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三_2_羟乙基_异氰尿酸酯固化剂的研制.docx_第1页
含三_2_羟乙基_异氰尿酸酯固化剂的研制.docx_第2页
含三_2_羟乙基_异氰尿酸酯固化剂的研制.docx_第3页
含三_2_羟乙基_异氰尿酸酯固化剂的研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 赵祖兵等 : 含三 ( 2- 羟乙基) 异氰尿酸酯固化剂的研制绝缘材料2 0 0 8 , 4 1 ( 2)含三( 2 - 羟乙基) 异氰尿酸酯固化剂的研制赵祖兵 , 张旭玲 , 曾繁涤(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 , 武汉 430074)摘要 : 将桐油酸与三 ( 2- 羟乙基) 异氰尿酸酯 ( T H E IC) 酯化反应后再引入顺丁烯二酸酐 ( MA) , 得到含有三嗪环的酸酐固化剂( T TA) 。实验结果表明 , T TA 具有优异的热学性能。通过 T GA 分析 , T TA 与通用环氧 E 44 组成的环 氧树脂固化物温度指数达到 175 ,在空气中的热老化性能优于同类固化剂的固化物。关键词 :耐热性 ;固化剂 ;环氧树脂 ;三唪环中图分类号 : TQ 323. 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009 - 9239 ( 2008) 02 - 0026 - 04Syn t he s is of Cur in g Agen t Con ta in in gTr i ( 2 - hydr oxyet hyl )Isoc ya n ura teZHAOZu - bi n g ,ZHAN GXu - li n g ,Z EN G Fa n- di( H u bei Prov i nci al R esea rc h I ns t i t u t eo f C he m is t r y ,W u h a n 430074 , C hi n a )Abstract : A n e wc u r i n g a g e n twi t h e xc e ll e n t t h e r m alp r op e r t yf i n di n gsw ass y n t h e s i z e df r o m e l e os t e a r i c a ci dt r i ( 2- h y d r o x y e t h yl ) i s oc y a n u r a t e .a n h y d r i dea n dT h ebas e d o n T GAa n al ys i ss h o w t h a t t h e( E P ) f o r m of t h e n e wh e a t- r e s i s t a n t i n de x of t h eg e n e r al p u r p os e e p o x y E 44 , c u r i n g a g e n t .e p o x yc u r i n g a g e n t ,w hi c h i sc o m p os e dof T TA a n dr e a c h e s 175 . I t s t h e r m alp r op e r t yi s b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f t h e s a m e cl as sKey wor ds : h e a t- r e s i s t a n t ; c u r i n g a g e n t ; ep o x yr e s i n ; t r i a zi n e1前言三 ( 2 - 羟乙基) 异氰尿酸酯即 T H E IC 中含有稳 定的刚性六元碳氮杂环结构 , 具有优异的化学及热稳 定性 。若利用其分子中具有 3 个活泼羟基的反应活性将它引入到高分子主链上 , 能提高材料的强度 、耐热实验中桐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桐油酸 , 再利用桐油酸中的羧基与 T H E IC 中的羟基在熔融条件 下发生酯化反应 , 然后再将马来酸酐引入体系中 , 从 而制得含有刚性六元碳氮杂环结构的酸酐固化剂( T TA ) 。其环氧固化物除具有桐油酸酐 ( TOA ) 的优 异性能外 , 耐热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 制得酸酐固化剂T TA 与通用环氧 E 44 组成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温度指 数达到 175 ,在空气中具有较好的热老化性能 。性 、耐候性 。