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1. 工作人员必须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2. 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用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3. 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柜中进行。4. 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5. 稀释浓硫酸时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反!容器必要时用水冷却。6. 微生物实验操作人员在开启紫外灯灭菌前,应确认无菌室无人后方可开启紫外灯灭菌,开紫外灯顺序为:先打开操作台紫外灯后立即离开,再打开无菌室紫外灯。在紫外灯灭菌灯关闭半小时后方可进入缓冲间。7. 微生物实验操作人员在使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前,应查看灭菌锅内的水是否充分(通常水位应在高低水位线中间偏上位置),在确认灭菌锅各组件安装正确后,方可开始灭菌,灭菌完成后,应关闭电源开关、安全阀、放气阀,待其压力自然下降至压力表指至零位后,方可打开灭菌锅,切勿打开放汽阀及强行打开灭菌锅锅盖。8. 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9. 实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负责人看管。10.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离室前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11. 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确认安全后方可锁门。12. 实验室用电安全12.1 实验室用电要根据设备及房间用电总功率配备电源。12.2 实验室电器线路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通知设备工程部电工处置。12.3 实验室照明和设备用电要分开,各项电源要匹配好,禁止线路超载使用。12.4 精密仪器需配备电源稳压器。 化学试剂管理办法1.实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物品。化学物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要按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培养剂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存放,盐类中按金属活跃性顺序分类存放,生物培养剂按培养菌群不同分类存放,其中属于危险化学药品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2属于危险品的化学物品2.1易爆和不稳定物质。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2.2氧化性物质。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2.3可燃性物质。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2.4 有毒物质。2.5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2.6放射性物质。3化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3.1 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中,柜子的顶部有通风口。严禁在实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3.2 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不能混放。这种化合物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3.3物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3.4化学试剂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安全防护知识实验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品,很多是对人体有毒的。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几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有些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实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知识见下表。表1 实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 毒物侵入途径与主要症状防护与急救硫化氢-强烈的神经毒物,具臭蛋味,由于易产生嗅觉疲劳而失去警觉,从而造成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度中毒时呼吸短促,突然失去知觉,死亡。1、室内通风应良好,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现场;2、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湿敷饱和硼酸液和橄榄油。二氧化硫-由呼吸道吸入,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结膜炎、流泪、流涕、咽干、疼痛;重度中毒能产生喉哑、胸痛、吞咽困难、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死亡。