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母亲与夏山学校的渊源.doc_第1页
一位中国母亲与夏山学校的渊源.doc_第2页
一位中国母亲与夏山学校的渊源.doc_第3页
一位中国母亲与夏山学校的渊源.doc_第4页
一位中国母亲与夏山学校的渊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位中国母亲与夏山学校的渊源在网上看见一位武汉的妈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英国的夏山学校。真是让人佩服他们有这样的勇气啊!下面是这个妈妈的原文转载。一年多前,接触到孙老师的“爱与自由”,那段时间经常来这个网站,感触很多,继而知道了夏山学校,并且着迷于夏山的教育。突然有一天发现夏山学校仍然存在,现在的校长就是创始人尼尔先生的女儿,于是浏览了学校的网站,和他们取得了联系,最后他们同意接受儿子去他们的学校读书,一切就像做梦,太快了吧,心里这样想着。以下是我3月11日在MSN里的日志:夏山学校的签证如闪电般的速度就办好了,是我办理签证最快的一次,仅5个工作日就出结果了,儿子COCO也终于如愿以偿地要去夏山读书了,这之间经历了多少的矛盾与挣扎,恐怕只有我们一家人自己才能体会,尤其周围反对的声音是如此的多,记得老公得知签证下来了,说了一句如果办不成还好些。从去年10月COCO哭着要求转班,继而闹着不去上课,我自己也是老师,加上对中国教育的担忧与不满也日渐增多,这一年来对夏山教育的了解让我萌生了让COCO去夏山读书的念头,可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决定?翻看了一下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只看了一点点,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欧洲去台北任职,在4年后发现她要面对一个让她陌生的18岁的年青人,他们通过书信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重新互相认识,了解。而我要面临的则是更大的考验,9岁的COCO就要独自一人去夏山了,他要独自面临多少的考验呀,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可否认,日本的来吧,孩子里的小拓在夏山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但那终究是别人啊.现在要做的就是面对现实,帮助COCO更好地适应夏山的生活,4月27日就要离开武汉去夏山了,我们一家人都要面临一种全新的生活了,我想调整自己是最重要的.机票已经定好,4月27号就要走了,从现在开始要学着做一个“summerhillians parent了,夏山给我发来了一个夏山父母读的资料,第一条就是“letting go试着放手”,其实了解了夏山的教育以后就一直想着放手,可是作为一个中国父母做起来真是不容易,这几天看亲爱的安德烈,都要感动地哭了,在以后儿子成长的路上,我该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在儿子远离我时,还能深入他的内心彼此达到真正的交流?给他以帮助?COCO在夏山 2010年4月27日一早8点,我和COCO从武汉天河机场出发到上海,co爸因出差在外也一早从广州到上海与我们会合,中午13点55分坐东航的U551飞往伦敦,经13小时才到达,出关时我们都疲惫不已,那时是伦敦时间27号的晚上9点,通过机场的服务处定了离机场很近的一个酒店JURY INN,价格不菲110英镑一晚还不包早餐。第二天因行李多想着坐火车去Leiston不方便,便包酒店给我们叫的出租车(竟然是奔驰)奔向夏山了。 每年4月到11月,是英国最好的季节,一路真是美景不断,沿途常能看到大片的油菜花,很奇怪在国内乡间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油菜花,但景色远没有这么美丽,想必每一小片油菜花是相似的,但放在整体的环境中便有了不同的味道。