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海图ECS型式认可试验大纲.doc_第1页
电子海图ECS型式认可试验大纲.doc_第2页
电子海图ECS型式认可试验大纲.doc_第3页
电子海图ECS型式认可试验大纲.doc_第4页
电子海图ECS型式认可试验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前 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3 术语和定义 .44 要求 .64.1 电子导航一般要求 64.2 导航显示器上导航相关信息的显示 .255 工作和性能的要求 . 405.1 海图信息 405.2 位置监视 425.3 航线设计 435.4 航行监视 445.5 航行记录 455.6 计算和精度 455.7 接口 . . 466 产品出厂检验 . 49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测试指南 .51A.1 IEC 60945的适应性 .51A.2 ISO 9241-12要求的测试方法 . .51A.3 符合要求 . 52A.4 模拟 . 52A.5 电子海图测试数据库 . 52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ECDIS备份配置对照表 . 53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存在特定条件的区域 .54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告警和指示 55前 言本要求对船载电子海图系统(ECS)的功能、性能技术要求、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要求的检验结果进行了规定。本要求主要参考了IEC 60945-2002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一通用要求一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 61174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一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一工作和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 62288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一船载导航显示导航相关信息的表示一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在技术内容上尽量保持与相关标准的协调。1 范围本要求规定了ECS的最低性能标准和测试要求。ECS可作为中国国内航行船舶的主要导航手段。当ECS作为主要的导航手段时,为确保ECS失效时的航行安全,船舶应有足够的后备布置。ECS分类如下:“A”类ECS,可作为国内航行船舶的主要导航手段,也可作为ECDIS设备的后备布置,但需符合MSC.232(82)附录6和IEC 61174(见附录B)的要求。“B”类ECS,可用于未要求配备“A”类ECS的国内航行船舶,并可作为其导航手段。“C”类型ECS,适用于辅助导航,用于船位标绘和监视。本设备属于“A”类ECS,同时满足MSC.233(82)附录6和IEC61174(见附录B)的要求,可作为ECDIS设备的后备布置。同时,本设备属于IEC 60945定义的室内设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要求。IEC 60945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性能要求 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 61162-1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数字接口 第1部分:单发和多收IEC 61162-2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数字接口 第2部分:调整率单发和多收IEC 61162-3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数字接口 第3部分:串行数据设备网络该设备采用的GPS模块是美国GARMIN公司生产,GARMIN公司是该标准的制定的主要厂商。IEC 61174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 工作和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 61993-2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自动识别系统(AIS) 第二部分:通用自动识别系统(AIS)A类船载设备 工作和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 62287-1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B级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第一部分:载波侦听时分多址技术(CSTCDMA)本设备未加装AIS模块,也不支持AIS数据输入。