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非洲天然气合作现状及建议.doc_第1页
中国与中东非洲天然气合作现状及建议.doc_第2页
中国与中东非洲天然气合作现状及建议.doc_第3页
中国与中东非洲天然气合作现状及建议.doc_第4页
中国与中东非洲天然气合作现状及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与中东非洲天然气合作现状及建议2014-03-12 能源情报 文/张春宇 唐军,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全球重要的天然气产地,也是世界范围内天然气贸易(特别是液化天然气(LNG)贸易)的主要来源地。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天然气进口总量也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东非洲地区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有所扩大,中东非洲已经成为我国进口LNG的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未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在建LNG接收站生产能力的释放,我国从中东非洲地区进口LNG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与中东非洲地区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将在中国能源安全保障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一、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资源基础与开发利用情况1. 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资源概况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截至2012年底,中东非洲地区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到95.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比重高达50.7%。中东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六国(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巴林、沙特、科威特)以及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等国。截至2012年底,中东地区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80.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比重达到43.0%。其中,伊朗和卡塔尔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分列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比例分别达到18.0%和13.4%。非洲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西非的尼日利亚和赤道几内亚,以及南部非洲的安哥拉等国。截至2012年底,非洲地区已探明储量为14.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比重达7.7%。其中,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是非洲已探明天然气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比重分别为2.8%和2.4%。近年来,东非地区天然气勘探的突破性发现,改写了该地区天然气资源贫乏的历史,从而也在改变着非洲地区天然气分布格局。在莫桑比克,目前美国阿纳达科公司和意大利埃尼公司(Eni)在鲁伍马盆地发现的天然气储量约为77万亿112万亿立方英尺(约合2.2万亿3.1万亿立方米),仅该地区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就已经足以使莫桑比克位列非洲第三(仅次于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东非天然气资源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北非和西非地区相比,东非地区油气勘探投资不足,勘探强度较低。有资料显示,目前北非钻井数量达到2万口,西非钻井数量超过1.4万口,而东非钻井仅在500口左右2。考虑到如此低的钻探强度,近年来东非油气资源的大发现很可能仅是冰山一角。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的海岸区蕴藏着250万亿立方英尺(约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莫桑比克可能将成为仅次于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的第四大天然气资源大国。总的来看,随着油气勘探活动的继续,中东非洲地区新的天然气储量还在不断被发现。近30多年来的天然气储量变化显示,中东非洲地区仍然处于储量总体增长、新增天然气储量总体上大于产量的时期,而东非地区正在成为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储量增长的热点地区。此外,据IEA统计数据,如果考虑页岩气、致密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中东非洲地区实际可供开采的天然气总量还将大幅增加。2.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生产、消费与进出口情况(1)天然气生产和消费情况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产量大于消费量,部分天然气以管道或LNG方式对外出口。