1、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如发现肺浮肿应输氧;2、服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治疗酸中毒;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氮的氧化物(NO、NO2)-通过呼吸道对深部呼吸器官起损害作用,可能发生各种程度的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严重者可致肺坏疽。由于损害神经系统,吸入高浓度时迅速窒息死亡。1、立即离开现场,保持绝对安静,呼吸新鲜空气;2、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60mL;3、进行对症处理。氨-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强烈刺激眼睛,流泪,咳嗽,声音嘶哑。0、45g/ml接触30min可危及生命。1、室内通风,操作氨或浓氨水时带口罩或瞬时停止呼吸;2、吸入中毒者立即离开现场;误食中毒者谨慎洗胃,皮肤接触中毒者立刻用水或稀醋酸充分洗涤。甲醇-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中毒。吸入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视神经疾病;误服中毒引起恶心、呕吐,全身青紫,重者很快停止呼吸而死亡。1、通风应良好,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2、严禁当乙醇使用. 3、吸入中毒者注射解毒剂。四氯化碳-由呼吸道吸入中毒。主要引起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急性中毒会引起头晕、呕吐、视力紊乱、黄疸、肝肿大;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不要滴洒在台面上.2、急性中毒者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施以人工呼吸,吸氧。苯及其同系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渗透侵入而中毒。急性中毒会有沉醉状,继而面红、头晕、头痛、呕吐,甚至肌肉痉挛昏迷而死;慢性中毒损害造血、神经系统,鼻腔、牙龈出血,肝、肾受损、全身无力。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2、尽量用其它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3、急性中毒者施以人工呼吸,吸氧。全身性中毒者静脉注射器 硫代硫酸钠。1.常见化学毒物及急救预防措施表2 常见化学毒物的特性类别名称特 性气体一氧化碳CO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剧毒!极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二氧化硫SO2无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在-10以下会液化,有一定的水溶度,并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二氧化氮NO2黄褐色气体,剧毒!极强的氧化剂。自身不燃,遇衣物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起火磷化氢PH3无色气体,具有臭鱼气味。沸点88,微溶于水,往往因含有少量P2H3,能自行着燃,发出光亮火焰。剧毒!极易燃溴甲烷CH3Br有浓霉臭味,沸点3.6。不燃,是有机物质的强溶剂。对皮肤有腐蚀性酸类硫酸H2SO4无色至暗褐色的油状液体,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不燃。遇电石、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及其它可燃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猛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硝酸HNO3无色至淡黄色发烟液体,可溶于水,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刺鼻的窒息气味。化学性质活泼,不燃,能与多种物质如电石、松节油、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遇可燃或易氧化物即行着火盐酸HCL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气味刺激性强,不燃,但能与普通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磷酸H3PO4无色粘稠状液体或潮湿的白色结晶,自身不燃,能与水相混溶。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草酸(COOH)2 . 2H2O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可燃,粉尘有毒,在150160升华并部分分解。高温下分解放出一氧化碳和甲酸蒸气。遇银盐反应生成草酸银,具有爆炸性性质活泼,与过氧化物、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甲酸HCOOH无色发烟液体,有刺鼻恶臭味。溶于水,可燃,具有一定程度的失火危险。闪点69,能放出刺激性蒸气醋酸CH3COOH无色液体,具有刺鼻酸味。溶于水,放出刺鼻性蒸气。易燃,化学性质活泼,与过氧化物,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碱类氢氧化钠NaOH无色,有棒、片、粒状或固体,溶于水。腐蚀性强,能造成灼烧伤。不燃,但遇水放出大量热量。能使可燃物燃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氢氧化钾KOH同上氢氧化铵NH4OH无色透明液体,有刺鼻性气味。能与醇、醚相混溶。与酸反应激烈,放出大量的热盐类硝酸银AgNO3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结晶,溶于水。在有机物存在下曝光变灰黑色。