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docx_第1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docx_第2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docx_第3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docx_第4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海市香山学校教学设计课题五下图形运动(三)旋转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和三要素,会用数学语言简单地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个人修改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学生已经能感知这些现象,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这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一)呈现生活例子,引出研究问题。1.师:我收集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它们都在旋转。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说说它是怎么旋转的?问题: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就是旋转?2.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我们二年级的时候初步认识过旋转,现在我们是五年级了,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水平。今天这节课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旋转到底有哪些特征。(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活动2【讲授】二、展开探索,明确旋转三要素 评论 (一)感知旋转方向问题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风车)请注意观察,风车的叶片是怎么运动的?问题2:这个风车的两层叶片的旋转有什么不同?问题3:什么叫顺时针旋转,谁能解释一下,能用箭头表示吗? 与顺时针相反的方向叫什么?用箭头怎么表示? 师:通过观察风车的旋转,我们发现旋转具备的一个特征是要按一定方向旋转。 (板书:方向) 旋转还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就用大家熟悉的钟面进行研究。 为了便于学习,我们只从中选取一根针来研究。(二)感知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动态指针从“12”到“1”、从“2”到“5”。 问题1:注意观察,甲、乙两个面上的指针分别是怎么旋转的?任意选择一个钟面来说说指针的旋转过程。问题2:两个钟面上都是指针在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板书:角度)问题3:有相同地方吗? (板书:中心)(指针从“12”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问题4:你怎么知道甲钟面上的指针旋转了30?问题5: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怎样能把指针的旋转表述清楚?小结:一定要说清楚“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三)借助教具,加深理解问题1:这里有一个钟面(课件播放:指针从“3”到“9”),你能描述指针是怎么旋转的吗? 课件依次出示:指针从“8”到“10”, 指针从“12”到“9”, 指针从“3”到“9”, 指针从“10”到“2”活动3【活动】三、动手操作,感悟旋转性质 评论 (一)研究线段旋转1.模拟操作问题:我们能够清楚地描述指针的旋转了,如果把指针看作一条线段,用OA来表示,想想看,线段能旋转吗?可以怎么旋转?拿出一支笔,用它来表示线段OA,在桌面的方格纸上感受一下可以怎么旋转。展示交流:可以绕点O,也可以绕点A;可以顺时针,也可以逆时针旋转。2.画中理解问题:想象一下,线段OA如果绕点O顺时针旋转90,会在什么位置?并把它画在方格纸中。3.辨析深化问题: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画的?观察旋转前后的线段,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错例辨析:这里有几幅画得不太一样,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问题?小结:在画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三个要素。(二)研究面的旋转1.模拟操作,类比迁移师:利用旋转前后的两条线段,又补充第三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三角形)问题1: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请同学们拿出桌面上的三角形学具,在方格纸上试着绕点O顺时针旋转90。问题2:请同学们把旋转后的三角形画在方格纸上。问题3:谁来结合你画的说说你是怎么旋转的?他是怎样确定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预设: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每边都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了90。2.展开想象,激活思维问题:如果绕着点O继续旋转两次,最终会形成一个什么图案?活动4【练习】四、欣赏图案,感受旋转应用 评论 1.动态呈现,感受旋转产生的美丽图案2.拓展延伸,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5【作业】五、回顾反思,体会应用价值 评论 师:这节课我们体验图形旋转的美妙。旋转像是一支神奇的画笔,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支画笔,就能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珠海市香山学校教学设计课题观察物体(2)教学目标1、我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2、我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个人修改重点难点学习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学习难点 能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一)整体观察1、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作业: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学情分析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情感态度: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课时划分:8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3质数和合数3课时4整理和复习3课时珠海市香山学校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个人修改重点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 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105 162 123 10025 15042204 184 254 243 2086学生口算2. 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新课讲授】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回答。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2.举例概括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9、15、21、36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和2472和820和5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学后记珠海市香山学校教学设计课题因数和倍数(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个人修改重点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045 6318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18的因数有: 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教师: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6)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二)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的倍数有:2、4、6、8、10、16、教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5的倍数有:5,10,15,20,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课堂作业】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25题。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教学后记珠海市香山学校教学设计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个人修改重点难点通过探索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7)过渡: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2.探索2的倍数特征(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6)填一填: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3.奇数、偶数的再认识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4.那么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1)在5的倍数中找出2的倍数;(2)在2的倍数中找到5的倍数。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什么?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 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课堂小结】1.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教学后记珠海市香山学校教学设计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个人修改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324 153 345 2460 986 756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37=21 38=24 39=27310=30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1221 1551 1881 2442 2772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210 54 216 129 9231 987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3402 5003 1272 2967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提示: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教学后记珠海市香山学校教学设计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个人修改重点难点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整理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归纳提高】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2)最大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后作业】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练习课教学后记珠海市香山学校教学设计课题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个人修改重点难点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叫因数?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新课讲授】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 22 29 35 37 87 93 96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 29 37合数:22 35 87 93 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用筛选法排除。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