2012年,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产量为7646.3亿立方米,消费量为5345.9亿立方米,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22.7%和16.1%。其中,中东地区天然气产量为5484.0亿立方米,消费量为4117.8亿立方米;非洲地区天然气产量为2162.3亿立方米,消费量为1228.1亿立方米。中东地区天然气资源国均有开采项目,一些产油国在国内实行以天然气替代石油的战略以期扩大资源收益,但主要天然气生产国供需平衡情况不尽相同。卡塔尔产量远大于消费量,产出主要以出口为导向。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尽管产量较大,但基本用于自用,其中伊朗主要受西方国家制裁等影响,出口受阻,沙特阿拉伯则大量将天然气用于发电、化工生产(替代国内石油消耗)或回灌地下(恢复地层压力)。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由于天然气产能有限,需要从其他海湾国家进口以弥补缺口。非洲地区主要天然气资源国也均有开采项目,与中东地区不同,非洲天然气生产国的天然气消费水平较低,大多数国家产量大于消费量,产出以管道或液化灌装形式出口。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尼日利亚是非洲地区天然气产量最大的三个国家,其中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天然气产出中有较大份额用于出口。2012年,利比亚战后天然气产量有所回升,但尚未达到2010年的战前水平。此外,东非的莫桑比克等国天然气项目也在加紧推进,未来几年将加入天然气生产国的行列。(2)天然气出口情况中东非洲地区部分天然气生产国,如阿尔及利亚、卡塔尔、伊朗和利比亚,每年通过管道向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国家输出部分产出。2012年,中东非洲地区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大约为734亿立方米,占本地区天然气产量的比重约为9.6%,占世界管道天然气出口总量的比重约为10.4%。北非地区的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主要跨海向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出口管道天然气。卡塔尔主要向本地区的阿联酋等存在天然气消费缺口的国家输出管道天然气。伊朗则通过管道向土耳其输出部分天然气,但相比其产量而言规模很小。中东非洲地区是世界上主要LNG输出地区之一。2012年,中东非洲地区LNG出口总量达到1850亿立方米,占本地区天然气产量的比例为24.2%,占世界LNG出口总量的比例为56.4%。卡塔尔是本地区最大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国。2012年卡塔尔LNG出口总量占世界LNG出口总量的比重接近1/3。其他国家如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阿曼、阿联酋、也门、埃及和赤道几内亚等国LNG的出口规模也较大。目前,中东非洲地区LNG出口目的地以亚太地区(主要面向日本、印度、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和欧洲地区(主要面向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土耳其等国)为主,其他地区相对较少。截至2012年底,该地区的卡塔尔、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阿曼、阿联酋、也门、埃及、赤道几内亚和安哥拉等10个国家均建有天然气液化厂;同时,阿尔及利亚在建的两家液化厂预计将于2013年年底前投产(产能合计920万吨/年,约合125.1亿立方米/年),尼日利亚在建的三家液化厂将于2016年以后投产(产能合计3840万吨/年,约合522.2亿立方米/年),莫桑比克新建的两家液化厂预计可以于2018年投产(产能合计1800万吨/年以上,约合244.8亿立方米/年以上)。总的来看,中东非洲地区属天然气输出地区,但其出口规模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一是大部分天然气生产国同样为产油国,与高收益的石油相比,天然气开发投入普遍较小。二是一些中东国家生产的天然气主要用于替代国内石油消费,出口的积极性不足。三是国际制裁等政治因素抑制了伊朗天然气的出口。四是考虑到美国页岩气产量的大幅增长和天然气出口前景,预期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走向也不利于该地区天然气产国扩大出口。尽管如此,预计随着2016年以后尼日利亚和莫桑比克新增LNG产能的释放,中东非洲地区LNG产量和出口量都有望大幅增加。二、中国与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合作进展1. 双方贸易情况2006年以来,我国天然气进口规模迅速增长,管道和液化两种方式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与管道不同,液化方式适合长距离运输,且不受地理位置限制,是目前中国与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贸易的唯一方式。近年来,中东非洲地区对华LNG出口从无到有,增长迅速。从2007年开始,我国陆续从阿曼、卡塔尔和阿联酋等中东国家进口LNG,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均与卡塔尔签订有LNG的长期供应合同5。与此同时,尼日利亚、埃及、赤道几内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也开始向中国企业提供LNG。2012年,中东非洲地区对华LNG出口总量及其占中国LNG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85.9亿立方米和43.0%,与2010年的27.2亿立方米和21.3%相比均有大幅提高。目前,虽然中国从中东非洲地区进口的LNG来自多个国家,但是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卡塔尔,集中程度较高。