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018-12-31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目录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1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2第二十三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23.2 中心对称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3第二十四章圆24.1 圆的有关性质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3 正多边形和圆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4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5221 一元二次方程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并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是常数,) ,能说出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和常数项; 3、理解并会用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a0这一条件; 4、通过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学习和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重难点关键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2难点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二、知识准备 1、只含有_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方程2(x+1)=3的解是_ 3、方程3x+2x=0.44含有_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_,它_ (填“是”或“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三、学习过程 1、 根据题意列方程: 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2,求它的边长。设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m,根据题意,得方程_,这个方程含有_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 如图4-1,矩形花园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m,如果花园的面积是24, 求花园的长和宽。设花园的宽是m,则花园的长是(192)m,根据题意,得: (192)=24,去括号,得:_这个方程含有_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_。 如图,长5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3m。若梯子底端向右滑动的距离与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相等,求梯子滑动的距离。设梯子滑动的距离是m,根据勾股定理,滑动之前梯子的顶端离地面4m,则滑动后梯子的顶端离地面(4x)m,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3x)m。根据题意,得:,去括号,得:_移项,合并同类项,得:_,此方程含有_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_。2、概括归纳与知识提升: 像,这样的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 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思考感悟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 , . (2)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成下面的形式: 是常数,)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分别叫做_、_和_,、b分别叫做_和一次项系数。练习: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x(11x)=30 (2)(202x)(40x)=1200(3) (4) 四、 知识梳理 含有_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_,二次项是_,一次项是_,常数项是_。五 、达标检测1在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3x2+7=0 ax2+bx+c=0 (x-2)(x+5)=x2-1 3x2-=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方程2x2=3(x-6)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 ) A2,3,-6 B2,-3,18 C2,-3,6 D2,3,63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4 方程3x2-3=2x+1的二次项系数为_,一次项系数为_,常数项为 _ 5关于x的方程(a-1)x2+3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_ 6.方程x(4x+3)=3x+1化为一般形式为_,它的二次项系数是_, 一次项系数是_,常数项是_. 7、(1)方程中,有一个根为2,则n的值. (2)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解为0,试求方程的解。8、根据题意列方程(1)一个矩形纸盒的一个面中长比宽多2,这个面的面积是152,求这个矩形的长与宽;(2)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和是313,求这两个正整数;(3)两个数的和为6,积为7,求这两个数;(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面积是542,求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9.方程(2a4)x22bx+a=0, 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六、写出你对这节内容的收获。21.1 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目标:1、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提高归纳、分析的能力。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重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还有常数项。导学流程:自学课本导图,走进一元二次方程分析:现设雕像下部高x米,则度可列方程 去括号得 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方程吗?你能求出它的解吗?想一想你以前学过什么方程,它的特点是什么?探究新知自学课本25页问题1、问题2(列方程、整理后与课本对照),并完成下列各题:问题1可列方程 整理得 问题2可列方程 整理得 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50,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这个数,求这个数。3、一块面积是150cm 长方形铁片,它的长比宽多5cm,则铁片的长是多少?观察上述三个方程以及两个方程的结构特征,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自己试着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展示反馈【挑战自我】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其中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是:【我学会了】1、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 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 二次项, 是一次项, 是常数项, 二次项系数 , 一次项系数。