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4.doc_第1页
地质年代4.doc_第2页
地质年代4.doc_第3页
地质年代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地质年代参照表宙代纪世年代开始百万年前(GSSP)主要事件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10.011430 0.000132人类繁荣(参照年表)更新世1.806 0.005冰河时期,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人类进化到现代状态新近纪上新世5.332 0.005人类的人猿祖先出现中新世23.03 0.05古近纪渐新世33.9 0.1大部份哺乳动物目崛起始新世55.8 0.2古新世65.5 0.3中生代白垩纪145.5 4恐龙的繁荣和灭绝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地球上45%生物灭绝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侏罗纪199.6 0.6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鸟类出现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三叠纪251.0 0.7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古生代二叠纪299.0 0.8二叠纪灭绝事件,地球上95%生物灭绝盘古大陆形成石炭纪359.2 2.5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煤炭森林裸子植物出现泥盆纪416.0 2.8鱼类繁荣两栖动物出现昆虫出现种子植物出现石松和木贼出现志留纪443.7 1.5陆生的裸蕨植物出现奥陶纪488.3 1.7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寒武纪542.0 1.0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元古宙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3630 +5/-30多细胞生物出现成冰纪850发生雪球事件拉伸纪1000罗迪尼亚大陆形成中元古代狭带纪1200延展纪1400盖层纪1600古元古代固结纪1800造山纪2050层侵纪2300成铁纪2500大氧化事件、第一次冰河时期太古宙新太古代2800中太古代3200古太古代3600蓝绿藻出现始太古代3800细菌出现冥古宙早雨海代3850地球遭到小行星、彗星强烈的轰击酒神代3950地球上出现第一个生物古细菌原生代4150地球上出现海洋隐生代4570地球出现地质年代比例全部如果把地球诞生到现在的大约45亿年缩小到1年:人类出现仅13秒.古前寒武时代显生宙新冥古宙(Hadean)太古宙(Archean)元古宙古生代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显生宙把显生宙放大:古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新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畳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11月中旬3012/1510152012/31新生代把新生代再放大古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新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4:00分类的方式年表中最大的时间单位是宙(eon),宙下是代(era),代下分纪(period),纪下分世(epoch)。必须说明,年表虽有时间的概念,也就是说,当获悉该化石是何宙、代、纪或世的遗物,间接可知道它形成的粗略时间(当然是很粗略的估计值)。事实上,年表的时间单位是完全人为性划分的,和日历中的年月日不同,它不能使人了解每个宙、代、纪或世经历的准确时间。“世”下还可细分为“期”(age);“期”下分为“时”(chron)。命名年表中各个宙、代、纪和世都有自己的名称,用于描述生物在不同地质时空的发展程度, 一般以首先研究它们时期岩石的地点来命名,现将某些专家所广泛使用的各个时期之名称概述于下。宙显生宙 - 现代生物存在的时期。元古宙 - 久远的原始生物的时期。太古宙 - 初始生物的时期。冥古宙 - 生命现象开始的时期。代新生代 - 现代生物的时期。中生代 - 中等进化生物的时期。古生代 - 古代生物的时期。纪所有的名称都是从英语经由日语引入汉语的。寒武纪 (Cambrian) - 取名于拉丁文Cambria,即威尔士。奥陶纪 (Ordovician) - 名称来自大不列颠的古老部落 (奥陶部落)。志留纪 (Silurian) - 名称来自大不列颠的古老部落 (志留部落)。泥盆纪 (Devonian) - 名称来自英国德文郡 (Devonshire)。石炭纪 (Carboniferous) - 名称自来大不列颠群岛的含煤的岩石。日语里把煤叫“石炭”。石炭纪又细分为宾夕法尼亚纪和密西西比纪,名称来源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和密西西比河。二叠纪 (Permian) - 取名于俄罗斯的彼尔姆州(Perm)。二叠纪一词来自日本,因为德国的此地层分为两层。现在,日本已经不使用“二叠纪”一词,改由片假名直接译自彼尔姆州。仅中国人继续使用此词。另外,没有“一叠纪”。三叠纪 (Triassic) - 来自拉丁文三 (Trias),因为最初发现的地层明显分为三层。侏罗纪 (Jurassic) - 取名于法国与瑞士之间的汝拉山 (Jura Mountain,又翻译作侏罗山)。白垩纪 (Cretaceous) - 取自拉丁文Creta,意指白垩。第三纪 (Tertiary) - 第三个衍生物。目前第三纪已经撤销。原来的第三纪现在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第四纪 (Quaternary) - 第四个衍生物。有些学者认为应当撤销,并入新近纪,另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另外,最早,地质史分为4个时期:第一纪、第二纪、第三纪和第四纪。第四纪是人类存在的纪;第三纪是哺乳动物出现的纪;第二纪是爬行类动物时代,第一纪包括爬行动物出现的以前时代地层。经过后人详细划分发现第一纪和第二纪可以分得更细的层次,所以在19世纪时就取消了这两个名称。中国大陆对前寒武纪时期的不同命名在2004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定前寒武纪的地质年代之前,中国学者已经用中国的地质状况对前寒武纪地质年代给予命名,这些命名至今仍经常出现在中国学者的著作以及中国的教科书中。震旦纪等同于埃迪卡拉纪。南华纪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