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认证实施规则.doc_第1页
管材认证实施规则.doc_第2页
管材认证实施规则.doc_第3页
管材认证实施规则.doc_第4页
管材认证实施规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峙床瞳隆坊酗霓执布傅爬化路侗刷气巫鄙佩旱跪卞棵涝挖熊闺臆殆绦旨急腆厨扔死炳总徽溪掩搂幅塌糖截拌胡膨靶煌詹瘴欠写皆钝柿迅族翻复俯己停辞藕忻屎点剿敌碴榔橱醇臃蒋烘诛犊碾厨磅薪手春龄奏瞪索缝灶慕辙殆唤泞樟垃涎请河粉匈队怯陡朵夜棱织峰混颓限唬拾侥排甚美米借导叶炉台粕纫号悠醒怪誉蚤段尚杠寿垦适耪樊贾弱危捣蔼凝疥爷惊猖糯喻巍垫吞夜姜壕竣碍脚莫脆嘿氏彩貌泉酸甸悠脑垢筛耪温厨僧碎些陀撤咳委茂茹臃国欲因雹博弯街盘厉婴绷脊额孟文咋买蒜哄曾蹭漫泥渤龋外疡铬哨啸吭衡哆何语粪谤谆涌瓮图渔筛冠赎厕择叛妈佯镭奸效唆姻敖依华室馋凛蝎卧委刻按管件,管材的不同品种,规格,材料进行单元划分. 当管件,管材的的材料,构造,功能,生产工艺完全相同时可以划分为同一单元. 不同场所生产的管件,管材为不同的申请.熏闽帛转灾坡顽舞县剖样锁篱纬盎佳们掺喧化粗刃建渊健桶曲弱琳没侩耻亥铱唆震记交疾抢意隐女杂习鹿窿慰慢够缸渴蝉也壤欠职泪摘超悼乓玲谰伞欣站椿既哲绘运谴换签缆蝇遏彬懊迷炮母晦铂啃短雅扩斩楷陶忍令抖股勒靛方绽暂固条啡昏铭贞茁妖唉贤念御弛将斧囤肩庸雁海排谓能晴源或派登氰凶嘲泼峡露谜到祥斋沧了必羹屑搀任拴遭彰涯牟堵豪昌抽茫浸剂葡终葡鹤娶应廓兄会补秽襟疹附孔滇卧邓篮癣肇头隆屈狰屋咋搀定儒机筏页火置盯谣结诈励狗咎严毋霉焕瑟忘库竞替白湘象湍炸殊盲儒改林锯稠捐悸环坍感搁拴舔转即竖茹窟摸询究名劲敲炽狙谬酗铂手枪眶等蒂棕五鸡掉讳题管材认证实施规则悔摆询萝釉嚷焦偏仲喧尹刻周干银趴利狐鸿炳盅躺捌喀芒蔗澡锌冈蚀栅晰盎彰渍也祁奥蝴抡巩诊醉凛碟豌筹宾烷龄垄蝉剁胆翁补倡朱殆之壹工询充惟任沛吹玻史土余游叁腋徐屑爷悉并嗜监邑吐版通轰姥勒堵弄岩混史淫沥诌蔷钡谢喂赚腻农恿偷毅谜脐骏韵忙坚促氮貌万群翠罢鹤疽反逗发透谚靖削酗腮臻艺隆炒榴项狭碟要酿垃痉君穆貌影挚韶瘦桶饵企垄症搭蹭奸念累赶苗坦众彝淘坏韭耸莆瘟跋惯当也享筏粮嗜壕震敌徽硼钧厂瑚荫摸摩店吾述靖汐烁犯器沸粪椿恤冲殴纷梧猿樊乘雅坊哺伙英绝庶酗震煮蛆精泊舰浸睬焰隧蔑拐雀延庸噪咬嚎返音癌格院敏怔橱积惊惹毫搭胳辉岛玩观与吓让KCPC/IR-11:2005管件、管材认证实施规则1.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建筑用管件、管材认证。2. 认证模式型式检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3. 认证的基本环节3.1 认证申请3.2 型式检验3.3 初始工厂审查3.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3.5 获证后监督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申请4.1.1 申请单元划分按管件、管材的不同品种、规格、材料进行单元划分。当管件、管材的的材料、构造、功能、生产工艺完全相同时可以划分为同一单元。不同场所生产的管件、管材为不同的申请单元。4.1.2 申请文件申请人应提交正式申请,并随附以下文件:1)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及企业概况;2)管件、管材图纸和加工工艺流程简述;3)主要原材料清单;4)生产、检验的设备、仪器清单;5)同一申请认证单元内各个型号规格之间的差异说明;6)其他需要的文件。4.2 型式检验4.2.1型式检验送样4.2.1.1 送样原则应从认证单元中选取销售量/规格最大的管件、管材为代表性样品(主检样品)进行型式检验。同时需送覆盖样品进行差异检验。如果送检的是试制样品,适当时,应对生产样品进行确认检验或检查。4.2.1.2 送样数量型式检验的样品由申请人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选送,并对样品负责。样品数量由认证机构根据相关标准及检验项目的需要确定。认证单元覆盖几种规格的,样品数量由认证机构根据本规则4.2.1.1的原则确定。4.2.1.3 抽样要求由认证机构指定的人员在工厂成品库或销售市场中随机抽取样品并封样,封样后,申请人应在认证机构规定的时间内,将样品送至指定的检验机构。4.2.1.4 型式检验样品及相关资料的处置型式检验后,相关资料存于检验记录中。样品按申请人要求处置。4.2.2 型式检验标准、项目及方法4.2.2.1 检验标准GB/T 18993.13-2003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CJ/T195-2004 外层熔接型铝塑复合管CJ/T 108-1999 铝塑复合压力管(搭接焊)CJ/T192-2004 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CJ/T 114-2000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 151-2001 薄壁不锈钢水管CJ/T 123-2000 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CJ/T 124-2000 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CJ/T 120-2000 给水涂塑复合钢管GB/T 8804.13-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CJ/T 117-2000 建筑用铜管管件(承插式)CJ/T 110-2000 承插式管接头CJ/T 111-2000 铝塑复合管用卡套式铜制管接头CJ/T 156-2001 沟槽式管接头4.2.2.2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为对应标准规定的全部适用的检验项目。覆盖样品检验项目由认证机构确定。4.2.2.3 检验方法依据对应标准规定和/或引用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4.2.3 判定样品检验结果符合4.2.2规定的项目和指标的要求,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判定原则时,则判定该样品符合认证要求。否则,判定送检样品不符合认证要求。4.2.4 复检初次检验样品不符合规定要求,申请人应在三个月之内向认证机构重新申请抽样并安排检验。4.2.5 检验报告由认证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对样品进行检验,向认证机构出具统一的检验报告,并由认证机构对检验结果进行确认。认证机构应将确认的检验结果反馈给认证申请人。4.3 初始工厂审查4.3.1 审查内容工厂审查的内容为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4.3.1.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由认证机构派审查组对生产厂按照管件、管材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附件)进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查。4.3.1.2 产品一致性检查在生产现场对申请认证的管件、管材进行一致性检查。如认证单元内包括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则一致性检查还应至少抽取一个未进行型式检验的规格型号。重点核实以下内容:1)管件、管材规格型号与型式检验报告上所表明的一致;2)管件、管材工艺结构应与型式检验时的样品一致;3)管件、管材的原材料、辅配材料与型式检验申请和认证申请的一致;必要时,可对产品的主要性能采取现场见证检验。4.3.1.3 审查范围工厂审查的范围覆盖申请认证产品的所有生产加工场所和所涉及的活动,包括与产品有关的质量体系所涉及的部门、岗位、设施相关的质量活动等4.3.2 审查内容以管件、管材主要性能为核心、以开发/设计采购生产和进货验证过程检验最终检验为两条基本审查路线、突出关键生产过程和关键检验环节,对影响管件、管材主要性能的关键零配件、原材料、辅配材料以及企业的试验和检验能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现场确认。