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P26页例题,完成下列练习: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 (1) (2) 【巩固练习】教材第27页练习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3x2x=2; (2)7x3=2x2;(3)(2x1)3x(x2)=0 (4)2x(x1)=3(x5)4.3、判断下列方程后面所给出的数,那些是方程的解;(1)1 2;(2)2, 4(2)把方程 2(x-1)2+2x=16 (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2、要使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_.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一个解是0,求m的值。21.1 一元二次方程(2)学习内容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2根据题意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题目学习目标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重难点关键 1重点: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2难点关键: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根学习过程一、自学教材针对目标自学教材27页28页内容,会规范解答28页练习题1、2.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先独立思考,有困难时请求他人帮助,10分钟后检查你是否能正确、规范解答下列题目: 1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2+10x+12=0的根? -4,-3,-2,-1,0,1,2,3,4 2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1)x2-64=0 (2)3x2-6=0 (3)x2-3x=0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3、 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 x2+bx+c=0(a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2009(a+b+c)的值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 x2+x+a 2-1=0的一个根为0,则求a的值 三、总结反思,自查自省 选择题 1方程x(x-1)=2的两根为( ) Ax1=0,x2=1 Bx1=0,x2=-1 Cx1=1,x2=2 Dx1=-1,x2=2 2方程ax(x-b)+(b-x)=0的根是( ) Ax1=b,x2=a Bx1=b,x2= Cx1=a,x2= Dx1=a2,x2=b2 3已知x=-1是方程ax2+bx+c=0的根(b0),则 =( ) A1 B-1 C0 D2 填空题 1如果x2-81=0,那么x2-81=0的两个根分别是x1=_,x2=_ 2已知方程5x2+mx-6=0的一个根是x=3,则m的值为_ 3方程(x+1)2+ x(x+1)=0,那么方程的根x1=_;x2=_ 21.2.1 配方法(1)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 =p(p0)或(mx+n) =p(p 0)的方程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体会两者之间相互比较和转化的思想方法;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重点: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难点:理解并应用直接开平方法 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流程:自主探索自学P30问题1、及思考完成下列各题:解下列方程:(1)x220; (2)16x2250. (3)(x1)240; (4)12(2x)290.总结归纳如果方程能化成 =p或(mx+n) =p(p 0)形式,那么可得巩固提高 仿例完成P31页练习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解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步骤是什么?达标测评1、解下列方程:(1)x2169; (2)45x20; (3)x2-12=0 (4)x2-2 =0(9)x2+2x+1=0 (10)x2+4x+4=0 (11)x2-6x+9=0 (12)x2+x+ =0 22.2.1 配方法第1课时 直接开平方法 教学内容 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ex+f)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2难点与关键: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问题1填空(1)x2-8x+_=(x-_)2;(2)9x2+12x+_=(3x+_)2;(3)x2+px+_=(x+_)2问题2如图,在ABC中,B=90,点P从点B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AB=6cm,BC=12cm,P、Q都从B点同时出发,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 老师点评: 问题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 4;(2)4 2;(3)()2 问题2:设x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 则PB=x,BQ=2x 依题意,得:x2x=8 x2=8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得x=2 即x1=2,x2=-2 可以验证,2和-2都是方程x2x=8的两根,但是移动时间不能是负值 所以2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 二、探索新知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x2=8,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2,如果x换元为2t+1,即(2t+1)2=8,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点评:回答是肯定的,把2t+1变为上面的x,那么2t+1=2 即2t+1=2,2t+1=-2 方程的两根为t1=-,t2=- 例1:解方程:x2+4x+4=1 分析:很清楚,x2+4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2=1 解:由已知,得:(x+2)2=1 直接开平方,得:x+2=1 即x+2=1,x+2=-1 所以,方程的两根x1=-1,x2=-3 例2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m2提高到14.4m,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 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0x=10(1+x);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x)+10(1+x)x=10(1+x)2 解: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 则:10(1+x)2=14.4 (1+x)2=1.44 直接开平方,得1+x=1.2 即1+x=1.2,1+x=-1.2 所以,方程的两根是x1=0.2=20%,x2=-2.2 因为每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应为正的,因此,x2=-2.2应舍去 所以,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应为20% (学生小结)老师引导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共同特点: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三、巩固练习 教材P36 练习 四、应用拓展 例3某公司一月份营业额为1万元,第一季度总营业额为3.31万元,求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是多少? 