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ppt_第1页
第13章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ppt_第2页
第13章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ppt_第3页
第13章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ppt_第4页
第13章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章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吕随启手机电 010 82928580电邮 Lvsq 一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MonetaryBaseorHigh poweredMoney MB C R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机制两个手段 对基础货币实施控制 本节内容 一 公开市场业务 二 从存款向现金的转化 三 贴现贷款 四 影响基础货币的其他因素 五 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 一 公开市场业务 1 公开市场购买 1 向银行进行的公开市场购买 假定中央银行从银行购买100美元债券 并支付100美元支票 银行将支票或者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或者兑换成现金 S 100 中央银行 甲银行 D 100 存入或者兑换现金 中央银行 R 100 S 100 甲银行 R 100S 100 C 不变 R MB 中央银行和甲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如下 2 向非银行公众进行的公开市场购买 中央银行 非银行公众 D 100 开户行 S 100 情形一 假定中央银行向个人或者企业购买100美元的债券 债券卖者将支票存入当地开户银行 2 向非银行公众进行的公开市场购买 非银行公众 开户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如下 中央银行 R 100 S 100 C 不变 R MB 结论 当中央银行的支票被存入商业银行时 中央银行从非银行公众与从银行购买债券的结果是一样的 D 100 2 向非银行公众进行的公开市场购买 情形二 假定中央银行向个人或者企业购买100美元的债券 债券卖者将支票在中央银行或者当地开户银行兑换成现金 Fed 个人 D 100 S 100 兑换成100美元的现金 2 向公众进行的公开市场购买 C R 不变 MB 结论 公开市场购买对MB的影响是确定的 基础货币的增加量等于公开市场购买的规模 对R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取决于债券出售方以现金还是以支票存款形式持有其收入 公开市场购买对准备金的影响比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非银行公众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如下 2 公开市场出售 1 向银行出售债券 假定中央银行向银行出售100美元债券 银行无论是准备金存款还是以库存现金支付 结果都是一样的 中央银行 甲银行 S 100 中央银行 R 100 S 100 C 不变 R MB D 100或者C 100 2 公开市场出售 2 向非银行公众出售债券情形一 假定中央银行向个人出售100美元的债券 个人以支票存款付账 Fed 个人 D 100 S 100 D 100 开户行 2 向非银行公众出售债券 Fed D 100 S 100 R 100 C 不变 R MB 结论 如果个人以支票存款支付 那么中央银行向个人和银行出售债券的结果是一样的 个人 开户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如下 2 向非银行公众出售债券 情形二 假定中央银行向个人出售100美元的债券 个人以现金付账 中央银行 个人 C 100 S 100 C R 不变 MB 2 向非银行公众出售债券 结论 公开市场出售对MB的影响是确定的 基础货币的减少量等于公开市场出售的规模 对准备金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取决于债券购买方以现金还是以支票存款形式支付账单 公开市场出售对R的影响比对MB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 公开市场业务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比对准备金的影响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 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容易控制的基础货币上而不是放在准备金上 二 从存款向现金的转换 即使中央银行不实施公开市场业务 从存款向现金的转换也会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 但不会影响基础货币 这是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比对准备金控制力更强的另外一个原因 假定某个存款人用 100在甲银行开户 后来因故撤销账户 发誓不再存入任何其他银行 Fed R 100C 100 D 100 三 贴现贷款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贴现贷款也会影响基础货币量 假定中央银行向甲银行提供100美元的贴现贷款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贴现贷款使基础货币等量增加 三 贴现贷款 结论 DL变动与银行体系中的R同方向变动 反之 假定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归还100美元的贴现贷款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收回贴现贷款使基础货币等量减少 四 影响基础货币的其他因素 1 浮存 float 中央银行支票清算过程中先贷记存入行账户后借记签发行账户导致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的暂时增加 受天气等随机性事件的影响 2 财政存款 Treasurydeposits 财政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会导致银行存款外流 使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减少 3 财政部要求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指令也会影响基础货币 五 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 中央银行通过S和DL来影响基础货币 其中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完全控制由S形成的基础货币 然而却不能完全控制由DL形成的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不能控制的因素所出现的短期巨大波动是基础货币在短期内变动的原因 MB MBn DL 其中MBn non borrowedBase 是非借入基数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形成 完全由Fed控制 二 货币乘数 引入存款人行为的MS模型 不考虑银行的决策 假定银行不借贴现贷款 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ER 0 DL 0 M m MBm MB的变动引起M成倍变动的倍数由于 m 1 MB又叫highpoweredmoney 二 货币乘数 引入存款人行为的MS模型 假定 通货C和定期存款T与支票存款D成比例变动 支票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现金对支票存款的比率为定期存款对支票存款的比率为 一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的推导 如果ER 0R RR 一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的推导 根据M1的定义 一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的推导 一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的推导 例如 rd 0 10rt 0 03C 2000D 6000T 16000含义 尽管存款会多倍扩张 但C不会有多倍扩张效果 如果部分MB转化为C 就不会有多倍扩张效应 从而m下降 一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的推导 二 m的决定因素 1 在此例中rd 0 1 m的决定因素 2 m的决定因素 3 c的变动 m的决定因素 4 三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 引入银行行为的MS模型 现在假定ER 0 DL 0 把银行的决策引入货币供给模型 假定银行愿意持有的超额准备金ER与支票存款D成比例增长 R RR ER 三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 引入银行行为的MS模型 上述等式的特征 如果基础货币的增加是由现金增加导致的 就没有乘数效应 用来支持存款的基础货币的增加存在乘数效应 如果基础货币增加是由超额准备金增加导致的 就不会支持任何额外的现金和存款 超额准备金可以看做准备金中没有支持存款的闲置准备金 一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的推导 一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的推导 一 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乘数的推导 例如 rd 0 10rt 0 03C 2000D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