路上COCO等不及地要司机快些开。大概3小时到了我们预定的酒店Lavender Blue,一个家庭式酒店,房东简妮见我们带那么多行李,笑问我们是要在她那住一年吗?COCO等不及吃饭就要去夏山,出酒店步行7、8分钟就到了。 在进入夏山的小路口,有一块马赛克的镶嵌,不注意很容易忽略(我都是出来时才看到的哦),写着“Summerhill School”,后来反复观察,这是进入夏山学校唯一能看到的校名,两边有两个简单的塑像,还被树荫遮挡了好多,真是很符合学校不张扬的个性。 小路往里走先看到停车场,然后就是一排深褐色的平房,写着“office”,见到的第一人就是一直和我们联系的LNN, LNN气质优雅,说话慢条斯理。打过招呼后得知我们来早了,29号晚上很晚其他学生才会来,他们由学校派车从希思罗机场接来。现在学校还没有学生,所以建议COCO 30号早上入校比较好。于是我们便在校园里四处闲逛。 COCO竟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夏山,夏山的校园即美丽又自然,到处绿树成荫,好几棵参天大树显示出学校的古老,主楼旁的樱花正盛开(校园里共有4、5棵大的樱桃树),一阵风吹过,雪花样的花瓣飘落,美艳无比校园里有很多供攀爬的架子依树而造,还有玩滑板的滑道,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造的。虽然校园里只COCO一个孩子,他仍然玩的起劲,在滑梯、秋千上爬上爬下。闲逛之时,有一人走来,一问之下,竟正好是教class one的老师Camel,欣喜之下赶紧让COCO认识,她热情地说带我们去COCO的住处和教室看看,COCO看到教室兴奋地问:怎么教室里还有玩具呀!接着又碰到COCO的housparent一个精干的法国女人Pascel。(很幸运,第一天就碰到两个关键老师。)夏山的学生住所分5个类别:San kids:最小年龄到9或10岁Cottage kids:10、11岁House kids:11-13岁Shack kids:13-14岁Carriage kids:学校里最大的孩子们(可以享受单间)COCO是属于San kids,“San”是漆成淡黄色的一座平房,外面看去很简陋,但进去里面感到很干净温馨,还备有厨房,以备孩子们晚上睡前饿了或有特殊需求时用,一般3餐吃饭是在主楼。Pascel就和孩子们一起住在San,她的房是个套间,外面放了一张小床,以备有生病的孩子就住在那里她好照顾。一周的接触,Pascel给我的印象很好,她在夏山已有10多年了,以前在法国当教师,因不满学校的状况,来到夏山,就爱上了夏山。她平时还教法语。San的housparent这个工作繁琐的事最多,每次见到Pascel她都很忙碌。目前她要照顾6个孩子(都是学校最小的),另外还有这个年龄的走读生3个。她很有经验,认真负责,也极有爱心,又精明能干,感觉这样的工作非她莫属啦!在San的厨房里,有面墙上贴满了照片,上面有张卡片写着:Nothing fear,Pascel is here!在夏山一周的时间,我已很信任她了。29号早上我们把行李拖到学校,恰好碰到一个走读的男孩IXAKA,来自澳大利亚,10岁,很胖又高大。 COCO一直喜欢胖的孩子,呵呵,因他自己太瘦! 两人马上就混的很熟了。有时奇怪,他们语言不很通,竟能玩的这么好!(COCO懂的英文很有限,只能说一点点。)快到中午,我们说要给COCO去买辆自行车,没想IXAKA要和我们一起去,Pascal让Lnn致电IXAKA的父亲,同意后我们就一起去了镇上。夏山离镇上其实很近,走路6、7分钟就到了,一路上IXAKA和COCO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互相搂着走路,像老朋友样,COCO甚至说IXAKA是他最最好的朋友。IXAKA以前在澳大利亚是由父母在家自己教育的,刚去夏山时很羞涩,也不太守规矩,现在一年了,听说改变很大。下午他还一直很照顾COCO, 5点半钟他父亲来时我们夸奖IXAKA,他显得非常高兴,说回去要跟IXAKA母亲汇报。30号一早6点多就醒了,英国现在晚上直到8、9点才天黑,早上4点开始天亮,所以每天我们都醒的很早。