具有腐蚀性,遇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质着火。并能助长火势硝酸铜Cu(NO3)2蓝色结晶,为氧化剂。遇易氧化物质反应猛烈,会引起燃烧或爆炸。可燃烧着火能助长火势。170时分解,放出剧毒的氮氧化物硝酸铵NH4NO3无色结晶,强氧化剂。210开始分解,温度高分解放出剧毒的气体。分解急剧能导致爆炸。与可燃碎末混合能发生激烈反应而爆炸。硝酸钠NaNO3无色或白色结晶,为强氧化剂。易吸湿,遇氧化物质会发生激烈燃烧或爆炸,并助长火势硫酸铵(NH4)2SO4白色粉末或无色结晶。在240熔化分解,放出有毒气体。高温下与氧化剂接触,易发生爆炸氯化铵NH4CL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性粉状。溶于水。不燃,在高温下能腐蚀金属。与银盐能生成一种灵敏度很高,容易起爆炸的化合物。草酸盐大多数草酸盐是无色的,其中草酸铵、草酸钾、草酸钠等溶于水剧毒有机毒物乙醚C2H5OHC2H5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沸点34,蒸气有毒!不溶于水。极易燃,在低温下的蒸气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在空气中与氧长期接触或在玻璃瓶内受阳光照射能生成都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受热能自行着火与爆炸。蒸气比空气重,扩散很远,能到达火源再闪回燃着乙醛CH3CHO无色液体,具有刺鼻的水果气味。与水相混溶。化学性质活泼。易氧化或还原。在空气中自行氧化,生成不稳定的过氧化物,以致爆炸。沸点21,极易燃。蒸气比空气重,扩散远,遇火源着燃并反火焰沿气流相反方向引回甲苯C6H5CH3无色液体,有似苯的气味。不溶于水,能放出有毒蒸气,蒸气比空气重,能扩散相当远,遇到火源着火并引回。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甲醇CH3OH无色液体,沸点65,易挥发,与水相溶。能放出有毒蒸气。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极易燃丙酮CH3COCH3无色液体,具有特殊气味,沸点56,与水相溶。蒸气有麻醉效应。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石油醚无色液体,易燃,具有刺激性和毒性。沸点30160的馏分。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四氯化碳CCl4无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沸点77。与水不相溶。蒸气有毒,不燃,可用作灭火剂,但灭火时能生成极毒的光气氯仿CHCl3无色液体,有甜味及特殊气味。具有挥发性,不溶于水。蒸气有毒,沸点61,不燃苯C6H6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特殊气味。沸点80,与水不相溶。蒸气有毒,并能经皮肤吸入,极易燃,液体比水轻,蒸气比空气重,扩散远,遇火源燃着丁酮CH3COC2H5无色液体,沸点80,具有特殊气味,蒸气有毒。易燃,液体比水轻,蒸气比空气重,扩散远,遇火源燃着。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邻苯二酚C6H4(OH)2无色结晶粉末,溶于水。能经皮肤吸收,引起腐蚀性灼伤液化气毒物液氢H2无色无臭气体,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生成无色火焰。液态开始蒸发,沉积地面,扩散升温后。遇湿空气生成浓雾,可见的浓雾外围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氮N2无色无臭液体,沸点196,不燃。常温下的蒸气密度与空气相等。与皮肤接触产生冻疮。汞(水银)Hg银白色沉重液体,不溶于水。能放出有毒蒸气并能经皮肤吸收汞化合物外观、水溶度与毒性颇大差别。有些为液体,能放出剧毒的蒸气,一般汞化物比亚汞化物毒性大。有机汞化物的阈限值(对皮肤)0.01毫克/米32. 急救预防措施。2.1 气体毒物:气体毒物中毒时,通常发生窒息性症状。毒性大的毒气会腐蚀皮肤和粘膜。如SO2、NO2、Cl2等。贮存有毒气体,大部分气体要用钢瓶贮装,放置时防止碰撞。存放阴凉处,要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隔离。化学试验时产生有毒气体,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吸入毒气的患者应急速脱离现场,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如发生昏迷等症状,须就医诊治或送至空旷地方。2.2 酸类毒物:强酸性物质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等物质混合,往往会产生大量热而着火。注意不要用破裂的容器盛装。保存于阴凉的地方,与可燃物隔离。洒出此类物质时,要用碳酸氢钠或纯碱将其覆盖。用大量水冲洗,处理时须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眼睛、皮肤受伤用水冲洗。皮肤可涂敷氧化镁甘油软膏。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饮水,送医院救治。灭火可用水、干粉化学品、二氧化碳或灭火器。2.3 碱类毒物:碱类毒物的固体或液体都有刺激性和灼伤能力。存放在干燥处,防止受潮,须与酸类、易燃物等化合分开。实验完毕后,要严格采取漱口、洗脸等措施。对大量逸出溶液,用水冲稀放入废水系统。眼部、皮肤受伤时,用水冲洗。如果进入口内,应立即漱口,饮水和醋或1%醋酸。严重者送医院救治。2.4 盐类毒物:盐类毒物大部分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或有机物混合,会氧化发热而着火。因此须贴好标签,存于阴凉、干燥处。个别有害物质,常为积累性毒物,连续使用必须十分注意。对逸出物的处置须戴手套。皮肤接触先用水洗,再用肥皂洗涤。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中毒严重者送医院治疗。使用腐蚀性的盐,实验完毕后,要漱口洗脸。2.5剧毒物:剧毒物各有其特性,应根据其特性严格进行操作。剧毒药品在实验室要装入密封容器中,贴好标签,放入专用药品柜由专人保管。做好出入登记。3.见外伤的安全急救3.1灼伤是常见的损伤,它包括一切由于火焰、铁水、蒸汽以及强酸、强碱等化学药物所致的损伤。