因此广泛用于聚酰亚胺绝缘漆 1、聚酯 、环氧固化剂 2 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3 的生产和研究中 ,以提高耐温等级 。桐油酸酐( TOA ) 的综合性 能较好 , TOA -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电性 能 、热性能 ,但其固化物热变形温度低 ,绝缘等级仅为 B 级 4 。张旭玲等 5 制备了部分酰亚胺化的 TOA - 环 氧树脂体系 , 引进热稳定性较高的酰亚胺环结构以提 高其耐热性 ,但是马来酰亚胺的价格较贵 ,成本高 。中 船总公司七一二研究所的黄瑞霞等 6 用 TOA 加入 含有三嗪环的改性剂对桐油酸酐进行改性 , 使固化物 的耐热温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 达到 F 级绝缘的要求 ,2 实 验2. 1 主要原料桐油 ,工业级 ,市售 ;顺丁烯二酸酐 ,化学纯 ,上海 试剂三厂 ; T H E IC ,工业级 ,市售 ;环氧树脂肪 E 44 ,工业级 ,岳阳树脂厂 ;氢氧化钾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2. 2 制备方法2. 2. 1含 T H E IC 的桐油酸酐固化剂的合成 将桐油经碱性水解后生成的桐油酸和 T H E IC按 1 3 的摩尔比加入到配有搅拌装置和温度计的四口瓶中 ,加热 ,使反应在 160170 之间维持 3 h ,同 时负压以除去体系中的小分子物质 , 得到黄色均匀透 明粘稠液体 ; 然后降温至 90 加入顺丁烯二酸酐 ,控他们研究开发的 7122 -量生产 。R 1 F 级环氧有溶剂漆现已批收稿日期 : 2007 - 10 - 22作者简介 : 赵祖兵 ( 1977 - ) , 男 , 湖北广水人 , 硕士生 , 主要从事高分 子材料研究 , ( 电话)( 电子信箱) bb 0320 126. co m 。绝缘材料2008 , 41 ( 2)27赵祖兵等 : 含三 ( 2- 羟乙基) 异氰尿酸酯固化剂的研制制温度在 120 1 h 后升温至 140棕色粘稠液体产品 。2. 2. 2 预聚物的制备及固化工艺反应 1 h, 得到表 1 是体系中 T H E IC 量与固化物体系热老化性能的关系 , 从表 1 可知 , 当体系中 T H E IC 的量增加 时固化物的耐热性能也会增加 ,与理论预测一致 。表 1 T HEIC 的量对环氧固化物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将所制得的酸酐固化剂在 90 加入到计量配比的 E 44 中 , 立即搅拌匀匀 , 然后密封保存备用 , 也可配 制成树脂胶液保存 。按 140 2 h + 160 6 h + 180 2 h 的固化工艺固化 。2. 3性能测试酸值 :按 GB / T 1981 - 1989 测试 。IR 分析 : 粉未样品用 KB r 压片 , 粘性液体采用KB r 涂膜 ,测试仪器为美国 Nicolet 公司的 Ne x us47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T GA 分析 :日本 ,空气气氛 ,升温速度 5 / mi n , 样品细度 100140 目 ,预处理温度 120 / 2 h 。参照 J B / T 2624 - 1979 试验方法测试 。固化树脂 180 空气中恒温热老化实验 : 取 4060 目的固化树脂粉未装入恒重铝盒中 , 在 150 处 理 1 h 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 , 然后在 ( 180 2) 恒温烘箱中进行热氧化处理 , 每隔一定时间取出称重 。注 :实验条件为空气中 , ( 200 2) ;样品 1 中桐油酸与 T H E-IC 的质量比为 100 30 ,样品 2 中桐油酸与 T H E IC 的质 量比为 100 37 ,其余条件都相同 。3. 1. 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酯化反应为可逆平衡反应 ,一般需要在较高的温 度下反应 。桐油酸与 T H E IC 的反应为酯化反应 ,T H E IC 的熔点在 134136 , 为了使 T H E IC 分子 能与反应体系中其它反应物分子充分接触使反应较 快进行 , 反应温度至少应控制在其熔点以上 。图 1 为 体系酸值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从图 1可知 , 当温度在 150 以上时反应可以进行 , 当温度 在 160170 时反应较快进行 , 温度为 180 时反应 速度更快 ,但体系中会发生部分氧化胶联现象 。3 结果分析与讨论3. 1工艺条件对含 T HEIC 的酸酐固化剂合成反应 的影响3. 1. 