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硝酸二车间生产控制分析化验规程 批 准:庞世森文件编号:QSC1202007版 本:A修改状态:0页 码:24受 控 号: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7.03.1日 发布 2007.04.01日 生效稀硝部分一、混合气中氨浓度的测定。 1.1原理: 以定量的硫酸标准溶液吸收混合气中的氨,过量的酸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以硫酸消耗量求得氨含量: 2NH3H2SO4(NH4)2SO4 2NaOHH2SO4 Na2SO42H2O1.2 仪器 a 一般化验室用仪器 b 500ml真空瓶。 c 50ml滴定管。1.3 试剂 a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1mol/L。 b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 c 甲基红指示剂:1g/L 乙醇溶液1.4测定步骤 取一真空瓶,加硫酸标准滴定溶液(2.1.3a)30ml,将瓶口擦干, 均匀的将瓶塞磨口部分一层真空润滑脂,盖好后抽空至101.325KPa, 倒置真空瓶检查严密性。用干净的绸布将瓶部擦净。 置于万分之一的天平上称量,采样时,取样处是正压时, 打开阀门充分置换后调气体的流速,均匀转动活塞取样,在610秒内采完样。取样处是负压时,可先用置换瓶充置换后方可采样。待采样瓶冷却至室温后,将瓶擦净。 再用分析天平称量。两次称量之差,为采样之重。将采样瓶充分振荡 15分钟。开启活塞,小心冲洗。加3滴甲基红指示剂。用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2.1.3.b)滴定至橙黄色。1.5计算: 混合气中氨的百分含量X1按下式计算: 酸过量时: (V1C1-V2C2)0.01703 X1100 m 碱过量时: (V1C1V3C1)0.01703 X1100 m式中: V1加入过量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积,ml; V2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3滴定过量氨消耗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1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C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的浓度,mol/L; m取样的质量,g; 0.01703与1.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1.6计算: 混合气中氨质量百分数换算为体积百分数X2按下式计算。 X122.08 17.03 X2 100 X122.08 100-X1 17.03 1.293式中:X1氨的质量百分数,; 22.08在标准状况下氨的摩尔体积,L; 17.03氨的摩尔质量; 1.293 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g。1.7注意事项: a 必须检查真空瓶和采样管是否漏气。b 按瓶塞时,不得使硫酸进入塞内,以免抽空时抽出。二、冷凝酸分析(酸吸收塔各层酸度的测定)2.1原理 在混合指示剂的存在下,试样中的酸被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中和,以氢氧化钠的消耗量计算酸的含量。 HNO3NaOHNaNO3H2O2.2 仪器: a 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b 250ml锥形瓶。2.3 试剂 a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 b 甲基红-次甲基兰混合指示剂。2.4 测定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试样1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约(200ml)蒸馏水,加23滴混合指示剂,用NaOH标准滴定溶液(5.1.3.a)滴定至灰色。2.5计算: 酸度X8,以硝酸(HNO3)计,用g/L来表示 V1C0.06302 X81000 V 式中: V1消耗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 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 试样的体积,ml;0.06302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硝酸的质量。三、成品稀硝酸浓度的测定将温度计和比重计浸入所取的样品中,待比重计浮起平稳后记下比重计、温度计的读数,若温度计读数高于200C时,将所读的数减去标准温度200C,然后再加上比重计读数(若高于200C时用比重计的最后一位读数加上所得差值;若低于200C时,用比重计的读数最后一位减去所得差值),然后所得的读数就是稀硝酸的浓度(查表所得),所得读数乘以10就是样重。四、成品稀硝酸亚硝酸含量的测定4.1原理 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氧化样品中的亚硝酸化合物,再加人过量的硫酸亚铁铁溶液,然后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亚铁铰溶液4.2试剂和材料4.2.1. 18硫酸溶液:、硫酸亚铁钱溶液: 0.1mot/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0.1mot/L4.2.3 仪器:一般实验室用仪器4.2.4 分析步骤取一支250 ml,锥形瓶.