛围。例如所谓“ 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就是我国传统园林的布局与经营位置恪守着疏密对比这一构图原则,在园内常使人领略到忽张忽弛、忽开忽合的韵律节奏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在人造的景象中营造出自然地氛围,所以在格局上忌平直而求曲折。每经过一次曲折,便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境界,而随着境界的层出不穷,便会产生一种玩味不尽的妙趣。“庭院深深,深几许”则是利用空间的渗透,借丰富的层次变化而极大地加强景的深远感,从而造成一种极其深远和不可穷尽的幻觉。由于光具有方向性,物体表面在受到光线照射时,会形成三面:亮面、灰面、暗面,从而造成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并使物体的形状轮廓呈现立体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非常注重造型的艺术性,为表达设计主题,借助阳光照射到其表面产生的光影关系,能巧妙地体现出景观的物质感、纹理、浮雕图案等凹凸效果,或展示出材质之美。巧妙地利用水、玻璃等较通透的媒介能凸显光影的视觉艺术效果。例如设计大师安滕忠雄设计的梦舞台位于公园内, 在设计中, 安滕将重点放在建筑与大自然的和谐结合, 令光、影、风、水等原先被忽略的自然元素, 得到重新体现。在设计手法上做出了许多创新:为了减轻大片水域形成的单调感,加强水的反光,安滕在浅浅的水底铺砌了百万枚贝壳, 其荧光表面使得水面泛起一层层的水波状的反光, 绚丽耀眼, 形成一系列抽象的光, 用以表达自然的语言。这一光影运动周而复始地体现了自然要素纳入到设计中去,可增加景观的可看性, 从而提升景观的艺术内涵。3 光影的功能作用3. 1 光影对于空间形体的塑造作用 在空间的视觉感受上,通过光的明亮形成一种心理上的空间的划分。另外,光对空间的尺度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而且对于过强烈的光有扩大空间视觉感受的作用。甚至,影与光的结合对空间的调节作用就更为丰富了。如利用光的聚焦可以弱化实体空间固有的范围感受,或利用镜子或者水面的倒影可扩大空间的视觉感受。在古代,江南文人园林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造园主利用许多方法使得空间的视觉感受得以扩大。如利用水面、镜子或是植物在粉墙上细碎的投影以显空间的深远。如艺圃中一园中园“浴鸥”是一个精致的小园,面积不大,小园采用入门见水的做法,小巧的水池将圆形的园门完整地倒映在水中,地上的园门中是对岸的建筑和门口的湖石,而水中的门中则映着植物和天空。“浴鸥”布局紧凑,水体、山石与植物搭配得十分巧妙,景素不多,却使游客的视觉感受得以扩大。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很多是借鉴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精辟手法,例如阴影的装饰效果。阴影在墙面或其他物体上,投射出不同的图形、文字或纹路等,随着风的方向,水的波纹摇动,呈现出空间的深远。在创造虚空间上,它与实体空间之间或连接、或延伸、或对比、或动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可以使静止的空间成为动态的流动空间。如院中植物投下的阴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表情。或斑驳点缀,或月稍枝头,或荫浓密布,光影创造的虚空间打碎了实体空间的围合感,创造出新的意境。一棵大榕树,一丛青竹,就能很好的描绘出这虚无的空间,光影在其中既是配角又是主角,生动自然。无论是在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设计中,都是很好的运用对象,给人舒适、活跃的氛围。 在创造空间深度上,当自然光投射进来,空间的亮度显示出平缓的线性梯度,渐渐地由亮变暗,由近而远,使人们逐渐感知空间的深度。当光的投射方向、角度、色彩、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空间的亮度梯度也会随之变化,则人们感知的空间的深度也随之变化。在江南文人园林中,“采光口”可以是建筑的窗、小天井、假山的采光口、植物围合所形成的“林窗”,甚至建筑间的缝隙。