1 反应物配比的选择酸酐固化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机 械性能 ,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不降低其优异性能的同时提高固化物的耐热性能 , 首先要考虑在体系中引入热 稳定性较高的三嗪环后固化反应仍应由酸酐基团与 环氧基反应为主导 ; 第二 , 三嗪环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 因此在体系中引入的三嗪环越多 ,固化物的耐热性提高幅度就更大 , 但 T H E IC 的量增 加会使环氧固产物的脆性增加 , 成本增加 , 而且固化反应时过量 T H E IC 中未完全反应的羟基会与酸酐基团反应而影响固化物的其它性能 。综合以上几种因 素 , T H E IC 与桐油酸的摩尔比为 1 3 , 引入的 M A与桐油酸的摩尔比应为 1 1 。生成的产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图 1 体系酸值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 1 中反应体系在不同的温度下酸值的变化趋势可知 ,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 反应达到平衡时 的酸值就越小 , 说明该可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 当反应温度升高 , 平衡常数增大 , 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 。但是反应体系中存在的共轭双键在高温时发生氧 28 赵祖兵等 : 含三 ( 2- 羟乙基) 异氰尿酸酯固化剂的研制绝缘材料2 0 0 8 , 4 1 ( 2)化交联等其它副反应的程度也较大 , 因此反应温度不宜过高 ,170 左右为宜 。若使反应在 N 2 保护下进行 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M A 与共轭双键的狄 - 阿加成反应在 80 以上就能进行 , 100 就能较快进行 , 当 温度超过 140 时会发生 a - 次甲基反应等其它副反 应 ,故在引用 M A 时反应需分二个阶段进行 ,在 120 表 2 桐油酸与 T HEIC 反应时间对固化物热性能的影响注 :A 中桐油酸与 T H E IC 反应时间为 2 h 、B 为 3 h ,固化物体系中 E44/ T TA = 1 ,其它条件相同 。反应一段时间后由于体系的粘度及位阻增大 ,到 140 以下反应一段时间使之反应完全 。3. 1. 3反应时间的影响再升温3. 1. 4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 要使反应能顺利的向正反应 方向进行 , 在反应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地从体系中排除反应生成的小分子水 。负压有利于生成的产物水的排 除 , 因此该反应在负压条件下进行可以提高反应程度 和缩短反应时间 。实验中 ,采用水泵对体系进行负压 。3. 2 红外光谱分析图 3 中 A 、B 、C 、D 分别为桐油酸 、桐油酸与可逆平衡反应在开始时可能速率较快 , 但当反应程度接近平衡终点时速率变得很慢 。图 2 是反应体系 中加入 T H E IC 后在 170 进行反应时体系的酸值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从图 2 可以看出 , 反应初始阶段体系酸值变化较为显著 , 当反应进行到 2 h 后酸 值随时间变化较慢 , 反应进行 3 h 后体系的酸值随时 间的变化很小 。这是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 , 体系已接近平衡 , 且由于体系的粘度增大 , 排除生成的小分子 物质变得较为困难 ,反应速率减慢 ; 还有位阻的原因 ,但当有一个或两个羟基参加反应后 , 由于侧链上大的 基团的位阻使 T H E IC 上剩余羟基与羧基反应速率 降低 。延长反应时间虽可使酯化反应程度更大 , 但副反应产物也会因为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影响到固 化物的性能 ,还可能出现凝胶现象 。T H E IC 酯化反应后的生成物 、T TA 及 T TA -E 44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红外光谱图 。