加人100 mL蒸馏水 20 mL1+8硫酸溶液,加入10 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用移液管移取 10 ml成品酸样品,完全消失为止(约5 min),加人20 ml硫酸亚铁铵溶液,以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直至呈现粉红色于30 s内不消失为止,记录滴定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 为了确定在测定条件下,两种溶液的相当值,加人20 ml硫酸亚铁钱溶液,以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呈现粉红色于30 s内不消头为止,记录滴定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2)4.2.5 计算公式: (V0 +V1.一V2) C2.35X8 m样重C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I; Vo 一 开始加人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1 第一次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工;V2 一 第二次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五、出入口尾气中氧化氮含量的测定(氢氧化钠吸收法)5.1 原理 以氢氧化钠吸收氧化氮,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用硫酸回滴,以氢氧化钠的消耗量计算氧化氮含量。 NONO22NaOH 2NaNO2H2O 2NO22NaOH NaNO3NaNO2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5.2 仪器: a 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b 1000ml平底烧瓶 。5.3 试剂: a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 b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C(1/2H2SO4)0.1mol/L。 c 甲基红指示剂: 1g/L乙醇溶液。5.4 测定步骤 取平底烧瓶加入5mlNaOH标准滴定溶液(10.1.3.a)及200ml蒸馏水,加入指示剂(10.1.3c)23滴,将烧瓶抽空至101.325KPa。倒置检查是否漏气,然后采样。采样口连接三通及玻璃毛过滤器, 打开采样口阀门充分置换连接玻璃毛过滤器出口与平底烧瓶,慢慢开启活塞,取样在610内完成。充分振荡,使其吸收完全。开启活塞,测量瓶内余压。小心冲洗瓶塞,使洗液完全流入瓶中, 如呈黄色用硫酸标准溶液(10.1.3b)滴定至橙黄色,如呈红色则用NaOH标准滴定溶液(10.1.3a)滴定至橙黄色。5.5 出入口氧化氮体积百分含量X11按下式计算: (V1CV2C)22.4 显酸性时: X11100 (V1CV2C)22.4)V0 (V1C1-V3C2)22.4显碱性时: X11 100 (V1C1-V3C2)22.4V0 (V4 - V5)273(P1 - P2-PH2O) V0 101.325(273t)式中: V1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1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C2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 V2消耗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3消耗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4取样瓶的体积,ml; V5加入溶液的体积,ml; P1抽空的压力,KPa; P2取样后烧瓶内压力,KPa; PH20t时水的饱和蒸汽压力,KPa; 22.4标准状况下氧化氮的毫摩尔体积,ml; 273零度时的绝对温度,K; 101.325标准大气压,KPa。六、出入口尾气余氧的测定6.1 原理 铜在氨性溶液中,易氧化生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而所生成的氧化铜与氧化亚铜被饱和氯化铵溶液吸收而生成高铜盐与低铜盐, 低铜盐吸收氧而生成高盐,而高铜盐又被铜丝还原,而生成亚铜,反应式如下。 3CuO2CuOCu2O CuO2NH4Cl2NH4OHCu(NH3)4Cl23H2O Cu2O2NH4Cl2NH4OH2Cu(NH3)2Cl3H2O 4Cu(NH3)2Cl4NH4Cl4NH4OHO24 Cu(NH3)4Cl26H2O CuCu(NH3)4Cl22 Cu(NH3)2Cl6.2 仪器: 奥氏气体分析仪及一般化验室用仪器。6.3 试剂 a 氯化铵饱和溶液:称约25克氯化铵溶于100ml水中。(应有晶体存在) b 氯化亚铜20溶液:称120克氯化铜(称准至0.1g)溶于500ml水中。 c 铜丝(含铜99.9。 d 硫酸:20溶液,量取128ml硫酸缓缓注入700ml水中冷却,稀释至1000ml。 e 氢氧化钾:30溶液。6.4 测定步骤 将球胆经玻璃三通及玻璃毛过虑器与采样口连接,经三次置换后取样气至充满球胆。再将球胆与奥式气体分析仪连接。用样气置换三次后取样气100ml打开活塞提高水准瓶,使气体进入氢氧化钾吸收瓶中,吸收完全后,量取剩余气体的体积(V1),然后再压入铜液吸收,充分吸收45次,记下读数,再吸收23次至残气恒量为止,记下读数V2。6.5 计算 余氧体积百分含量 X13按下式计算: V1 - V2 X13100 V 式中: V样气体积,ml; V1吸收氧化氮后剩余气体体积,ml; V2残气体积,ml。七、冷凝酸中含铵盐的测定。7.1 原理 氨与纳氏试剂(碘化汞钾碱性溶液)作用生成络合物。