早餐时,我故意不跟COCO一起下楼,过了一会他兴奋地说:妈妈,我找简妮要hotdog,简妮给我做了,还教我一些水果的英文。呵呵,我也很开心他能自己和简妮沟通啦!COCO已迫不及待要去学校,可是昨天因为多数学生到的很晚,今天10点以前是Silence hour,我们只能10点以后到校,在镇上逛了一下。10点差5分,刚到学校就碰到IXAKA,两人一见面就跑远玩去了,我们与IXAKA父亲聊了一会,问他是怎么知道夏山的,原来IXAKA母亲也是老师,在澳大利亚他们就了解到夏山,很认可夏山的教育理念,他们说在英国和澳大利亚也有些学校学习压力很大,有的要好些,而像夏山这样还是少见的。我问他儿子在夏山一年,觉得夏山怎么样?他说感觉很好,儿子改变很大,但可惜这个学期结束因工作原因他们要回澳大利亚了,除非IXAKA愿意寄宿,才可能继续在夏山学习。11点到COCO的房间,和他同住的是个土耳其男孩“TANKIN”(我叫他天津,姑且这样叫他吧,好记.),10岁,可是看上去比COCO要小,好像经常生病。我又一次告诉COCO柜子里的东西,他不耐烦地说:你们已经告诉过我了。希望我们快点走。我们只好快快地走了。这是COCO第一天在夏山住,晚上很想去看他,很想知道他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和天津相处的好吗?晚上不知能否睡的习惯?5月1日周六,早上去看COCO,他一见我并没有很热情(反而说你们怎么又来了?),而是忙着和其他孩子玩,东奔西跑的,逮住他问昨晚睡的如何,他说很快就睡着了,因为周六10点以前还是Silence hour,他醒的早就和Pascel在房间玩了很久。又去找Pascel问情况,也是说很好,这才放下心来。和Zoe校长约在11点面谈,得知Zoe去年重病一场,期间学校的事务由他大儿子Tony(木工房的老师)管理,好像她的小儿子去年和一个曾经在夏山读书的日本女孩结婚了。Zoe确认了COCO是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孩子,不过2周后还会有一个上海女孩(14岁)来夏山。在夏山的亚洲人里,日本人最多(在日本有两个妈妈写过孩子在夏山的书,也许影响较大),然后是韩国、台湾。以前有个香港孩子年龄比较小,来了后老是哭,又说的粤语,没人能懂,只好回去了。和Zoe主要谈了下孩子夏山毕业后如果继续学业的话面临的英国考试方面的问题。Zoe说有些夏山毕业的孩子不一定毕业后马上就读大学,他们也许会先做一些自己想尝试的事情,认清自己的方向,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学业;也有的孩子不选择读大学,他们认为大学不能给他们他想要的东西(16、17岁的孩子能这样思考问题不简单啊!),关键在于孩子自己的选择。我也和她谈到我在国内的网上论坛里发了帖子,得到很多关注,希望她可以有机会来中国讲学。Pascel很热心,安排我们在夏山吃了中餐,饭后又主动帮我们约了两个台湾女孩(Paro和Doris)来喝茶聊天,很惊奇她们都是有哥哥姐姐先在夏山读书,感觉很好就也来了。Paro七岁来的,现已在夏山8年了,问她喜欢夏山吗?她说很喜欢,甚至都离不开夏山了,她姐姐夏山毕业后回了台湾教英文(Paro说像她姐姐这样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的很少!)。Doris是12岁才来,但之前在台湾读的是非传统小学,今年Doris要毕业了,他哥哥现在伦敦学音乐,Doris也想继续学音乐,看来她们家比较有音乐细胞哦!我很关注她们俩和父母的关系,她们都说挺好的,在夏山和在家都很开心,每到放假都回家去,这里也有孩子放假了不想回家的,但学校是不允许逗留的,有的孩子会得到父母同意后相约出游。有好几个家庭都是有兄弟姐妹同在夏山读书,目前最多的一个是来自英国的一家5个孩子全在夏山,最小的一个和COCO一起住在San。一般相信夏山理念的父母会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都送来夏山的。谈话到2点,她们说到了领零花钱的时间了,我知道这是她们一周中很重要的时刻,叫做领POC。就也出去找COCO,他不知玩到哪里去了,到处都没见着。