分析:设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二月份的营业额就应该是(1+x),三月份的营业额是在二月份的基础上再增长的,应是(1+x)2 解:设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x 那么1+(1+x)+(1+x)2=3.31 把(1+x)当成一个数,配方得: (1+x+)2=2.56,即(x+)2=256 x+=1.6,即x+=1.6,x+=-1.6 方程的根为x1=10%,x2=-3.1 因为增长率为正数, 所以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10%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由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p0),那么x=转化为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mx+n)2=p(p0),那么mx+n=,达到降次转化之目的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45 复习巩固1、2 2选用作业设计:一、选择题 1若x2-4x+p=(x+q)2,那么p、q的值分别是( ) Ap=4,q=2 Bp=4,q=-2 Cp=-4,q=2 Dp=-4,q=-2 2方程3x2+9=0的根为( ) A3 B-3 C3 D无实数根 3用配方法解方程x2-x+1=0正确的解法是( ) A(x-)2=,x= B(x-)2=-,原方程无解 C(x-)2=,x1=+,x2= D(x-)2=1,x1=,x2=- 二、填空题 1若8x2-16=0,则x的值是_ 2如果方程2(x-3)2=72,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是_ 3如果a、b为实数,满足+b2-12b+36=0,那么ab的值是_ 三、综合提高题 1解关于x的方程(x+m)2=n 2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25m),另三边用木栏围成,木栏长40m (1)鸡场的面积能达到180m2吗?能达到200m吗? (2)鸡场的面积能达到210m2吗? 3在一次手工制作中,某同学准备了一根长4米的铁丝,由于需要,现在要制成一个矩形方框,并且要使面积尽可能大,你能帮助这名同学制成方框,并说明你制作的理由吗?21.2.1 配方法(2)学习目标:1、掌握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理解解方程中的程序化,体会化归思想。重点: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难点:配方的过程。导学流程自主学习自学P31-32问题2,完成P33思考。精讲点拨上面,我们把方程x2+6x-160变形为(x+3)225,它的左边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_式,右边是一个_常数.这样,就能应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练一练 :配方.填空:(1)x26x( )(x )2;(2)x28x( )(x )2;(3)x2 x( )(x )2;从这些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1)_ _(2)_合作交流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x26x70;(2)x23x10.解(1)移项,得x26x_.方程左边配方,得x22x3_27_,即 (_)2_.所以 x3_.原方程的解是x1_,x2_.(2)移项,得x23x1.方程左边配方,得x23x( )21_,即 _所以 _原方程的解是: x1_x2_总结规律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巩固提高:完成P34页练习课堂小结你今天学会了用怎样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达标测评用配方法解方程:1、x28x20 2、x25x60. 3、2x2-x=64、x2pxq0(p24q0). 5、 x-2x-3=0 6、 2x+12x+10=0 7、x-4x+3=0 8、9x-6x-8=0 9、x+12x-15=0 10、 2x+1=3x 11、 3x+6x-4=012、 4x-6x-3=0 13. x+4x-9=2x-11 14. x(x+4)=8x+12 拓展提高 已知代数式x2-5x+7,先用配方法说明,不论x取何值,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再求出当x取何值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21.2.2 公式法学习目标1、经历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加强推理技能训练,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2、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3进一步体验类比、转化、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难点: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导学流程复习提问: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2、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8=0;3、你能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吗?请你和同桌讨论一下. ax2bxc0(a0).推导公式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因为a0,方程两边都除以a,得_0.移项,得 x2 x_,配方,得 x2 x_ ,即 (_) 2_因为 a0,所以4 a20,当b24 ac0时,直接开平方,得 _.所以 x_即 x_x ( b24 ac0)由以上研究的结果,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ax2 bxc0的求根公式:精讲点拨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次方程中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合作交流b24 ac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它不小于0呢?如果它小于0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展示反馈学生在合作交流后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当b24ac0时,方程有个的实数根;(填相等或不相等) 当b24ac0时,方程有个的实数根x1x2 当b24ac0时,方程实数根.深入探究:自学P36页例2,完成下列特别各题:应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 2 x2x60; (2) x24x2;(3) 5x24x120; (4) 4x24x1018x. 巩固提高:完成P37页练习课堂小结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什么?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达标测评(A)1、应用公式法解方程:(1) x26x10; (2)2x2x6;(3)4x23x1x2; (4)3x (x3) 2(x1) (x1).(5)(x-2)(x+5)8; (6)(x1)22(x1). 21.2.3 因式分解法学习目标:1会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能根据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重点、难点1、重点:应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难点:灵活应用各种分解因式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38 40 , 完成课前预习1:知识准备将下列各题因式分解am+bm+cm= ; a2-b2= ; a22ab+b2= 因式分解的方法: 解下列方程(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2:探究仔细观察方程特征,除配方法或公式法,你能找到其它的解法吗?3、归纳:(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_ _的形式,再使_,从而实现_ _,这种解法叫做_。