当氨含量不大时,溶液为黄色,颜色的深度依氨的含量而变。氨的含量较高时, 形成黄棕色沉淀。反应方程式如下: Hg / 2K2(HgI2)3KOHNH4OH O NH2I7KI3H2O / Hg7.2 仪器: 一般化验室用仪器 比色管(25ml)7.3 试剂: a 无氨蒸馏水 按GB603制备。 b 氢氧化钠溶液:40g/L。 c 酒石酸钾钠:称取50克酒石酸钾钠溶于50ml水中,煮沸冷却, 定容至100ml。 e 标准氯化铵溶液: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分析纯氯化铵0.668克,用无氨蒸馏水转移至1000ml的容量瓶中,并用无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充分振荡混合均匀.吸取1ml稀释至100ml的容量瓶中,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0.01毫克硝酸铵。7.4 测定步骤 移取试样0.51ml 于用无氨蒸馏水洗净的比色管中, 用无氨蒸馏水稀释至15ml,用1mol/LNaOH标准滴定溶液中和呈中性, 加0.5ml 饱和酒石酸钾钠溶液, 再加0.5毫升纳氏试剂,以无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同时取25ml比色管10支,分别加入标准氯化铵溶液0、1、2、3、4、5、6、8、10、12ml,加入纳氏试剂0.5ml,以无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三分钟后比色。7.5 计算: 铵盐含量X19按下式计算,以mg/L表示: m1000 X19 V 式中:m与试样颜色相同的标准比色管中硝酸铵的亳克数;V所取试样的体积,ml。7.6 注意事项 a 如铵盐含量高,可将试样稀释后分析。b 若干扰离子(铁、铬、镍)过多,酒石酸钾钠隐蔽不了, 可先取试样1亳升加水5毫升,加过量的1mol/L氢氧化钠至棕色沉淀出现, 加水至20毫升,静置数分钟后,移取上层清液5毫升于比色管中,按上述测定手续分析。八、炉水磷酸盐的测定8.1原理在0.6mol/L的酸度(1/2 Na2SO4)条件下,然后与钒钼酸生成黄色的磷钒钼酸配合物,进行分光光度测定。8.2试剂 8.3.1.1 高硫酸铵8.3.1.2 10g/L酚酞指示剂:称取25g酚酞融于250ml95%无水乙醇中8.3.1.3 40g/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400ml水中,冷却至室温,并稀释至500ml。8.3.1.4 3169硫酸溶液:称取93ml硫酸溶于207ml蒸馏水中8.3.1.5 钒钼酸铵溶液:称取4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 溶于400ml水中,称1g钒酸铵(NH4VO3),溶300ml水和80ml浓硫酸的混合试剂中,把前者加入后一试剂中,并用水稀释至1L。8.3.仪器:一般化验室用仪器、分光光度计8.4分析步骤 a 取100ml经致密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干燥的锥形瓶中,2ml硫酸溶液(3169)、0.8g高硫酸铵和少许玻璃珠,在低温电热板上加热,煮沸30min。b在煮沸期间常补加水到试液中,以保持体积在1050ml之间,煮沸结束时,试液体积在10ml 左右。 c 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加1滴酚酞指示剂,用40g/L氢氧化钠调至试液出现持久的粉红色为止。再用硫酸溶液(3169)回滴使粉红色刚刚退去。 d 冷却至室温,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 e 吸取50ml样液于干燥的锥形瓶中,加25ml钒钼酸铵溶液,摇匀。f 按同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测定吸光度。g 根据测定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磷浓度。8.5分析结果的计算 (刻度线- ) 10 PO3-4工作曲线的绘制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炉水、给水中盐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总磷酸盐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炉水、给水中盐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总磷酸盐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10mg/L(以P计)。1.2炉水磷酸盐的测定1.2.1.方法概要根据在酸性介质中,水样中的正磷酸盐与钒钼酸铵溶液钒钼酸生成磷钒钼酸配合物,然后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1.2.2试剂 (1)钒钼酸铵溶液:称取4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 溶于400ml水中,称1g钒酸铵(NH4VO3),溶300ml水和80ml浓硫酸的混合试剂中,把前者加入后一试剂中,并用水稀释至1L。(2)磷酸盐标准溶液:称取0.2197g已105于干燥过的磷酸二氢钾保证试剂,溶于100ml试剂水中,并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0.05mg磷。吸取100ml溶液,注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0.025mg磷。