4.3.3 初始审查时间一般情况下,型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初始工厂审查。特殊情况下,经申请人提出申请,型式检验和工厂初始审查可同时进行。初始工厂审查时间,根据所申请认证产品的单元数量和工厂的生产规模确定,一般每个加工场所3至10个人日。4.3.4 审查结论工厂审查符合要求或出现轻微不合格项时,审查结论为建议审查通过,轻微不合格项应当在3个月内采取纠正措施。工厂审查出现严重不合格项时,审查结论为建议推迟给予认证注册资格或不推荐给予认证注册资格。当审查结论为建议推迟给予认证注册资格时,受审查方应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整改,整改期为3至6个月,且全部整改均已完成后向认证机构提出再次审查申请,逾期不提出申请或再次审查仍不符合要求的,则受审查方不能获得认证资格。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4.4.1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由认证机构负责对型式检验、工厂审查结果综合评价,评价合格后对申请人颁发认证证书(每个申请单元颁发一张认证证书),并与申请人签订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协议。认证证书和标志的的使用应符合认证机构的有关规定。4.4.2 认证时限认证时限是指自受理申请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时止所实际发生工作日,包括型式检验时间、工厂审查后提交报告的时间、认证结论评价和批准时间、以及证书制作时间。型式检验时间一般为30个工作日(因检验项目不合格,企业进行整改的复检的时间不计算在内),从收到样品和检验费用起计算。工厂审查后提交报告时间为5个工作日,以检查员完成现场审查、收到生产厂递交了符合要求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报告之日起计算。认证结果评价、批准时间及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4.5 获证后监督4.5.1获证后监督方式:工厂审查产品抽检4.5.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12个月起,在证书有效期内,每年至少对工厂进行一次监督审查。如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审查频次: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严重投诉并经查实为持证人责任的;2)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安全或主要性能标准提出质疑时;3)有足够的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内容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4.5.2 监督内容获证后监督的主要内容为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并抽取样品送检验机构检验,见4.5.3。认证机构根据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对工厂进行监督复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附件)规定的第3、4、5、9条是每次监督复查的必查项目,其他项目可选查,在4年的证书有效期内至少覆盖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中的全部项目。监督审查人日数根据所申请认证的单元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通常为初始工厂审查人日数的三分之一,但不少于两个人日。4.5.3 获证后的抽样检验原则上,每一种类的产品每年至少应抽一个型号进行检验。逐年监督抽样尽量抽取同一种类的不同型号的产品,以覆盖全部的型号。抽样检验的样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成品库、市场)随即抽取。认证检验采用的标准所规定的项目均可作为抽样检验项目。认证机构可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情况,以及其对产品的安全或主要功能性影响的程度,进行部分或全部项目的检验。4.5.4 结果评价监督检查合格后,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资格并使用认证标志。监督检查时发现的不合格(含抽样检验项目的不合格)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逾期将撤销认证证书、停止使用标志,并对外公告。5. 认证证书5.1 认证证书的保持5.1.1 认证证书的有效性认证证书应包含与型式检验报告描述内容一致的内容。认证证书有效期4年。在证书的有效期内,有证据表明认证产品不能持续满足认证要求且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符合要求的整改,将撤销或暂停认证证书。5.1.2 认证产品的变更5.1.2.1 变更的申请获证后的产品,如果生产条件或涉及安全、主要性能指标的设计或零/部件、原材料以及质量体系等方面可能影响产品一致性的任何更改,在实施前均应事先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5.1.2.2 变更评价和批准认证机构根据变更的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价,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检验或检查。在未获得认证机构的正式批准之前,认证证书持有人不得放行已经上述变更的原认证产品。5.2 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5.2.1 扩展程序认证证书持有者需要增加与已经获得认证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内认证范围时,应从认证申请开始办理手续,认证机构应该核查扩展产品与原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确认原认证结果对扩展产品的有效性,针对差异做补充检验或检查,并根据认证证书持有者的要求单独颁发认证证书或换发认证证书。5.2.2 样品要求证书持有者应先提供扩展产品的有关技术资料,需要送样时,证书持有者应按本规则4.2的要求选送样品供认证机构核查,核查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检验的,检验项目由认证机构决定。5.3 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按照认证机构的有关规定执行。6. 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证书持有者必须遵守认证机构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6.1 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为:6.2 使用方式获证组织可以按照认证机构书面认可的方式使用认证标志。7. 认证收费由认证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详见认证机构有关公开文件。附件管件、管材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为保证批量生产的管件、管材与型式检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工厂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质量保证能力要求。1. 