(2)如果 ,那么 或 ,这是因式分解法的根据。如:如果 ,那么 或_,即 或_。练习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 x2-4x=0 (2) 4x2-49=0 (3) 5x2-10x+20=0 【课堂活动】活动1:预习反馈活动2:典型例题活动3:随堂训练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x2+x=0 (2)x2-2 x=0(3)3x2-6x=-3 (4)4x2-121=0(5)3x(2x+1)=4x+2 (6)(x-4)2=(5-2x)22、把小圆形场地的半径增加5m得到大圆形场地,场地面积增加了一倍,求小圆形场地的半径。活动4:课堂小结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 将方程右边化为 (2) 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 (3) 令每个因式分别为 ,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 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课后巩固】1方程 的根是 2方程 的根是_3方程2x(x-2)=3(x-2)的解是_ 4方程(x-1)(x-2)=0的两根为x1、x2,且x1x2,则x1-2x2的值等于_5若(2x+3y)2+2(2x+3y)+4=0,则2x+3y的值为_6已知y=x2-6x+9,当x=_时,y的值为0;当x=_时,y的值等于97方程x(x+1)(x-2)=0的根是( ) A-1,2 B1,-2 C0,-1,2 D0,1,28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分别为-5,7,则该方程可以为( ) A(x+5)(x-7)=0 B(x-5)(x+7)=0 C(x+5)(x+7)=0 D(x-5)(x-7)=09方程(x+4)(x-5)=1的根为( ) Ax=-4 Bx=5 Cx1=-4,x2=5 D以上结论都不对10、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 3x(x-1)=2(x-1) (2)x2+x(x-5)=0 21.2.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学习目标知道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二、学习重点1、知道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过程三、新课探索1、完成书本P30的问题3的表格,并回答下面问题:(1)表格中方程的两个根相加后的和与原方程的的系数有什么关系?_(2)表格中方程的两个根相乘后的积与原方程的的系数有什么关系?_2、 若设一元二次方程为,则用公式法求它的解,过程可以为:填空: 注意:只有在二次项系数为1时才成立。4、 课堂练习:1、 不解方程,求出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1) (2) (3)2、 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外一个根和的值。3、 填空:(1) 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是1和:_(2) 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1和3,则4、思考题:(1)已知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下列各式: (3) (2)一般形式中,两个根之和=_,两根之积=_21.2.4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 传播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内容 由“倍数关系”等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配方法或公式法或分解因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掌握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通过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引入用 “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2难点与关键: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问题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审题,设出未知数. 找等量关系. 列方程, 解方程, 答. 二、探索新知 上面这道题大家都做得很好,这是一种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数量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那么还有没有利用其它形式,也就是利用我们前面所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解应用题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问题 (学生活动)探究1: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分析: 1第一轮传染 第二轮传染后 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第一轮后共有 人患了流感,第二轮后共有 人患了流感.列方程得 1+x+x(x+1)=121 x2+2x-120=0解方程,得x1=-12, x2=10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x=10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思考: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你对类似的传播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新的认识吗? 四.巩固练习.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 2.要组织一场篮球联赛, 每两队之间都赛2场,计划安排90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 21.2.4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教学目标 掌握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重难点关键 1重点:如何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2难点与关键: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的公式a(1x)n=b,其中a是原有量,x增长(或降低)率,n为增长(或降低)的次数,b为增长(或降低)后的量。教学过程探究2 两年前生产 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 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 分析: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 (5000-3000)2=1000(元) 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 (6000-3600)2=1200(元)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较大.但是,年平均下降额(元)不等同于年平均下降率解: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 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 元,依题意得 5000(1-x)2=3000解方程,得答: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约为22.5%.算一算: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是多少? 