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三站临床答辩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本部分复习思路: 表格归纳。 抓重点,舍皮毛。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查一、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一)参考值1.血红蛋白2. 红细胞计数(2) 临床意义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贫血分级及其血红蛋白值【重要!】贫血分级血红蛋白(Hb)值轻度男120g/L,女110g/L;但9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极重度30gL贫血常见的原因贫血原因具体疾病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原料不足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再障、白血病慢性系统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失血失血性贫血2.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红细胞增多见于(1)相对性大量出汗、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2)绝对性继发性生理性:新生儿、高山居民、登山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病理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一)参考值1.白细胞总数2.分类计数:中性分叶核:0.500.70;淋巴细胞:0.200.4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00.O1;中性杆状核:0.O10.05;单核细胞:0.030.08。(二)临床意义1.白细胞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的常见原因中性粒细胞增多减少1化脓性感染:阑尾炎等;某些病毒、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伤寒、疟疾等2严重组织损伤:大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后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等。3急性大出血、溶血:脾破裂或宫外孕。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甲状腺药物、X线及放射性核素。4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皮质激素等。自身免疫性疾患:如SLE。5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3)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重要!】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晚期等。核右移: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者为主,若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则称为核右移。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少,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4)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常见于各种严重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及大面积烧伤等。2.嗜酸性粒细胞(1)增多,见于:(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等。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减少无意义。4.淋巴细胞(1)增多,见于:(2) 减少,见于应用糖皮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等。5.单核细胞 增多见于:生理性:婴幼儿。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三、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血沉)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一)参考值。(二)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快 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2.病理性增快各种炎症:如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和结核病活动期。损伤及坏死:心肌梗死等。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等。贫血。第二节肝脏病检查一、蛋白质代谢检查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重要!】2. 临床意义(1) 肝脏疾病 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病常出现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AG比值减低。AG比值倒置(AG1)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2)肝外因素低蛋白血症:见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不良;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消耗增加,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结核等。高蛋白血症:是指血清总蛋白高于80gL或球蛋白高于35gL,亦称高球蛋白血症。主要因球蛋白增加引起,尤其是球蛋白增高为主,见于肝硬化、恶性淋巴瘤、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浆细胞病等。二、肝脏病常用的血清酶检查(一)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1.参考值2. 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意义【重要!】(1)肝脏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与AST均显著升高,以ALT升高更加明显,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检测项目。急性重症肝炎AST明显升高,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2)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三)-谷氨酰转移酶(-GT)1.参考值 50UL。2.临床意义,-GT增高见于:肝癌。胆道阻塞。肝脏疾病:急性肝炎-GT呈中等度升高.-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T可明显升高。三、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1.抗-HAV IgM 于HAV感染1周后产生早期诊断甲肝的特异性抗体。2.抗-HAV IgG 代表着抗-HAV总抗体,甲肝初期血中滴度已有升高,23个月达高峰,病愈后可长期存在,对流行病学调查和接种疫苗效果的观察有重要意义。(2)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两对半检查【重要!】1. HBsAg及抗-HBs测定:HBsAg具有抗原性,不具有传染性。HBsAg是感染HBV的标志,见于HBV携带者或乙肝患者。