IEC 62288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船载导航显示导航相关信息的表示 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 62388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船载雷达 性能要求 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不支持雷达IMO MSC.232(82)-2006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性能标准IHO S-52ECDIS海图内容和显示特性技术要求IHO S-52 附录2ECDIS的颜色和符号规范IHO S-52 附录2附件AIHO ECDIS表示库IHO S-57IHO数字航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IHO S-60WGS 84坐标变换用户手册IHO S-61光栅航海图产品规范本设备支持S57海图格式,不支持光栅地图IHO S-63IHO数据保护方案本设备符合暂行标准5.5.1(航行记录)条款ISO 19379船舶和航海技术ECS数据库内容、质量、更新和测试NMEA 2000航海电子设备接口标准3 术语与定义3.1活动的AIS目标附加图形显示信息的活动AIS目标(如船艏线,速度向量等)3.2 自动识别系统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符合IMO决议MSC.74(69)附录3和IEC 61993-2(如A类AIS)或IEC 62287(如B类AIS)。3.3 共同参考点 consistent common reference point (CCRP)测量本船位置、艏向、目标距离、方位、相对航向、相对速度、最近会遇点(CPA)或最近会遇时间(TCPA)时本船上的公共参考位置,一般为船舶操纵位置。可使用一个替代的位置(或多个位置)并需要与基本CCRP(如船舶坐标轴心)有明显的指示或区别。3.4 ECDIS基本显示 (基本显示的图层内容)海图第一次在ECDIS显示时应显示的信息层。该信息层主要用于航线设计和航行监控,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改变。3.5 电子海图系统 electronic chart system (ECS)符合本要求的导航信息系统,但并不完全符合ECDIS的要求。3.6 电子海图数据库 electronic char database航海图和航海出版物的标准电子海图数据库(如ENC、RNC和ISO 19379 ECS数据库)。3.7 电子航海图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 (ENC) 内容、结构和格式符合标准的数据库,符合IHO S-7及其附录B要求,且由政府航道机构或其他相关的政府部门发行。3.8 电子定位系统electronic position fixing system (EPFS) 能够自动连续不断更新本船位置的无线导航系统接收机。3.9 内河ENC 内容、结构和格式符合标准的数据库,由政府航道机构或其他相关的政府部门发行且适合内河船舶航行需求。3.10 航海图和/或航海出版物专用的地图或图集、或按上述地图或图集编制的数据库,由政府发行且适合海上导航要求。3.11 航海通告 notice to mariners (NtM) 由政府出版的定期出版物,提供海图更新或航海出版物相关的信息。3.12 主要导航手段 用于本船航行计划和航行监视的主要方法。3.13 雷达 符合IMO MSC.192(79)决议和IEC 62388要求的系统,或符合IEC 62252。3.14 光栅航海图raster navigational chart (RNC) 航道机构出版的纸海图的复制品,符合IHO的标准(如IHO S-61)且满足海员导航要求,RNC通常用于单一海图或海图集的一些标准中。3.15 系统电子航海图system 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 (SENC) ECS制造商内部格式数据库,由ENC及其更新无损地转换而成。SENC也包含船员添加的信息和其他数据源的信息。3.16 SENC发布权 指经过政府授权,允许以一种SENC格式发布ENC数据。ENC到SENC的转换软件应通过认可。SENC更新机制不应低于ENC的更新机制。应维护ENC数据的版权。3.17 受试设备 (EUT)为进行型式认可试验而指定的设备样机,包括使该设备功能完整化的任何辅助部件和系统,例如制冷、加热和机械减振器等。4 要求4.1电子导航一般要求4.1.1 IEC 60945的适用性4.1.1.1要求(以下标号对应IEC 60945章节号)4.1 通用要求4.1.1 概述4.1.2 通用要求当一套设备含有本大纲要求以外的某一装置时,该附加装置的操作以及(在合理可行时)失灵不应降低设备的性能。