比较: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 思考:经过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成本下降率一定也较大吗 ?应怎样全面地比较对象的变化状况?(经过计算,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成本下降率不一定较大,应比较降前及降后的价格.)小结:类似地 这种增长率的问题在实际生活普遍存在,有一定的模式若平均增长(或降低)百分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是a,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则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a(1x)n=b(中增长取+,降低取)二、巩固练习(列出方程) 1某林场现有木材a立方米,预计在今后两年内年平均增长p%,那么两年后该林场有木材多少立方米?2某化工厂今年一月份生产化工原料15万吨,通过优化管理,产量逐年上升,第一季度共生产化工原料60万吨,设二、三月份平均增长的百分率相同,均为x,可列出方程为_3公司2001年的各项经营中,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一月、二月、三月的营业额共95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营业额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增长率4. 某种细菌,一个细菌经过两轮繁殖后,共有256个细菌,每轮繁殖中平均一个细菌繁殖了多少个细菌?三、应用拓展 例2某人将2000元人民币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支取1000元用于购物,剩下的1000元及应得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利率不变,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1320元,求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 3某商场的标价比成本高p%,当该商品降价出售时,为了不亏损成本,售价的折扣(即降低的百分数)不得超过d%,则d可用p表示为( ) A Bp C D 二、填空题1某农户的粮食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第一年的产量为6万kg,第二年的产量为_kg,第三年的产量为_,三年总产量为_2某糖厂2002年食糖产量为at,如果在以后两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那么预计2004年的产量将是_3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价格,某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30%后,2001年降价70%至a元,则这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前价格是_. 21.2.4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提问的方法复习几种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来引入新课,解决新课中的问题重难点关键 1重点: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元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与关键: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导学流程:一、复习引入说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及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口答,老师点评) 二、探索新知 现在,我们根据刚才所复习的面积公式来建立一些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1某林场计划修一条长750m,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渠道,断面面积为1.6m2,上口宽比渠深多2m,渠底比渠深多0.4m (1)渠道的上口宽与渠底宽各是多少? (2)如果计划每天挖土48m3,需要多少天才能把这条渠道挖完? 例2如图,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cm,宽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m)?思考: (1)本体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何理解?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你有几种解法?解法一:设上下边衬宽均为9xcm,左右边衬宽均为7xcm,则有:解法二:设正中央的矩形两边分别为9xcm,7xcm。 三、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1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和为7,面积为6,则斜边为( ) A B5 C D72有两块木板,第一块长是宽的2倍,第二块的长比第一块的长少2m,宽是第一块宽的3倍,已知第二块木板的面积比第一块大108m2,这两块木板的长和宽分别是( ) A第一块木板长18m,宽9m,第二块木板长16m,宽27m; B第一块木板长12m,宽6m,第二块木板长10m,宽18m; C第一块木板长9m,宽4.5m,第二块木板长7m,宽13.5m; D以上都不对3从正方形铁片,截去2cm宽的一条长方形,余下的面积是48cm2,则原来的正方形铁片的面积是( ) A8cm B64cm C8cm2 D64cm2 图22-10(二)、综合提高题1如图,是长方形鸡场平面示意图,一边靠墙,另外三面用竹篱笆围成,若竹篱笆总长为35m,所围的面积为150m2,则此长方形鸡场的长、宽分别为多少? 22.1.1 二次函数学习目标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会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中各项的系数。 确定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教学重点学习二次函数,注意知识结构的建立教学难点学习二次函数,注意知识结构的建立教学方法导学训练学生自主活动材料【学习过程】一、依标独学:1.若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1684:2025 EN Fans - Laboratory test methods for air circulating fans
- GB/T 1979-2025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定酸浸法和超声检测法
- 压力管道培训课件合集
- 2025年制造业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工业0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压力容器维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前景预测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民族文化宫招聘拟聘用人员(第三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第一次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合伙制合同协议书
-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工建筑电气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招聘真题
-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课件
- 乡镇人大主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讨论发言材料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用户反馈收集及问题分析表
- 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手册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医院收费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