在现代景观中,也可以是玻璃、园林小景等等。3. 2 光影对于空间连接的作用 光影不仅仅与室内有联系,与建筑也有很大的关联,形成不一样的空间。私家园林建筑轻盈通透,回廊、窗棂以及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与室外的疏枝密影相映衬,将室外的景物及氛围纳入室内。随着时间的不同,窗棱的花纹由厅堂正中缓缓移向门边,而到傍晚,从窗外经过,玻璃将窗外景物与室内摆设融在一起,虚实交映,很有情趣。例如艺圃水榭,是苏州园林最大的水榭。窗外水光潋滟、碧波粼粼,南望可见湖石假山、绝壁危径,晴日阳光灿烂,天光云影波光,皆入阁内;月色皎洁的晚上,月光盈阁;微风时,水面波光倒影在屋顶,影影绰绰,临榭边品茶,水波倒影在脸上,让人分不清是仙境还是实景。现代住区架空层引入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除了增添室内景观视觉效果,植物丛的投影连线林缘线丰富了建筑与园林衔接的边界,弱化了建筑刚性线条,达到室内外景观园林化,内外空间自然融合,过渡自然。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屋顶花园出现,也很好的弱化了建筑与园林之间的界限。另外,私家园林建筑轻盈通透,植物品种繁多、枝叶或细腻或茂盛,建筑与庭院相互渗透,光影在此的表现更加淋漓尽致。3. 3 光影的流线引导作用 光的明暗对比可以吸引人的视觉注意,从而使人明确活动的意向。光的这种引导性使空间赋予运动感,首先引导人的视线进而引导人的行为。人具有“趋光性”,通常情况下,人的视线容易被异于周围平均亮度的景物或者空间所吸引,如长廊末端出口、封闭的廊道有规律的侧窗所形成的节奏、竹林小道的出口、假山的透气采光孔等等。如狮子林中一处长廊,一侧为实墙,另一侧则规律地开圆形的窗,在长廊的地上投下一个个圆形光晕,向远处延伸,人的视线起初被窗外景物吸引,但更多的却是被前方的节奏感所吸引,感受狮子林禅宗的意境。光也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例如留园入口即是利用光进行行为引导的。由于一些用地的原因而不得已使得入口极其曲折狭长,而且开窗采光受到限制,但留园却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不同的空间采用不同的光环境,这样反而使空间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刚入大门,人们会被小院的景色吸引,向前走,进入一狭窄空间,虽然左侧有开侧窗,但是仍然会被前方光亮吸引。进入后原来是有一小天窗,继续前进,发觉左侧有光线,左转后又一天窗,继续向前走右转,有两个小天窗分割了一个空间,极为有趣。然而前方门洞外的光亮弥漫进来,指引着人们走入到主园,豁然开朗,最终一步步达到高潮。现代景观设计内涵的提升、景观序列的贯穿, 在借鉴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手法后,仅从古代造园家巧用光影串联空间、营造空间,就可以更深层次、更全面地塑造空间的不同虚实效果, 也可以更好的过渡自然。光影在空间塑造、流线引导中扮演了灰空间、媒介的角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 光影的设计手法光最具有生命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和角度的光线进入各种空间如建筑空间、园林植物空间和水面空间进行设计,营造现代景观独特的光影艺术。为了提高园林设计的技术,我们在学习参考古典园林的丰富内容基础上,也要从不同类别的科目中寻求联系,运用进来。以下就是一些光影的营造手法: 4. 1对比设计手法 4. 1. 1 明暗对比在古典园林中,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得最普遍,形式最多样,也最富有成效。这种空间上的对比表现在光线中就是明暗的对比变化和相互渗透,有了光的烘托,园林空间也更深长。江南私家园林建筑与景墙上丰富多彩的漏窗,通过窗内暗与窗外明的光线对比,巧妙地将其内在精巧细致的雕刻图案、纹理和文化艺术韵味展现出来。这种以暗求明,欲扬先抑的设计手法对表现景观中建筑、空间的质感、肌理、色彩、结构的层次与韵律非常有意义,值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借鉴。