设备的安装应使该设备符合IMO要求。4.2 设计和操作4.2.1 人机工程和HMI(人机接口)4.2.1.1 通用要求设备应便于操作,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规定;任何时刻,用户应能方便地开发和维护人机界面的状态;人机界面不得增加工作量的方式,导致安全风险相关的业务需求。4.2.1.2 布置操作控制器数及其设计和功能状况、位置、布置和大小应以简单、快速和有效操作为目的。4.2.1.3 操作控制器的布置应减少疏忽操作的机会。凡不需要通常操作的控制器不应放在进出便利的位置。4.2.1.4 识别所有操作控制器应允许正常的调节以便于操作并应在通常操作位置易于识别。控制器和指示器应用英文标识,标识可使用IEC 60417或设备相关标准定义的英文标识。4.2.1.5 屏幕显示和指示屏幕应显示与功能一致的信息,不应显示与任务无关的信息、文字和图形。应至少提供英文。菜单应根据任务分组。任何相同的项应始终运转一致。从一个菜单跳转到其他菜单时,用户无需记录信息。所有的操作,系统状态都应可见。所有用户操作所需的信息都应有效。任何正在使用的模式应区别标记。任务请求的响应时间应是常数。任何操作应在短时间响应。当一个可被察觉的延时发生时,应给出明显的指示。显示的文本应显示清晰,且易于理解。应使用航行术语。所有信息的显示不应降低夜间的可视性。4.2.1.7 操作安全性该系统将试图防止出现确定的用户操作错误。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一切错误操作之前,须进行确认。当一个操作会导致一个检测错误,在可能的情况系统应给予如包括撤消和清晰的撤消/重做选项。4.2.2 硬件设备上与安全相关的设计应简单。设备的设计,应使得错误的操作不会导致设备或操作人员的伤害。4.2.2.1 通用要求设备的相关安全功能在设计上需是简单的。设备的设计应使得控制器的误用不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操作控制器,不经意的操作可能关闭设备,导致性能下降,或者是引起对操作员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错误指示,应该被保护使之免除无心操作的影响。用于免除或阻止对于任何可选工具的控制的不适合的看法已制定了规定。如有提供一个带有数字“0”到“9”的数字输入面板,数字应被完美的排列,符合ITU-T建议E.161/q.11(4x3排列)。无论如何,当提供一个包括文字和数字的键盘设计,正如办公系统和数据处理设备所用的.数字“0”到“9”可以二选一,根据ISO 3791来排列。4.2.2.2 告警和指示设备要配备测试装置,允许所有操作指示器(警报、警告和常规)的测试,以及有关的设备标准要求的显示设备.警报指示器在正常的条件下(指安全条件)不应亮灯。警报指示器应是红色的,或者显示时,是红色的或加亮的。当警报信息显示在彩色显示器时,如果显示系统的一个颜色发生故障,警报状态应保持可见的,距离源头1米的声音强度应该大于75分贝但不能超过85分贝.4.2.2.3 照度当设备可能要安装在一个需要低强度的周围照明的地方,在设备上或船厂上要配备足够的可调节的照明度以便随时激活控制器识别和帮助阅读指示器。必须提供方法以降低能够妨碍航行的设备光源输出的亮度.任何外部照明要求应清楚地在设备手册中说明。照明应不炫目并可调至消失的,除了那些在报警状态下照明的警报指示器,以及要求开或关或重开设备的指示器,或者是用于开始遇险警报,在适合的外部照明条件下应是清楚可见的。设备的透明覆盖物不应引起反射从而降低可读性.4.2.3 软件4.2.3.1 通用要求构成测试中设备运转的软件,其设计和测试采用的工作条例规定应详细说明并符合主管当局审核通过的品质控制系统。工作条例应规定软件发展使用的方法学及应用的标准.除了其他标准以外,它还应该包含以下标准:综合软件应构造成支持单一模块或关联模块组的分离测试.连接控制功能的安全保护功能应该是安全优先。软件构成应最小化未被发现的问题和故障,支持软件的维护和更新。生产商应提供文件,来示范测试中设备的软件是根据工作条例规定和条款4.2.3例如方块图,数据流图或状态图要求来发展及测试的。4.2.3.2 操作安全性应该提供工具来保护所有合并在设备中的操作软件。一台设备要求的用以帮助按照它的设备标准运转的任何软件,包含用以初始激活和再激活的软件,应该以一个用户无法进入的方式永久地安装在设备里。在常规使用中用以按照设备标准运转的设备中的任何程序软件,操作员不能增加,修改或删除。在操作中使用的和存储在系统里的数据应以这样的方式被保护,用户必需的修改不能够危及它的完整及准确。无论何时都应嵌入有关的默认值来推动要求的设备操作。设备中基本的可用信息和有关安全功能的显示及更新,不应受到设备所处的任何模式例如对话模式的约束。当呈现的信息是不确定的或者是得自相冲突的来源时,设备应做出说明。4.2.3.3 监视应提供方法来自动监控操作软件和设备中存储的数据。检查应在系统启动期间以及常规间隔中执行,正如生产商的文件中所说明的。当一个非自动地可量获的错误或故障发生时,系统应发布一个工作站的用户可以看到的独立警报。4.2.3.4 操作系统应允许功能键加速普通次序的选择。4.2.4 内部单元连接为了外部通讯.设备应遵守标准通讯协议和适用的IEC61162系列的数据形式。