1.2.3仪器:分光光度计、一般化验室用仪器1.2.4工作曲线的绘制 a 根据待测水样的磷酸盐含量范围,按表1所列数值分别把磷酸盐工作溶液注入一组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表1磷酸盐标准溶液的配制 容量瓶编号12 34567891011 标准溶液体积,ml0481216202428323640相当于水样中磷含量,mg/L012345678910 b分别吸取50ml配制好的磷酸盐标准溶液,注入相应编号干燥过的锥形瓶中,然后分别加入25ml钒钼酸铵溶液,摇匀。 c根据水样中磷酸盐的含量,按表2选用比色皿和波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2min后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并绘制工作曲线。表2不同磷浓度时比色皿和波长的选用磷含量,mg/L 比色皿,mm波长,nm 15 30 400420 37 20 400420 510 10 4204501.2.4.1水样的测定 a 吸取50ml经致密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干燥的锥形瓶中,加25ml钒钼酸铵溶液,摇匀。 b按1.2.4b、c步骤测定其吸光度。c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水样中磷达到含量。1.2.5分析结果的计算xyxy - n b100 (x2)x2 - nay-bx 1 x2 - (x)2 n相关系数:rb 1 y2 - (y)2 n九、pH的测定9.1仪器 9.1.1酸度计 :测量范围014pH;读数精度0.02pH。9.1.2复合电极:等电位点在pH7左右。9.1.3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9.2试剂 9.2.1 pH4 标准缓冲液准确称取 l0.21g 邻苯二甲酸氢钾 KH C 8H2O 4 , 溶于水 并定容至 1 L 。 由于此溶液稀释效应小 , 称量前不必干燥。此溶液放置几周后会发霉 , 加入少许微溶性酚或其化合物 ( 如百里酚) 作防 霉剂即可防止此现象发生。9.2.2pH7 标准缓冲液分别准确称取 3.5g 经 120 10 干燥 2h 并冷却至室温的优级纯无水磷酸氢二锅 Na2HP O 4 , 及3.4Og 尤级纯磷酸二氢铮 K H2P O 4 , 一起溶于试剂水并定容至 1 L 。 配好的溶液应避免被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沾污。 6 周后应重新制备。9.2.3pH9 标准缓冲液准确称取 3.81g 优级纯硼砂 (Na2B4O7.10H2O , 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并定容至 1 L。 配好的溶液应尽可能避免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四周后应重新制备。上述标准缓冲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 pH 值如表 l 所示。表 1标准缓冲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 pH 值温度,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性磷酸盐 硼砂54.016.959.39lO4.GO6.929.33154.006.909.27204.006.889.22254.016.869.18304.016.859.14354.026.849.10404.036.849.07454.046.839.04504.066.839.01554.076.848.99604.096.848.969.3分析步骤9.3.1 电极的准备新玻璃电极或久置不用的玻璃电极 , 应预先置于 pH4 标准缓冲溶液中浸泡一昼夜。使用完毕 , 亦应放在上述缓冲溶液中浸泡 , 不要放在试剂水中长期浸泡。使用中若发现有油渍污染 , 最好放在 0.lmol/L HCl,0.lmol/L NaOH,0.l mol/L HCl 循环浸泡各 5min 。用 I 级试剂水洗净后 , 再在 pH4 缓冲溶液中浸泡。9.3.2 仪器校正开启仪器预热 0.5h 后 , 按仪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零、温度补偿和满刻度校正等操作步骤。9.3.3 pH 定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列一种方法定位。9.3.3.1 单点定位选用一种pH值与被测水样相接近的标准缓冲溶液。定位前先用试剂水冲洗电极及塑料杯2次以上。然后用干净滤纸将电极底部水滴轻轻地吸干(勿用滤纸去擦拭,以免电极底部带静电导致读数不稳)。将定位溶液倒入塑料杯中,浸入电极,稍摇动塑料杯数秒钟。测量水样温度(要求与定位缓冲溶液温度一致)。查出该温度下定位缓冲溶液的pH值。重复调零,校正及定位12次,直至稳定为止。9.3.3.2 两点定位 先取pH7标准缓冲溶液依上法定位。电极洗干净后,将另一定位标准缓冲溶液(若被测水样为酸性,选pH4缓冲液;若为碱性,选pH9缓冲液)倒入塑料杯内,电极底部水滴用滤纸轻轻吸干后,把电极浸入杯内,稍摇动塑料杯数秒钟,按下读数开关,调整斜率旋钮使读数指示该测试温度下的pH值,重复12次两点定位操作直至读数稳定为止。9.3.3.3 水样的测定将塑料杯及电极用试剂水洗净后,再用被测水样冲洗2次以上。然后浸入电极进行pH测定,记下读数。十、电导率的测定10.1 方法概要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 , 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 , 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 , 其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 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 ( 即电极)插入溶液中 , 测量两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 定。