大家都在OFFICE门口排队领钱,结果走进一看COCO已经在排队了,那些大孩子都会带着新来的去领钱。我和老公感到有趣,他都不一定清楚排队干什么,反正就在那排着。呵呵!经过这两天的观察,已经比较放心COCO了。5月2日我们没有去学校,天气突然变得很冷,房东简妮都开了暖气了。我们去了镇上一个蒸汽机博物馆,Leiston以前有个很大的家族Garrent(好像是这样拼写的),以靠做蒸汽机发家,成为当地有名望的大家族,后来生产很多东西,包括军工等用品,直到1970年代还在生产呢,现在已经停产了,Leiston镇基本就是由这个家族发展起来的。在博物馆还有新收获,有两张照片上记录着夏山现在的主楼以前是Garrent家族的房子,在1927年由尼尔先生从他们家族手上买下来,现在成了世界著名的夏山学校。5月3日早上去学校发现COCO竟然在上课,我们在窗外偷偷看了下(幸好COCO背对我们),只有COCO和Camel两人,他正在画板上画画,写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和Camel笑得很开心,让我感到欣慰,就没有打扰他们。与海英见面10点钟,去到OFFICE,听说台湾老师海英来了,赶紧抓着见面。我们到中文教室谈了会儿,海英直说我们不简单,在她看来,大陆的家长敢把孩子送来夏山实属不易。我们也从她那儿了解到更多夏山的情况。海英在夏山已教书十几年了,教中文和日文。她刚来夏山时是不太相信夏山的教育理念的,认为这样孩子不可能学的好,但现在她已完全信服了,举了几个例子给我们。说有个台湾女孩(现已毕业),在13岁前几乎没怎么上课,但这孩子极聪明,13岁时要上数学课,那时连九九乘法口诀都背不全,结果很快她就学完几本数学书,而且她认为跟其他孩子一起上课老师要照顾到不同的进度,很不喜欢,于是找老师把书借回去自己学。海英问她说数学你自己怎么学得会?比如那些方程必须老师教你呀。这孩子说:不用,数学就是逻辑,老师告诉我一点,其余我就会了。这孩子学习的进度相当的快,现在伦敦上大学。在夏山,很多其他孩子也如此,当他自己要学的时候,那个学习效果是惊人的。当然夏山也有的孩子很喜欢跟着老师上课,很多课都上。我想,这也体现出夏山的包容性,他允许每个学生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夏山的台湾孩子也是年龄大些了才感到作为中国人中文的重要,想到要主动学中文。在国内很多朋友劝我孩子中文都没学好,国学的东西都不知道,现在送出去太小了。其实说来惭愧,我都不认为自己就懂多少国学的东西。国学也好,西方的哲学也好,没有哪一个更好的说法(虽然现在西方国家很流行孔夫子学院),都是在不同历史环境下产生的,能把任何一个搞明白都不简单,也都足够。我们认为好的东西我们的孩子不一定认可。还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吧。回想自己的成长,只有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对我真正有用,那些别人认为好的但我不喜欢的对我现在也没啥影响。昨晚上课(5月7日)一个学生还说,她认为她上了这么多年学没学到什么,反倒是自己课外感兴趣自学的东西很有用。夏山学生一般16、17岁毕业(最晚到18岁),毕业时学生大多对自己都有打算,思想相当的独立,想读大学的话会自己查找适合的学校或专业,老师反而做的很少,只是提出建议参考。海英认为夏山毕业的孩子和其他学校孩子最大的不同在于:夏山的孩子充满了自信,精神独立。(记得我和房东简妮谈到夏山时,简妮也是说夏山的孩子比一般别的孩子要自信许多。)海英每周在夏山有3次课,我问她有在别的学校上课吗?她说9月份会有另外的学校要她去上,但她强调:如果夏山的课和别的学校有冲突的话,她的首选一定会是夏山的。呵呵,这也让我感触多多,这几天与夏山人的接触,不管老师还是学生,她们都对夏山有极深厚的感情。还没有听到说不喜欢夏山的声音,呵呵。夏山学生还让我感到特别有礼貌,只要在路上碰面,不管是否认识都会跟我们说:hello。有时距离比较远,也会对我们挥挥手。和海英的交谈让我们也很受鼓舞。谈完后去找COCO,竟然还在教室里,和老师在玩牌,很开心的样子。我们就悄悄地走了。