如果一套设备与一套或更多套设备连接在一起,每套应以这样的方式履行任务,单一设备不应影响到其他设备。如果数据交换失败,只要它的功能不依靠于数据,设备应能够工作。4.3 供电4.3.1 极限供电根据有关的标准要求,设备应在轮船正常的电源变化范围内连续运转。4.3.2 极端条件为保护设备免受过电流和过电压,电源极性或相序的短期瞬变和偶发逆转的影响的方法应是一体化的。4.3.3 供电瞬时波动和供电故障如果规定设备应使用多个电源工作,则应提供从一个电源迅速变换到另一个电源的装置,但该装置并不需要安装在设备之中。4.4 环境适应性设备要能够在不同的海洋状态、船舶运动、振动、船舶可能经历的湿度和温度下持续运作。为了贯彻本标淮,设备应分成以下四类:a) 便携式的b) 室内的(原类别B)c) 被暴露在外界的(原类别X)d) 海水中的或与海水持续接触的(原类别S)设备手册应说明设备类别。4.5 干扰4.5.1 电磁兼容按照SOLAS公约第三、四和五章的有关要求,应采取所有合理和实用的措施来确保有关的设备和船上其他无线电通讯和导航设备间的电磁兼容。4.5.2 噪声所有装置的机械噪声应被限制到不影响船舶安全相关声音的听力。4.5.3 磁罗经安全距离凡通常安装于标准罗经或操舵磁罗经附近的设备的装置应清楚标明可能安装装置的位置距此类罗经的最小安全距离。安装设备的最小安全距离,可以二选一地,在设备手册中说明,但便携式设备须总是标记在设备上。ISO 694定义“邻近”,为相对于罗经5米内的分隔。对于没有标记罗经安全距离的设备,设备手册应包含这样一条指示,即设备应被定位在以上所定义的“邻近”之外。4.6 安全性只要是可实行的,应防止意外进入危险电压区。所有部件和配线,其直流或交流电压或两者(不同于射频电压)合成一个大于55V的峰值电压应被保护防止意外进入,并且当保护盖被移开时应与所有的电能源隔离。二者选一地,设备应被构成只能通过使用专用的工具来进入这样的电压区.比如扳手或螺丝起子.在设备里和保护盖上两者都要有明显的警告标签。应提供方法使设备外露的金属部件接地,但这不应使任何电能来源的终端接地4.6.1 意外危害电压防护应采取所有的保护措施来确保设备辐射的电磁射频能量不会危及人员。4.7 维护设备应设计成主要的装置能够被容易替换,对于船上的修理不需要精细的重新校准或重新调整。设备应构造和安装成易于检查和维护。4.7.1 硬件维护设备应设计成软件的维护容易在船上执行.维护应支持本标准4.9(标记和识别)的标签条例。维护之后不要进行用户再培训。船上的文件应随着软件维护更新以反应任何引进的变化。4.7.2 软件维护设备应设计成软件的维护容易在船上执行.维护应支持本标准4.9(标记和识别)的标签条例。维护之后不要进行用户再培训。船上的文件应随着软件维护更新以反应任何引进的变化。4.8 设备手册应提供足够的信息使设备能够适当地运作和由适合资格的船员维护.操作和服务手册应该:a) 以英语书写;原文:b) identify the category of the equipment or units to which they refer(4.4);b) 说明他们参考的设备或装置类别(4.4);c) 在设备这样设计的情况下,故障诊断和下至组分级的修理都是可以实行的,提供足够的电路图,元件布置和组合零件单。d) 在设备包含综合模块的情况下,故降诊断和下至组分级的修理是不可实行的,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使不完善的综合摸块能够被定位,识别和取代。其他摸块和那些不形成摸块部件的离散的成份也就符合4.8 c上的要求。此外,应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安装设备,以便它能依照有关的设备标准来运作,重视要求被安装在桥楼的其他设备的限制4.9 标记和识别每一套设备都要在外面标记以下信息,在正常的安装位置应是清楚可见的:1) 指明生产商:2) 设备型号或者它所进行的类型测试的模型辨识:3) 配置的系列号二者选一地,标记可以在设备启动时在荧光屏上显示。设备应在运送到船上之前被标记,也可以是在船上安装时。包含在安装软件系统中的每一软件元素的名称和版本要么被标记在设备上,要么在开启命令时被显示出来.当标记和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只在荧光屏上显示时,这些信息也应被包含在设备手册里罗经安全距离的标记要求见4. 5. 3。4.1.1.1.1 遇险报警ECS不应提供IEC 60945 4.2.1.8中规定的遇险报警功能和专用遇险按钮。4.1.1.1.2 电源瞬时波动和电源故障当断电恢复后,无需用户重新设置,ECS应恢复操作,并以最近的设置进行显示。4.1.1.2 测试方法和要求的结果4.1.1.2.1 遇险报警通过观察确认,ECS不提供IEC 60945 4.2.1.8中遇险报警功能或专用的遇险按钮。4.1.1.2.2 瞬时供电波动和供电故障抗扰度当断电恢复以后,可恢复工作并使用最近的设置进行显示。4.1.1.2.3 环境适应性检查制造商的零件、材料和涂层信息,应满足IEC 60945 8.12防盐雾试验要求。4.1.1.2.4 显示单元的辐射检查制造商提供的显示单元(VDU)辐射的安全信息,应满足IEC 60945 12.3的要求。4.1.1.2.5 IEC 60945测试方法5 测试方法和要求的结果5.1 概述测试分为技术测试与操作检查。