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其定义是截面积为 1cm 2, 极间距离为1 cm 时 , 该溶液的电导。电导率 的单位为西每厘米(S/cm 。 在水分析中常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每厘米( S/cm) 表示水的电导率。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性质、浓度、溶液温度有关。一般 , 溶液电导率是指 25 时的电导率。10.2仪器10.2.1 电导仪 (或电导率仪) : 测量范围 010 S/cm, 相当于电阻范围 look10.2.2 电导电极简称电极 : 实验室常用的电导电极为白金电极或铂黑电极。每一电极有各自的电导池常数 , 分为三类 : 即 0.1 以下 ,0.l1.0 及 1.010010.2.3 温度计 : 精度应高于 0.5 。10.3试剂 10.3.1 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 105 千燥 2h 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 74.246g, 用新制备的 级试剂水 (20 2 )溶解后移入 lL 容量瓶中 , 并稀释至刻度 , 混匀。10.3.2 0.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 105 千燥 2h 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 7.4365g, 用新制备的 级试剂水 (20 2 )溶解后移入 lL 容量瓶中 , 并稀释至刻度 , 混匀。10.3.3 0.0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 105 千燥 2h 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 0.7440g, 用新制备的 级试剂水 (20 2 )溶解后移入 lL 容量瓶中 , 并稀释至刻度 , 混匀。10.3.4 0.00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于使用前准确吸取0.01mol/L氯化钾标注溶液,移入1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I级水(20 2 )稀释至刻度,混匀。以上氯化钾标准溶液 , 应放入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 , 密封保存。这些氯化钾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如表 2 所示。 表2 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溶液浓度,mol/L温度, 电导率,us/cm1 0 18 25 65176 97838 1113420.1 0 18 25 7138 11167 128560.01 0 18 25 773.6 1220.5 1408.80.001 25 146.9310.4 操作步骤10.4.1 电导率仪的操作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10.4.2 水样的电导率大小不同,应使用电导池常数不同的电极。不同电导率的水样可参照表3选用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将选择好的电极用级水冲洗23次,浸泡在I级水中备用。10.4.3 取50ml100ml水样(温度255)放入塑料杯或硬质玻璃被中,将电极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入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测定结果读数误差均在%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之。同时记录水样温度。 表3 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的选用 电导池常数,cm-1 电导率,us/cm 1.010 200010.5 计算10.5.1若水样温度不是25,测定数值应按下式换算为25的电导率值: St KS(25)= 1+(t25)式中:S(25) 换算为25时水样的电导率值,us/cm; St 水温为t时测得的电导,us; K 电导池常数,cm-1; 温度校正系数(通常情况下近似等于0.02); t 测定时水样温度,。10.5.2 对未知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或者需要校正电导池常数时,可用该电极测定已知电导率的氯化钾标准溶液(温度255的电导),然后按所测结果计算该电极的电导池常数。为了减少误差,用当选用电导率与待测水样相近的氯化钾标准溶液来进行标定。电极的电导池常数按下式计算:K= S1/S2式中:S1 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us/cm; S2 用未知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测定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us; K 电极的电导池常数,cm-1;十一、冷凝酸、成品酸氯根的测定11.1原理 在PH 6.5-9溶液中,氯化物和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而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以硝酸银的消耗量计算氯根的含量。 