抗-HBs一般在发病后36个月才出现,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见于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或曾感染过HBV,目前HBV已被清除者,对HBV已有了免疫力。【保护性抗体】。2.HBeAg及抗-HBe测定 HBeAg阳性表示有HBV复制,传染性强。 抗-HBe多见于HBeAg转阴的病人。它意味着HBV大部分已被清除或抑制,是传染性降低的一种表现。抗-HBe并非保护性抗体,它不能抑制HBV的增殖。3.抗-HBc测定抗-HBc不是中和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可靠指标,主要有IgM和IgG两型。 抗-HBc IgM是感染HBV后出现最早的特异性抗体,滴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抗-HBc IgM阳性,是诊断急性乙肝和判断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并提示有强传染性。 抗-HBc IgG在机体感染HBV后1个月左右开始升高,能反映抗-HBc总抗体的情况。1)抗-HBc IgG阳性高滴度表明患有乙型肝炎且HBV正在复制;2)抗-HBc IgG阳性低滴度HBV既往感染的指标,可在体内长期存在,有流行病学意义。乙肝病毒检测项目及意义【重要!】检测项目阳性意义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感染HBV,见于HBV携带者或乙肝患者。2.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曾感染过HBV,目前HBV已被清除者。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有HBV复制,传染性强4.抗HBe-乙肝病毒e抗体HBV大部分被清除或抑制,传染性降低。5.抗HBc-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曾经或正在感染HBV,是诊断急性乙肝和判断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有强传染性。 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提示HBV正在大量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 HBsAg、抗-HBe及抗-HBc阳性俗称“小三阳”,提示HBV复制减少,传染性已降低。大三阳与小三阳临床意义【重要!】大三阳小三阳1.HbsAg(表面抗原)+HBV正在大量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1.HbsAg(表面抗原)+HBV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3.HbeAg(e抗原)4.抗-Hbe(e抗体)5.抗-HBc(核心抗体)5.抗-HBc(核心抗体)(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1.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不是保护性抗体!而是有传染性的标志!抗-HCV IgM阳性见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4周即可阳性,持续14周,6个月内不能转阴者提示转为慢性丙型肝炎;抗-HCV IgG阳性表明已有HCV感染。输血后肝炎有80%90%的患者抗-HCV IgG阳性。2.HCV-RNA的检测HCV感染后12周即可从血中检出HCVRNA,HCVRNA阳性提示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治愈后很快消失。第三节肾功能检查一、血清尿素氮(BUN)测定1.参考值 成人:3.27.1mmolL;儿童:1.86.5mmolL。2.临床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血清尿素氮升高的因素分类疾病肾前性因素肾血流量不足:脱水、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肿、腹水等。体内蛋白质分解过盛:急性传染病、脓毒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和甲亢肾脏疾病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症、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和肾肿瘤的晚期肾后性因素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二、血肌酐(Cr)测定1.参考值 全血肌酐:88177molL。2.临床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敏感性优于血尿素氮,是评价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三、血清尿酸(UA)测定1.参考值 男性268488molL,女性178387molL。2.临床意义(1)肾脏疾病 肾炎病人,血清尿酸浓度增高较尿素氮、肌酐等更为显著,出现也较早。(2)痛风 血清尿酸增高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浓度可高达8001500molL。(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尿酸浓度增高。(4)白血病和肿瘤 由于白血病细胞和其他恶性肿瘤的细胞增殖加快,核酸分解加强,使内源性尿酸增加。(5)肾外因素:进食动物内脏及贝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时,可导致尿酸增高。此时,尿酸增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并不平行,所以血清尿酸测定较少作为肾功能指标。四、血2一微球蛋白(2一MG)测定1.参考值 0.82.4mgL。2.临床意义血2一MG测定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一项敏感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2一MG水平即升高,且与年龄、性别、肌肉组织的多少等均无关。当体内有炎症或肿瘤时,血2一MG水平增高。当肾小管受损时,对2一MG的重吸收减少,尿液中的2一MG排出量增加,血2一MG水平下降。第四节常用生化检查一、血糖测定1.参考值 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浆3.35.6mmolL(60100mgL);血清3.96.1mmolL(7011OmgL)。2.临床意义血糖见于(1)生理性变化升高餐后12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等,常为一过性;降低饥饿、剧烈运动等(2)病理性变化升高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高压。降低胰岛细胞瘤或腺癌、胰岛素注射过量等;缺乏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2、 脂质和脂蛋白检查(一)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1.参考值:成人2.96.0mmolL。2.临床意义(1)TC增高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TC降低 见于重症肝脏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等。(二)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1.参考值 男性0.441.76mmolL;女性0.391.49mmolL。2.临床意义(1)TG增高 常见于冠心病、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2)TG降低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肝功能严重低下等。(三)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重要!】意义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危险因素。