2012年卡塔尔超过澳大利亚成为中国LNG的最大进口来源国。未来中国与中东非洲地区LNG贸易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东部沿海接收站的产能。二是中东非洲地区新增LNG的产能。经过近年来的建设,预计2013年底我国进口LNG的接收站将增加到8座,进口能力将扩大到2580万吨/年(约合350亿立方米/年)11。此外,青岛、海南和深圳(迭福)等地在建接收站还将提供1000万吨/年以上的新增产能(约合136亿立方米/年)。与进口能力的增长相比,由于未来23年内中东非洲地区没有新增LNG产能,进口增量将主要通过提高出口国的开工率来得以实现,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瓶颈。2016年以后,尼日利亚、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新增产能将可以有效地增强其出口供应能力。2.投资情况近年来,随着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战略地位的上升,国内大型油气企业加大了海外天然气开发投资的力度。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资源富集,也是中国油气公司海外天然气开发投资关注的重要地区。在中东,中国油气企业已经与沙特等国家石油企业就天然气勘探等业务展开合作,但与石油合作相比,天然气合作相对较少。例如,2004年初,中国石化曾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签署一项合同,中国石化承诺在十年合同期内对7口天然气井进行勘探。在非洲,中国大型油气企业也在积极参与当地的天然气资源开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东非地区是近年来非洲油气投资的重要热点地区。2000年以来,中国海油已经在肯尼亚获得了多个勘探许可证。据报道,中国石油已经完成了对意大利埃尼集团全资子公司埃尼东非公司28.57%股权的收购,从而可以间接获得东非莫桑比克4区块项目20%的权益,交易金额达到42.1亿美元。总的来看,中国与中东非洲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呈现“贸易迅速增长,投资有待加强”的特点。未来中国与中东非洲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三、对加强双方天然气合作的几点建议天然气是近年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之一。2012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5.5%,与2000年的2.2%相比明显提高,位列煤炭、石油和水电之后,成为第四大能源。随着天然气消费总量的迅速增加,我国进口天然气的规模及其占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2012年天然气进口总量及进口依存度分别为399亿立方米和25.1%11,大幅高于2006年的9.5亿立方米和1.7%。预计未来我国天然气进口总量还将进一步增加,进口依存度也将继续提高。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天然气进口总量将达到约935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将超过40%。前文的分析表明,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具备较强的生产和出口能力,并且与我国在天然气贸易和投资领域具备一定的合作基础,未来中东非洲地区还将是中国LNG进口的重要来源。从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防范风险的角度来看,中国对该地区天然气需求越大,能源风险暴露也就越大。为此,中国政府和油气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积极主动地保障源自该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安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局。第一,以国内天然气需求市场为重要砝码,实施中东非洲地区长期天然气合作战略,并通过战略合作协议等形式加以固化。市场是国内企业与该地区油气开发合作的重要砝码。国内油气企业可以国内巨大的油气需求市场为基础,谋求与中东非洲地区政府和油气企业的长期合作,以长期发展目标为根本,实现在该地区油气合作的长期健康发展。第二,积极参与中东非洲地区特别是东非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开发,努力将东非地区打造成中国与中东非洲地区能源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新基地。中东非洲地区天然气资源投资相对缺乏,竞争相对较小,投资机会相对较多。尤其对于中国油气企业而言,东非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刚刚起步,是扩大中国与中东非洲地区在天然气领域投资合作的重要机遇。考虑到东非地区勘探密度低,各国际石油公司合作机会相对对等,东非地区完全有可能成为深化中国与中东非洲地区能源合作的重要支点。第三,灵活利用多种合作形式,综合提升对中东非洲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介入程度。当前,国际油气合作形式趋于多元化,为了应对勘探风险和减少资金压力,国际石油公司大多采用联合投标、合资开发等形式进行油气开发,并且是从油气勘探到开采进行诸多环节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国内油气企业应该以综合提升介入程度为目标,灵活利用多种合作形式。第四,适度增加LNG储备以应对短期供应冲击。历史上,中东非洲地区一直是国内政治动荡和国际冲突多发地区,发生短期供应冲击的几率较大。目前,我国仅部分城市建有应急储备和调峰储备设施,天然气战略储备尚未成型。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