AgNO3 Nacl Agcl + NaNO2AgNO3 K2CrO4 AgCrO4 2KNO32.2.2试剂 a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40g/Lb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1mol/Lc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1mol/Lc 酚酞指示剂 d 铬酸钾指示剂2.2.3仪器: a 一般实验室仪器 b 250ml锥形瓶11.2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10mL试样置于预先盛有20mL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40g/L)NaOH标准溶液中和至显微红色,最后用(0.1mol/L)H2SO4标准滴定溶液中和至红色刚刚消失,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用(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砖红色即可。11.3计算 C(AgNO3)V(AgNO3)0.03545 cl = 106 V(样重) C(AgNO3)V(AgNO3)35.451000= V(样重) = C(AgNO3)V(AgNO3)35.45100十二、混合气中氧化氮、氧化率的测定。12.2 生成气中氧化氮含量的测定 方法12.2.1原理 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吸收气体中的氧化氮,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过量的氢氧化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回滴。 以氢氧化钠的消耗量计算出氧化氮含量。 NONO22NaOH 2NaNO2H2O 2NO22NaOH NaNO3NaNO2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12.2.2试剂 a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 b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1mol/L c 酚酞指示剂:10g/L。12.2.3仪器: a 一般实验室仪器 b 500ml真空瓶 c 50ml滴定管。12.2.4测定步骤 取一真空瓶加30mlNaOH(2.2.2a)标准滴定溶液,以下手续同(2.1.4)至用蒸馏水冲洗瓶。加酚酞指示剂(2.2.2c)三滴,用H2SO4(2.2.2b)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无色。12.2.5计算: 在计算中系将一氧化氮折算成氨,以氨的质量百分数X3计。 (V1C1-V2C2)0.01703 X3100 m式中: C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C2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 样品的质量,g 0.01703与1.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氨质量。12.2.6换算成体积百分数: X322.08 17.03 X4100 X322.08 100 - X3 17.03 1.293式中: X3氨的质量百分数, 22.08 在标准状况下氨的摩尔体积,L 1.293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g/L 17.03氨的摩尔质量。12.2.7注意事项 a 混合气与生成气的取样应同时进行以减少所测氧化率的误差。 b 充分振荡使NOx完全吸收。12.3 生成气中氧化氮含量的测定 方法12.3.1原理 以双氧水吸收氧化氮生成定量的硝酸,用氢氧化钠中和, 以氢氧化钠的消耗量计算氧氮的含量。2NOO22NO22NO2H2O22HNO3HNO3NaOHNaNO3H2O12.3.2试剂 a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 b 双氧水:3,取30双氧水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c 甲基红指示剂:1g/L乙醇溶液。12.3.3仪器 a 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b 500ml真空瓶 c 50ml滴定管。12.3.4分析步骤: 取一真空瓶,加3双氧水(2.3.2b)30ml均匀于瓶塞的磨口上涂一层真空油,按于瓶口,用真空泵将瓶内抽空至负压101.325KPa, 将瓶口倒置,检查严密性,用干净绸布将瓶外部净,于天平上称量, 将取样管以负压装置(水利抽气泵)进行置换, 直至玻璃管短接内的水珠被抽出的高温气体带走消失为止,然后连接真空瓶,慢慢转动活塞使气体在610秒进入瓶内,关闭活塞,待真空瓶冷却至室温,将瓶擦净, 称量出取样质量,将真空瓶振荡15min开启活塞,冲洗活塞加3滴甲基红指示剂(2.3.2C)以NaOH标准滴定溶液(2.3.2a),滴定至橙黄色。12.3.5计算: 在计算中将一氧化氮,以氨的质量百分数X5计。 CV0.01703 X5 100 m式中: C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消耗NaOH的体积,ml; m样品的质量,g; 0.01703与1.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氨的量。12.3.6 换算成体积百分数(按方法2.2.6)。12.4氧化率的计算: 生成气中氨的质量百分数 氧化率100 混合气中氨的质量百分数十三、开工时氨浓度的分析、动火氨浓度的分析。