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银市一中 编号:015号 使用时间:2017-11-6 高一语文 必修2荷塘月色 编制:陈国勇 高一语文必修1导学案 荷塘月色(教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体会极具汉语特色的语言技巧、修辞手法。2.引导学生筛选信息,甄别比较。3.引导学生做一个精神丰富、内心敏锐的人;学会知人论世,从而走进作者的心灵。重点难点: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预习案 自主学习台前幕后,先睹为快知识链接1.走进文本导入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2.作家简介知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3.相关背景论世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知识积累一、注音 蓊蓊郁郁 袅娜 踱步 霎时 弥望 斑驳 渺茫 点缀 二、解释下列词语1.蓊蓊郁郁: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2.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刹那;刹时(极短的时间)。瞬息(比喻极短的时间)。顷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3.袅娜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袅娉(袅娜娉婷。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袅嫋(nio)(纤长柔美的样子)。余音袅袅(形容声音绵长不绝,宛转悠扬)。4.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如温情脉脉。用以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5.朗照:朗,明亮。明察,明鉴的意思。 朗白(明亮发白)。朗朗(光明亮洁的样子;声音清脆嘹亮)。朗鉴(明鉴)。 朗明(明亮)。朗净(明净)。朗目清眉(眉清目秀)。朗秀(清秀)。 三、整体感知-根据行踪变化划分段落,疏理全文脉络。部分相关自然段行踪作者心情一 1 自然段观景前: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颇不宁静”(欲排烦恼,寻找宁静)二23 自然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行在小路时的感受。(小径漫步,表达感受)淡淡的哀愁三4-6自然段观荷塘:荷塘美丽的景色。/塘中的月色。 /荷塘四周的景物。 (观景绘景,抒发情感)淡淡的喜悦。四7自然段到最后离荷塘: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联想采莲,惦念故乡四、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眼:心里颇不宁静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分析思想感情: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反映淡淡的哀愁得到淡淡的喜悦五、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仍是淡淡的哀愁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一、探讨问题 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一)诵读、鉴赏第4段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2.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1)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2)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3)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4)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5)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二)诵读鉴赏第5段。1.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2.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三)诵读、鉴赏第6段 1.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2.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小结。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二、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三、理解写法课文中的情与景1.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 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作者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作者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作者心灵的投影。3.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圆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先生自然倍感苦闷彷徨。他是民主战士,爱国分子,但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中国现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诅咒旧中国是一池死水,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的吃人筵席。朱自清要比他们温和,他的确感到现实对正直善良的人们沉重的碾压,但还没有上升为抗争。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性格的支配下写成的。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提高案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一、阅读训练。第四自然段:观荷塘月下荷塘。1.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2.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由静而动。3.“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清香的特点是:(D) A.比喻。随风飘散,荡然无存 B. 比喻。聚而不散,芳香浓郁 C. 通感。悠长连绵,沁人心脾 D.通感。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4.第四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A.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柔美风韵。B.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D.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艳丽照人。5.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A.托物言志B.融情于景C.触景生情D.直抒胸臆 二、阅读训练。第五自然段:塘中月色。1.下面句子加点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富有动感)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洗”字显出牛乳之清)C.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字赋予主动意识,写 出倩影之真)D.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弥”字突出荷叶之广之密)2.“酣眠”和“小睡”分别指:()A.熟睡和田较少时间的浅睡 B.满月和淡淡的云C.朗照和淡云遮掩的朦胧的月照 D.黑影和残月三、阅读训练。第六自然段:荷塘四周的景物。这一自然段描写荷塘四周月色,其作用至少有二,请简要分析。(1)从内容上看,这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哀愁”。(2)从形式上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 Home Sweet Home 语法专项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
- 肾内科护理新进展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家禽饲养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医技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水上乐园设备技术创新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经济岗位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计算机信息处理员四级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创新与法律风险防范报告
- 2024版租房协议模板租房合同协议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兽医防治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3.2 歌曲《牧童之歌》课件(9张)
- 可穿戴设备可靠性优化技术
- 小升初分班考必刷题(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NBT 33018-201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 《科技英语翻译方法》课件
- DL-T5455-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6G网络中的垂直通信和切片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