3.1.1一般处理。衣服着火后,伤员应立即卧倒,在地上慢慢打滚;用水、大衣等灭火;或立即将着火之衣服脱去。切勿奔跑,这样反使火焰更烈,造成头面部及呼吸道灼伤。不要用双手扑火。3.1.2 被化学药品沾浸衣服时立即脱去。如有气体吸入中毒,应脱离现场做处理。伤及皮肤时,应用水冲洗或用药医治。3.1.3 对重危者立即进行抢救,如做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伤口处初步敷盖或包扎,送医院救治。3.1.4 轻伤者自行处理:灼伤后患者创面应做清洗。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剪去脱落的表皮,伤口及周围用1:1000新洁尔灭或硫柳汞酊消毒。大水泡在泡底部剪破或用注射器抽去积液。3.1.5 头、面、颈、臂部采用暴露疗法,清创后有液渗出用于棉球吸干,忌用有色药剂如龙胆紫、红汞等。3.1.6 四肢创面清理后,可敷盖一层薄油纱布,然后用绷带均匀包扎。创面有感染需每天换药。3.2电击伤:立即切断电源。用不导电物质(干燥木棍、橡皮带等)使病人脱离电源。心跳、呼吸停止者,就地急救,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症状严重者,经初步急救后早转送医院治疗。3.3 玻璃等造成的外伤:急救处理首先止血。直接压迫损伤部位进行止血,如果损伤动脉,用手指或纱布直接压迫。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化学试验一般操作规则 1.1配制稀硫酸时,必须在烧杯和锥形瓶等耐热容器内进行,缓缓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随时搅拌,不准用相反次序操作。 1.2一切试剂瓶都要有标签。有毒药品要在标签上注明。 1.3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质时,必须置于耐热容器内进行。 1.4严禁试剂入口。如需要以鼻鉴别试剂时,须将试剂瓶远离,用手轻轻扇动,稍闻其气味,严禁鼻子接近瓶口。 1.5一切发生有毒气体的操作,须于通风柜内进行。通风装置失效时禁止操作。1.6一切固体不溶物及浓酸严禁倒入水槽,以防堵塞和腐蚀水道。1.7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洗干净,不得靠近明火。1.8处理后的浓酸和浓碱废液,必须先将水阀打开,方可倒入水槽。一切废液,如含有害物质超过安全标准,则应先行处理,不准直接排入下水系统。1.9高温物体(灼热的磁盘或烧坏的燃烧管等)要放于不能起火的地方。1.10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先用烧杯夹子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免使用时突然沸腾而溅出伤人。1.11使用酒精灯、煤气灯时,注意无色火焰烫伤。1.12蒸馏易挥发和易燃体所用的玻璃器具必须完整无缺陷。禁止用火直接加热。2. 电气设备使用安全规则 2.1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事先检查开关、电机以及机械设备,确认各部分是否安置妥当。 2.2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扣严或拉下。 2.3电气开关箱内及下面,不准放任何物品。2.4凡电器动力设备超过允许温度时,应立即停止运转。2.5 禁止洒水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以免漏电。2.6严禁用湿手分、合开关或接触电气设备。3. 使用毒品安全规则 3.1凡能产生有毒气体和刺激性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3.2进行有毒物质的试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工作人员应在饭前和试验后洗手,试验中禁止饮食、吸烟。禁止用试验容器盛装食品。 3.3处理无名药品不许用口尝。如嗅其味,可用手掌在位于药品表面上方的脸部扇动嗅之。3.4有毒液体、生产污水或其它腐蚀性强烈的液体在取样时,不许用口吸取,只能用移液管或滴定管。3.5使用剧毒物质时,必须按双人双重管理制度处置,即二人领、二人发、二把锁、二本账、二人管。4.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则 4.1搬运和使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及溴等,要戴橡皮手套,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 4.2酸碱或其它苛性液体,禁止用嘴直接吸取。4.3打开盛有溴、过氧化氢、氢氟酸、氨水等溶液的容器时,应先用水冷却,开瓶时,瓶口不准对人。 4.4在稀释酸(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面搅拌冷水,一面慢慢将浓酸少量滴入水内。禁止将水注入酸内。当浓酸倾撒在室内时,应先将碱与其中和,再用水冲洗或先用泥土吸收,扫除后再用水冲洗。4.5拿取碱金属及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且操作人员须戴橡胶手套、口罩。4.6如强酸溅到眼睛内或触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液清洗。如果是强碱溅到眼睛构成皮肤上,除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外,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醋酸清洗皮肤。经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应立即迭医院治疗。5. 使用易燃品、易爆品安全规则5.1不许将易燃、易爆物质放置在明火附近和试验地区附近。5.2在贮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周围不应有明火作业:点着的煤气(酒精)灯,燃着的火柴等。5.3当加热、蒸馏及其它有关用火的工作进行时,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不许随便离开。用完后即关掉热源。5.4可燃的尤其是易挥发的可燃物,应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不许用无盖的开口容器贮存。