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气候外交”中面临的外部难题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的日益重视,气候外交开始成为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一个新主角。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外交中更是面临着来自多方面多领域的难题。本文主要对来自外部的难题进行分析,并对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做了相应阐释。关键词:中国;气候外交;外部难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气候变化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关系领域中最受瞩目的议题之一,国际气候外交风起云涌,已经和正在深刻影响未来国际关系的走向和国际格局的演变。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是气候变化问题进入一些国家视野的标志。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不仅仅是这个问题本身那么简单。正如:“气候问题正逐渐衍生为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新工具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新壁垒,这对世界局势和国家的发展以及各国发展模式的调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气候外交开始走上前台,成为各国尤其是大国外交的核心内容之一。”1 同样地,气候外交作为中国整体外交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优化对外战略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外交形式,都是以本国国家利益为第一位的,气候外交当然也不例外。除了我国国内面临的一些问题外,在国际气候外交中,我过面临着来自多方的难题。 首先,就气候外交的是指来讲,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气候合作谈判上有着针锋相对的立场,气候谈判的实质是发展权和国家经济利益之争。有些国家打着气候问题的旗号高谈阔论,实质上是“醉翁之意并不完全在酒”。在真正解决气候问题上却大都持观望态度。毕竟环境利益等人类共同利益并不是林林总总的国家考虑问题的真实的出发点和归宿。2 不论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发展中大国,还是中小发展中国家,均有利益诉求。从总体上来说是两大阵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外交中,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并非全是真心合作,以求共同解决问题。这就为一心想解决气候问题的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增加了减缓气候变化这一问题的难度。不容置否,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有人欢喜有人愁,小岛屿国家担心气候变暖会有灭顶之灾;有些高纬度国家则暗自庆幸气候变暖将会有更多的地区适合经济发展。在世界气候大会上,也基本可以分成几个派系:勇于承担义务的发达国家;抵死不认帐的发达国家;先看情况再说的以基础四国为代表的高度团结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无辜并且无奈的第三世界国家。各个派系的立场主张有部分交集,却不完全相同。3 比如,作为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减排动力不足,而且气候变化对俄罗斯可能形成正向影响,所以在气候问题上俄罗斯表现的与其大国地位并不相符;日本近年来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也渐趋积极,凭借雄厚的资金与技术优势,在气候变化领域,积极通过市场方式推进商品产业链以获取实利,同时日本善于在开展气候外交时巧妙地树立大国形象,企图影响国际气候机制的走向,并且在提供气候援助的时候往往附加一些政治条件,试图左右受援国的气候政策;奥巴马执政后,在外交方面的显著变革就是在众多议题中突出气候外交。这不仅是因为气候外交与清洁能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问题谋求能源独立、争夺新能源的竞争优势、夺回美国在这一议题上的领导权、重振美国实力有密切关联,而且在长期内也符合美国发展低碳经济或绿色经济的战略目标。因此,气候议题是奥巴马外交的“宠儿”。“清洁能源的立法将对美国未来的能源、工业、农业、期货市场等诸多行业产生影响,并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结构和运作方式。”4 纽约时报著名的专栏作家、三次普利策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2008年在又热又平又挤的世界一书中所指出的,气候变暖既是美国如今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同时也是重振美国领导地位的最好战略。5 美国视气候领域为大国产业竞争,未来将对气候问题更加关注,以市场为主要方式,在贸易、技术等问题上与中国博弈;国际行为体的影响力与其国家实力也表现得并不一致,小岛屿联盟将低位政治高位化,欧美则借气候变化进行产业竞争布局,产油国遭受气候变化冲击巨大。其实,气候变化的背后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国竞争。欧盟在气候问题上拥有资金与技术上的优势,也希望在气候这个新领域打破过去近百年沦为美国附属国的困局,以重拾国际关系的话语权;美国在国际气候问题上既要掣肘欧盟气候外交领导地位的形成,又坚持奉行单边主义,努力使气候政治博弈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6 此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看法截然不同,发达国家偏重现实与后果,发展中国家偏重道义与公平;发达国家强调气候问题,淡化发展问题;强调“共同的责任”,淡化有区别的责任;强调减缓气候变化,淡化适应气候变化;在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强调市场作用,推卸发达国家责任。发达国家的目的是利用气候问题限制发展中国家,锁定南北贫富差距。减排责任的分担、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是目前谈判的矛盾焦点。由于利益分歧显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立将是未来气候政治格局的主流态势。7气候变化引发能源创新,而“能源创新和国家竞争力有关,是国际体系权力转移的基础。” 8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经济与清洁能源发展,进而引发新一轮产业竞争,国家位次可能重新洗牌。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竞争已经形成并成为塑造全球地缘格局的重要因素。 第二,来自国际舆论的压力。上世纪70年代,当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如火如荼的召开气候变化大会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中国的环境问题并不严重,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二。针对中国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代价,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中国环境威胁论”的论调,这种论调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京都气候变化谈判对中国的压力也越来越严重。9 此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一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经常以“77国集团+中国”的形式出现,但目前这一形式面临着分化的危险,中国有被边缘化的可能。