第二天下午就要回武汉了,明早再去和COCO告别吧。出学校吃了中饭,在镇上碰到3个夏山学生(我们和他们并不熟),他们认识我们,说:刚才他们出来时COCO想一起来,但夏山有规定,COCO这个年龄必须和15岁以上的孩子才能出校,他们只有13、14岁,所以就拒绝了COCO。但因语言不通解释不清,感觉COCO有些不高兴,请我们去跟COCO解释一下,他们感到很抱歉。听他们说我感到欣慰,这些大孩子很负责任地告诉我们,让我们感到他们对COCO的关心,也不会担心他们会欺负COCO。虽然知道儿子此时此刻正不开心,我们还是忍住了不去学校,明早再去说吧,在学校总会遇到不开心、受委屈的事情,我无法包办一切,COCO也需要自己去面对、承受。关于离别,想像了无数次,很怕自己会受不了,结果完全以我没有想到的就面对了。5月4号早上,我们刻意早点去夏山以免COCO在上课,(儿子已经2天没见到我们了)。去了卧室只见到天津,问他和儿子相处的如何,他说:大多说时候还可以啦,有时有点烦人。呵呵,毕竟是孩子,实话实说啦!不见COCO踪影,找到Pascel,她高兴地说儿子一切都好,说不知我们是如何教育COCO的,在她看来儿子很有自信,适应能力非常好。我们问以她的经验来看,儿子能否适应夏山的生活,她说完全没有问题。这么看来我们不用太担心了。正在这时看见Luka(德国孩子)和COCO在窗外玩,看到我们来了,COCO没有像前几天不愿我们来的样子,很高兴地跑进来。我问他,昨天是不是想和Luka去镇上,但Luka不带你而不开心了?不想儿子说:我没有不开心,我想他们可能以为我没钱所以不带我去。原来儿子把零花钱交给保姆Pascel保存了,他这样想也是有道理的哦!于是跟COCO解释了学校的规定。这时Luka问我们,他想在Meeting上提议允许他带COCO去镇上,我们是否同意。我说当然可以啦。由此可见,Meeting在夏山孩子心目中有多么高的地位,每个人都有权利修改学校的制度,多好的民主呀!也可以让COCO知道Meeting的重要性。又一次让我感受到大孩子对COCO的关心。这样好的环境、这样好的孩子们,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想到COCO昨天上了课,就问他上课的情况,结果他两眼茫然地说:妈妈,我昨天没有上课啊,我只是和老师在玩接着Pascel建议Luka带我们去木工房见见Weier(威尔),是Zoe的大儿子,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Weier聊时,COCO突然去摸Weier手臂上的汗毛,Weier就对COCO做鬼脸说笑。COCO又想动木工房的工具,Weier说要COCO想个东西来做,教他使用工具。COCO说要做枪,于是Weier找来一本书全是枪,COCO选了一个,Weier找了一块很好的木板,我不能想像在国内我们会用这么好的材料给孩子动手。Weier很快教COCO画草图,然后用电锯切出形状,用沙子打磨(COCO自己完成),用胶水粘枪筒。很快,一把木头枪就做好了。唉!又让我赞叹,这么好的条件让孩子自己动手!这时的木工房还有其他大孩子,COCO已经和他们都混熟了,在他们身上又串又跳的。另一个孩子也进来了,叫Tom(来自伦敦),COCO说Tom昨天教他玩滑板了(现在国内流行的滑板和英国的不一样,他们这里玩的是老式直板4个轮子的那种,主要玩极限。国内那种COCO已经玩的很溜了,还带去夏山了呢。),COCO想知道Tom的房间在哪,以后好找他玩。Tom欣然同意,带我们去了。但没想到他们大孩子的房间这么的臭,一股鞋子臭味,东西也够乱的,Tom也不好意思地说很乱,拿了滑板很快出来了。Tom的滑板倒是玩的极好,COCO羡慕不已。这时上午11点多,我们也该走了,要和COCO道别了,奇怪我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痛苦,搂着COCO说妈妈要一个月以后学校邀请家长搭帐篷露营时才能来看你了,COCO也有些不舍,我能感觉到他努力控制自己,表现得坚强,我忍住不要在COCO面前流泪,老公也抱着COCO转了几圈,COCO也开心地亲我们。就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