5.5做蒸馏提纯或蒸馏试验,必须用明火加热时,每次蒸馏物的数量不得超过100毫升,附近不许存放易燃、易爆物质,同时应有防火措施。5.6使用气瓶时注意在定检周期内使用,并要求:5.6.1不能使气瓶受碰撞或冲击。不许用人背或在地下滚动的办法运气瓶。5.6.2气瓶不能放在电炉,暖气附近,不能放在日光照射的地方。5.6.3气瓶必须有减压阀门才能使用。5.7 禁止将性质相抵触的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贮存在一起。5.8使用乙醚,首先应按下法检查过氧化醚是否存在:取10毫升乙醚放入试管中,加入新制的10碘化钾溶液1毫升,摇匀后放置1分钟,如乙醚层显黄色,则不能用此乙醚。 附录:一离心机安全使用规定1.应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离心机和转子以及离心管,使用离心机时的工作转速不应该超过离心机、转子以及离心管的最大允许转速。2.离心前注意严格平衡样品。3.离心时要留人看守,发现离心机异常应立即关闭离心机。二气相色谱仪安全使用规定(一) 载气钢瓶使用规程1.钢瓶必须分类保管,直立因定,远离热源,避免暴晒及强烈震动,氢气室内存放量不得超过二瓶。 2.氧气瓶及专用工具严禁与油类接触。 3.钢瓶上的氧气表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 4.操作时严禁敲打,发现漏气须立即修好。 5.用后气瓶的剩余残压不应少于980kPa。 6.氢气压力表系反螺纹,安装拆卸时应注意防止损坏螺纹。(二)减压阀使用规定1.减压阀与钢瓶配套使用,不同气体钢瓶所用的减压阀是不同的。氢气减压阀接头为反向螺纹,安装时需小心。使用时需缓慢调节手轮,使用权后必须旋松调节手轮和关闭钢瓶阀门。 2.关闭气源时,先关闭减压阀,后关闭钢瓶阀门,再开启减压阀,排出减压阀内气体,最后松开调节螺杆。(三)微量注射器的使用规定1.微量注射器是易碎器械,应小心使用,不用时要洗净放入盒内,不要随便玩弄,来回空抽,否则会严重磨损,损坏气密性,降低准确度。 2.微量注射器在使用前后须用丙酮等溶剂清洗。 3.对10100微升的注射器,如遇针尖堵塞,宜用直径为0.1mm的细钢丝耐心穿通,不能用火去烧。 4.硅橡胶垫在几十次进样后,容易漏气,需及时更换。 5.用微量注射器取液体试样,应先用少量试样洗涤多次,再慢慢抽入试样,并稍多于需要量。如内有气泡则将针头朝上,使气泡上升排出,再将过量的试样排出,用滤纸吸去针尖外所沾试样。注意切勿使针头内的试样流失。 6.取好样后应立即进样,进样时,注射器应与进样口垂直,针尖刺穿硅橡胶垫圈,插到底后迅速注入试样,完成后立即拔出注射器,整个动作应进行得稳当,连贯,迅速。针尖在进样器中的位置、插入速度、停留时间和拔出速度等都会影响进样的重复性,操作时应注意。(四)热导池检测器安全使用规定1.开启热导电源前,必须先通载气,实验结束时,把桥电流调到最小值,再关闭热导电源,最后关闭载气。 2.稳压阀,针形阀的调节须缓慢进行。稳压阀不工作时,必须放松调节手柄。针形阀不工作时,应将阀门处于“开”的状态。 3.各室升温要缓慢,防止超温。 4.更换汽化室密封垫片时,应将热导电源关闭。若流量计浮子突然下落到底,也应首先关闭该电源。 5.桥电流不得超过允许值。(五)氢火焰检测器安全使用规定1.通氢气后,待管道中残余气体排出后,应及时点火,并保证火焰是点着的。 2.使用FID时,离子室外罩须罩住,以保证良好的屏蔽和防止空气侵入。如果离子室积水,可将端盖取下,待离子室温度较高时再盖上。工作状态下,取下检测器罩盖,不能触及极化极,以防触电。 3.离子室温度应大于100,待层析室温度稳定后,再点火,否则离子室易积水,影响电极绝缘而使基线不稳。三蒸馏水器安全使用规定1.先将放水阀关闭。2.开启水源阀,使自来水进入冷却器再从回水管入漏斗,然后注入蒸发锅。直至水位上升到玻璃水位表中心处,待水从益水管流出且水位停止上升时,可暂时将水源阀关闭。3.接能电源,等到锅内的水位已沸腾,并开始出蒸气时,再开启水阀,但应注意水流不已过大或过小,一般可用手测冷却器外壳之底部温度感到微温(约40度左右),效果最佳。4.蒸馏水出水皮管不易过长,并切忽插入蒸馏水容器中,皮管在使用前应用蒸馏水洗涮洁净,并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0000-9:2019/AMD1:2025 FR Amendment 1 -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9: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
- 【正版授权】 IEC 62453-1:2025 FR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1: Overview and guidance
- 【正版授权】 IEC 60730-2-13:2025 EN-FR Automatic electrical controls - Part 2-13: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umidity sensing controls
- 新解读《GB-T 6009-2014工业无水硫酸钠》
- 新解读《GB 30734-2014消防员照明灯具》
- 图书中的一封鸡汤信直接让我从咸鱼变超人!讲义-2025届高考英语复习之读后续写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冲刺特训卷(含答案)
-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单元教学设计
- 重复的奥秘课件
- 老年人窒息课件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 《电商运营基础知识》课件
- 新版处方管理办法解读
- 《社交媒体的传播》课件
- DB33T 768.3-202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车客运站与客运码头
- 利用数字化工具改善医共体慢病管理水平
- 氧化铝工艺流程图解析
- 北京银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医院医保培训
- 医院法律法规专题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电气火灾监控模块竞争战略规划与需求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