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无需强制减排,但中国却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者”。未来中国在气候外交上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包括国际期待加大、既往策略失效、集团分化、“拖后腿”国家转型、非政府舆论、碳关税等诸多压力。10 中国亟需一段时间来适应气候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但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正挤压中国的适应时间。在气候变化上,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气候责任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 第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分化严重、众口难调、利益分歧。气候变化问题在引发世界关注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全球气候政治格局。以气候变化为契机,大国谋求战略性产业竞争,发展中国家则出现分化。巴西、印度尼西亚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作为“基础四国”的一员,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巴西被西方发达国家分化出去,其高调宣布减排39%,并表示“巴西没有制定减排计划的义务,但巴西的决定可以促使其他国家效仿。”此外,巴西还同意与法国就气候问题采取共同立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发展中国家由于利益分歧呈现分化。特别是产油国与小岛屿联盟的利益分歧很难调和,非洲国家则因气候变化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资源竞争在小发展中国家极有可能转变为冲突与战争。未来如何在促进非洲发展的同时兼顾其环境问题是中国对非洲政策的一大挑战。 第四,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国际性规定与约束。虽然在历届的气候变化大会上都会出台一些协议、合作、公约等,但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公约就是复杂的经济和环境妥协的产物。”11 有些环保组织则将公约嘲笑为“经合组织屈服于美国压力之下达成的密室交易,对延缓全球变暖没有纸质价值。”公约的关键性承诺条款晦涩难懂,表明各国在谈判这一条款时意见分歧之大和达成妥协之难。由于这一条款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承诺,它的措辞反映发达国家不愿为减缓气候变化而做出明确具体的承诺的心态。12 公约关于资金机制的规定过于模糊。如公约第11款要求,以可预测和可认定的方式确定履行公约所必需的和可以得到的资金数量。但是,何为“可预测和可认定的方式”,公约并未说明。虽然有些国家做出了承诺,但在资金的数额、管理和时间等问题上仍然有待进一步磋商,这就为日后公约的“多灾多难”的命运埋下了伏笔。13 气候问题涉及到清洁能源的研发、使用与推广,都需要资金技术的大力支持,而这些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所缺乏的,发达国家的这种态度使发展中国家在解决气候问题上更加举步维艰。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中,我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暂时处于追随地位,在世界这个格局中,几乎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制定,包括在“气候外交”这个新领域。发达国家经过二百多年的温室气体排放达到了现有发展程度并造成了今天气候变暖的眼中局面,而中国等发展中人口大国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并承担着艰巨的减贫重任,如果接受不恰当的减排承诺,就必须大量压缩公业发展、购买环境技术及大幅增加生产成本和转型成本,这将对国家经济的增长产生剧烈冲击,从而放缓减贫步伐,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14 在发展中国家还在忙着应付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就被提上了日程,而每次出现这种类似的状况,都会号召全世界的国家与地区参与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这在某种意义上来看,则是对一种新领域气候变化领域的“操控”。不难想象,如果以后发展中国家遇到类似的问题是就是以现在发达国家所制定的所谓“惯例”或“公约”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发达国家在气候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渗透与干涉。我国的气候外交仍旧任重道远,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在气候领域陷入被动状态。参考资料:1 陶正付:中国应对气候外交的政策选择,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4期,第277页。2 杨兴:与国际法的发展:历史回顾、重新审视与评述,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56页。3 陈曦:气候大会 永无止境?,产业观察,2012.1-2,第41页。4 张立平:奥巴马的气候外交,世界态势,2009.20,第42页。5 张立平:奥巴马的气候外交,世界态势,2009.20,第43页。6 引自张丰清 周苏玉:当前大国间气候政治博弈中的利益选择及其应然取向,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第127页。7 转引自凌胜利:中国气候外交的战略布局,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年9月第13卷第3期,第51页。8 于宏源,整合气候和经济危机的全球治理:气候谈判新发展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7):10.9 杨洁勉: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天津津嘉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2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肾脏病学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案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影像科医学影像诊断技巧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降解塑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高炉炼铁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配料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豆制品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多功能充电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卡尔多炉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硅烷偶联剂生产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多彩贵州地方课程课件
- 劳技自制收纳盒课件
-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课件全套 曾宪达 第1-11章 管理与管理者- 管理创新
- 2025年复工复产考核试题及答案
- 快餐公司门店设备夜间关闭管理制度
- 【公路监理大纲】公路工程监理大纲(含桥隧工程)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山东卷)
- 产后尿潴留护理查房
- 小学健康教育二年级教案
- 一年级上册语文 快乐读书吧 《和大人一起读》知识点梳理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