对比 A 、B 可以看出 ,B中 1 694 c m 、1 461 c m 、763 c m 处出现了异氰脲- 1- 1- 1酸酯基的吸收峰 ,新增的 1 737 c m 为酸基中碳氧双- 1键的吸收峰 , 3 448 c m 处出现的一宽吸收峰是引入的 T H E IC 中未完全反应的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说明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 C 上的 1776. 12 c m - 1 和 1 846. 03 c m - 1 为环酸酐的特征峰 ,说 明 M A 与共轭双键发生了为狄 - 阿加成反应 。D 上的1 776. 12 c m - 1 和 18 461. 03 c m - 1 的酸酐特征峰消- 1失 , 表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主要是酸酐与环氧基在反应 。因此体系实现了在引入三嗪环提高其耐热性的 同时保留其酸酐固化物特性的实验目的 。图 2 体系酸值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综合考虑到以上因素 , 该步反应时间定在 170 时 3 h 较适宜 。从表 2 桐油酸与 T H E IC 反应时间对 环氧固化物的热性能 T GA 数据的影响可知 , 当此步 反应时间延长 1 h 固化物的表观分解温度提高了 15, 温度指数提高 , 说明此步反应时间的长短对固化 物的热性能影响较大 。第二步 M A 与共轭双键反应相对容易 , 在 80 以上反应就能进行 , 反应放热 , 在 加入 M A 前需将反应温度降至 100 。加入 M A 后使反应在 120 维持 1 h ,随着反应的进行 ,体系的粘 度增大及位阻原因使反应变得困难 , 需升温至 140 以下再反应 1 h 使之完全反应 。图 3 不同阶段产物的 I R 图3. 3环氧固化物的热性能图 4 为制取的酸酐固化物与 E 44 按 2 1 的比利 混合 , 在 140 2 h + 160 6 h + 180 2 h 固化工艺进行固化 , 对固化后的产物进行 T GA 分析的 T GA( 下转第 37 页)绝缘材料2008 , 41 ( 2)37王 伟 :H 级绝缘浸渍漆的优选及应用于 800 Pa 时 , 则产生“漆化”、“雾化”现象 , 影响绝缘效果及污染真空泵 , 真空度以绝对压力 800 Pa 为 宜 。加压是为了使漆液更容易填充 ,当漆液粘度较大 时 , 增大压力对填充速度有较大影响 , 当漆液粘度较 小时 ,增大压力对填充速度的作用不显著 。有利填充的有效途径是降低漆的粘度和减少绝缘结构的空隙 , 其目的是提高毛细管效应 ,达到良好的浸渍效果 。压 力以 0. 450. 5 M Pa 为宜 , 预烘时间及固化时间应 根据工件的体积及数量确定 。( 2) 2 # 不饱和聚酯亚胺漆较一般 H 级绝缘浸渍漆的固化温度低 , 工艺性能优良 , 可通用于 H 级及其 以下绝缘等级的工件 。参考文献 :朱兆华 . F 、H 级绝缘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 绝缘材料通讯 ,1995 ( 6) : 38 - 41.左瑞霖 ,常鹏善 . 耐高温无溶剂绝缘浸渍漆的研究进展J . 绝 缘材料 ,2002 ,35 ( 2) : 26 - 33.黄忄音. 低挥发低流失不饱和聚酯/ 苯乙烯绝缘漆及应用工艺J .绝缘材料 ,2005 ( 2) : 8 - 12.黄治国 . 无溶剂漆的研究与应用技术J . 中小型电机 ,1994 ,21 ( 3) : 42 - 46.曹立生 ,卢伟珍 . 无溶剂浸渍漆的选用原则J . 绝缘材料 ,2002 ,35 ( 1) : 37 - 39.1234结论( 1) 优选的 2 # 不饱和聚酯亚胺漆具有酸值低 、贮 存稳定性好 、挥发份低 、电气性能及耐热性优良的特点 ,符合 H 级绝缘浸渍漆要求 ;45(上接第 28 页)曲线 。从图 4 可知 ,固化物失重率为 5 % 、15 %和 50 %时的温度分别为 312 、361 和 407 。 其表观分解温度 TA 、温度指数 T Zg 分别为 341E 44 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进行分析 ,T TA /其温度指数达到了 175 , 空气中的热老化性能实验说明其环氧固化物的耐热性比用 B M I 改性 TOA 的环 氧固化物有了较大的提高 , 且成本低 , 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及实用推广价值 。、175 。表 3 是 TOA / E 44 、M TOA / E 44、T TA /E 44环氧固化物在空气中热老化失重的实验数据 。从表 3数据可知 , T TA / E 44 和 M TOA / E 44 两种固化树脂的表 3 在 180 时三种固化树脂的热老化失重热老化失重率较都明显优于 TOA /E 44 固化物 ,在72216 h 这个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