3.载脂蛋白A1(Apo-A1)血清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4.载脂蛋白B(Apo-B)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Apo-B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重要结论】HDL和Apo-A1越高越好,LDL和Apo-B越低越好!3、 无机离子检查参考值增高降低钾3.55.1mmolL肾脏排钾减少,如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摄入或注射大量钾盐,超过肾脏排钾能力。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组织缺氧或代谢性酸中毒时大量细胞内的钾转移至细胞外。摄入不足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或厌食等。丢失过多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应用排钾利尿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钠136146mmolL较少见,因过多输入含钠盐的溶液、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外伤或急性脑血管病等所致。较常见。见于:胃肠道失钠:如幽门梗阻、呕吐、腹泻,胃肠道、胆道、胰腺手术后造瘘、引流等;尿钠排出增多:见于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及应用利尿剂治疗等。氯化物98106mmolL过量补充NaCl、CaCl2、NH4Cl溶液,高钠血症性脱水,肾功能不全、尿路梗阻或心力衰竭等所致的肾脏排氯减少低钠血症常伴低氯血症。l 当大量损失胃液时,才以失氯为主而失钠很少;l 若大量丢失肠液时,则失钠甚多而失氯较少。l 还见于:大量出汗、长期应用利尿剂等引起氯离子丢失过多。第五节酶学检查一、淀粉酶(AMS)测定1.参考值 血清:8001800UL;尿液:100012000UL。2.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有诊断意义。二、心肌损伤常用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测定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数小时即开始增高,是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各种原因的骨骼肌病变与损伤,均可引起CK及其同工酶活性升高。第六节免疫学检查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分为IgA、lgG、IgM、IgD和IgE五类。1.Ig减低 见于各类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的病人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此时五种Ig均有降低。2.Ig增高(1)单克隆性增高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IgM单独明显增高;多发性骨髓瘤分别见到IgG、IgA、IgD、IgE增高,并据此分四型;过敏性皮炎、外源性哮喘及某些寄生虫感染IgE增高。(2)多克隆性增高:表现为IgG、IgA、IgM均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癌、淋巴瘤以及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二、血清补体的检查(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临床意义:主要反映补体经典激活途径(C1C9)活化的程度。CH50增高:见于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和某些恶性肿瘤等。CH50减低:主要见于补体成分大量消耗,如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二)血清C3测定临床意义:C3增高: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以肝癌最明显)病人及排异反应。C3减低:可作为肾脏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如急性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狼疮性肾炎血清C3均减低。三、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定1.参考值500U。2.临床意义 AS0升高见于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感染后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扁桃腺炎、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四、类风湿因子(RF)检查1.参考值 乳胶凝集试验正常人为阴性;血清稀释度1:160。临床上动态观察滴定度变化,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风湿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等,RF也可阳性,但其滴度均较低。【结论】多数类风关患者RF(+),但:不是所有的类风关患者都(+),也不是所有RF(+)的患者都是类风关。五、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1.原发性肝癌 AFP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但也有10%30%病人,AFP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AFP也可升高(常200gL)。3.妊娠 妊娠34个月后,AFP上升,78个月达高峰(105ml为尿菌阳性。第八节粪便检查一、一般性状检查1.量 当胃肠、胰腺有病变或其功能紊乱时,则粪便次数及粪量可增多,也可减少。2.颜色及性状【重要!】见于(1)水样或粥样稀便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如急性胃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2)米泔样便霍乱(3)黏液脓样或黏液脓血便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时,以血为主,呈暗红色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及脓为主。(4)鲜血便肠道下段出血。痔疮出血滴落于粪便之后;肛裂出血则附于秘结粪便的表面。(5)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6)灰白色便阻塞性黄疸(7)细条状便直肠癌(8)绿色粪便乳儿粪便稀而带绿色或见有黄白色乳凝块均提示消化不良3. 寄生虫体 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较大虫体,肉眼即可分辨。二、显微镜检查1.细胞(1)白细胞 大量白细胞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过敏性结肠炎、肠道寄生虫较多嗜酸性粒细胞。(2)红细胞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时可见,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直肠息肉等。(3)巨噬细胞 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2.食物残渣若镜下见较多的淀粉颗粒、脂肪小滴、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等提示消化不良。3.寄生虫肠道寄生虫的诊断主要靠镜检查找虫卵、原虫滋养体及其包囊。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阿米巴滋养体等。三、化学检查隐血试验。当胃肠道少量出血时,粪便外观不显血色,这类出血称为隐血。正常人粪便隐血试验为阴性。