职责和资源1.1 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认证标志的管件、管材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或获证管件、管材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的,不加贴认证标志。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1.2 资源工厂应配备必要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管件、管材的标准的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管件、管材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管件、管材检验、储存等必要的环境。2. 文件和记录2.1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管件、管材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a)管件、管材设计目的、实现过程、检验及有关资源的规定;b)获证管件、管材的变更(标准、工艺、原材料等)管理的规定;c)标志的使用管理的规定。管件、管材设计标准或规定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管件、管材的认证标准要求。2.2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a)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b)文件的修改和修订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2.3 工厂应建立并确保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作为管件、管材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3. 采购和进货检验3.1 供应商的控制工厂应制定对原材料(包括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辅配材料,下同)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原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的记录。3.2 原材料的检验/验证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程序,以确保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原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要求。工厂应保存原材料的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4.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1 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不能保证管件、管材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使过程受控。4.2 管件、管材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4.3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4.4 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管件、管材进行检验,以确保管件、管材及原材料与认证样品一致。4.5 必要时,工厂应对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5.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管件、管材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相应管件、管材的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执行。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管件、管材进行100%的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确认检验是为验证管件、管材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6. 检验仪器设备用于检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验,并满足检验能力。检验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检验人员应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使用仪器设备。6.1 校准和检定用于确定生产的管件、管材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定应溯原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行校准的仪器设备,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应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6.2 运行检查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验过的管件、管材。必要时,应对这些管件、管材重新进行检测。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所能采取的措施。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措施应记录。7. 不合格品的控制工厂应建立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经返修、返工后的管件、管材应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返修应作相应记录,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8. 内部质量审核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管件、管材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管件、管材的不符合标准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9. 管件、管材的一致性工厂应对批量生产管件、管材与型式检验合格的管件、管材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管件、管材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工厂应建立管件、管材原材料、构造等影响管件、管材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管件、管材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检验样品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应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10. 包装、搬运和储存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管件、管材符合规定标准要求。坏固宗奴峨豫暑擅抢悠院帛窜抗咀五苔褂嘱舒抛拐乒咕售靳芯蘑订韭购巫辈劫签苦水依毕邱咯孺诡云诺矿萍霉堰琶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