13.1 开工时氨浓度的分析(体积法)13.1.1 原理 用定量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吸收混合气中的氨,过量的氨或酸用酸碱中和的方法中和,用硫酸的消耗量计算氨的含量。 2NH3H2SO4(NH4)2SO4 2NaOHH2SO4Na2SO42H2O13.1.2 试剂 a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1mol/L。 b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 c 甲基红指示剂:1g/L乙醇溶液。13.1.3 仪器: 一般实验室用仪器、1000ml平底烧瓶。13.1.4 测定步骤: 取平底烧瓶,用滴定管加入30ml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3.1.2 a) 和蒸馏水约 200ml, 将烧瓶抽空至101. 325KPa。将烧瓶倒置检查是否漏气(看有无气泡产生)采样时置换取样处,然后把瓶子翻转采样至烧瓶没有压力为止。充分振荡烧瓶,等吸收完全后, 打开活塞用蒸馏水冲洗瓶口,并将冲洗液收入瓶内, 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3.1.2c) 然后用酸碱中和的方法滴定至中性,以硫酸的消耗量计算氨含量。13.1.5计算: 以氨的体积百分数X6表示 VC22.08 X6100 VC22.08V0 1000P273 V0 101.325(273t) 式中: V消耗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的浓度,mol/L; V020时,瓶子的真实体积,ml; 22.08标准状况下氨的毫摩尔体积,ml; 1000是烧瓶的体积,ml; 273温度在零度时的绝对温度,K; t 室内温度,; P抽空时实际真空压力,KPa; 101.325标准大气压,KPa。13.1.6 注意事项 a 防止抽真空时把硫酸抽出,烧瓶不能漏气。 b 防止采样时瓶内溶液倒流。13.2 开工时氨浓度的分析重量法 其分析方法与正常生产时分析方法相同,可按(2.1)进行测定。13.3 动火时氨含量的分析。13.3.1原理 以定量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吸收动火区的氨,过量的酸或氨用酸碱中和,以硫酸的耗量算出动火区的氨含量。 2NH3H2SO4(NH4)2SO4 2NaOHH2SO4Na2SO42H2O13.3.2 仪器 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3000ml平底烧瓶。13.3.3 试剂 a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1mol/L。 b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1mol/L。 c 甲基红指示剂:1g/L乙醇溶液。13.3.4测定步骤 取平底烧瓶,加入5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3.3.3b)及蒸馏水约100ml,加23滴甲基红指剂(3.3.3c),将烧瓶抽空至101.25KPa,将真空瓶倒置,如无气泡产生,说明不漏气。在动火地点, 将真空瓶倒置并转动活塞,利用负压取样。 气泡速度以能看出小气泡连续从溶液中出现为好。取至常压(不再鼓泡为止),充分振荡后测余压,看溶液颜色是否变化,如仍呈红色,说明氨气含量小于0.5,可以动火,如果溶液变黄,则不可以动火。如需确定含量时,前者用氢氧化钠(3.3.3a )滴定至橙色,后者用硫酸(3.3.3b)然后采样,将烧瓶充分振荡后, 冲洗瓶塞冲洗液一并收入瓶内,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中和滴定, 以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氨的含量.13.3.5计算 以氨的体积百分数X7表示 (VV1)C22.08 显碱性时: X7100 (VV1)C22.08V0 (VCV2C1)22.08 显酸性时: X7100 (VCV2C1)22.08V0 (V3-105)273P V0 101.325(273t) 式中: V 加入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1滴定用去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C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22.08在标准状况下,氨的摩尔体积,ml; 101.325抽真空的压力,KPa; P抽空时实际真空压力,KPa; t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抵押借款合同协议模板
- 2025合作伙伴合同转让协议
- 汽修店雇工合同范本
- 遗失补签合同范本
- 装修顶房合同范本
- 2025电影特效制作服务合同
- 小区翻新清洗合同范本
- 配件合作合同范本
- 经委房屋出售合同范本
- 欠款个人担保合同范本
- 巡察整改工作课件模板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农机驾驶维修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理论试题
- 2025年幼儿园教师岗位聘任协议(含资格认证及薪酬激励)
- 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银行收息管理办法
- 海外房产投资项目方案(3篇)
- 初中地理学科课程规划方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一次函数的图像》-完整版课件
- 电子束曝光机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