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胃癌、钩虫病以及消化道炎症、出血性疾病等。消化性溃疡隐血试验呈间断阳性,消化道癌症呈持续性阳性,故本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消化道肿瘤的普查、初筛和监测均有重要意义。【注意】服用铁剂,食用动物血或肝类、瘦肉以及大量绿叶蔬菜时,可出现假阳性。口腔出血或消化道出血被咽下后,可呈阳性反应。四、细菌学检查肠道致病菌的检查主要靠培养分离与鉴定,但有时也做直接涂片检查,如粗筛霍乱弧菌,可做粪便悬滴和涂片染色检查。怀疑肠结核时行耐酸染色后查找其分支杆菌。第九节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根据浆膜腔积液的形成原因及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关键】记忆的规律!手写板演示。表91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漏出液渗出液原因非炎性所致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外观淡黄,浆液性不定,可为黄色、脓性、血性、乳糜性透明度透明或微浑多浑浊比重1.018凝固性不自凝能自凝黏蛋白定性阴性阳性蛋白质定量25g/L以下30g/L以上葡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常低于血糖水平细胞计数常500106/L细胞分类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不同病因,分别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细菌检查阴性可找到致病菌细胞学检查阴性可找到肿瘤细胞第十节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心电图波段相应心电活动P波心房除极PR段房室传导时间QRS波群心室除极ST段与T波心室复极的缓慢期与快速期1、 正常心电图(一)心电轴测定的临床意义1.正常心电轴一般在090之间。2.电轴右偏心电轴轻度或中度右偏(+90+120),可见于正常婴儿、垂位心脏、肺气肿和轻度右室肥大。心电轴显著右偏(+120+180)及重度右偏(+180+270),可见于右心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电轴3.电轴左偏心电轴轻度或中度左偏(+30-30),可见于妊娠、肥胖、腹水、横位心和轻度左心室肥大。心电轴显著左偏(-30-90),可见于左心室肥大、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二)心电图诊断心电图各部分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主要意义P 波P 波(1)形态:正常P波在多数导联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但双峰间距0.11s,且切迹双峰间距0.04s,表示左心房肥大或心房内传导阻滞。(4)电压正常:肢体导联P波电压0.25mV,胸导联0.20mV。异常:P波电压在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0mV,提示右心房肥大。P-R间期从P波开始到R波(实际是Q波)开始P波PR段激动从心房传到心室的时间正常0.120.20sQRS波群3、 形成与电压V1、V2导联多呈rS型,RS1,Rv1,1,Rv5。2.5 mV,超过此值常提示左心室肥大。RavR0.5mV,超过此值常提示右心室肥大RavL1.2mV,RavF0.04s,深度R/4)(二)心肌缺血1.心绞痛(1)典型心绞痛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O.1mV,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2)变异型心绞痛S-T段抬高,常伴T波高耸。(只在发作时出现,与心梗鉴别)2.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S-T段压低 (aVR导联除外)。(2)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三、心律失常(一)过早搏动1.室性过早搏动(记忆关键:室性与QRS有关)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无提早出现的异位P波。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QRS0.12s。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室早2.房性过早搏动记忆关键:房性与P波和PR间期有关,与QRS绝对无关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0.12s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不完全代偿间歇房性早搏3.交界性过早搏动记忆关键:交界性与QRS基本无关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提早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或之后可有逆行P波,也可见不到逆行P波。若逆行P波在QRS波群之前,P-R间期0.12s;若逆行P波在QRS波群之后,RP间期0.20s。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定义: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连续3次以上)。频率150250次分钟,节律绝对规则。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其时间心室率。(3)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III 度 AVB第十一节X线检查一、正常胸部X线表现1.胸廓正常胸部X线影像是胸腔组织器官及胸壁软组织、骨骼、心、肺、大血管、胸膜、膈肌等相互重叠的综合投影。(1)胸壁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2)骨骼肋骨:起于胸椎两侧,后段呈水平向外走行,前段自上向内下倾斜走行形成肋弓。肋骨前后端不在同一水平,一般第6肋骨前端相当于第l0肋骨后端的高度。第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因软骨不显影,故X线片上肋骨前端状似游离。肩胛骨。锁骨。胸骨。(3)胸膜2.肺(1)肺野 是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考试题库答案
- 肺结核诊疗、药物选择与护理考核试题与答案
- 组织行为内审员考试权威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2025年成人继续教育线上学习模式创新与教育技术融合报告
- 基础强化浙江省温岭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实数)汇编专题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计算机视觉缺陷检测在玻璃加工机械制造机械行业应用分析报告
- 解析卷-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题库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大学教师学术交流与学术会议支持合同
- 银行的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
- 《寂静的春天》课件
- 石油化工行业历史沿革与发展展望
- 招租写字楼方案
-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前景
- 危险化学品(储存、生产、使用)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
- 医院收费窗口服务规范
- 初一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
- 幼儿园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调试报告模板
- 13.3 比热容(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