有关运行、耐用性、EMC方面的技术测试一般在实验室或测试设备上测试,检查设备操作所用到的器件是否全面的操作检查可在实验室或是船上进行。确认技术上的性能至少需要2步或更多步骤。用于确认可选择的参数的使用是否与设备标准中规定的一致的是操作测试。确认设备动作的步骤是操作检查。操作的测试与检查,以及每一测试应被完整的定义在设备标准中。如果没有设备标准或操作测试没有被描述在设备标准中,则操作测试就应在测试计划书里定义且在测试报告中描述。耐用性测试是为了测试设备对船板暴露部分,运输及装载的抵抗能力而设计的。EMC测试是为测试任一的检查设备要有意的设想船用的电磁环境操作,或者不利的环境。除非别处有声明,否则,仅当设备在进行EMC测试,操作测试时才提供电源。有关EUT在测试中如何开机,持续及操作的信息应给予资料提供。6 操作性检查6.1 人机工程学和HMI(人机接口)6.1.1 通用要求操作标准应使得正常设备在各种操作模式都是可行的,且允许有些操作模式是通常情况所要求的范围之外。在使用过程中,应在各种条件下所有方位进行不同的操作,以使它们所起的作用不同,并且所有的操作都是以我们预想的方式进行。6.1.2 布置操作符数字的外观设计,功能方式,位置,排列和尺寸应当简单,快速而且有效操作来设计。操作符则应安排在功能组中。功能键的设计应兼顾它们的重要性,比如为紧急事件设计的功能键置于显著的位置,设计出独特的外观并致力突出它的功能。检查操作控制器件的样式,它们的图案和功能方式,位置,排列和尺寸应满足简单,快速和操作灵敏,并确保功能键依照它们对应的功能逻辑地排列。检查每个控制件的外形和尺寸应适合于它的操作方式。轨迹球,操纵杆和鼠标的检查是控制员能够发出任何结合X,Y轴的信号值,并在控制员没有驱动机件时不会离开屏幕边缘。操纵杆的检查是它应有原始位置并具有复位的功能。检查线性控制器和指示器上移或右移代表值的增加值的有效值。检查用户能及时发现航向的改变,方位的变化必须以数字的形式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检查和控制器相连的指示器和控制指标相关的设备元件应容易区别于其他功能的器件。6.1.3 操作所有的操作控制器应使正常调节变得易于完成,且尽可能减少疏忽操作的机会。一个控制器件的操作不应导致与它本身的关联指标暗化。在所有的操作中,应有一种明显的标记或一贯简单的动作来从错误选择中恢复或离开并非期望的状态。应使用户开始、中断、重新开始和结束一个操作成为可能。未完成或中断的手动输入不应抑制设备的操作。检查所有控制件和指标的易用性和正确性,以及和他们的功能和环境关联的一般的适用性,例如,预期中的外界的照明和声音。一个控制器件的操作不应导致与它本身的关联指标的暗化。检查在所有的操作中,有一种明显的标记或一贯简单的动作来从错误选择中恢复或离开并非想要的状态。检查对一个用户在开始,中断,重新开始和结束操作时易于达到。6.1.4 识别所有的操作控制件和指示器应在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易于识别和读出。控制器件和指示器应以英文标识,且标记在设备上的标准标识将会在使用中用到。6.1.5 屏幕显示和指示显示器将显示与他们功能一致的简单信息,与任务无关的信息将不会显示,无关的文本和图形将不会显示。菜单将会依照任务来分组。各种表述一样的项目将归为同组。用户不必记忆从菜单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的信息。在所有操作中,系统状态将会通过基本的资料显示来观察。用户完成一项操作所需的全部信息应在显示过程中被提供。使用的每种模式都会通过显示被明显识别。应使屏幕上的每一种操作都能返回到它上一级操作的原始状态。反应的时机应与任务要求要一致,不管多短暂的动作都会产生清晰的反应。任一可察觉的回应延迟发生,都应给出显著的指示。显示文本对用户应具明显提示性并易于理解。尽可能使用简单自然的语言。设备应使用航海术语。所有信息应在高对比的背景中提供,尽可能在夜里发出少许亮光,以便它不会降低观察人员的夜视水平。确保菜单的组合与它们的功能环境一致,菜单层次状结构的设计必须使每一菜单子项所需的操作步骤最少,并且使用户容易知道自己当前在菜单中的位置。如果菜单选择提供快捷键,菜单的快捷键必须由菜单标题的首字母或菜单标题构成,而非任意一个字母。确保菜单仅显示当前用户当前可用的选项,确保当鼠标滑过时,菜单子项被高亮显示。检查菜单子项能处于关或开的状态,开的状态要突出表示用以区分关的状态,用户要能通过期间的选取来切换菜单子项的关或开状态。确保每一菜单子项的显示都与其功能相关。检查用户从一个对话框进入另一对话框时不用记住上一对话框的信息。检查系统中所用的航海术语与SMCPs一致。检查所有的操作中,系统的状态都通过数据提供给用户,是用户能看到的。检查用户响应一种操作所需的所有信息必须在当前屏幕上可用。检查响应时间的长短应与任务所需的时间相一致,并且每一种操作都能在短的时间内有响应。如果较长时间没有响应,应提供一个可视的标志。检查每种使用的模式都被显示得淋漓尽致。检查每一步的操作都能返回它上一级操作的原始状态。检查所显示的信息对用户都是清晰易懂的,确保所有文件所使用的字体和大小都是一致的,对于任何一种字体,必须做到严格区分如下字母:X与K、T与Y、I与L、I与1、0,Q和O、S与5及U与V。检查每种数据都有它自己的单位。检查所有信息的显示都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检查高亮显示很明显,并且在不再需要高亮显示时则没有高亮显示。