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港池疏浚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码头港池疏浚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码头港池疏浚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程名称:*码头港池疏浚工程二、工程地点:*三、施工内容:码头港池疏浚四、施工依据:1)施工合同。2)中交四航院的本工程施工图纸:水域疏浚图03S091-SS-ZT-0002,REV2。3)福建省航道局勘查大队2005年03月测量:福州港罗源湾港区狮岐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港池水深图。4)相关技术规范。五、卸泥地点:闽江口三类疏浚物倾倒区(详见后附件)。六、施工时间安排: 本工程疏浚工程量约15万m3,计划工期为45日,其中开工展布及收工集合安排为5日,挖泥施工时间为40日。七、施工船机:开工近期配置2m3抓斗式挖泥船1艘,自航式180和250m3开底泥驳各一艘,日挖泥量约4000 m3,开始施工后的20天后,置换成4m3以确保按期完工。另外配备交通艇1艘作为交通运输及交通警戒用。八、主要施工工艺:1)施工定位根据港池开挖范围在施工现场放出开挖边线及边界点,并在码头前沿设立水尺,用于控制挖泥深度。根据挖泥范围在边界点抛设浮标,以控制挖泥范围和设立警戒水域,以确保施工安全。抓扬式挖泥船以一个主锚和四个边锚依据已施工码头和边界浮标定位,并依据水尺控制下斗深度。卸泥船航行和卸泥依据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定位。2)挖泥施工挖泥顺序:将挖泥区域分两层开挖,第一层开挖厚度约2.0m,第一层全部完成后开始第二层开挖;将第一层挖泥区域分成若干条形块,分条开挖,条形块与码头前沿平行,分条宽度10m。由码头前沿往港池方向逐条开挖。挖泥船移动方向由东至西然后由西至东循环移动作业;第二层开挖的流程改为,将整个码头前沿划分成三块,具体为:(按照挖泥施工流程顺序)原码头第1 第4 第2 第3伸缩段,由码头前沿范围向江心划条,分条宽度10m,并逐条开挖施工。施工顺序见附图:施工顺序平面布置图。3)施工工序定位抓泥装泥运泥抛泥4)根据对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的了解和前阶段已开挖后地下泥面坡比情况分析,疏浚后的坡比自然形成在1:51:6之间。九、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我司质量管理制度,根据施工进度情况,经常测量水深。挖泥作业过程勤对标、勤侧水深,防止超挖、漏挖或欠挖,以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照交通部颁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及工程施工图和技术要求组织施工。要求做到:1、挖槽断面的宽度及边坡符合设计要求,实际挖泥时应根据可能的塌坡进行阶梯式开挖。2、挖泥船必须按导标的指示挖泥,并经常检查导标的位置。3、应经常检查水尺的零点,挖泥船应及时根据水位变化及实际挖深调整下斗深度,并定期进行水深测量。4、挖泥船要注意准确定位,勤对标,保证挖泥的准确,做到不漏挖、欠挖或超挖。5、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员必须经常进行检查,对违章操作者及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操作及时予以纠正。6、经常检测水深,对水深不够的应及时补挖,保证浚深。十、文明施工与安全措施施工中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施工组织科学。本工程地处罗源湾海域,湾内海域水产养殖点多面广,过往船舶较多,施工期正处台风始发期,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施工。主要安全措施如下:1、提前做好航行通告的发布工作。2、施工期间船舶按要求悬挂施工旗帜。3、水上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救生衣。4、船机设备应加强检修和保养,船舶航行应加强了望。5、配备专用交通警戒船,加强现场了望,做好交通警戒,确保施工船舶与过往船舶的安全。6、作业船舶进出作业场地应安全可靠,作业时应绑好缆绳,注意潮水涨落对作业的影响。7、按有关规定做好防台预案。十一、港池疏浚时拟对码头(基桩)的保护措施:1、根据本工程港池土质,疏浚自然边坡可达小于1:5,第一遍浚深2m暂不考虑桩区边坡开挖。2、第二遍开挖前复侧码头前沿水深,因桩区边坡下滑,水深未达第一遍浚深要求的再挖一遍,重复测深开挖步骤,直至达到第一层浚深要求。3、进行第二层浚深。第二层浚深完成后重复(2)步骤,以达到港池,包括码头前沿的设计浚深要求,然后测量桩区边坡坡度。4、桩区边坡离设计要求差距较大时,在保证码头主体安全(加强码头位移观测)的前提下适当超挖码头前沿,控制在超深1.3m、宽5m范围。5、最终桩区边坡测量仍未达1:8设计要求时,请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商请讨变更设计的可能性。十二、码头主体安全防护措施:1、严禁把抓斗伸入桩区范围进行施抓(挖),以防对基桩的直接损坏。2、港池开挖过程严格控制每层浚深厚度,尤其第二遍(层)开挖时,严格控制浚深和下斗深度,加强水尺核对,勤测水深。3、疏浚施工过程加强码头主体位移观测,观测密度不小于每天一次。4、加强测量信息沟通和分析,根据观测数据调整施工强度,以保证码头主体安全。十三、施工单位意见:1、根据对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的了解和阶段已开挖水下基槽自然形成坡比的比对情况分析,疏浚港池后的坡比在1:51:6之间。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能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如采用水下高压水枪喷冲,必将影响和污染水环境,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而如果超深必将影响到码头的稳定。2、根据施工单位掌握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