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中,贝聿铭同样运用明暗对比设计手法诠释光影艺术,让光线来做设计。他借鉴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将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域。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展现出层次的变化,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其对形式和光线的敏感,使用平凡无奇的设计素材,通过明暗对比设计,使他设计的建筑作品自成一格,在创新与审美两方面特别突出。 4. 1. 2 虚实相生中国传统艺术中虚实关系是种种对立统一关系最根本、最集中的综合体现。将实的空间与光影形成的虚空间重叠放置,利用光影的时间性,在不同的时刻光影形成的虚空间与实的空间重叠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在光影的照射下,水中物体的轮廓趋向有序的凹凸变化,亦可清晰,亦可模糊,产生可变的情绪态势。如临水建筑、植物的倒影,会随视角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它可以扩大空间感,景物成双,加之这个倒影会因风浮动,或隐或现,更生动有趣,不仅增加了空间的迷幻感,而且还丰富了景观空间在垂直方向上的层次感和深度感,扩大了空间意境。在较为平静的水面中,倒影可以形成水岸一致或者水天一色的效果,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景象对景观空间起到了很强的装饰作用。4. 2 突出焦点 以单一的进光口作为光源照亮某点,形成视觉上的焦点,而让其它区域保持相对昏暗,会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被照亮的部分往往是空间中最有趣味的或者是最需要强调的部分。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透露出自然光线的光十字缝隙,被深深刻在圣坛背后的混凝土墙壁上,光在这里甚至不是以一种辅助手段出现,而是成为整个环境的中心和重心,它强烈地吸引了人的视线,衬托出教堂静谧、虔诚的空间感受。正因为光的存在,这个十字架才真正有意义,在墙上、地上拉出长长的阴影,使教徒仿佛看到了天堂的光辉。以多个进光口同时照亮某点形成视觉焦点。尽管进光口为多个,但是焦点仍然只有一个,因此,对采光口的位置和方向必须严格控制,以保证光线能汇集在视觉焦点,并防止进光过量而破坏亮度差。这种进光方式比单一的进光口作光源更加难以控制。光的聚焦是通过对自然光影的空间分布进行控制,使空间的均匀度发生变化,在局部形成引人注目的焦点。视觉焦点是注目的中心,如背后墙上的小窗,透着翠绿的竹林,祠前是竹林夹道,光线在小窗口形成亮点,突出了景点的地位。空间中的视觉焦点能将均衡空间的单一性打破,从而形成位差和等级,强烈地吸引住人的视线。而创造光空间的聚焦可以通过对采光口的控制来实现。而这个采光口可以是建筑的窗、密林中植物露出的缝隙、山石的孔等。4.3 空间的沟通与对话光影能够连接两个不同的空间,虚空间与实空间、实空间与实空间,虚空间与虚空间。4.3.1 用相似的光影沟通不同空间玻璃能使两种空间环境进行视线上的沟通,玻璃的透光性使室内获得充足的阳光,使得室内获得同室外相近的照度。同时,室外景物的光影透过玻璃进入室内,使人的视觉延伸到室外,达到两边环境的沟通。照壁的使用也可使建筑室内亮度更接近室外,相近的材质对光有着相近的反射率, 两个不同空间的连接处或者内部,使用相同或相近的植物的落影也能造成空间贯通的感觉。4.3.2 利用光影连接性质差异较大的空间当两个性质差异较大的空间需要中介相连时,一个介于两者明暗度之间的空间即可达成目的。光影的流转使空间之间的转换变得委婉。5 结语园林艺术的魅力, 一方面在于设计师的匠心独运, 另一方面在于观赏者的想象再创造。正如虚景需要实景来陪衬一样, 实景也需要虚景来烘托。现代的设计, 是视觉艺术形态的设计。现代的艺术形式, 从更广泛的方面作用于各个设计领域, 影响着设计者的构思与审美观念。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它应该同色彩、肌理、质感等要素一样, 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