检查闪屏仅用来表示警告,并且每次闪屏只能占据整个屏幕的一小部分,当用户要读取警告界面上的内容时,最后闪动警告符号,而非闪动警告内容,最好不要用两种频率的闪屏,那样它们会在时间上同步。6.1.7操作安全系统必须些能预见的用户可能产生的错误发生。那些不可撤消的操作,在执行前必须先给予确认,当操作引起民了明显的可察觉的错误时,系统须给出UNDO或REDO的选项。确保用户有可靠的方法仅通过一个操作就能返回到一个已知的安全状态。6.2 硬件6.2.1 通用要求与安全相关的设备应设计得简单。EUT的设计必须做到在错误操作的情况下对设备没有损害,对人不会有伤害。6.2.2 告警和指示设备都装有其他标准设备所拥有的能进行测试显示设备、音频设备的各种操作器件。具体含义不明,我们是否能做到警告及警报器在正常情况下不用发光,但当在显示时警告应为红色或其他高亮显示。当警告信息被显示在彩屏的VDU上时,即使系统有哪种颜色没有显示出来,我们仍应确保警告信息能被看清楚。到1米外的地方都能听到警报,则应使问题是最少75dB,但不能超过85dB。6.2.3 照度任何外部照明设备应清楚的标识于设备手册上。确保设备的所有灯光都不耀眼且在灯光要熄灭时可以缓缓调节亮度,而在警报情况下的警报器有形状,停机或开始降低警觉性的指示器例外,它们在有周边光照的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清晰可见,透明灯罩不应产生降低清晰性的反射光。6.3 软件6.3.1 概述在设备的设计及整个操作过程中所有的测试中所用到的准则方法应新人正规机构授权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准则中应定义软件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及标准。复杂的软件在结构设计上应支持单模块测试或集成测试。与功能相关的安全性措施必须优于功能的实现。结构必须支持在维护及更新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降低出现潜在的问题及更新失败。原文:The manufacturer shall supply documentation demonstrating that the software of the EUT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code of practic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4.2.3 e.g. by block, data flow or status diagram.只能说翻译多数用意译,如果逐单词意思去抠,那这份文档很多应该讲是不合格的了厂家应提供书面说明,说明EUT软件的开发与测试遵从4.2.3规定的方法与需求。6.3.2 操作安全应提供保护措施使所有的操作软件都不会崩溃,依照设备标准,设备操作过程中所需的任何软件,包括它的激活/再激活都必须永久性安装在设备中,只有这样,用户才不会触及到这类软件。用户在设备标准规定的设备操作过程需安装在设备内的程序软件的基础上不得添加、修改、删除任何软件程序。动作过程中的数据及保存在系统的数据都应得以保护,以使用户所做的必要修改及添加都不会对数据的整体性及正确性构成危险。默认值必须在能简化设备操作需求的有关的任何地方都给予提供。鉴于在要在各种模式下动作,比如对话框模式,基本数据及功能相关的安全性的更新、显示都不能晦涩。6.3.3 监视需要提供能够自动监控运作的软件及已经保存的数据的方法。这种追踪必须在系统开机或正常间歇期间都执行的。正如在操作手册中描述的一样。当出现一个不能自动修复的错误或过失时,系统应专程向在工作站的使用都发出能使察觉到的警告。6.3.4 操作系统可以允许操作功能键来加速顺序命令的选择。6.4 内部单元连接如果设备的一个单元连接了一个或多个单元,那么各自的运行都应维持,只有这样,一个单元的运行将对其他单元运行所需的条件不会造成影响。即使在数据交换失败的情况,只要功能的实现不依赖这数据则是设备应正常运行。7、供电7.1、极限供电设备需要依据需求在各种相关的标准电源下连续正常的工作。极限电源条件下,性能测试和性能检查应在下表所述环境条件下进行环境条件正常供电极限供电干热性能测试性能检查湿热性能检查无低气温性能测试性能检查正常气温性能测试性能测试7.2、极端条件各种保护方式组合使用,避免因过流、过压或短暂的意外电源极性反接或位序相反造成损坏。极端测试的电源条件:直流电/d.c.:+30% -10%7.3、瞬时供电波动该测试不适用于直流电源设备。7.4、供电故障如果设备电源是由几种电源共同完成,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电源能快速从一个电源转换到另一个电源,而没必要使几个电源合成一体。1)、目的模拟电源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中断及中途突然断电2)、试验方法EUT应被进行3次电源中断,且每次中断持续60秒3)、试验结果经测试,EMC的性能检查的必要结果应符合性能标准C;不应出现软件的崩溃,也不应出现一些基本数据的丢失。8 环境适应性8.1 概述8.2 干热 (Dry heat)1) 目的验证在高温的影响下,设备能正常工作。2) 依据标准IEC60945-8.2, 下述试验条件及方法完全引自该标准。3) 试验条件a、试验时,受试设备应在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 ( 交流设备 ) 下工作。对于散热设备,设备自带的冷却系统可以投入使用。b、试验温度 / 持续时间:55 3 /16h。4) 试验方法a、将设备放在室温条件的试验箱(室)中,然后将温度升高到553C,保温16h。b、在第1条规定的时间结束时,可接通设备中提供的各种温控装置。c、30min后将设备通电,使其连续工作2h,在此期间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测。d、在第2,3条规定的全部时间内,试验箱(室)温度应保持在553C。e、在第3条规定的时间结束时,仍将设备置于试验箱(室)内,试验箱(室)的温度应在不少于1h时间内恢复到室温条件。此后,设备应在室温条件下至少经过3h才能进行下一项试验。5) 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设备应无异常和受损现象,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8.3 湿热 (Damp heat)1) 目的验证在湿热影响下,设备能正常工作。2) 依据标准IEC60945-8.3, 下述试验条件及方法完全引自该标准。3) 试验条件a、温度:40 2;b、相对湿度:93 3%;c、持续时间:1016h。4) 试验方法a、将设备放在室温条件的试验箱(室)中,然后在30.5h内均匀地将温度升至40 2,同时相对温度升至(933)%。在此状态下保持1016h或按有关规定的其他时间。b、在2.3.4(1)条规定的时间结束时,可接通设备中提供的温控装置。c、30min后,应将设备通电,并使其连续工作2h。在此期间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测。d、在2.3.4(1)到2.3.4(3)条包括的全部时间内,试验箱(室)应保持2.3.4(1)条所规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e、在2.3.4(3)条规定的时间结束时,仍将设备置于试验箱(室)内,然后应在不少于1h的时间将试验箱(室)的温、湿度恢复到室温条件。在此条件下,设备至少暴露3h或直到湿气已经散发(取时间较长的一种),才可进行下一项试验。5) 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设备应无异常和受损现象,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8.4 低温 (Low temperature)1) 目的验证在低温的影响下 , 设备能正常工作。2) 依据标准IEC60945-8.4, 下述试验条件及方法完全引自该标准。3) 试验条件a、受试设备在试验期间除进行功能试验外,不通电工作。b、试验温度:-153。c、持续时间:16h。4) 试验方法a、将设备放在室温条件的试验箱(室)中,然后使温度降至-153C保温16h。b、在第1条规定的时间结束时,可接通设备中提供的温控装置。c、30min后,应将设备通电,并使其连续工作2h。在此期间温度应保持-153C,并对设备性能进行检测。d、在第3条规定的时间结束时,仍将设备置于试验箱(室)内,试验箱(室)的温度应在不少于1h时间将试验箱(室)的温度、湿度恢复到室温条件。此后,设备至少暴露3h或直到湿气已经散发(取时间较长的一种),才可进行下一项试验。5) 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设备应无异常和受损现象,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8.6、跌落 (Drop)本设备属于室内设备,无须进行该项测试。8.7 振动 (Vibration)1) 目的验证在船舶振动的影响下,设备能正常工作。2) 依据标准IEC60945-8.7, 下述试验条件及方法完全引自该标准。3) 试验条件a、在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在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 ( 交流设备 ) 下工作;b、振动试验参数按表 3.1.3。表3.1.34) 试验方法a、将受试设备按实际使用状态安装在振动台上,并通电工作。b、按表 2.1.3 规定的频率范围和振幅,以不超过 1 oct / min 扫频速率扫描,检查有无共振现象。c、如无明显共振点,则应在 30Hz 下作 90min 耐振试验。d在每一记录到的放大率 Q 2 的共振频率上作 90min 耐振试验。如测得的几个共振频率较为接近,则耐振试验可采用扫频试验,持续时间为120min。e、试验中,可允许采取避除危险频率或减小 Q值的措施,但应重新进行共振检查和耐振试验。f、试验应在 3 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进行。5) 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设备应无异常和受损现象,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8.8 淋雨 (Rain and spary)本设备属于室内设备,无须进行该项测试。8.9 浸水 (Immersion)本设备属于室内设备,无须进行该项测试。8.10 太阳辐射 (Solar radiation)本设备属于室内设备,无须进行该项测试。8.11 耐油 (Oil resistance)本设备属于室内设备,无须进行该项测试。8.12 盐雾 (Corrosion)1) 试验目的验证在盐雾环境的影响下,设备不产生腐蚀损坏及影响正常工作。2) 试验依据标准 IEC60945-8.12, 下述试验条件及方法完全引自该标准。3) 试验条件a、试验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的氯化钠(化学纯以上)溶液, 其pH 值在温度为 20 2 时为 6.5 7.2 。b、相对湿度:90 -95。c、温度:40 2。d、试验周期:4 个喷雾周期。每个周期连续喷雾时间 2h,7 天湿热贮存期。4) 试验方法a、在试验前应按 2.3 的规定测量受试设备的绝缘电阻和进行功能试验。b、受试设备按使用状态放入盐雾箱内,在 15 35 温度条件下连续喷雾 2h,喷雾过程结束时,将受试设备按使用状态放入温度为40 2 ,相对湿度为90 95 的湿热箱内,历时 7 天。c、试验期间设备不运行,每个贮存周期的第 7 天进行功能试验。d、试验结束后,应将受试设备置于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 1 h 2 h,紧接着应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性能试验。5) 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设备应无异常和受损现象,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用肉眼检查金属表面应无明显变质和腐蚀。9 电磁辐射9.1 一般要求9.2 传导骚扰 (Conducted emissions)1) 试验目的测量设备所产生并出现在其供电端口的任何信号,这些信号能够在船舶供电系统中传导,从而可能骚扰其他设备。2) 试验依据标准IEC60945-9.2, 下述试验条件及方法完全引自该标准。3) 试验条件a、在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应在其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 ( 交流设备 ) 下工作。b、测量受试设备频率范围为 10 kHz 30 MHz 的传导发射。4) 试验方法a、应以符合 CISPR16-1 出版物规定的准峰值测量接收机进行测量。并应按照CISPR16-1 出版物规定使用一人工电源网络,以能为受试设备端子之间提供一规定的高频阻抗,并能将试验电路与电源端处不需要的射频信号隔离。测量接收机的带宽为:10 kHz 150 kHz 应为 200 Hz;150 kHz 30 MHz 应为 9 kHz。b、受试设备的交流与直流电源端口以及与人工电源网络之间的电源输入电缆应为屏蔽电缆,且其长度不应超过 0.8m。如果受试设备由1个以上有各自交流和 / 或直流电源端口的组件组成 , 则其相同额定电压的电源端子可以并联连接至人工电源网络上。c、应将所有测量设备和受试设备都安装并连接于接地平板上进行测量。如果设置接地平板不切实际,则应以受试设备的金属框架或其金属本体作为参考接地。5) 试验结果频率范围为 10 kHz 30 MHz 受试设备供电端子处射频电压的测量结果应不超过图4.1.5 所示限值,表 4.1.5 按不同频段列出了这些限值。表4.1.5图4.1.59.3 外壳端口辐射骚扰(Radiated emissions from enclosure port)1) 试验目的测量由设备(不通过天线)辐射的任何信号,这些信号可能骚扰其他设备。2) 试验依据标准IEC60945-9.3, 下述试验条件及方法完全引自该标准。3) 试验条件a、在试验期间受试设备应在其额定工作电压和频率 ( 交流设备 ) 下工作。b、应在离开受试设备外壳端口 3m 处,测量其频率范围为 150 kHz 2 GHz 的外壳端口辐射发射。4) 试验方法a、应以符合 CISPR 16-1 出版物规定的准峰值测量接收机进行测量。其带宽为:频率范围为 150 kHz 30 MHz 和 156 MHz 165 MHz 应为 9 kHz ;频率范围为 30 MHz 156 MHz 和 165 MHz 2 GHz 应为 120 kHz。b、在频率范围为 150 kHz 30 MHz 内,应测量其磁场强度H。对天线的校正系数中应包括由磁场强度换算至等效的电场强度的系数 +51.5 dB 在内。c、频率范围为 30 MHz 以上时,应测量其电场强度 E 。d、试验场所应有一金属接地平板,其面积应允许有 3m 的测量距离。e、测量天线与受试设备之间的距离应为 3m,天线中心的高度应离接地平板至少 1.5m。对电场强度 E 的测量天线,为了确定最大发射值,应能调节其高度并能旋转以得到不同的水平和垂直定位,其中之一应是与地平行。此外,测量天线还应能围绕受试设备旋转,或者也可将受试设备安放在与天线相正交的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